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讀後感(精選12篇)

班級管理讀後感(精選12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班級管理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1

  這段時間,透過反思與查詢自身班級管理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班級管理的調整與創新。兩週來,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一點點的成長和進步,看來我的努力略見成效了!

  (一)民主班會的開展——班風班訓的確立

  針對班級暴露出來的不足,利用班會時間進行了集中教育。班會改變了老師一人思想動員的舊模式,讓孩子們各抒己見,共同探討班級發展的方向,群策群力,為班級管理共同獻計獻策。根據大家的一致意見,確立了我們的班風班訓,確立了班規。民主班會的開展,不僅強化了孩子們的遵規守紀意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班級榮譽感,相信這次班會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二)新的班級管理模式——讓更多的孩子參與班級管理

  還記得第一次班委會選舉的情景。學生們熱情高漲,很多孩子希望能夠當選班委會成員,為班級服務。可是班委會的人數有限,因此很多孩子就與班級管理的職務失之交臂。一直想讓這些孩子也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共同參與班級管理,可總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現在學期過半,我認為正是調整班級管理策略的時候了。因此,這兩週對班級管理的模式進行了創新。除常規班委會成員參與管理外,又另設值日班長一名,由每天表現最好的學生擔任,每天需記錄班級日誌,並及時進行反饋和總結。執勤小隊員兩名,記錄學生課間活動的情況,並及時阻止跑鬧現象,並上報值日班長,做好記錄。這兩週的執勤小隊員是由原來常在課間打鬧的同學擔任,現在他們不但能做到嚴於律己,還能起到管理他人,為班級服務的帶頭作用,看來這個辦法還是很有效的。

  兩週來,學生打鬧的少了,綜合性學科的紀律也進步了,這周我們又一次拿到了紀律流動紅旗,孩子們也嚐到了努力的甜頭,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三)加強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及時瞭解學生的動態

  這段時間,我有意識的加強了與科任老師的及時溝通,瞭解學生在綜合學科課程中的表現。並及時進行反饋和落實,找學生談話,與科任老師和家長共同商量對策,向老教師取經學習,可謂受益匪淺。

  (四)家校合作——共促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家長會的召開可謂雪中送炭,在班級管理正遭到嚴重考驗的時刻,家長會可謂是一場及時雨,在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了一座溝通的橋樑。家校合作,始終是促進孩子成長的一條關鍵的途徑。相信家長會後,家長朋友也一定對自己孩子進行了教育和適時的交流,相信孩子們取得的進步是與家長的教育分不開的。

  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在一天天進步著,這種進步是否能夠持續下去,取決於制度能否貫徹實施,孩子們能否堅持到底,老師和家長能否堅持這種教育手段和監督力度。讓我們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有付出,一定會有收穫!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2

  教書已經是第七個念頭了,比起學校裡的前輩們來說,我是稚嫩的。但是不覺也感嘆時光的飛逝。今年已經是連續第四年教九年級了,但不同的是這卻是我第一次當班主任。

  開學到現在短短十來天,但給我的感受卻頗多。

  雖然往年擔任兩個班的教學工作,但是我只顧如何上好自己的課,只想著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偶爾也教育教育他們。但是班主任的其他事情我一無所知。那樣的日子自得其樂,只有備課,改作業,查詢資料,準備資料,上課。偶爾有學生太過頑劣,也有班主任。回到家想的最多的也只是我的學生的成績。令人欣慰的是:學生總是不負我所望,也總是有一些學生在畢業之後還會記得帶給我問候,祝福。

  可如今一切大變樣。當這個任務真實地落在自己的肩膀上時,才發現有些事情不是那麼的簡單,才知道事情是千頭萬緒。我的眼裡也不再只有自己的學科了,我要看的是學生的整體素質,綜合潛力。我所惦念的是整個班級所有的學生,我所關心的是我的科任老師對班級的看法。

  今天我雖然只上了一節課,但是卻感覺自己一刻也沒有停下來。上午改作業,上課,中午開會,下午花了兩節課的時間在編排班級分組情況,下載一些黑板報資料。第三節課開了一節課的班會。但是還有一些事情沒有落實,只得下班回家再做。有時候想:為什麼回了家還不能好好地陪陪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週末還要趕回學校去上晚自習?

