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德米安》有感(通用10篇)
讀《德米安》有感(通用10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德米安》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德米安》有感 篇1
這本書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所說的兩個世界,兩個世界光明的世界被倡導,而黑暗的世界則是被遺棄。我們在一開始和主人公一樣都是在一個充滿光明的世界。世界的陰暗面都被隱藏了起來。可是我們的成長,一定與黑暗有關,當開始接觸黑暗的那一刻我們也就慢慢地長大了。就像植物一樣白天積蓄養料,夜裡慢慢地生長。可能在我看來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光明與黑暗,我們意識中的光明黑暗不過是人為地引導我們去這樣認為的。當我開始自我思考的時候,發現世界上的是非對錯都是很模糊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們要用愛去面對存在,從而找到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書中所講的孤獨在我的理解中是鳥從蛋中飛出的那一刻。那一刻上一個人們為你塑造的世界已經崩塌,而新的世界卻也沒有到來,這時是孤獨的。迷茫,痛苦會在這個時刻不停地出現。也就是這個時刻,我們慢慢地走向了自己,與自己和解,與外界和解,從而認同自己,慢慢地尋找自己的路。這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階段,很多人因為恐懼未來而放棄,有些人卻堅持內心最終飛向屬於自我的藍天。在我看來風險固然可怕,但是害怕風險更加可怕,因為那為數不多的可能性都已經沒有了。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那就是我們的想法什麼不是被引導的呢?國家的統治,最基本的就是建立統一的價值觀。而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在這種氛圍中,我們所接受的一切幾乎都是在引導我們形成這個國家基本的價值觀,來維護祖國的穩定,自由的思想或許也是看似自由的,因為那也有可能是被引導的。我用我自己對於哲學的理解進行了猜想,我們的命運與生俱來,不論我們的人生如何都是這蒼茫宇宙執行中的一環,我們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此生的終極,那是我們到來的一切的意義,所以書中追求的自由,可能是在"道"中我們的最根本的使命,那種我們與生俱來的觀念。就像書中所說的夏娃小姐,我的一切都源於她,最終卻又歸於她。當我們與使命接軌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將會快樂充實。這是我的一點小猜想,也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交流交流。
讀《德米安》有感 篇2
初讀黑塞時是高中,一本《悉達多》讓我明白了這個作家的風格。時隔多年,仍能清晰地記得那時的閱讀體驗很戲劇化——是一種被欺騙的憤怒。即將成年之際本來是缺乏實際的豐富經歷的,所以閱讀時總期望書籍能提供各種答案作為人生的參考,而《悉達多》的故事昭示著好像我只要去人世間遊歷,大膽經歷一切,然後就能"悟"了。儘管黑塞詳細寫了悉達多遊歷的內容和心境的變化,可是由實踐到徹悟,這中間似乎漏掉了一個關鍵的環節。《德米安》中的辛克萊有著明確的尋找併成為"自我"的意識,可是那個自我究竟是什麼樣子呢,黑塞也沒有寫。誠然,黑塞從心理角度揭示了很多關於人類的秘密,可是他沒有寫到的能催生人生質變的神秘之處顯然更多,而那個,就是屬於每個人獨有的、個性化的、隱秘的思維鏈,那是靠理性邏輯所無法探測、預知、概括的領域,因為理性是有限度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如是說。
辛克萊和悉達多最終都做到了使自己滿意,也許這就是黑塞想表達的人生的終極意義:勇敢而堅定地走一條追尋理想自我的道路,歷經坎坷、掙扎,在現實的和精神的磨難中一次次自我突破,最終成為讓自己滿意的人。這個已完成的自我未必就是完善的,關鍵在於他的內心是和諧的,他終於能夠與自己和平相處,平息內心的躁動、迷惘和恐懼,就是說達到了漢語中的"心安".
《德米安》在情節安排和處理上不如《悉達多》成熟,但是它比後者更為動人。在辛克萊視角下,它所描寫的幾種有瑕疵的人生道路也是充滿溫度的,並沒有被冷酷批判,只是人生境界有所不同而已,並無優劣之分。種種選擇可以共存於世,正所謂"大道無門,千差有路".
