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局年度工作總結和次年工作計劃範文

公共事業局年度工作總結和次年工作計劃範文

  一年來,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新區“改革創新年”和“轉型提質年”總體部署,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以“夯基礎、重保障、求創新、提質量、惠民生”為著力點,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有力推動了公共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一、201X年主要工作成績

  (一)挖潛力,推專案,夯實基礎建設,民生之依得以加強和改善。民生工作依存於公共基礎設施。我們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區公共配套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為保證佈局合理,我們編制完成了《坪山新區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研究及實施臺賬》;加快了新建重點專案建設穩步推進,積極協調推進3項市級新建專案,集中力量推進坪山外國語學校建設等12項區級新建專案。同時我們注重挖潛,對一些現有的單位比如新區人民醫院進行了改擴建。

  (二)抓保障,強隊伍,提供有力支撐,民生之基得以加強和改善。不斷加大人財物投入,為公共事業建設提供強力支撐。經費投入上,201X年文教衛體事業總投入達4.98億元,公共事業基礎建設專案共投入3.75億元,連續三年投入一個億持續更新醫療裝置,投資2085萬元全面推進新區醫療衛生資訊化建設,提高區域整體醫療資訊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組織機構上,強化全域性統籌管理,原分散在各科室的85項行政許可專案統一歸口行政核准組,並推行“一站式”審批服務模式等使得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縮短30%,實現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99%以上。著力加強黨務群團組織建設,成立局工會、團工委、婦工委,充分發揮各級黨、群、團組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強化公共事業組織保障。人才培育上,積極爭取增編增員,共增加人員編制61個;廣開渠道、博納良才,選聘引進高層次急需人才22名,公開招考引進專業人才99;加強人才培養,121名教師競逐新區首屆“名師”頭銜;共組織優秀人才參加赴美國、英國、香港以及市和新區等培訓專案40個,進一步提高了局系統各級各類人才的素質和水平。

  (三)惠民生,重實事,堅持為民謀利,民生之本得以加強和改善。始終堅持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著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學、就醫等基本民生問題,努力做好人民滿意的公共事業。確保“學有所教”。建立了15所普惠性幼兒園,實現全區普惠性幼兒園比例達到50%,有效解決 “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按市一級標準新設立3所幼兒園,共增加1000個學前學位,透過老校挖潛擴班等措施增加700個義務教育優質公辦學位,最大限度滿足市民需求。加大資助力度,資助困難學生500多人,發放資助經費20餘萬元,確保每一個孩子都上得起學。紮實抓好“三貼”(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符合學位補貼、教師長期從教津貼等兒童)發放工作,共發放經費600餘萬元,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持續實施新區青壯年學歷教育提升工程,今年資助210名青壯年居民取得大專以上學歷。全方位開展成人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150餘場次,培訓量7千餘人次,幫助企業職工和社群居民提升文化和專業素質。確保“病有所醫”。實施家庭醫生責任制和家庭病床特色服務,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56個,簽約約2000戶,服務群眾逾2萬人次。積極開展醫務志願者下社群活動,共開展志願服務1069人次,惠及群眾1.5萬人次。推進社康公共服務均等化,近60萬非戶籍居民同等免費享受十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落實社康服務“十免二降低”,為3歲以下兒童實施免費的“4、2、1”體檢,免費完善居民健康檔案;大力開展送醫送藥進社群,大幅提高社康中心老幼患者常用藥品配備比例,基本實現小病不出社群;實現一、二類社康常用藥品由250種分別提高到400種、350種,有效保障居民基本用藥需求。確保“娛有所樂”。深入社群、企業實施文體惠民工程,實現文體樂民,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近700場。充分利用文化場館資源,推進美術展覽、藝術交流和講座活動共16次,開展廉潔讀書月等系列讀書活動15場次,在坪山辦事處圖書館建立了新區首個圖書漂流驛站,為全區60餘家企業員工統一辦理讀者證及免費開通手機閱讀,受到轄區群眾和企業員工的廣泛歡迎。推進公共體育場館惠民,今年共向公眾免費開放100餘次、惠及群眾2萬餘人次,進一步滿足群眾健身需求。確保“計有所惠”。全面落實流動、戶籍人口服務均等化,共發放“四術”獎勵補助金62.97萬元,比去年增長43.44%。全面兌現計生家庭獎勵待遇,共發放各類計生獎勵扶助金110.6萬元,使1000餘戶家庭受惠。打造惠民計生工程,向群眾提供25項免費婚前及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目前已有1087人受惠。大力推行生育關懷服務,依託已建成的30家“孕媽咪驛站”為921名懷孕女工提供“12345”系列優質服務;開展“幸福女人體驗坊”專案,並與優生健康知識宣講、科學育兒等相結合,讓4000多名育齡婦女受益。