  雖然花了不少的時間在班級管理上,但目前效果卻不是那麼的理想。有些事情雖然我反覆強調,但總是有部分學生做不到。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我也只能是盡力而為。我知道我的經驗不足,我也只能是慢慢學習。

  但我還是堅信:我的辛苦終究會換來你們給我帶來的快樂以及幸福感。你們不會辜負我的,對嗎?

  這一年的道路究竟有多漫長?我不想它帶給我們漫長感,因為那隻能證明時間的煎熬。待到畢業時,我不知道我的學生會怎樣評價我?或許有抱怨,也許有不滿,可能還有一些記恨。但是我只想他們知道我不是那麼優秀,但是我卻是努力的。也希望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不了所有人中的最好,但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3

  閱讀完《班級管理智慧案例精選》這本書,使我獲益良多,從而也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尤其是書中提到的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的理念讓我深受感觸。

  書中的優秀班主任們,用他們的教育藝術向我們闡釋著尊重學生的含義,用愛去呵護每一位學生,以父母的關懷感動孩子,也展示了他們在教育上無窮的思考、無窮的智慧結晶。魏書生老師這樣說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往往是我們方法太少”,的確,我們的教育面對的是獨立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作為教育者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尊重學生的意識,學會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與意願,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尋找多個解決方法中最適宜的解決方法,在運用力量的同時運用技巧,則事半功倍。我認為想要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的前提是:作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

  要尋找最適宜的解決方法就需要關注個體,關注個體潛能的開發。理解、尊重、關愛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公平發展的機會。這就需要老師用“心”去仔細觀察,逐個瞭解他們的思想、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儘可能做到全面瞭解,心中有數。這樣,班主任對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將會更順利。

  微笑是一種關愛的理解,微笑是一種信心和力量,微笑是一種幽默和雅量,微笑是一種友善和寬容,微笑是一種和讚許,給學生一點微笑,對優秀的學生來說那是錦上添花,對需要鼓勵和關懷的學生來說那是雪中送炭。

  對學生來說,老師的表揚是天籟之聲,是神聖之音;老師的表揚會學生思維的熱情,引發學生對自己潛能的肯定;老師的表揚甚至還會使學生對自己理想追求,對自己的和把握,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班主任不要太吝嗇我們的表揚。但是教師對學生的行為評價要力求客觀、公正,對是對,錯是錯,不誇大,不縮小。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要實事求是,注重實際效果。表揚不要過分,否則容易使孩子造成錯覺,認為自己什麼都好,滋長驕傲自滿情緒緒,只愛聽讚揚話,不願聽反面意見。長此下去,就會影響孩子良好個性的形成。孩子有了缺點和錯誤,批評要及時,態度要恰當。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4

  新的學期開展了,為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真閱讀了《幼兒園班級管理》一書。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看了這本書後就自己的觀點談幾點思考:

  一、幼兒園常規建立的必要性

  在幼兒教育中,“常規教育”是為了實現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目標,讓幼兒活潑又有序是常規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兒常規的穩定才能保證幼兒在園健康、活潑的成長。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這正說明了幼兒期是形成和培養良好素質的最佳時期。幼兒園不僅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在為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之為今後的一生打好基礎。

  二、班級管理中教師的職責和地位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只要和幼兒打交道,最能開啟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級的管理中,情更應是始終貫穿其中的主線。對幼兒要做到:關愛、友愛、慈愛。

