兵馬俑文化作文15篇
兵馬俑文化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兵馬俑文化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兵馬俑文化作文1
兵馬俑於2月26日-7月14日在蘇州舉行,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義不容辭參加的活動,這對我們青年人來說,能夠更加的瞭解這世界遺產,同時也能學會怎麼保護這些世界遺產,為了保護世界遺產作出更大的貢獻。
秦始皇兵馬俑五為三個坑,一號坑為東西向的正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岸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軍鎮駐地面向東,在南北西邊走廊中各有一排是為面向外,擔任釋義後面。哦,對了!你現在看到的那一個桶,說不定就是古代11名宮君,或將軍,真是奇蹟。這就是八大奇蹟。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位於一號兵馬俑坑遺址主廳東端北側。三號兵馬俑坑中部,出土墓誌戰車一乘,車一巧,僅存殘跡。車有戰車、馬車。
介紹完了秦始皇的兵馬俑,客人們會為這第八大奇蹟而感到驕傲,也會為這個世界而感驕傲。同時我會呼蓄大家,為保護世界遺產共同努力。因為這世界遺產是屬於全世界的,也屬於全人類們的。
讓我們年輕人共同參加這一次世界遺產大會,更加了解這世界遺產。異變為保護這些世界遺產儘自己最大的一份力保護兵馬俑。
兵馬俑文化作文2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世界八大奇蹟之一,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大家都知道,這是秦始皇贏政的陵墓,裡面還有跟他陪葬的兵馬俑。很是壯觀呢!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整個帝陵是長方形的,從整體佈局來看,分成內城和外城,這兩座城外都有高達10米的城牆,還有珍奇異獸坑、馬廄坑等,從這裡出土的文物達萬件之多。整個陵墓是由秦國的丞相李斯設計的,參與建造陵墓的人數有10萬之多,歷時37年完成,秦始皇去世都還沒建成。目的就是為了秦始皇在駕崩後能長眠於此,而兵馬俑在陵墓裡是讓嬴政死後還能統治這裡而秦陵的發現可以說是機緣巧合,1974年陝西省的西楊村的一個農民意外發現了一具陶製人,引起了當地村民的關注。於是上報給國家。這才發現了宏大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東側就是兵馬俑坑,分別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其中一號坑是最早被發現的,井然有序的排成環形方陣,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二號坑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
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沒有被火燒過的,所以陶俑顏色比較鮮豔。兵馬俑雖然是陶製假人,可從遠處望去,那數千名手持兵器的武士,那數百匹曳車的戰馬,一行行,一列列,構成宏偉、氣勢磅礴的陣容。秦始皇陵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的雄偉。而兵馬俑則作為中華民族的財富,我們應該為之驕傲,為之自豪!
兵馬俑文化作文3
首先,我要介紹的是將軍俑,將軍俑額頭前的頭髮梳得精光,臉上的表情非常自然,鼻子下的八字鬍往上翹著,身上的盔甲由美觀、精緻的鱗片點綴而成,兩手交叉在那微微隆起的將軍肚上。
第二個介紹的是文官俑,文官俑戴著頂冠,額頭上佈滿了皺紋,一看就是思考問題太多了,他的盔甲跟其他的兵俑完全不同,他的盔甲是薄薄的,軟軟的。
第三個介紹的是站立俑,站立俑的表情嚴肅,也是八字鬍,他的盔甲堅固而厚實,雙手持著矛,站立在那兒。
第四個介紹的是跪射俑,他的頭髮紮成了兩個小辮兒,他的表情顯得有絲緊張,披著厚實的盔甲單膝跪在那,正左手持著弓,右手持著箭準備戰鬥呢!
最後一個,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先生”,那就是“戰馬先生”了,它也披著“盔甲”站立在那兒,“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可是,表情卻像一副昏迷不醒的樣子,不過,最有趣的要算“戰馬先生”的尾巴了,應該是在戰鬥中被割下來了吧!
兵馬俑真是各種各樣,千姿百態呀!
