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2000字(精選4篇)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2000字(精選4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子《道德經》讀後感範文2000字(精選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經》讀後感1

  事物總有對立的一面。有喜才會有悲,有歡才會有愁,有希望才會害怕失望。歡喜、悲愁、害怕都是因為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帶來歡喜、悲愁、使人畏懼。那麼無“欲”當是無悲、無喜、無歡、無愁、無畏的。一個遇事能處變不驚、沉著應對,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人,那是因為他心中不受這件事的對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慾望”的干擾。所謂無慾而心靜與無欲則剛,就是這個道理。“無慾”並不是要人擯棄七情六慾,能拋棄七情六慾的那不是人,是“神”。“無慾”真正要做的,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事萬物產生時,不要用其他念頭去禁錮和干預,要順其自然,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當事、物發展後不要自以為盡了力;而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高度後,也不要居功自滿;只有不受各種對立因素的干擾,事、物才能最終達到圓滿。

  上面這個過程就好比心中有一個好 的“創意”,還沒開始去實施時,自己就不斷的用各種理由去否定它,那麼這個“創意”肯定是不會展現出來的。只有去實施這個“創意”,它才能逐步展現出來。當這個“創意”實施到一定階段,出現困難後,也不要為自己找各種藉口來中斷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這個“創意”的效果才能最終展現。而當這個“創意”最終得以實現後,也不要沾沾自喜,自得自滿,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創意”達到完美的效果。這個“創意”可以是一個創業的點子,也可以是對一個姑娘的愛慕之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可以是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傾,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

  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

  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道德經》讀後感2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週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執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秘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作文

  《道德經》讀後感3

  《道》二十二章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讀到二十二章的時候,我們應該有點兒感覺了,對於我自己而言,非常顯著的感覺在於兩點:

  其一、那種陰陽互錯、發展變化、物極必反的理念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數千年以來,這一理念早就融入了所有人的血脈與神經細胞,只是當事人能否意識到罷了。

  在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唸到初中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學習拋物線函式(y=ax+bx+c),其極大值只是一個點,一個有著非常清晰座標系的一個頂點,其座標的x值和y值分別是:(—b/2a,4ac—b/4a)。

  基礎數學理論已經證明了,其極大值是一個有著清晰座標定位的點,而非一條線,更不是一個面。事實上,學習、工作、生活中太多太多的事情都是服從拋物線定律……

  其二、傳統文化非常美,古典文字燦爛而芬芳。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正是這樣的文字,這一組排比句不是老子講的,而是老子在寫作《道德經》時引用古人的成語,也就是說2700年之前,這些也還是古老的成語。因為太燦爛、因為太芬芳,因為燦爛芬芳地涵蓋著道家哲學思想,所以老子直接就搬來引用了。

  這也不是我推導的,而是老子在《道》二十二章中自己講的。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古人所講的曲則全難道是虛言嗎?)

  下面我們跟隨著《道》的二十二章,一切欣賞一下這些從石器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古老芬芳的唯美文字。

  “曲則全,枉則直”(彎曲/委屈就可以保全;屈枉才可以伸直)

  這一組古成語談了兩個現象曲和直。

  按照老子在《道》中反覆強調著的觀點,因為有曲,才有直,因為有直才有曲。

  按照老子《道》中的理念,曲,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柔弱之策,曲更是一種上善若水之道。

  我想宇宙中有沒有稜角分明的方形的星球,所有的星球應該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我們也都知道並認可,地球上沒有筆直的河流,應該都是彎彎曲曲地避開了一些山脈,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各種曲線河流,但是最終都一路向東,奔向大海。

  對於人類而言,曲則全幾乎應該是一種天性。

  中國人在談到年齡的時候,總有兩個概念:虛歲和實歲。其實虛歲的計算也是挺合理的,因為虛歲是從受精卵開始計算的,也就是生命開始孕育的時候開始計算;而實歲則是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計算的。

  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十月懷胎出生為止,大約300天的生命週期裡面,人類都是處於一個曲的狀態的,曲於母親的子宮裡面,蜷曲著的。

  把拳頭完全地收縮回來,然後再伸出去,才能形成相對強大的打擊力,這就是枉則直。

  凡是千折百回、費盡周折、彎曲迂迴絞盡一大幫子人的腦汁所辦成的事情,一定都是大事。

  凡是簡簡單單地、無需周折、直來直去就可以搞定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著幾乎成為了天下事情不成文的定律,關鍵問題只是在於我們的眼睛經常欺騙我們的腦子,我們常常只能看見他們在納斯達敲了鍾,我們經常只是看見他們在舞臺上嘚瑟了幾下,我們經常只是看見他們好像只是寫了一本書而已……