西方現代小說總是恰到好處地給一些東方智慧結晶做了詳細闡釋,正因為如此,所以總是因為洋人作者準確而細膩的心理剖析而驚異,對他們的結論卻感到平淡無奇。我們各自站在不同的巨人的肩膀上,驚鴻一瞥之日,會心一笑之時。
讀《德米安》有感 篇3
拿到《德米安》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十二月三十號的晚上,我還記得那天晚上漫天的雪和吹得很烈的風,我在外面走了一圈,不知道又思考了些什麼,然後一無所獲地回到了宿舍。莫名迷茫的時候,我翻開了《德米安》。
《德米安》主要講述的是少年辛克萊的成長故事,主要是取材於黑塞個人的九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這是四十歲的黑塞寫下的故事,我倒沒有期待其中的故事是真的,但在我讀完此書時,我相信那些少年辛克萊所經歷的心路是真的,因為我也正在那條路上走過。本書書名為德米安,他是辛克萊的朋友,陪伴著辛克萊走過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階段。但是德米安真是存在的嗎?
書中的辛克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他因為受到壞孩子克羅謨的敲詐勒索而開始認識到這個世界是由兩個世界組成的,一個是有父母的愛和教會的愛共同鑄就的純潔天堂,而另一個則是充斥著謊言、欺騙的世界,他的心靈備受衝擊,他也因為隱瞞父母而幹了父母不允許的事而獨自承受著心靈之罪。第二個階段是辛克萊和德米安相遇了,德米安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世界的不同,並逐步引導他接受這個世界的複雜性。第三個階段則是辛克萊離開了德米安去遠方上學,在經歷了一段放浪形骸、虛度光陰的日子裡,他在自己的女神碧翠絲的感召下進行了自我的心靈淨化,並與琴師皮斯托裡烏斯建立了友誼,共同度過了一段心靈艱難的日子。而第四個階段則是辛克萊與德米安重逢了,他們的思想在此時達到了相互的交融與認可。而由於德國與俄國進行戰爭,辛克萊與德米安都去了戰場上,由於負傷,辛克萊與德米安都躺在了病床上,最終,辛克萊躺在病床上與這個名為"德米安"的幻覺告別,成為了德米安。在最後,我明白德米安可以被理解為少年辛克萊的內在創造出來的一個引領自我的形象。他可以是少年辛克萊成長之旅路途上很多智者形象的箭垛式人物,因為他太過於完美,完美到失真,也可能是少年辛克萊創造出的陪伴自己成長的夥伴。我的理解傾向於後者,所以我認為全書講述的實際上是少年辛克萊的孤獨之旅。
我記得有一句話叫"為了成長,我們必將成為精神上的孤兒。"我覺得這種孤獨感在一開始就伴隨著少年辛克萊,在他開始意識到"兩個世界"的時候他就已經遠離了那個溫暖的家庭了,在面對自我心靈的受苦時他也曾有衝動向自己的父母懺悔以求得原諒,但是他一直忍耐著,自己消化著這種心理上的不適,其實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認知失調".而在他內心達成一種風平浪靜的時候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這其實就是對父母權威的巨大挑戰,他不再相信曾經父母給出的解釋和父母想要塑造的他了,再到後來他聽聞了聖經關於亞伯與該隱的故事之後,他不再循著父母和老師的思維來理解這個故事,而是借德米安之口說出了對故事的另一種理解,這是對固有權威的挑釁,到後來的放浪形骸等等實際上都是對曾經約束著自己心靈的既定權威的挑戰。這些權威也在一點點被瓦解,辛克萊最終成為了"精神上的孤兒".舊的城池已經淪為廢墟,新的,還未建立。——舊的權威已經推倒,新的還未建立,這就導致了辛克萊的迷茫。他開始思考自己要過一種怎樣的人生,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最終自己嘗試去回答——把自己交給命運,做命運讓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去尋找那些與自己同樣擁有該隱印記的人,和他們待在一起,擺脫這種孤獨,最終他就這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了。這種成熟可以被解讀為心理學上的"自恰",也就是自我認知失調的時候的自我調節機制已經建立起來了。
