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上半年統籌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總結

社群上半年統籌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群上半年統籌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群居委會處於石門縣城城鄉結合部,總佔地面積3。5平方公里。土地資源豐富,其中有山林面積近350畝,原耕地總面積近1350畝。社區劃分6個片,下設24個居民小組,現有居民716戶,總人口3180人。全社群勞動力為1226人。

  上半年來,社群依託重點工程建設求發展,拓展就業門路,以勞務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轉移到非農產業為目標

  ,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的,主要採取三種方式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一是離土離鄉,向外輸出。轉移外省就業的有102人,省內外縣就業的30人。二是離土不離鄉,就地安置。依託在社群內的電廠安置70人,在縣城裡的醫院,超市等三產安置21人。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我們就按上述途徑安排了50名還鄉人員。三是自主創業。社群內有上規模的'養雞場2個,養豬場3個;原新雙居委會書記張宏金把觸角伸向縣城,夫妻兩開設了安踏運動鞋專店,安置本社群8人就業上崗。

  一、主要採取措施:

  (一)是落實組織機構,強化領導

  成立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組織機構。由社群總支書記楊華平任組長,居委會主任馬業青為副組長,並明確專幹,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辦。居支兩委密切配合,共同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是落實責任,明確任務

  社群制定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使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既有長遠計劃性,又有現實可操作性,形成了一個任務明確的工作格局,保證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大力發展本地經濟,不斷拓寬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安置的空間。發展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的關鍵。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本社群積極發展養豬養雞場,以典型帶路,進一步擴大影響。

  (四)突出抓好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社群依託金城駕校開展駕駛員培訓,共培訓20人,這次還鄉人員中就有4人經過培訓後,在縣城開計程車。

  (五)積極推進城鎮化,加快農民向市民的轉變。城鎮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城鎮化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過程。特別是我社群,靠近縣城,有在縣城開店,開計程車,務工的優越條件。

  (六)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創造了條件。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降低農民進城務工的成本,穩定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成果。近幾年我社群已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員有35人。

  二、勞動力轉移的成效

  自上半年以來,我社群農民在本鄉以外地域就業的勞動力佔勞動力總數的11%。輸出勞動力轉移本地就業佔勞動力總數26%。外出勞動力,每年的收入均在萬元左右。在縣城務工人員每月收入也在800元以上;至於那些自主創業,辦養雞場、養豬場,開超市的老闆,更是建起了小樓,開起了小車,步入小康水平。從社會效果看:

  1、發展了效益農業。解決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促進了勞動力的轉移。

  2、加快了城鎮化程序。許多農民在城務工,部分農民在鎮上或城裡購買或租賃住房,在城鎮裡生活,我們社群的張宏金的示範作用就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這對於加快城鎮化程序以及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工作也是實實在在的。

  3、勞動力轉移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綜合素質。農民從田頭走向工廠,從農村走向城鎮,從依賴土地走向自主選擇就業,進一步開闊了視野,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勞動力向非農轉移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主要途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