  1、給幼兒多一點關愛、理解和體貼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正確地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如:教師與幼兒的關係、教師與家長的關係、幼兒與幼兒的關係、家長與家長的關係等。只有相互彼此的瞭解、尊重和信任,才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幼兒只有在情感上接納教師,班級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因此,教師要經常和幼兒進行思想交流,多創設一些輕鬆愉悅的氛圍讓幼兒傾吐心聲,及時地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對於不同個性的孩子給予不同的幫助,讓幼兒時刻感覺到教師的關懷和愛。

  2、做幼兒的好朋友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就教育工作效果來說,很重要的一點要看師生之間的關係如何。我認為在當今教育中,這種重要的師生關係應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朋友關係。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成為幼兒的表率,在幼兒和班級組織的集體活動中,老師也是其中的一員,是他(她)們的朋友之一,最重要的是老師作為幼兒的朋友,要尊重他(她)們,愛護他(她)們,這樣良好的班級氛圍就會慢慢地形成了。其次,教師要和幼兒平等待人,與幼兒談心聊天,成為幼兒最忠實的聽眾。

  3、給幼兒慈母般的愛

  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刻把幼兒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溫暖送到每個幼兒心頭,從點滴的小事中逐漸讓幼兒接受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到老師也有一顆慈母心,時刻在關心、幫助著他們,讓愛充滿整個班級,充滿幼兒的心房,使幼兒感受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

  三、班級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方面:

  1、對班級幼兒能有全面的瞭解

  我覺得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幼兒能有全面的瞭解。因為幼兒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如果能對每個幼兒都能熟悉,瞭解幼兒的個性和習慣,並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兒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2、常規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裡提到的常規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教育教學的工作。

  3、常規教育要抓重點、反覆地抓

  幼兒的年齡比較的小,自控能力比較的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近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於幼兒的可塑性比較的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還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練習,並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四、班級常規建立的方法

  1、讓幼兒在音樂中建立常規

  大家都知道在區角活動或者是自由操作的活動中讓教師最煩惱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讓幼兒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靜集中講評呢?我們使用了音樂的方法,並且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例如:我們在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都會播放幼兒熟悉的音樂,幼兒聽到這段音樂後就要開始整理物品和集中,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同時也提高了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

  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進幼兒進餐常規

  如何讓幼兒能安靜、快速、乾淨地用餐也是教師常會碰到的問題,我們班的孩子在以前進餐前這幾個方面都做地不是很好。現在透過餐前小故事以及朗讀進餐常規兒歌的方法,促進了幼兒的進餐質量。

  3、利用榜樣促進常規每個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只要教師能善於捕捉孩子的這些閃光點也就能進行現場的常規教育了。

  4、做個“勤”老師也能促常規

  大班的幼兒雖然已有了規則意識,但部分幼兒的自控能力還是比較的差,不能較好地遵守規則,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一些安全的隱患。為此,教師就要勤字當頭了,善於觀察幼兒的舉動,當發現幼兒不能按要求來完成時,可以反覆地練習、講解,直至幼兒能遵守相應的規則為止。

  總之,管理班級常規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能始終貫穿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能善於觀察,教師與教師能密切地配合,一定能促進班級幼兒的常規管理。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5

  初入幼師行業的我對幼兒的管理顯得雜亂無章,有時顧得了前面的小孩,卻顧不上後面的,讓我處於茫然、忐忑的狀態。接觸了《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後,感覺找到了方向,在面對幼兒的時候也更加坦然和平靜了,這本書講述瞭如何開展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如何設計合理的班級一日活動流程?如何創設有趣的、吸引幼兒的課堂環境?如何與家長溝通,分析和評價幼兒的問題行為?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幼兒教師,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幸福感?其實有的時候班級管理看上去並不是很難,只要掌握以下幾條就可以。

  一、建立積極的關係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幼兒與教師在慢慢地建立積極關係。當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呵護、理解時,幼兒一般會做出積極地回應。學會換位思考,是教師應掌握的。孩子的世界有時是很奇妙的,當他們生氣時不會像大人一樣學會冷靜處理,幼兒可能會發脾氣,以此來宣洩心中的不滿,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去不斷地引導,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始終處於積極地狀態,保持開心、樂觀。