兵馬俑文化作文4
我去過無數人讚歎的蘭亭,去過水平如鏡的西湖,但在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西安的兵馬俑。
來到兵馬俑,只見外面是一片小樹林。我們在經過這一片樹林的時候,蟬唱得異常的響,彷彿在為我們歌唱大自然之歌,裡面的小溪在為這首大自然之歌伴奏。
中午,我們終於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兵馬俑一個個惟妙惟肖。我在想,古人沒有高科技就能造出這樣的兵馬俑,每個臉部表情都不一樣,我們中國人的科技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步!
中午,我們又從兵馬俑一號坑到了放戰車的地方,第一架戰車後面就像我們平常坐的黃包車。第二架戰車和第一架戰車的前面都有一個東西,那個東西上面有刺,上面又有把為了讓戰馬不跑出去的東西。這個不知名的東西,讓戰馬不會離太遠,也不會讓戰馬離太近。
啊!古代勞動人民可真是又勤勞又智慧啊!你們雖然沒有我們現在的機器人也沒有可以調溫度的煤氣,只有一雙雙靈活的手卻造出了讓21世紀全球人民震撼的兵馬俑。你們造出的兵馬俑,比我們造出兵馬俑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們對不起這些高科技,我們應該運用祖先繼承給我們的聰明才智,和高科技結合,造出比祖先造出的東西很好的東西。
兵馬俑文化作文5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而其中我們中國有眾多聞名於世的古蹟,每一處古蹟都有悠久的歷史,他們全都十分壯觀,規模宏大。
千萬個古老的遺蹟中,兵馬俑是為數不多的人俑壯陪葬品。他們是用陶瓷燒製後上色的彩色陶俑製作,全程用時39年。秦始皇陵位於驪山之北,兵馬俑坑則是它的陪葬坑,位於陵墓東邊1。5公里處。在1974年3月,當地農民在打井時發現了破碎的人俑,經挖掘,考古隊讓他重見天日。陶俑也分種類,主要是士兵與軍吏,軍吏分高、中、低三等,士兵有路射俑、立射俑、軍士俑等幾種人俑,他們手持長矛,這位師陳謀、短劍、弓弩等幾種青銅武器,身上的鎧甲變化多樣,人俑的年齡、表情、身高都各不相同,他們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傳奇的色彩。
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在他死後,丞相李斯主持著陵墓的建設,大將章邯監工,修築用時39年。後來項羽攻入關中,破壞了陵墓,兵馬俑也在劫難逃。
我想李斯一定希望秦始皇走的安好,才這麼用心建造陵園,我希望這一個個人俑能守護住秦始皇陵,儘管他們沒有生命,但是它們的傳奇一定能賜予人俑神奇的力量。
兵馬俑文化作文6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有萬里長城,明清故宮,敦煌莫高窟……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位於秦始皇陵的東側1.5千米處。它裡面有許多姿態各異,大小不一,各具風格的陶俑。據說把這些東西建在秦始皇陵的東方,可以在陰間保護秦始皇,使他在陰間也能過著和陽間一樣的生活。
秦兵馬俑在人們挖掘出來後,有四個坑,因為四號坑有坑無俑,因此參觀人少。這三個坑中,一號坑最大,約有陶俑6000個,最小的是三號坑,有陶俑918個。在所有坑中,二號坑的兵種俱全,推測此坑是總主力軍陣,此坑中的陶俑排列秩序井然,不像一號坑那般雜亂。
三號坑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一號坑為“左軍”,二號坑為“右軍”。這樣的軍陣佈局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遠遠望去,在那一道道寬闊的土牆之間,一個個兵俑排列整齊:有的神情嚴肅,佇立著思考,大有將軍風度;有的躍躍欲試,滿腔熱血,彷彿要在戰場上與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面帶微笑,彷彿想起自己凱旋,和家人團聚的情景……
在所有陶俑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跪兵俑了。只見他右膝跪地,背部挺直,兩手在右側,彷彿在拉弓放箭。他自信滿滿,好像覺得自己放的每一支箭都能射到敵人。
那些馬俑也各具特點。那一匹匹駿馬,初看似乎一樣,但仔細去瞧,則各有特色。有豎耳細聽的,也有張嘴嘶鳴的。
所有的陶俑都幾乎和真人真物一樣大小,更讓我們感受到秦始皇“軍隊”的真實。
望著這排列整齊的軍陣,我彷彿看到了昔日神威的秦始皇,駕著馬車,率領著他的大軍,浩浩蕩蕩地行走在天地之間。
兵馬俑文化作文7
大家好,我是秦兵馬俑展覽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超”,今天我將帶領大家探索秦兵馬俑的奧秘,解讀它們背後的故事。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秦兵馬俑了,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城東,俑坑長320米,寬128米,大約有50個籃球場那麼大,關於它的發掘,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有一天,兩個農夫在一塊山坡上挖坑,挖著挖著,鐵鍬好像碰到了什麼東西,挖出來一看,是一塊小小的瓷片和一個陶做的人頭,於是他們立刻就向文物部門做了彙報。考古專家經過多年的發掘、討論後認定,這就是秦始皇陵墓的兵馬俑!