辛克萊之後的成熟不過是孤獨的延續罷了。(這是我消極的說辭)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可能在於作者黑塞的誠摯吧,即使這僅僅是本小說,但我也相信那就是他曾經走過的路,而我個人的迷惘被他表達了,我覺得有種被理解的慰藉。當然,我也還是那樣的觀點,辛克萊的人生並不是升級打怪,並不意味著他的這個階段取得了某種成就或者必將低於他的未來或者高於未來,人生不是線性的發展的,不存在規律可言的,也無法比較,在這團破布亂絮樣糾纏不清的唯一能夠確定的存在就是孤獨。
讀《德米安》有感 篇4
步入奔三的年紀,似乎已經沒有少年時犯了錯誤,生怕被人發現,藏著掖著的恐懼心理了,有的只是犯錯自責懊悔,接著接受,下次還會再犯。哈哈哈,題外話。黑塞的這篇小說便是以少年辛克萊成長的歷程為線索,一絲不苟地勾勒出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迷惘、糾結以及最後的豁然開朗式的解脫。透過辛克萊的視角,向我們傳達出一種主題:成長,無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而因為選擇的繁冗蕪雜,從而導致選擇過程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恰恰是自我存在的一種指證,更是嘗試接納多面自己的必由之路。
正如開篇所說:"我只是嘗試著過自己要的生活。為何如此艱難呢?"這便道出了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在選擇自己的道路時,從來不曾有人真正成為他自己。所幸的是,在我們不知如何抉擇時,總是有引路人給我們指引方向,從而讓我們不至於迷失。
小說開始於辛克萊的小學時代,10歲左右的孩子已體會到學校、家庭和教會所描述的世界與客觀社會的巨大差別,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要進入"光明而純潔,慎重而有秩序"的世界。"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的路還很長",在這個過程中,他受到很多煎熬。比如,在開始受到克洛摩的威脅挑釁,還有把錢偷給克洛摩,以期堵住他的嘴,去圓自己偷蘋果的事實。然而,這種舉動不但沒有緩解他的焦慮,反而使其內心更加憂慮、糾結、痛苦,以致快精神崩潰。這個時候,精神導師德米安出現了,使得辛克萊慢慢從自身愧疚感中解放出來,也慢慢試著接受自己,從以往家庭、宗教所設定的"好孩子"形象之中解脫出來,明白兩個世界的存在是合理性的,並且接受了它們。不管是光明還是黑暗,只要聽從自己的內心,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
在某種程度上,德米安可以說是作者靈魂的工程師與指引者。他從反面去論證該隱的故事,從而打開了辛克萊認知的新大門,讓他慢慢認識到內心兩個世界存在的真實性。一方面,他深受出生環境的影響,被束縛在光明世界的一端,另一方面,他內心潛意識又有向惡的傾向。但由於世俗的圭皋,使得他不能正視自己內心的魔性的一面。也正因為種種限制,辛克萊在自由選擇做自我的成長路上舉步維艱,內心掙扎痛苦不堪。如果在善與惡之間進行選擇,更好地做自我,這是黑塞給辛克萊的選擇,又何嘗不是給我們的選擇?