  (四)求創新,提質量,完善工作機制,民生之源得以加強和改善。質量是公共事業的生命線,良好的體制機制是工作增效的不竭動力源泉。201X年,我局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堅持把改革、創新和質量貫穿到公共事業發展的各條線和全過程。大力推進 “四優”工程,全力打造“新坪山新教育”。進一步健全教育教學和科研激勵機制,創新推進四優工程,素質教育“全面開花”,光祖中學等3校共4個專案被認定為市素質教育特色專案,坪山中學等3校被評為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石井幼兒園等10所園認定為市一級幼兒園,全區95%幼兒園成為市規範化幼兒園;基礎教育碩果累累,新區高考連續5年實現歷史性突破,201X年重點線首次突破“百人大關”,歐華成成為新區首位清華學子,中考“三率”等指標全面提升,700分以上12人,600分以上優秀率12.37%、500分以上優良率48.17%,其中新區中考體育成績平均分位列全市第一。創新形式、狠抓管理,努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積極實施“開門辦醫”,化被動為主動,進社群、進企業、進廣場。大力推進“科教強醫”,今年各醫療衛生單位共申報各級各類科研課題68項。廣開渠道“合作辦醫”,全力加快平樂骨傷科醫院合作辦醫建設,與xx市和順堂公司合作建立社群中醫館、中醫巡診車、中醫講壇活動等新型中醫診療服務平臺。創新開展社康“四化”建設,推進社康服務“公益化、均等化、普及化、標準化”。體制創新帶動服務質量提升,據第三方調查結果顯示,我區公立醫院第三季度總體滿意度為68.07分、滿意率為87.09%。發揮文化精品工程輻射效應,提升坪山區域文化軟實力。“以文化的高度引領城市的高度”理念,多措並舉樹立新區文化品牌。弘揚坪山紅色文化和本土文化,成功舉辦東江縱隊成立70週年北京軍事博物館歷史圖片展;積極推動東江縱隊紀念館提升整治工程。保護和傳承歷史文脈,完成全區117處不可移動文物摸底檢查、編制。創新社群文化陣地建設,實現全區辦事處、社群的圖書館均與全市各級圖書館互聯互通,提供統一服務。著眼輻射效應打造精品文化,我區歌曲《豐碑》、舞蹈《同桌的你》榮獲市第11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金獎,是新區成立以來在該項賽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績。穩步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體育事業。繼續鞏固新區射箭、擊劍等傳統強項,201X年全國“體彩杯”射箭錦標賽,新區獲得男子乙組個人雙輪一、二名;坪山實驗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全國重點射箭學校”,該校射箭隊員曾楚文入圍國家射箭隊。新區擊劍隊參加全國兒童錦標賽獲得男子重劍個人銀牌及團體第三,餘思銘同學獲得“全國一級運動員”稱號。同時注重發動社會力量深度參與體育事業,“政企聯合”有力推動新區體育事業發展,金地、招商分別舉辦“金地朗悅杯”、招商花園城“坪山杯”籃球賽。創新利益導向機制,提升人口計生工作水平。完善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層級動態管理責任制、掛鉤幫扶、資訊互通、雙向區域協作等一系列機制,新區人口增長基本穩定在低生育水平,新區全員人口覆蓋率、已婚育齡婦女建卡率均達95%以上。探索集獎勵、優惠、扶持、救助、保障為一體的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出臺《坪山新區計生女孩戶女孩高中階段補助規定》,今年共補助137人、金額13.7萬元。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在取得以上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新區公共事業總體發展情況對於服務支撐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力度還不夠,離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期望和需求還不相適應,主要體現在:一是公共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教育、衛生等公共設施欠賬多,進展緩慢,優質、高階、完善、便利的公共事業服務資源仍然比較緊缺;二是公共事業特別是教育、醫療衛生的服務質量和能力亟待提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就學難、就醫難、娛樂難等問題急需改善;三是受新區經濟社會環境區域競爭優勢不明顯、人才引進優惠政策不多等因素影響,公共事業系統人才需求與人才引進、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引進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隊伍結構還不盡合理。

  三、201X年工作計劃

  201X年,我們將堅持民生優先、服務為先、基層在先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新區“全面建設五大新城”核心任務,充分利用新一輪特區一體化建設契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立足實際,幹事創業,努力在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娛有所樂上持續取得新成績,全面推進新區公共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築牢基礎、補齊短板,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1.以規劃為先導,以標準為基礎,保障專案有序建設。按照新區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實施臺賬及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全面推進專案程序,將其打造成為公共事業資源佈局、設施建設的風向標。實施新建和改造並重的雙軌制建設模式,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分類推進的方式,進一步增加學位數量、床位規模和文體資源,儘快扭轉新區公共事業基礎設施落後局面,有效緩解新區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與現有基礎設施不足、佈局結構不合理的矛盾。