  教師需要了解幼兒的心理需求,其實每個幼兒都希望自己表現得很好,能夠得到老師的肯定。當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需要自己不被打擾,他們也有著認知、情感、身體、社會方方面面的需要,當孩子出現這種需要時,老師所要保持耐心、積極、包容的態度去理解幼兒,相信幼兒可以變得更好。教師本身的樂觀積極在潛移默化中會傳遞給幼兒,讓他們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二、讓環境去說話

  環境作為無形的力量,總是會時時刻刻影響你我他。同理可得,當幼兒處於積極向上,富有溫馨的環境裡,他們也會做出積極的回應,無需老師的一遍遍常規提醒。當他們處於自由散漫,嘈雜擁擠的環境裡,他們自然會變得雜亂無章。因此班級的環境需要具體到一桌一椅,讓幼兒無論是平時的生活還是學習當中讓他們感到舒適。區域活動時玩具的投放,上課時是呈半圓還是橫豎排做好,節日的佈置等等,這些都會無形中影響著孩子,這些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畢竟,孩子會先用眼睛去看。

  豐富的物質環境是必不可少的,那同樣也需要舒適的精神環境。整天的呵斥批評孩子只會讓孩子們變得更加緊張,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當孩子的情緒不佳或者疲憊時,給孩子創設寬容、理解的心理環境,比如說在一定範圍內,讓孩子獨處會兒,然後再去和幼兒溝通,並給予寬容和安慰。有時會,適當地放手反而會讓幼兒得到冷處理,自身得到排解。

  三、教幼兒有效的方法

  每天教師會遇到幼兒各種各樣的問題,耳邊會不斷地響起"老師,誰誰怎麼我了",而這個時候老師首先要去問清楚發生了什麼,然後試著判斷幼兒自身是否能解決問題,是否可以教授給幼兒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說,幼兒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可是當發生矛盾時,他們依然會使用武力解決問題,這個時候需要老師告訴他們武力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告訴他們溝通和協商的技巧,比如輪流、合作、還讓等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教師一遍遍不耐其煩地告訴幼兒時,他們會慢慢地收到影響,總的來說,就是讓幼兒學會自我管理,在幼兒園班級管理時,每天會遇到層出不窮的問題,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讓幼兒學會自我管理,才能讓整個班集體更加和諧友愛。

  四、尊重差異 家園合作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在這當中,教師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家長,可能有的家長比較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有的家長和老師疏於溝通,有的家長可能會有著不同的看法。在和家長相處時,教師其實需要更多去傾聽,這樣才可以從家長那裡瞭解到孩子的情況,有的時候家長和教師所熟悉的是不同的情況,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

  每天早上迎接孩子的時候,家長總是會報以微笑,老師從家長手裡接過孩子,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有效的與家長溝通,並且說清楚解決的辦法,以及後續的情況。同樣的,當孩子成長時,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成長和不足。總之,一切以孩子為目的,在家園共同合作下,才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為幼師,需要有著恆心、耐心、信心,並且要學會從工作中收穫快樂,以一顆童心去面對孩子所出現的種種狀況,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汲取著精神營養,《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150》給予了我精神上的安慰,在我初入幼師行業時指明方向。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6

  在骨幹教師讀書交流會上又得到了一本新書——由虞永平教授主編的《幼兒園班級管理》。細細翻讀,不難發現時代的發展使教育的功能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它給班主任的作用賦予了新的內涵,對班主任的角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沉思良久後對照自己的工作認為要做好班級工作必須做到三個有心。