所幸的是,辛克萊在自我與他人的引導下,慢慢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成為自我。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黑塞用鳥和蛋殼的比喻來揭示選擇過程中人與世界對立的艱難處境:"鳥從蛋裡掙脫出來。蛋即世界。誰要想出生,就必須摧毀一個世界。鳥飛向上帝。上帝叫阿卜拉克薩斯。"這個比喻其實道出了人與世界的關係,人若想真正做好自我,體現自身個性,那就要從這個固有的凡俗世界掙脫出來,在不斷的歷練當中豐富自我。這個過程意味著很多艱難的選擇,這也是黑塞對於成長過程問題的思索。
這一小說之所以風靡世界,不僅僅是在於黑塞揭示了少年辛克萊人生路上蹣跚的艱難,更主要的是生動刻畫了人在面臨紛繁蕪雜的世界時,做選擇的焦慮與彷徨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哲學思考。從更實用的角度來說,它引導著廣大青少年在成長路上要艱難歷練,擁有智慧,進行正確的選擇,做最真實、最自我的自我。
讀《德米安》有感 篇5
與其說,這是關於《德米安》的讀書感悟,我更願意把它看做是對黑塞及其重要小說作品的介紹文,並推薦書友試試閱讀《荒原狼》、《玻璃球遊戲》等。
事實上,當我在大二的時候,第一次閱讀赫爾曼·黑塞的作品時,就被這位有著詩人氣質的才人吸引了,瞭解後才知道,與他的小說作品相比,黑塞的詩歌價值同樣不可小覷。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黑塞其人。
赫爾曼·黑塞被稱為"德國浪漫主義的最後一位騎士",其小說作品不僅僅是排遣黑塞自身內心的痛苦,同樣也使得讀者在閱讀中得到心理治癒。尤其在他的中期小說創作中,黑塞特別注重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剖析,致力於探索複雜的人性、尋找內在的自我。我們這次所分享的1919年出版的《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講述了少年辛克萊在他的生命成長過程中不斷找尋通向自我的艱難旅程。1922年出版的《席特哈爾塔》講的則是婆羅門之子席特哈爾塔漫長的修行之路。1927年,小說《荒原狼》出版。在這部作品中,黑塞透過對哈勒爾這一獨立個體的精神疾病的敘述,展示出現代社會中人性遭受分裂的惡果。而1930年的《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透過展現少年歌爾德蒙尋找人類之母的路徑,勾勒出人物(人類)複雜的心靈結構。可以看到,赫爾曼·黑塞的作品,不僅是創作主體即作家本人排遣其內心痛苦的工具,也是引起讀者共鳴並得到心靈淨化、安寧的良藥。文學具有類似心理學的療治作用,文學應當承擔起療治那些飽受痛苦之人的責任,而事實上,黑塞的一生都在試圖透過文學創作踐行這一偉大的理想,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人們,找到自我,完成涅槃。
這或許某種意義上能夠解釋,黑塞的作品為何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甚至在戰後的日本、美國掀起"黑塞熱".
黑塞在文學創作尤其是中期小說作品中體現的療治傾向實際上受到了榮格及其精神分析學的影響。據相關資料顯示,從1916年到1926年的十多年間,黑塞曾多次接受榮格及其學生朗的分析心理治療。他曾對一位同病相憐的病友說"另一種治療方法就是精神分析療法,病人接受治療的時候會感到很沉重,也要做出一些犧牲,它提供了治癒的可能,也沒有危險。"在給好友胡戈·巴爾的信中,他說"當我們在見面的時候,我希望可以給你看看兩至三封匿名讀者的來信,這樣你就可以知道我的文章對別人究竟是有什麼影響……我的傳記,肯定會說到精神治療,以及這個時代的靈魂所受到的創傷。"而在黑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所接受的頒獎詞裡提到,黑塞的內心經常處於痛苦和危機之中,而促使其創作發生深刻變化的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毫無疑問是一戰。而第二個則是由於他所遭受的精神危機。由於患病,加之滿腹狐疑,他從精神分析學中尋求醫治方案,而這在黑塞的著作中一直留有痕跡。
