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總結

昌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昌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非遺”普查檔案下發後,昌圖縣即按上級普查精神和具體要求,抓緊落實工作。經過近兩個多月的地毯式調查,到7月中全部普查登記工作結束。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普查工作準備充分,措施力度到位縣政府和文化局領導對此次普查工作高度重視,按照省市要求,召開普查動員會議,下達相關檔案,落實經費和人員,並對全縣普查工作實施作出明確安排。責成文化局組成“非遺”普查小組,安排局業務股和文化館專業調研人員在內的10人調查組,具體負責普查工作。市局召開普查暨培訓工作會後,我縣隨即開展普查工作。先後召開全縣33各鄉鎮分管文化工作的鄉鎮長會議、文化站長和村文化室負責人參加的普查工作及培訓會,有力保障了全縣普查工作地順利開展。

  二、克服困難,進村入戶開展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開始,正值春耕生產大忙季節,由於全縣區域面積較大,鄉鎮村屯眾多,全縣有425個行政村,普查難度大、任務重。但我們克服一切困難,積極組織鄉鎮文化站人員下村,調動了村文化室負責人、村書記以及村委會主任、會計等,聯合開展普查登記。縣局小組把發現的較為重點的專案進行了全部走訪調查,鎮村幹部堅持進村入戶或是利用生產勞動人員密集時候,問詢、採訪。我們要求,每村不管有沒有非遺傳承專案,都要人認真開展此項工作,沒有的,空白表也要經村委會蓋章證明,報上來,不留死角。由於工作準備充分,任務落實到位,工作措施得

  當,使全縣此次的普查工作得以較好的完成。基層把普查調查登記表報上來後,我們組織業務人員加班加點逐一審閱,篩選出較有價值的專案,重新進行登記、規範文字製作、收集整理實物等,同時,基本確立出縣級重點保護專案,從中優選出申報市級的.專案。市局全縣33個鄉鎮共下發登記調查表415套、收回415套。其中八面城鎮、四面城鎮、長髮鄉、古榆樹鎮、頭道鎮等表內記錄詳實細緻,填寫完整。共調查出各類非遺專案183項,其中:民間文學11個;民間美術27個;民間音樂58個;民間舞蹈3個;曲藝23個;民間雜技1個;民間手工藝34個;生產商貿:1個;消費習俗1個;人生禮俗4個;民間信仰:4個;民間知識:14個。

  整理出有代表性項有:一、民間舞蹈類:

  1、昌圖鎮康華的“八鞭八花”秧歌(師承);二、曲藝類:

  1、大興鄉義合村朱金俠的“大板舞”(家傳);2、頭道鎮鳳凰山村劉國權的“二人轉”;

  3、四面城鎮韋林村謝寶君的“東北大鼓”(師承);4、八面城鎮橋西村程祿的“京東大鼓”;三、民間音樂類:

  1、大窪鎮曹家村楊丹的“盤嗦裡”;2、前雙井子鎮燒餅村姜展文的“盤嗦裡”;3、八面城鎮大和村李國志的“器樂”(家傳);4、八面城鎮街內王品清的“嗩吶”;

  四、民間文學類:

  1、通江口鎮敖家村劉仲英的“兄弟當相惜”的“故事”;2、四面城鎮小黑山村楊成山“小黑山的傳說”(家傳);3、四面城村陳常清的“四面城的傳說”(家傳);4、八面城鎮街內郝傑的關於“八面城”、“吳帥功德碑來由”等的“傳說”;

  5、四面城鎮二十家子村王振金的“關於高麗井由來”和“傳說”(家傳);

  6、後窯鄉六家子村孔凡國講的“故事”(家傳);五、民間藝術類:

  1、長髮鄉長髮村董玉學的“飛白書”(師承)

  2、古榆樹鎮故榆樹村李廣學的“棺槨繪畫藝術”(家傳);六、民間知識類:

  1、四面城鎮蘇家村萬玉珍診治的“紅外傷、丁毒”(家傳);七、民間手工技藝類:

  1、四面城鎮東大村徐化生的“水泥鳥製作工藝”(家傳)總之,昌圖縣非遺工作在縣委和縣政府以及文化局領導的重視和關懷下,取得了一定進展,較為完滿的完成了市裡交辦的普查任務,但距上級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有待今後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