  一、以對幼兒的愛心、細心,創造教師與幼兒間的和諧。

  1.對孩子多一份讚美。對於幼兒來說,能得到老師的讚美,就如同吃到一顆甜甜的糖果一樣開心,所以面對幼兒,教師要多用正面、積極、恰當的語言來肯定並讚美他們在學習、生活方面的良好表現,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愛的表達方式。教師的一句貼切的讚美語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幾天的良好情緒,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細心呵護,關心孩子的生活細節。我們面對的是年齡很小的孩子,因此,在幼兒園孩子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生活困難,這時他們需要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教師在工作中若能注意觀察孩子,主動接近孩子,瞭解他們的實際情況並給予及時的幫助,就能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對教師產生信任並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剛入園的孩子,不會穿衣服、鞋子,我們幫助他們穿;睡覺的時候,我們幫他們蓋好被子,午睡起床後,給孩子梳好辮子;上完廁所後,幫他們把內衣塞進褲子裡面等,這些雖是非常瑣碎而繁雜的細節照顧,可是卻最能讓孩子體驗到教師慈母般的愛。

  3.用微笑、擁抱、眼神來滋潤孩子的心田。“微笑著迎接每一個孩子,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老師的微笑是鼓勵﹑是讚許,是寬容。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獲得成功﹑做了好事時,老師的微笑使他覺得獲得認同,倍加高興;而當他們不小心犯錯時,老師的微笑又能減輕他們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

  二、以對家長的真心,創造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

  1、尊重家長,讓家長主動配合

  家園共育的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老師和家長是教育夥伴也是教育孩子的主體,家庭、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所以幼兒園與家庭、老師與家長要雙向互動,既要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請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因此互相尊重就是建立和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前提。

  2、與家長保持平等的關係,注重經常性的雙向溝通

  作為教師不要以教育行家自居,或者與家長交談中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所以,我們說話要看物件,讓人一聽就懂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此外,我們做老師的不但要會說,而且還要會傾聽,雙方隨時互通訊息、交流看法,教師更應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機動創造新的方法。既要面向全體家長,又要有重點,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才能取得共識,實現共同教育、促進幼兒發展的目標。

  三、以對班級事務的處處用心,創造班級保教人員之間的和諧。

  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礎上,每個人都優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在班級總體工作目標下,互助互補,才談得上是成功的合作。這樣,工作才不會因職責不明而遺漏,也不會因界限太清而延誤。保教人員之間是否和諧,是班級一切工作能否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班級事務雜而亂,僅憑一個人孤軍奮戰,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只有幾個人既分工明確,又團結互助,方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不論採取什麼形式,什麼方法,只要具備了對幼兒廣博的愛心,對家長的真心,對班級事務做到處處用心,就能創造出和諧,使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這樣,班級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穩,穩中求勝,從而把班級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7

  學習幼兒班級管理方法,這本書是唐淑、虞永平主編的《幼兒園班級管理》,它裡面主要分為三大塊:幼兒園小班管理、幼兒園中班管理和幼兒園大班管理,我主要簡單談談大班的管理方法,從理論出發,結合我對於大班的管理,理論上講肯定有其自己獨特的風格,例如大班幼兒的身體發展特點與心理發展特點,都決定著要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老師要透過平時與幼兒的交流以及觀察,做好對每一位幼兒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發展變化情況記錄,給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例如對於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我們就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競爭性活動、建立班級集體規則等。他們有了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他們會用禮貌的語言向人請教、見面招呼、告別,他們學著耐心的聽完別人對自己的意見,學會說服別人,他們慢慢學會了與人商量,會在同伴之間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共同決定大家要做的事情,他們也學會用恰當的方式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等。

  這本書對於大班階段培養,規定了明確的目標。對社會、數學、科學、音樂、滅鼠、健康、語言這幾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我們在制定教育計劃的時候,有以下問題需要注意:

  1)計劃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

  2)計劃的制定必須基於對幼兒的瞭解,要求既不能過高,也不能偏低。

  3)計劃要層層落實。

  4)計劃不僅面向全體幼兒,又要針對個體差異。

  5)重視遊戲、體育等薄弱環節的計劃制定。

  我覺的這本書中談到的'理論知識,對我幫助很大,具體操作中碰到問題,首先反映這是幼兒的正常心理行為發展,不會因為他的攻擊行為而懲罰他,應進行正確的語言行為指導,多和幼兒交流,行為的形成轉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作為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幼兒,書中介紹了幾點,比較籠統的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2、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3、教給必要的社會行為技能

  希望我們的老師和我一起多讀書,多體會,美好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8

  本週已經開學了,孩子們進入小班後,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和學習環境已經比較的適應,大部分的幼兒都能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但是,對於一個班級來說,她需要教師精心地去治理。那麼,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級的各項管理,使班級各項工作開展有序呢?我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由“木桶效應”說反思幼兒園班級管理》一文,看後對我啟發很大,我認為可以在今後自己的班級管理的實踐當中進行嘗試和借鑑。下面我將自己學習的一些體會分享如下:

  一、概念:什麼是“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是一個經濟學術語,說對於一個沿口不齊的木桶來說,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二、部分摘要。

  本文講述了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治理。在實踐中,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碰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在班集體建設中,“木桶效應”說經常被教育者引用,用來強調對班級薄弱環節的關注,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才能使水裝的更多更滿。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隻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製作與維修須由木匠去完成。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要想使一個班級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動的發展,作為治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把握孩子發展的腳步。因此,班級管理呼喚充實型、鑽研型、反思型的教師。

  首先,教師要樹立終身的學習觀念。俗話說:想讓孩子有一瓶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我們每一位教師心中要有一條奔湧的知識河流,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教師要勤於向書本學習、勤於向孩子學習、勤於向專家和家長們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秀教師教育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知識的大海。”

  其次,教師要善於觀察,向經驗學習。幼兒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書,天天呈現給我們一幅幅活潑的畫。每個教師對這本書要認真地“品”,仔細地“讀”,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實踐中,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碰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

  最後,班級工作要善於總結,從反思中提升。教師應隨時對自己的班級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我是否按照新《綱要》的理念?”“班級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提高?”總之,反思是提升的基礎,在不斷的思考與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積累經驗,使自己的班級工作更加完善。

  三、體會與感受。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新舉措,只有成為了一位學習者、研究者,就能根據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和分析確定教育方法,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對於兒童的天性來講,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對照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實踐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就拿班級的日常工作來說吧!教師要注重自身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給幼兒以榜樣的作用,讓幼兒在教師的行為下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幼兒就像一張白紙,這要就看每一位教師如何去描繪了。如:在幼兒的常規培養方面,許多年輕老師都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該怎樣有條理、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分配工作的時間,一旦事情多了就會感到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對日常手頭的工作,不能及時的完成時間。這方面我談談個人的一點小經驗:

  1、教師在制定一項常規時,要把事情考慮清楚,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幼兒會不知所措。

  2、班級物品的各種擺放,要讓幼兒知道放置的位置,特別是中、大班的教師,要更加的注重幼兒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和習慣的培養,讓幼兒真正成為做教室主人的目的。

  總之,隨著新《綱要》的頒佈和實施,我們教師必須重視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使教師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9

  這段時間,抽空看了一下《幼兒園班級管理》一書,感覺受益匪淺。切實,孩子如果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的時間是非常自由的,沒有規矩和規定時間,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幼兒在幼兒園裡,不僅是有了一定的常規,對孩子的身心也得到了鍛鍊。

  書中說到:在兒童方面,教師應該撇棄那種將孩子視為成人的客觀附屬物或“小大人”的觀念,梳理科學兒童觀。在老師的角度看孩子,時常將孩子的行為或多或少的和擺在成人的觀點,以成人的做法來給孩子定位,孩子身心各個方面都需要合理的照顧和保護,孩子應該有主動、自由和充分活動的權利。在教師角度方面,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室一項需要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的工作,一項需要全身心投入且必須具有廣博學識的工作。幼兒教師是幼兒健康和安全的保護者,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引導者,應該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尊重。