這裡,我想簡單從"阿尼瑪"這一精神分析學上的原型做一些思考與探討,並從黑塞的另一部作品《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的主人公進行闡釋,然後簡要分析《德米安》中的辛克萊及有關女性。
阿尼瑪作為重要原型之一,被榮格稱為"內心中的女人".顧名思義,阿尼瑪指的就是男性心靈中的女性心理傾向的意象。通常,這一內心人物(第二性的象徵性人物)在陰影的背後出現。諸如模糊朦朧的心緒、關乎未來的預感、非理性存在的接納性、個體之愛、成熟之感等等。在榮格看來,阿尼瑪能夠去引導男性進入其靈魂的深處,它是人類精神發展的創造性動力源泉。
分析心理學認為,阿尼瑪形象總是首先投射在母親身上。由於母親這一角色在歌爾德蒙童年的缺失,母親形象在他心裡是模糊的,因此他只能透過與異性的接觸來填補空白,以此喚起對母親的記憶。在黑塞的另一部作品《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當歌爾德蒙第一次接觸到了少女,這位美麗的女孩便激起了他內心的阿尼瑪意象。那一刻,他感受到一直以來的全部生活理想受到了徹底性的破壞。而納爾齊斯指出在這背後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原因就是夏娃,即人類之母。此時,歌爾德蒙的童年記憶被喚醒,那個早已遺忘的母親重新被想起,她指引著他來到一個全然陌生又神奇的世界,一個既充滿溫柔感動,有充斥壓抑陰暗的世界,一個滿是慾望和罪孽的世界。而在歌爾德蒙的夢境之中,人類之母往往又與母親、各色女子交融在一起,他深深沉溺於這樣一個隱秘未知的世界之中難以自拔。而這一階段其實是阿尼瑪原型發展的最初級階段——帶有男性天生的母親情結的夏娃形象。它代表動物最原始的性本能、性衝動。而當他離開修道院,真正開始接觸到女性開始,阿尼瑪發展道路第二階段——作為性愛的.物件的海倫形象。從第一個少婦莉賽開始,之後的各色各樣的女子,有的純情少女,有的浪蕩的婦人,歌爾德蒙全然無視她們的身份,放縱本能的性慾,就好像這是他活著的全部價值所在。從心理學上看,在性慾得到滿足之後歌爾德蒙開始追求心理、情感上的愛。而與善良聖潔的麗迪婭的相遇、相知和相愛讓歌爾德蒙得到了滿足。此時,阿尼瑪的形象進一步發展到帶著愛戀中的神性的瑪利亞階段。甜蜜的初戀讓歌爾德蒙沉醉不已,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早已超越原始慾望的靈魂契合。事實上,在此前的漫長的流浪路途中,歌爾德蒙始終在追尋心中的人類之母,而這個人類之母的形象也在不斷變化。母親"既是幸福之源,也是死亡之源……她已變成一種比喻和神聖的象徵。"人類之生命短暫無常,唯有藝術之生命能夠永恆長存。至此,阿尼瑪到達了第四階段——索菲亞——智慧和內在創造力的化身。然而,在現代人的心靈發展過程中,索菲亞形象幾乎是不可能有人能夠實現的。
《德米安》中,進入寄宿制男校的辛克萊逐漸走向墮落。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園裡與女孩貝雅特里斯邂逅。貝雅特里斯成為拯救辛克萊重回天堂的指引者。即將成年的辛克萊始終不願承認原始的性慾衝動,一直壓抑著。一方面,辛克萊與狐朋狗友廝混,一方面又渴望重回正常生活,兩者之間難以調和的衝突使他絕望。貝雅特里斯的出現,點燃了他內心深處"對敬畏愛慕的渴望".因此,越過阿尼瑪的初始階段,在辛克萊這裡,貝雅特里斯成為類似聖母的形象,她是聖潔的帶著神性的,她讓辛克萊開始嘗試擺脫叛逆的處境,祛除內心黑暗陰冷的東西。在貝雅特里斯這兒,他的性慾不再是原始衝動,而是昇華成為類似精神信仰的存在。女孩貝雅特里斯的臉上卻帶有男子氣概,明明是一位成熟的淑女,卻又透露著孩子氣的一面,而這一切竟然神奇地融合了。因此,貝雅特里斯代表的是更高階的靈魂整合,是心靈的指引。
而除了貝雅特里斯,小說中所出現的夏娃夫人等形象也有其作用和價值。
讀《德米安》有感 篇6
人在成長中可能會觸發一個開關,也許是透過一本書一部電影,也許是一件事,也許是一個德米安,從而開啟另一張地圖,進入一場遊戲。這張地圖曲折難行,荊棘叢生,前方是漫無邊際的荒原,腳下是不可見底的深淵,人只能艱難開拓不斷縱深。或是放棄這裡,返身逃回原來的世界,假裝這個開關和背後的世界不存在,跟大家走相同的路,去往同一個終點。