  2.加快推進公共事業專案建設,提升民生幸福指數。一是擴大優質公辦教育資源,市第九高階中學、中山小學、中山學校初中部專案開工建設;加緊推進坪山外國語學校二次裝修和裝置安裝除錯及中糧一品瀾山幼兒園裝修,確保201X年9月投入使用;探索解決學校歷史遺留問題,繼續推進坪山中心小學等學校(園)改擴建專案程序。二是加快提升優質醫療資源水平,跟進聚龍醫院、健寧醫院及新區第三人民醫院等專案進展;儘快確定新區人民醫院遷址重建方案,並開展立項,改建工程一期竣工並交付使用,二期完成概算報批;坑梓人民醫院改造爭取年底申報資金概算;啟動新區中醫院(平樂骨傷科醫院)二期前期工作;首批6個示範社康改造專案全部開工。三是加快建設區級重大文體設施,文化綜合體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大工業區體育中心二期網球中心年底完工,三期體育場館管理中心訓練綜合樓完成前期工作;坑梓中心區綜合體育中心完成立項;坑梓、江嶺和龍田等3個社群服務中心—圖書館一體化建設專案完成立項;完成新建28套健身路徑和6片羽毛球場。

  (二)大力提升教育質量,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1.最佳化教育結構,促進均衡發展。完善普惠性幼兒園執行機制,促進學前教育規範、公益、普惠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辦成高規格的.幼兒園,支援坪山實驗學校試點籌辦準公辦幼兒園。進一步提高學校辦學條件,繼續對學校挖潛擴班,增加優質學位,緩解“就學難”問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堅持常規管理和改革創新“兩手抓”,力爭中、高考和各專案競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進一步提升辦學層次和實力,探索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鼓勵和扶持各學校(園)探索自己的辦學特色,加速形成新區教育品牌,努力提升學校辦學品味、核心競爭力以及學生綜合素質。關心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落實“民辦學校學位補貼”、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教師長期從教津貼、貧困家庭學生補貼等惠民工作。擴大“青壯年學歷提升”、“送教到社群、送教到企業”和社群教育中心試點等工作的受益面,確保資助200名以上青壯年提升學歷。努力引進知名品牌學校到新區辦學,拓展合作辦學新渠道,積極尋求突破口,全力推動新區教育優質發展。

  2.扶持民辦教育,促進健康發展。深入推進“百校扶百校”和區內公民辦學校結對幫扶互助行動,實施民辦學校綜合管理質量獎等扶持,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對薄弱學校的輻射力度,縮小片區與片區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辦學差距。全面實施新區民辦中小學教師工資指導意見和 “名師”獎勵實施辦法,逐步提高民辦學校辦學水平。

  3.加強督導管理,促進規範發展。完善教育督導評估機制,圍繞“規範辦學行為”、“減輕課業負擔”、“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熱點難點問題加強調研、督查和評估,完善中小學績效考核制度;推廣教師、學生、家長義務服務隊伍建設,強化學校民主管理和依法治理,加強對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監督。校園安全常抓不懈,加強校園安全網格化管理和校車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園”,形成良好的教育環境。

  (三)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大力創作文藝精品,深入基層開展文化惠民工程,為社群群眾、企業員工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群系列活動、 “關愛勞務工-文化惠民”活動等,全年完成區、街道、社群文化活動300場;組織舉辦10場集娛樂、互動、政策宣傳於一體的文藝晚會、趣味文娛活動及300場公益電影到新區企業巡演,讓外來勞務工享受文化盛宴。積極營造文化氛圍,以新區美術館、圖書館為平臺,計劃舉辦全國非遺文化優秀作品展、薛永年文化大講堂、館藏作品進社群、廉潔讀書月等系列藝術展覽、講座、讀書活動16場,不斷豐富新區群眾藝術生活。

  2.加強文遺保護規劃,傳承坪山文化血脈。加快推進新區文化遺產保護和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完成《坪山新區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與開發策略研究專案計劃書》,促進文化遺產的公共服務和利用效益;重點加快東江縱隊紀念館提升整治工程,弘揚坪山紅色文化,繼續推進大萬世居修繕保護工程建設,保護和開發坪山客家文化。健全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深入開展客家民俗文化資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傳承坪山優秀民俗文化;規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積極申報國家、省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力爭將新區的麒麟舞、腰鼓舞申報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逐步建立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庫。