  看了這本書後,感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將自己的自身素質及業務水平進行不斷地提高,在教育技能方面需要具備科研能力,心理諮詢、心理診斷能力,電化教育軟體設計、應用及電腦操作能力,計劃於組織能力,觀察與評估能力,意外事故處理能力。對於小班的幼兒,生活的管理需要知道一切安排要切合幼兒的能力,擬定明確的工作步驟,給予充分時間和重複練習的機會,提供適當而充足的裝置,給予讚賞和鼓勵,持之以恆。

  根據這些,我的不足還有很多很多,看來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自己去學習,根據書本所講到的和自己實踐所遇到的,進行提醒和反思,並將自己的不足彌補起來,爭取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10

  讀了這本教授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級的這本書後,我的感觸頗深。真正的感受到正如這本書的題目一樣,班級管理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在班主任老師的智慧凝結下,熔鍊成一種藝術,下面談談讀了這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兩點:

  一.關於“管理制度的確立”

  班主任工作不久,但是我自己覺得也可謂是盡職盡責、日理萬機、嘔心瀝血了,每天忙忙碌碌的,很累,然而孩子們依然如故,不是如我想象在後面跟著我走,於是,我就想: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一天天長大,為什麼總不見他們自覺。而我卻一天比一天更加的忙碌,更加的累!疲憊的我一抬眼就看到了前面座位上瀟灑、輕鬆地謝老師,不見她每天像我跑上跑下的忙碌、不見她黑著臉訓斥學生、煩躁,可是,她的班裡總是協調有序,而且特別的有規矩,認識了這本書,才明白這就是班主任的管理藝術!人人常說一個好班應當必須有嚴明的規章制度和紀律。一個國家需要“以法治國”,一個班級也應該是一個小群體,同樣要以“法制管理”,正所謂“無規矩無以成方圓”,“法制”比“人治”更能體現班級的民主。

  然而,“法制”的管理需要有落實,落實是“獎懲”制度的落實,一般情況下,我只重視懲罰的力度,以為透過一系列的懲罰條例,來約束和規範學生的行為。而這本書提倡“多做加法,少做減法”,讓我反思我不少。一次“加法”增加的是學生的閃光點,一份轉變的自信;與之相反,濫用“減法”往往就會減少學生自我反省、自我譴責的內心空間,剪掉了學生重塑自我的願望和信心,強化了個人的短處缺陷,削減了自我教育勇氣。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可,別人的肯定和認可又能強烈地激發學生去創造更多的成就和價值。

  所以,這個“多做加法,少做減法”的原則,是一種理性的智慧和藝術。

  然而,如何制定適合的懲罰方式,總是百思不得其解,這本書又幫我解決了一個難題:那就是“以人為本”,班級的各項管理制度與學生共同制定,如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所說:“確定整個懲罰制度的基本原則,就是儘可能多尊重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多的要求他。”這樣就是主動、民主的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老師也可以從“保姆”的世界脫離出來,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

  然而,我想這個前提,應該是從教師的智慧和方法為前提的。這種智慧的管理藝術,我想是我學習管理的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二.關於教師威信的確立

  不管是老師還是其他職業,只要作為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莫過於對於大家心中是否具有“威信”,因為管理的好壞與在集體中擁有的威信的高低有著密切的關係,班主任只有建立了一定的威信,為學生歡迎、尊敬、信任和擁護,才能真正有效發揮其作用。然而,對於“威信”的誤區卻根深蒂固,以為只要單純的讓孩子懼怕,殊不知,這樣確立一個人的威信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切不可只會口頭說教,只會許諾,卻缺乏實際的指導和管理能力,這必須導致威信盡失。教師如果還能有一些讓學生欽佩的才華,更容易建立威信,這方才可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由欽佩,轉為信服,成為真正具備”威信“的教師。