如果選擇走下去,必然是痛苦的,在這裡,過去不斷被推倒,打碎坍塌,想要新生又那麼吃力。也許某一天你會驚惶地發現,自己身處一片廢墟,始終無力為自己建構一片遮風避雨的天地。這像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途中也許會有同樣進入這個遊戲的人帶你一程,但僅僅一程而已,他們還可能會帶你到新的起點,領你走向下一個boss,然後重啟推倒和新建的痛苦之旅。這也是一個積蓄力量的過程,你在每一關努力加點升級,因為前路只會更難,引路人只會更少,走到最後發現他們都離你而去,只能自己摸索。
最可怕的是,推開最後那道關卡的門,發現大boss就是你自己,你披荊斬棘,翻山越嶺,摸爬滾打學會一身武藝,不過是為了推門見到自己,然後打敗自己。
這大概就是人生。
讀《德米安》有感 篇7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天上那永不褪色的啟明星,如山窮水盡疑無路時的那片桃林。讓我由迷途到尋找,由迴歸到堅定,貫徹未來,看盡心中無數個自己。可能結果仍不如意,但只要是“你”,我便不勝感激。
《德米安》,一本由黑塞著作的心路歷程。文章主要記敘了出生併成長於優良家庭———“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偶然發現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社會,那裡的紛亂和黑暗,使他焦慮困惑,並陷入兒時謊言帶來的災難中。這時,一個名叫德米安的人出現了,帶他走出沼澤地,從此他開始走向孤獨尋找自我的征途。之後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出現,在他每一次孤獨尋找,艱難抉擇的時候,成為他的引路人。故事不長也並不複雜,正如德國文學大家托馬斯·曼評論的那樣:“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對一條道路的嘗試,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
“德米安”一個良師益友的總稱。不知誰曾說:“在家遇見好父母,在校遇到好老師,便是此生最大的幸運。”現在想來,從過去的無知中似多了份體會。一個人的言傳身教對另外一個人起到多大作用?從父母與外公外婆那裡,可以看到更有體會的驚喜;或許你也可以從班主任們的比較中知曉……但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幸運,但請你珍惜每個如“德米安”般的人,他會在看似無路的幽徑幡然出現;他會在你跌跌撞撞誤走到馬路中央時拉你一把;他會在你為情或為自己難以抉擇時勸你一句……這些舉動提醒了你甚至是幫你,他以不同身份出現又消失,笑著說:“實屬無心之舉。”這樣的人請你心存感激,他們是良師亦是益友,在你昏沉的生命旅途中,遍遍悉心的指引!
誰的青春不迷茫。正像張嘉佳所說的那樣:“青春是叢林,是荒原,是陽光炙熱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佇立。”又正如《德米安》中所言:“每個人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尋找自己,堅定地成為自己,不論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我們也許因兒時的欺騙發展成潛移默化的恐懼而心憂;也許因老師的幾番教導而似有似無的焦慮;也許曾站在馬路口,候車廳裡握著車票拉著行李恍如失神……這些有的我經歷過,有的從曾晦澀難懂的詞句中讀取過,也許這些詞句我永遠不會經歷,但也許它們也會成為我的過去。我伏在桌前,手邊擺著《德米安》,“活在當下”四個字忽然閃現,我總是杞人憂天,擔心考不上大學,擔心長大後孤身一人,擔心別人怎麼看我,卻忘了尋找自己,哂笑一下,那些稱之為過去的過去不都已過去了嗎?那些避不可避的未來,只要在尋找自己的途中,迷茫又何所畏懼呢?
故事的最後,德米安離開了辛克萊,我讀完後過去很久仍覺得心很痛,感覺辛克萊被拋棄了,可我又會想起書的最後一句:“每當思念“德米安”時,辛克萊便會進入自己心裡,他發現心鏡中的自己已經與現在的自己一模一樣了。”辛克萊找到了自己,鍾愛的引路人終將逝去,我們終將踏入被稱為“社會”的大學,也許會有失魂落魄,或難以忍受的時候,想想那個人,他曾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當你忍不住回眸,卻又無法回去,最終只能抹淚前進時,請由衷地在心裡說句:“遇見你,我不勝感激。”
讀《德米安》有感 篇8
我是誰?