  因為太彎、因為太曲,所以一般都是講不清楚的,再說了也都不願意講得太清楚,誰也沒有義務去把自己剝個精光……

  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這一組很容易理解,因為足夠低窪,所以能積水成淵;因為能夠經常革除弊端,所以才能容光煥發,獲取新生;因為經常很少取,所以才能多得;因為得到太多,所以容易迷惑、容易形成困惑。

  老子談道論道那麼久,費盡心思地搬出了2700年之前的古成語之後,筆鋒一轉,懶得繼續論道,直接上了一道大菜,再一次給出了聖人行為準則。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聖人行為準則之十:聖人會抱道行事,為天下人作出典範。他們常常不自見(xian),不自我炫耀,從不嘚瑟,然後默默地就像一顆夜明珠,引領著方向;他們從不自以為是,卻能常常獲得世人的讚譽;他們從不自我居功,不自我誇耀,但是卻常常能成就一些利於天下蒼生的功業;他們從不自吹自擂,但是那種聖人的口碑卻往往可以天長地久。

  他們從不與人相爭,事實上天下又有誰能與他們相爭呢!

  《道》真的不是那種很古板的,一板一眼說教的文字,這不,老子在二十二章又留了一句俏皮話。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那些老話是不會說錯的,更不是妄言,大家好自為之,好好學習,老老實實地照辦吧。

  《道德經》讀後感4

  說實話,在這裡對《道德經》發表一翻言論實在覺得資質不夠。對於這本流芳千年的聖人之偉作實不應當妄下評說。然當初選擇老子的這本書來寫讀後感是出於何種心情自己都不大清楚。可能覺得自己來完成這樣的事一點都不符合我本身會去做的事,便逆行其道而擇之。

  在網站搜到了此書,讀著它韻文哲理詩體的字詞就與當初學某些文言文的感覺差不多,懵懵懂懂,讀久了便有些讀不下去了。還好有找到譯文,不然以我的文言水平便不堪承受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是第一章。作為開篇,老子便道出這道的玄妙,萬物的玄妙。予道並無定義。所謂無名乃萬物之始,有名乃萬物之生成演變的結果。有與無之間的玄妙難以說的清楚,卻是值得研究的一門大學科。因此,老子開始了他的不同尋常的道學之旅。

  而這段旅程成就了老子如神一般的歷史地位。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他在他孤獨而艱難的人生路上令人肅然起敬的日漸蹉跎的背影。他那麼執著的那麼勇敢的抱著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奔走在那個動盪不堪的戰亂年代,他的背後生出橄欖,飛過白鴿。同時也見證了一段歷史的沉痛的心酸和錐心的期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書中很多關於無為之思,治國之策。他的很多章節都能體現其渴望和平,安定的心願。也是當時世人的心願。

  《道德經》有被世人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人們常常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絡起來。所謂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聽起來就玄乎,橡是置身於神聖卻虛空的偌大殿堂卻摸不著頭腦。這樣讓人聽起來就有空間放大之感的大道之說常讓人產生一種盲目敬意卻不知所名何狀。若與其什物相關聯便是好思量了。在老子的道經部分其實概括起來就是講了修道的方法。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而德經則是告訴你修道應具備的世界觀,價值觀。晚輩自認為仁義善信是其內容的關鍵概括

  在此書中講的很多道理都有些橡佛教脫塵之說,有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調子。應該說這種相通性是必然存在的。因所謂聖人其思在凡人之上,總是站在塵世之外看世事的生離死別,善惡貧富,柴米油鹽,淫慾紛爭。這會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大概是無奈的滄桑吧。也是屹世而孤獨著的。但也只是看著世俗感嘆,若是自身之度日定是淡薄名利,灑脫自在。他們永遠是物質貧乏內心充裕,抑或是清心寡慾。而如老子這般的聖人內心也充斥著憂患,因為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大志,他們的無私。他們希望自己參透的這些事物能讓世人有所頓悟,讓仁義善信廣泛深入人心以求和平安定。這是在他們眼裡無休止的戰亂動盪讓他們內心燃氣的執念。《道德經》是老子這位聖人執念開出的花,給長期受世俗世界壓迫而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

  老子的偉大還在於其對辯證法思想發展的貢獻。如“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其中就體現了相對論。強調了要遵循自然規律。

  我在這不對每章做出什麼理解性的讀感了,還是之前說的我並無資格在此多做評論。我只是可以肯定的說《道德經》裡的思想確實深刻的影響著並一直影響著中國的人文。並在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國人的名族情懷中根深蒂固。

  然而幾千年的現實社會永遠沒有改變爭鬥、等級、貪慾等,所以長久的和平基本不存在。我想也就只有存在於小國寡民或是世外桃園那樣的意境之中了。

  在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來看看古人的樸素哲學事件及其有利的事。又快又好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方針政策的提出都充斥著那些恆久不變的哲學意義。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這樣說過。而我也逃不出這個事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