  讀了這本書,我渴望能夠在才能、品德上更好的完善自己,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了,才能把我的孩子們教育的更好,多麼希望,可以透過我的影響在孩子們身上永遠留下美好的痕跡!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11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班級管理60問》一書。其實,在細看了此書之後,才發覺,其實班級管理,不僅僅是班主任的要務,更是所有教師需要關注和修煉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專業能力。

  書中幾乎涵蓋了我在任職班主任之初所遇到的諸多問題。比如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在這方面,書中提出了四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一是班規有沒有必要制定,二是班規由什麼人制定,三是什麼時候制定,四是制定之後如何執行。我根據這幾個建議,再聯絡我們班的實情,有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班規。這也正好印證“以法治班是最好的”。

  另一個大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那就是從哪些方面入手建設班級文化。文化是電磁場,能對我們班內的每一個學生產生“場”的作用。巧妙地運用班級文化建設,我們的班級管理將上一個嶄新的臺階。可是當我剛接觸班級文化建設這個全新的概念時,我就開始無所適從。“班級文化建設”這是務虛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到底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建設班級文化呢?其實,在班級文化建設上,重要的是做了什麼,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文化氛圍。這種文化氛圍的建立過程,比結果更能凝聚人心。書中給出了一個例項。曾經有一個“爛班”,班上幾乎沒有一個孩子要讀書,甚至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讀大學的願望和想法。但是他們中途接手的老師卻沒有放棄。他還是喊出了響亮的口號:“我們在文化科目上掉了隊,我們就要從班級文化上讓別人注意我們。”其實事情往往是這樣的,很多孩子因為所處的環境問題,由於學習差受到了冷落,所以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就滋生了。其實這一類的孩子往往有著不為人知的長處。而一旦受到激勵,這些孩子的潛力將是無限的。如果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建立了屬於自己班的特色,那麼班級文化的建設應該是相當成功了。

  我想,教師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但是平日的努力將化解一路的艱難和險阻。

  班級管理讀後感 篇12

  閱讀完《班級管理智慧案例精選》這本書,使我獲益良多,從而也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尤其是書中提到的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的理念讓我深受感觸。

  書中的優秀班主任們,用他們的教育藝術向我們闡釋著尊重學生的含義,用愛去呵護每一位學生,以父母的關懷感動孩子,也展示了他們在教育上無窮的思考、無窮的智慧結晶。魏書生老師這樣說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往往是我們方法太少”,的確,我們的教育面對的是獨立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作為教育者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尊重學生的意識,學會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與意願,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尋找多個解決方法中最適宜的解決方法,在運用力量的同時運用技巧,則事半功倍。我認為想要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的前提是:作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

  要尋找最適宜的解決方法就需要關注個體,關注個體潛能的開發。理解、尊重、關愛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公平發展的機會。這就需要老師用“心”去仔細觀察,逐個瞭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儘可能做到全面瞭解,心中有數。這樣,班主任對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將會更順利。

  微笑是一種關愛的理解,微笑是一種信心和力量,微笑是一種幽默和雅量,微笑是一種友善和寬容,微笑是一種鼓勵和讚許,給學生一點微笑,對優秀的學生來說那是錦上添花,對需要鼓勵和關懷的學生來說那是雪中送炭。

  對學生來說,老師的表揚是天籟之聲,是神聖之音;老師的表揚會激勵學生思維的熱情,引發學生對自己潛能的肯定;老師的表揚甚至還會使學生對自己理想追求,對自己成功的自信和把握,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班主任不要太吝嗇我們的表揚。但是教師對學生的行為評價要力求客觀、公正,對是對,錯是錯,不誇大,不縮小。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要實事求是,注重實際效果。表揚不要過分,否則容易使孩子造成錯覺,認為自己什麼都好,滋長驕傲自滿情緒緒,只愛聽讚揚話,不願聽反面意見。長此下去,就會影響孩子良好個性的形成。孩子有了缺點和錯誤,批評要及時,態度要恰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