我在哪兒?
我要做什麼?
在這世上,究竟何為對?何為錯?
而我,又該如何選擇。
是光明,還是黑暗?
是天堂,還是地獄?
徘徊於紛亂的世界迷宮裡,糾纏於形色的茫茫人海中,哪個才是真實的我?
我,不斷的尋找著……
出生併成長於"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偶然發現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那裡的紛亂和黑暗,使他焦慮困惑,並陷入謊言帶來的災難之中。這時,一個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現了,將他帶出沼澤地,從此他開始走向孤獨尋找自己的征途。之後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現,在他每一次孤獨尋找、艱難抉擇的時候出現,成為他的引路人。
每個人自出生起就在尋找自己、塑造自己,但我們卻在迷茫中不斷打轉。孤獨、寂寞、別人的不解、來自四處的誘惑……種種皆圍繞於我們身邊。像是一根根黑布條緊緊的纏住我們的眼,使我們看不清抵達自己內心的道路。
痛苦地吶喊,為何聽不到一絲聲響?艱難地伸出雙手,為何感覺不到自己的模樣?我究竟是光明天國的幸運兒,亦或是連線暗黑世界的地獄使者?美好的外表究竟是內心的寫照,亦或是壓抑內心暴亂的最後一層偽裝?真實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
世界把你的稜角一點點磨平,把每個人變成相同的樣子。但每個人不可能完全相同。世界喜歡那些按照它的標準生產出來的完美的人,但這並不意味那些"格格不入"的人就無法立足。有些人疏於思考,懶得為自己的行為把關,只求不違反別人的禁令,這無疑符合生活規律,但卻喪失了自我個性。有的人仍堅信自己,奮力打碎了周身的一切,如鳥般破殼而出,發現真實而獨特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不足,但這並不是決定一切的巨大的缺點。兼具優與憾的你才是真實的你、獨特的你。不必因為一點小瑕疵就否定自己,不必想方設法地去偽裝、去掩飾,從而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迷失於虛假的自己中。並不是你只要比別人差上一些,就真的會有一把槍把我們從這個世界上掃除。每個人都是無可取代的一個點,世界的現象在這個點上交錯相遇,僅僅這麼一次,此後不會再有。所以每個人的故事都重要,都永恆、神聖。
"每個人的生命代表一條通向他自己的路,代表他在這條路上所做的嘗試,代表他在這幽微小徑中得到的啟示。"
人人都盡其所能地尋找自己,哪怕真實的自己可能有著諸多缺陷,但要學會接受缺點,正視它們,因為它們的的確確是我們的一部分。
放下平時令自己痛苦到窒息的偽裝,包容自己的一切,迴歸自己,然後輕裝上陣,不斷前行……
讀《德米安》有感 篇9
這是我第三次看赫爾曼·黑塞的書。充斥著全書的自我獨白,或者說內心戲,就是黑塞目前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悉達多》如是,《德米安》也如是,《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也不例外。與其說《德米安》是小說,不如說它是心理散文。《德米安》有情節,但黑塞的側重點不在講故事。他的小說像一本文學化的哲學書——不依靠環環相扣的論證,而依靠心理感受來傳遞哲理。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德米安》,那我的回答是這樣:一部在"同道者"幫助下剖析和尋找自我的"夢遊者"成長散記,有強烈的象徵意義。青春成長是它的外衣,追尋自我價值的哲思是它的核心,宗教意象和夢境是它的血肉,而變化,是它的骨骼。
哲理性、象徵性、寓意性甚至夢幻性都是《德米安》給讀者留下的特質。這些特質來源於主人公大段的內心獨白,來源於大量宗教意象的運用。這讓我想起了但丁的《神曲》(黑塞對神曲中的"貝亞特麗斯"也有化用,把她作為理想情人的象徵)。當然,主人公辛克萊眼中的宗教並不是傳統的充滿光明的基督教,而是以阿布拉克薩斯(天使與惡魔的集合)為代表的,集合了善與惡、傳統與叛逆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在《德米安》裡想要完成而沒有完成的,就是把光暗世界的整合。