秦始皇是秦國的開國君主,也是我國第一個皇帝,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王朝,在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他的兵馬俑規模宏大,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種類繁多,個性鮮明。
大家請看,這位身穿鎧甲,頭戴長冠、雙手抱起的是什麼俑呢?沒錯,就是將軍俑!看他那風度,一看就是所向披靡、身負重任的大將軍!
這位身穿鎧甲、跪在地上、雙手呈拉弓狀的是什麼俑?您說是步兵俑?錯了,這是大名鼎鼎的跪射俑!大家再看看其他的兵馬俑,有的露出微笑,好像打了勝仗勝利歸來似的;有的人神態自若,非常平靜;有的人眉毛上揚,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好像正在罰站軍姿!輕輕地靠近他們一下,好像還能感覺到他們的呼吸聲呢。怪不得秦兵馬俑被稱為中國文化遺產之一!
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您能在秦兵馬俑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國的光輝歷史有更多的瞭解!
兵馬俑文化作文8
秦始皇陵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最大布局講究且儲存完好的帝王陵寢。兵馬俑就在裡面。
秦始皇下令要李斯徵集數千對男孩女孩給自己陪葬。李斯嚇得目瞪口呆,他想:“如果徵集這麼多人,老百姓可能會造反。”就建議秦始皇用陶做成人的形狀。秦始皇同意了,他要求要和真人真馬大小相同。可是工匠們只燒過磚瓦,誰都沒有燒過陶人。所以做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因此有一百多名工匠被砍了頭。最後一個老工匠想出了一個辦法。臨死之前告訴了自己的兒子並要他照辦。終於,陶人做成功了。
秦始皇13歲即位時就開始為他自己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征伐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死去,共建了37年。
兵馬俑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
兵馬俑文化作文9
“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這是李光耀所說的。
今天我們來到兵馬俑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當是二號坑了吧。這坑中佈陣複雜,兵種齊全。有的眉頭緊皺,面容嚴肅,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還有的神情悲傷,目視遠方,好似在思念著遠方的親友,想著他們此時在做什麼,是否也在思念著自己。也悲傷著因為在外待的時間之久,沒有花時間與親人相處,團聚。有的目光堅毅,想著如何對抗敵人,在敵人來時不顧一切,為國捐軀!這些秦俑,都如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般演繹著秦朝的故事……
當看到這些壯觀的'兵馬俑,也不禁想起一個人,就是這兵馬俑建造的領導者秦始皇。秦始皇使秦朝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始皇對我國曆史作出過巨大貢獻。
