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二語文教學總結3篇

實用的高二語文教學總結3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語文教學總結3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二語文教學總結 篇1

  本學期,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的13位教師兢兢業業、紮紮實實、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現將一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堅持理論學習,認真餞行新課程。

  教師平時如果不認真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此我組認真學習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語文教學論》等教學理論,瞭解教研資訊,豐富提高了老師們的理論水平。由於我們高一語文組的青年教師比較少,教學經驗和知識水平都有待更新,因此我們備課組的教師都非常重視多方面學習,汲取營養,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緊抓課堂教學,認真搞好組內活動。

  抓好常規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們特別注重抓好常規課教學。克服教學的盲目性、隨意性,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幾年來,我們組進行單元教學的嘗試,教師授課時以單元作為教學單位,透過一兩篇課文的講讀帶動單元中其它課文的自讀,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把語文知識、閱讀訓練、作文訓練幾個方面相結合。在教學中我們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三、高質量的教研,落實“說講評”活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如果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揚長避短,我們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我們組的教師素質高,工作、鑽研的積極性非常高,本學期我們認真落實教科室教務處有關規定,每週按學校要求按固定的時間進行“說講評”活動,陳柏青、文豔輝老師率先垂範,組內集體活動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體教研的質量。在集體教研中我們力求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特別是在備教學目標,備學生練習,備教學方法時能集思廣益,取長取短,同時透過集體備課,及時瞭解教育教學情況,針對教材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探索、改革、創新。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們幫教對子之間堅持互相聽課,認真學習,熱烈討論。然後認真交換,思想的碰撞常常能激發新的靈感,改進自己的工作。

  每週開展集體備課,說單元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說教材的地位和前後的聯絡,講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措施,說一單元學生應掌握的認知規律和方法、技巧等,並且我們組還根據課改需要,實踐課程改革,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朗讀比賽等。

  另外,我組老師抓緊抓好作文批改、輔導、搞好單元驗收。批改作文是語文組的重頭戲,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組的教師堅持兩週按照學校要求批改作文,全批全改。由於批改的細緻,對學生的作文水平了解的清楚,因此講評作文時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全組全力以赴,做好與立達教學比拼活動

  全組教師全力以赴,認真做好與立達教學比拼工作。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發揚課堂民主,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樹立大語文觀,全面進行大語文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我組教師陳柏青教學比拼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受到了評委組的一致好評。

  我們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距離上級領導的要求和自身的奮鬥目標還有較大差距,我們組將在下一學期工作中,繼續發揚“求真”的精神,乘風破浪、勇於開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辛勤的工作,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行的認可,家長的信任,這是我們最大的欣慰,但成績只標誌著過去,未來尚需要更加努力。我們全組教師有決心有信心把工作做得更好。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領導下,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全體同志會不斷進取,爭創一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高二語文教學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二(1)(13)兩個班的語文課,能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自己對貫穿於新課標中的語文教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堅定了語文學科是一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的認識。現將本學期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作好教學工作,鑽透課本。

  語文教學倘若漫無邊際,走馬觀花,那將事倍功半,徒勞無益。只有作好教學五認真,鑽透課本,對課本中各類知識理解並會運用於教學,臨場時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課堂才能深入淺出,引人注意。另外在處理教材的課文教學方面,充分認識到了本冊課本以文學鑑賞為主要教學任務的特點,為配合教學,多次組織學生進行“小說鑑賞”和“戲劇鑑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高度肯定和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學生“每事問”,他高度評價問題的`價值及意義,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是對問題意識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得更生動形象,他在一首詩裡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國外也有很多學者極力推崇問題及問題意識。蘇格拉底認為,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誕生。愛因斯坦也強調:“發現問題和系統闡述問題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為重要。”

  三、注重指導學生進行積累。

  重視基礎知識及寫作素材的積累.基礎知識的積累,學生可以透過教師課堂的講解來掌握、來學習,更重要的,是督促學生在課餘時間閱讀大量的報刊、雜誌、文學作品;收聽、收看廣播、電視,也可以透過網路去接觸、熟悉各種文學文字,瞭解各種資訊,以增強自己的積累,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習慣,在默移默化、點點滴滴之間訓練自己,提高自己。組織了兩次文學活動。一次是詩歌朗誦會,一次是詩歌背誦比賽。兩次活動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在詩歌朗誦會上,學生踴躍上臺,深情朗誦自己精選的詩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詩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詩歌背誦比賽中,學生們將“課下十年功”展示於“課上的一分鐘”中,讓詩歌內化為自己的精神以後,又外現為一種氣質。

  四、指導學生關注生活,寫好作文。

  作文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語文成績的高與低,而它又不是靠一日之功就能提高的。"處處留心皆學問",雖然我們不是為高考而寫作,但作文題目總與政治、與社會、與生活有關,這就要求我們要關心政治、關心社會,注意人格修養,懂得觀察生活,懂得如何做人。指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要多觀察、多思考,對生活中的現象、問題要有屬於自己的觀點、判斷,要做一個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理想、有報負的人,告訴學生只有激情之手,才能寫出富有激情的詩章。在平時,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物,接觸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在寫作中,可進行梳理,把有價值的材料製成“半成品”,供你依照題目的要求選用;還可選擇各種文體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來讀一讀,仔細分析它們的擬題、立意、選材、謀篇等優點,以便掌握一些寫作技巧,提高作文的能力。

  五、課堂作文和課下週記相結合的方法,每週寫一篇,提高表達能力。

  這樣在完成了教材規定的寫作教學任務,又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本冊教材課文教學與寫作訓練脫節的不足,學生的寫作水平較過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寫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六、按照“教學大綱”有關課外閱讀的要求,較有效地組織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我不斷地把大綱推薦的閱讀篇目介紹給學生,要求他們制定可行的讀書計劃,利用零碎時間讀名著,並透過考查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閱讀情況。

  七、作好論文寫作和課題研究。

  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參加課題研究,撰寫論文和案例。所寫的論文《試論語文終身閱讀習慣的缺失和養成》參加縣級評比;案例《《赤壁賦》的品味閱讀》校級交流;而課題《網路語言對作文教學的衝擊及對策》在進行著;多次開校級公開課,獲得大家的好評。

  不足的幾點:

  一、在學生習作的講評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客觀原因是時間少,主觀原因是自己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擠出時間來完成好這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二、對學生的課後作業檢查的力度還不夠,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

  特此總結,請批評指正!

高二語文教學總結 篇3

  本學期已經結束,語文的教學的階段性任務也隨之完成。現在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有一些做法值得總結。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覆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啟用所需的先前經驗,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課堂上體現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

  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四、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那麼,學生對於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的訓練過程。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迴圈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