翻一下《德米安》的目錄可以發現,本書的結構是由宗教意象串聯起來的,非常清晰。這既是由《德米安》的半自傳性質所決定的,又源於它大段散文化的內心獨白。一方面,黑塞本人受到基督教的深刻影響,信仰與救贖問題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繞不開的話題,在一戰過後迷茫的歐洲青年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另一方面,一部文學作品要供人閱讀,就不可能全是個人心中的自言自語,必須要有一個相對清晰的邏輯將它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結構往往發揮了這一功能。因此,宗教意象一方面充當了串聯全文結構的清晰線索,另一方面,也為解讀作品寓意提供了一個相對明確的切入點。
《德米安》的結構是一個開放的環,光明與黑暗兩個世界的象徵著普遍的人生圖景,我們要做的就是嘗試融合它。當世界的分裂日益明顯,當少年辛克萊遇見了惡霸克羅默,從充滿光明的伊甸園裡出來的時候,故事就開始了。小說,哪怕是散文化的心理小說,也是開始於變化的。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不會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而德米安,就是那個引導變化的人。他解決了克羅默的麻煩,把該隱塑造為一個被人尊敬的反叛者,推崇死不悔改的強盜,把辛克萊的三觀重新整理了一遍:儘管在理智上並不完全認同,辛克萊的夢境反映了這些話對他的深刻影響。在"鳥奮爭出殼"這一個經典的章節之前,辛克萊都充當了一個相對被動的角色,他依靠外力(克羅默、德米安、皮斯托留斯)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懷著成長的困惑、青春期對性愛的迷茫,像一個夢遊者一樣,慢慢找到自己的信仰,並形成一套自己對世界的看法。直到他破殼而出,他雖然不知道自己應該走哪一條路,但是他知道自己應該走的路不是他父母的,不是皮斯托留斯的,和德米安也不一樣。這是一條代表著變化的路,極端到需要跳下懸崖和天上的星星融合。的確,辛克萊愛著德米安和夏娃夫人,那是一種混雜著情慾和信仰的迷茫的愛(在小說結尾,我曾一度以為辛克萊要和夏娃夫人上床),但他的人生還要前進,他不能停留於此。所以,在最後的最後,德米安像一陣幻影似的消失了,消失在戰爭中,消失在他扮演"正常人"的嘗試中,消失在變化中,消失在辛克萊的記憶裡。德米安是辛克萊經過美化的手製的偶像,似真似幻,因此獨一無二。
讀《德米安》有感 篇10
人在成長中可能會觸發一個開關,也許是透過一本書一部電影,也許是一件事,也許是一個德米安,從而開啟另一張地圖,進入一場遊戲。這張地圖曲折難行,荊棘叢生,前方是漫無邊際的荒原,腳下是不可見底的深淵,人只能艱難開拓不斷縱深。或是放棄這裡,返身逃回原來的世界,假裝這個開關和背後的世界不存在,跟大家走相同的路,去往同一個終點。
如果選擇走下去,必然是痛苦的,在這裡,過去不斷被推倒,打碎坍塌,想要新生又那麼吃力。也許某一天你會驚惶地發現,自己身處一片廢墟,始終無力為自己建構一片遮風避雨的天地。這像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途中也許會有同樣進入這個遊戲的人帶你一程,但僅僅一程而已,他們還可能會帶你到新的起點,領你走向下一個boss,然後重啟推倒和新建的痛苦之旅。這也是一個積蓄力量的過程,你在每一關努力加點升級,因為前路只會更難,引路人只會更少,走到最後發現他們都離你而去,只能自己摸索。
最可怕的是,推開最後那道關卡的門,發現大boss就是你自己,你披荊斬棘,翻山越嶺,摸爬滾打學會一身武藝,不過是為了推門見到自己,然後打敗自己。
這大概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