但同時他也有昏庸的一面。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的人民被強迫拉去修建陵墓,並由於條件的艱苦許多人都再也沒有機會回去看看親人,去重見外面的世界。
陽光照射下來,秦俑閃閃發光,他們的眼神堅毅,似乎在訴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兵馬俑文化作文10
在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有:山東泰山、山東曲章孔廟、長城、明清故宮、兵馬俑。我最喜歡的是兵馬俑的文化遺產。
今天我們來參觀兵馬俑的博物館,遊客們都不用跟丟喲。兵馬俑的出現是由秦國的兵的樣子來打造的,總共發現了三個兵馬俑的坑,還是一個凸凹的坑,面積差不多大約為五百平方米,後面的遊客都更上!兵馬俑是排成四行,中間還有七輛戰車在中間停著,兵馬俑的軍隊分別是有低階、中級、高階。一般士兵者都是不戴冠,軍是更戴冠,每個兵馬俑的各種臉上表情了。遊客們都自己看,甚至還有幾個沒有頭的在那邊站著,那是因為都有不同的在秦兵馬俑進行發掘前有盜墓賊關顧過,導致有的秦兵馬俑沒有頭部。再加上長期的埋在土中,時間長了,也會導致一些秦兵馬俑的損壞,這就是秦兵馬俑很多沒有頭的原因。不光只有低階、中級、高階計程車兵者。還有騎兵、步兵組成的多種兵種、特殊部隊。
每一個兵馬俑都有獨特人物形象,所以被中國稱為歷史。好了遊客們我們已經到站了,今天就到這裡,再見。
兵馬俑文化作文11
你去過雄壯的北京故宮嗎?你看過西安的皇帝陵嗎?你爬過綿延的萬里長城嗎?你瀏覽過氣宇非凡的布達拉宮嗎?這一些宏偉壯麗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都是中國人經歷數千年的心血所創造出來的驕傲與自豪。我們今天就到陝西西安了解一下秦始皇兵馬俑的壯麗與豪邁吧!
秦兵馬俑的坑很大,足足有近兩萬平方米呢!兵馬俑一共有三個坑,就叫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一號坑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是一個簡單的長方形。長230米,寬62米,佔了14260平方米的地。這麼大,有多少個兵馬俑呢?6000多個陶俑陶馬和40多輛戰車呢!士卒上來看,無疑是主力。它體現了“強弩在前,錟戈在後”的思想,也符合了《孫臏兵法》中所佈陣的一般原則,即“必銳,本必鴻”。遊覽完一號坑,那二號坑又是長什麼樣子?不要急,有著呢!二號坑相對於一號土坑,要小很多。只佔了6000平方米,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坑裡有900多件武士俑,89輛木質戰車,356匹駕車的陶馬,100餘匹騎兵用的鞍馬。
是一隻靈活的精銳部隊。你聽說過跪射俑嗎?對!就出自於秦俑二號坑。出了二號土坑,打算走了?不不不,還有三號土坑沒看看呢!三號土坑,是秦俑中算最小的一個坑啦。佔地才400平方米。坑內有陶武土俑66件,戰車1輛,駕車的陶馬4匹。它是作面對面的警衛隊,應該是統帥。看完這一些,是不是不太感興趣?空手空腳的,一個裝備也沒有……這是因為公元前206年,項羽率軍來火焚了秦軍一回,秦俑也被搶了,真是來了一次“三光”。有捱了兩次塌陷,一災是浸水,土牆變矮;第二災是棚木腐朽而成。最後才成了今天這“老土”的模樣。如果你不過癮,看兵器,賞賞寶車也不錯!
