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700字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700字

  一部神奇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最近一直在被熱議,這部三集的作品,沒有明星大腕,沒有特效傳奇,講述的是一群能工巧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篇一:

  在這個封閉忙碌卻不為人所知的空間裡,他們的從容和優雅顯得與現代社會那麼格格不入。如同片中提到的,出了故宮像是進入另一個世界,而他們便在那個古老的紫禁城裡父傳子、師授徒,一代代默默付出。

  在流行文化足以翻雲覆雨的年代裡,紀錄片的“耐看”總抵不過它“不那麼好看”的事實——你可以選擇“撩妹”技能滿分的柳大尉,也完全不會抗拒被兔子朱迪暖到。在愈發匆忙的日子裡,令人感到應接不暇的東西太多了,多到面對資訊迷叢會時常晃神,多到“閱後即焚”成了常態,多到再沒有什麼是非得到不可。對觀看意義的追逐,總被消弭成來自快感的規訓——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我是看一個明星在電視裡出洋相也好,我是被一個萬年老梗戳中心思也罷,喜怒哀樂都變得異常簡單,坐懷不亂卻變得不再純粹。

  這就是一種很尷尬的現狀:面對大量“速食”影視劇的湧入,紀錄片的風貌依舊,但跳脫於時代話語的迷思卻在無形中被勾勒出來。《舌尖上的中國》也好,《網際網路時代》也罷,講的都是最當下的事情,但它們恐怕比《花千骨》和《琅琊榜》距離我們更遠。正當許多人喟嘆中國紀錄片黃金時代不再時,一部規模並不大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悄悄“燃”了起來:它生在央視卻成在B站,它講了現代的事卻令人對過去的事痴迷不已,它明明很嚴肅卻莫名“被”流行了起來。總之,這部紀錄片很耐看,也挺好看,甚至在流行文化的語境裡,它能找到新的生長方向。

  《我在故宮修文物》跟多數紀錄片的選題取向相似,講的都是最司空見慣的生活裡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存在。該片聚焦在一群故宮文物修復工作者之上,他們和我們一樣,是萬千職業中平凡無奇的一類;他們又和我們不一樣,是身懷絕技、妙手回春的頂級文物修復師。片中一句“修復文物是穿越古今與百年前進行對話的一種特殊職業和特殊生命體驗”顯得異常迷人,在故宮神秘面紗的遮擋下,他們變得愈發閃耀起來。

  然而,相比故宮文物的厚重,人的故事則顯得輕盈很多。想象一下,在數不勝數的瑰寶裡,有那麼一件能在千百年後遇到那麼一個修復師也是一種緣分,而這種奇妙的際遇恰恰是觀看的迷人之處。原本以為深不可測的敘事空間,其實早就在“小確幸”的講述裡得到人們的接納。因而,這並非是一部需要費神去看的紀錄片,但意義卻會在這些隻言片語裡得以生成。就像片中對青銅器修復師王有亮的講述一樣,原本以為面對這些浩瀚歷史裡堅挺留存下的“寶藏”,人們會戰戰兢兢、會謹小慎微,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每一個綠蔭充足、光線透亮的尋常日子裡,在曾經象徵尊貴地位的紫禁城的.某個角落,他們擺弄著手中的奇珍異寶,雲淡風輕。

  如果你只是看到了這些斷裂殘損如何得以重生,那我會覺得有些遺憾。因為真正驚心動魄的“燃”點,在我看來,是這部片子想要傳遞給人們的深層價值邏輯:有關“工匠精神”和“格物致知”的想象。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還有一群人守在這裡,並一代一代薪火相傳——他們是故宮裡的鐘表匠人,是這裡唯一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你看到他們如今仍然幾十年如一日地打理著手中那些或許世上僅此一件的零件,又或者是為抽根菸跑了幾公里走出城門以排解工作的寂寞,你都會無比相信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因為熱愛所以堅持”的牢固信仰——面對這些被歷史封塵、落敗不堪的古物,他們和那個時代一絲不苟的對話令人動容。第二集中的木器修復師曾談及,文物其實與人無異,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用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因而,片中呈現的這群擁有赤子之心的修復專家們,他們身上所具備的人生洞見本身也引人深思:人們修復一件文物,文物的價值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用人的品格重塑它——“格物致知”的現實啟發或許就在這裡。

  在這個封閉忙碌卻不為人所知的空間裡,他們的從容和優雅顯得與現代社會那麼格格不入。如同片中提到的,出了故宮像是進入另一個世界,而他們便在那個古老的紫禁城裡父傳子、師授徒,一代代默默付出。導演曾在本片播出後說起一點願景,便是想要透過這部片子喚起人們“期待一個不著急的社會”,對此我也能夠感同身受。

  除了內容呈現上的“有意義”,《我在故宮修文物》也是一個“有意思”的文字。它在豆瓣上比熱播劇的評分要高,它在B站上人氣爆棚,它還在90後、00後的心目中成了現象級作品——這一切都在試圖告訴我們,這部片子有著與傳統紀錄片不同的成色與話語風格。面對口徑很窄的話題切口,它在處理方式上卻狠狠地接了一把地氣。在片子沒有播出以前,或許很難想象這種題材的紀錄片能與網際網路文化契合得那麼緊密。年輕觀眾們在彈幕影片網站B站上用各類“奇形怪狀”的讚美達成了一場別樣的集體狂歡:他們心疼“深藏功與名”的王師傅,他們感嘆隨口一句“走,去壽康宮!”的霸氣,他們崇拜所有修復師“一開口就是滿嘴文化”的氣質……在這些看似戲謔、調侃的評論裡,其實能夠欣喜地看到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從來不曾抗拒,甚至向來敬畏。

  很多年前,一部名叫《故宮》的紀錄片曾轟動一時。最後一集《永遠的故宮》裡介紹了故宮全面修繕工程的開展,其中用小小的片段講述了尋找一張用以修復的裱紙的艱難過程,這恰好與若干年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有趣地互文了起來。我想,在所有能被留下的奇蹟中,沒有什麼比“人”本身更令人歎為觀止。從這個意義上看來,尋找藏匿在斷裂殘損裡的那些驚心動魄,或許是這部紀錄片被賦予的更重要的意義吧。

  篇二:

  一部神奇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最近一直在被熱議,這部三集的作品,沒有明星大腕,沒有特效傳奇,講述的是一群能工巧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豆瓣評分高達9.4,比《舌尖上的中國》還要高,超過熱播劇《琅琊榜》,故宮裡這群文物修復師,一輩子兢兢業業,精心維護著傳世古董,讓很多觀眾為之動容。

  這部紀錄片是配合故宮博物院90週年院慶而拍攝的,故宮出場地,也提供被拍攝者和題材。片子講述了一群文物修復師的故事,攝製組連導演一共5 人,光籌備就用了5年,兩位導演光調查資料,就寫了10萬字,最終連拍帶剪7個月,每集50分鐘,總投資150萬元。觀眾可以透過鏡頭近距離觀賞故宮的稀世珍寶,而且見證了破碎的文物,經由心靈手巧的修復師,經過繁瑣、枯燥、漫長的修復後煥然一新的過程。修復師日復一日的雷同工作,重現文物的風采。其中不少細節很有意思,修復青銅器的師傅稱: 調不出來正確的顏色,一個禮拜都調不出來,難受死了。

  還有一位女師傅,花了十年時間臨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圖》,片中將她年輕時的照片與現在的照片對比,一生貢獻給文物修復的畫面讓人震撼。師傅在教徒弟時,第一句話就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復工作。

  片子的旁白裡說: 現代中國需要 工匠精神 。 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人,真的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