  (四)大力推進全民健身,促進全民素質的全面提升。以全民健身日(月)、重大活動等節點,以體育場館為載體,舉辦全區足球賽、籃球賽、長跑等有影響、上規模、群眾參與面廣的全民健身傳統賽事,努力打造品牌活動。積極承辦大型體育活動和賽事,籌備舉辦201X年新區第一屆綜合運動會,爭取引進市“體彩杯”、 atp國際男子網球巡迴賽等高級別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比賽活動,以高階體育賽事擴大坪山新區影響力。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裁判員、運動專案教練員等基層體育骨幹隊伍建設,夯實群眾體育工作基礎,切實提高全民健身規範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深化體育場館自主運營工作,爭創場館效益雙豐收,力爭201X年運營收入達150萬元。打造競技體育優勢專案,大力鞏固游泳、擊劍、射箭等優勢專案在市、省範圍的領先地位,同時逐步豐富提高體操、足球、田徑等專案,形成規模,擴大影響。

  (五)完善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1.以“兩建立”、“兩推進”、“兩加強”為著力點,建設放心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一是“兩建立”即建立區級重點學科和全國社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組織建立2~3個區級重點學科,爭取3~5年內扶持達到市級重點專科水平,推動提升新區醫療水平。提高社康中心中醫服務能力,擬為每個社康中心配備中醫藥人員,開展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及針灸、推拿、火罐等中醫適宜技術。二是“兩推進”即推進重大公共衛生專案婦幼專項安康工程和衛生應急綜合示範區建設。重點推進“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專案,三年內完成轄區1.6萬名戶籍適齡婦女的免費宮頸癌篩查。積極建立衛生應急綜合示範區,爭取在應急指揮、應急預案、應急救援、應急物資儲備等體系方面有所突破,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兩加強”即加強各單位內部管理與質量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圍繞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兩大核心工作,加大醫療質量和藥品安全管理督查力度,建立健全醫院制度,規範醫療服務行為,保障群眾就醫安全。以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為抓手,持續加強對醫院“就醫環境”、“服務態度”、“候診時間”等三大方面的監督檢查,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全面提升群眾就醫滿意度。

  2.大力提升社康服務內涵,充分發揮社康網底作用。一是完善社群健康服務治理結構和管理體制。加強社康服務一體化管理,對社康中心進行統一技術指導和行業管理,制定社康中心績效考核辦法,全面提升社康服務能力。二是全面推動社康 “四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大力推進社康中心的標準化建設,力爭完成8家社康業務用房標準化改造,標準化配置基本醫療裝置和人員,改善社康就診環境;加大力度推進家庭醫生專案,爭取完成3000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社康服務水平和質量。三是打造新型社群醫療服務陣地,全面推廣健康小屋。爭取完成5-8家健康小屋的建立,積極引導居民自我健康的管理,促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提升。

  (六)服務管理並重並舉,努力創造良好人口環境

  一是以目標考核為指引,提升計生規範化水平。發揮考核在促進計生工作機制建設上的積極作用,以資訊互動為紐帶,拓展計生資訊採集渠道,完善綜合治理工作格局,促進形成協調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綜合施治的計生工作局面。提高計生資料質量,開展打假清理清查工作,探索建立預防計生弄虛作假長效機制,使計生資料真實、準確、及時、完整。二是以利益導向為突破,踐行“惠民計生”工作路線。適應新形勢下群眾日益增長的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強化保障機制建設,著力完善集獎勵、優惠、扶持、救助、保障為一體的計生利益導向機制,擴大計生獎勵補助等利益導向政策覆蓋面,對失獨、傷殘等計劃生育家庭進行幫扶。大力推進“孕媽咪驛站”和“幸福女人坊”等特色關懷專案,開展計生家庭幸福之旅等系列活動,讓廣大計生家庭享受更多實惠。以“優生健康惠民”工程為抓手,緊緊抓住育齡群眾優生優育的現實需求,向每一個家庭均等提供優質的優生健康公共服務,促進幸福家庭建設。三是以宣傳教育為主線,推進新型人口生育文化建設。拓展宣傳載體,創新利用微信、qq群等方式建立新型宣傳平臺,大力宣傳優生、優育、優教等新型生育文化,深入社群開展優生優育優教講座,積極引導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七)完善內部體制機制,更好服務公共事業發展

  首先加強組織建設,著力抓好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局黨委、紀委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以及局工青婦群眾組織的橋樑紐帶助手作用,高度重視察民情、聚民意、匯民智工作,紮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不懈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以杜絕“四風”為牽引,不斷強化師德師風、醫德醫風等,推動廉政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努力營造公共事業系統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其次加強人才建設。注重幹部培養使用和激勵表彰,積極探索人才引進、崗位鍛鍊與主動培養的良性機制,深入實施“優才工程”,最佳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局系統管理幹部隊伍的綜合能力和管理水平。採取“外引”與“內培”相結合的辦法充實高層次人才,特別是教育、衛生行業急需的高職稱、高學歷專家型人才。在新區出臺關於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政策規定的基礎上,鼓勵局屬單位出臺配套引才、留才獎勵措施,切實保障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為局系統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支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