在最後,我留給你一個小問題,下次注意觀察,他們的眼睛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呢?(公眾號:紫藤花下飲新茶)
兵馬俑文化作文12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出土的藝術珍品,它體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精湛的雕塑工藝和高超的冶金技術。我家裡也有幾個秦兵馬俑的複製品,它們是我爸爸從西安帶回來的。
它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這些兵馬俑有文官,武士,將軍,跪射和馬,它們製作十分精緻,五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頸上繫著一條絲帶,兩隻手放在胸前,每一個兵馬俑的戰甲更是巧奪天工,戰甲上一小塊一小塊的刀片雕刻得細膩逼真,戰甲非常清晰,戰甲下的長袍顯得十分蓬鬆。它們守在秦始皇陵邊顯得格外威武端莊。看著這些兵馬俑,我好像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將軍帶領著一群強悍的武士和騎兵在沙場上英勇殺敵,它們騎在馬上用那鋒利的大刀在天空中揮舞了一下,騎在馬衝向敵人,大刀在敵人的頸上揮舞了一下,刀尖上立刻染上了血淋淋的色彩,僅僅幾分鐘的時間,敵人不是躺在地上或者掛在馬上,就是丟下盔甲和城池若慌而逃;而文官則在宮中認真商討,研究如何攻破敵人的城池;老百姓們也沒閒著,準備了許多軍糧給將士們,好讓戰爭早點結束,好讓他們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兵馬俑文化作文13
中國文化遺產有很多,比如:"有蜿蜒的長城,有雄偉的故宮,還有頂天立地的泰山。"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那既高大又有氣勢的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是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在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傭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隨後,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也前來支援。經過很長時間,他們在965平方米試掘方內清理出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500餘件,陶馬24匹,木質戰車6乘和大批青銅兵器、車馬器。又在1978年,法國前總理希拉剋參觀後:"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
兵馬俑一共分為4個坑,為1號坑,2號坑,3號坑,4號坑。一號坑最大,一號坑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相間的主力軍陣。1978年開放,長210米,寬62米,距原地表4.5米——6.5米,面積14260平方米。二號坑在一號坑北側,平面略呈曲形1976年發現,位於一號坑北側約20米處,是秦俑坑中的精華,2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謎。3號坑同2號坑一樣,一,二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1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3號坑。4號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兵馬俑的種類有很多,比如:"有那不畏危險的軍士俑,有那魁梧的立射俑,也有那跪在地下的跪射俑。"但我最喜歡的是那普通的武士俑,因為他最勇敢,我非常喜歡他。
我喜歡兵馬俑,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看一看。
兵馬俑文化作文14
中國有很多世界文化遺產,如綿延萬里的萬里長城,如文物無盡的北京故宮,如佛教的寶庫莫高窟,還有宏偉壯觀的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在陝西省西安市,是秦始皇為了讓自己死去以後還有將士們陪伴著,就讓每名士兵按照自己的模樣打造一個石俑,當做自己的陪葬品。
這座博物館在1975年11月成立,1979年國慶節正式向外開放。博物館有3個俑坑,無論是在哪一個俑坑,你絕對找不到兩個同樣的兵俑,縱眼望去,就像一個軍隊整軍待發呢。
在三個俑坑中,有很多種士兵,他們的動作各不相同。車兵們推著戰車,正在前進,騎兵們騎著戰馬,鬥志昂揚,步兵們則擺成隊形,信心滿滿。
還有一些動作有趣的兵俑,被拿到展廳的專櫃展覽,如一個傳令兵正扭頭傳令,一個探子跪著把敵情告訴將軍。
雖然兵俑很多,但有一些在挖掘時損壞了。我建議挖掘時要更加小心,儘量讓兵俑完好無損。
這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大家一定要去參觀一下呀!
兵馬俑文化作文15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秦始皇兵馬俑嗎?如果不知道,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秦始皇兵馬俑的位置你們知道嗎?它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裡面計程車兵站立不動,其中有一位非常嚴厲,他皺著深厚的眉毛,睜開他的眼睛,張著嘴巴,像是在說:“衝啊。”那一排排兵馬俑站得很有神,他們的表情像是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兵馬俑是每位勞動者的技藝結晶,也是每個中國人的榮耀和驕傲!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後來,我問了一些關於兵馬俑問題,得知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就因為在以前,秦始皇死後,士兵們也要陪葬,所以兵馬俑才被塑造的。
兵馬俑與真人真馬真車均為1比1比例製成,用陝西渭水泥土燒製而成。最小的1.68,最高的1.97。通體塗有彩繪,由於秦代用礦物質染料著色,所以有一種紫色令人大吃一驚,據說這種成分的顏料在自然界沒有的,需要高科技合成才能做到。
身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一定要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