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傷逝》讀後感1200字(精選3篇)

魯迅《傷逝》讀後感1200字(精選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傷逝》讀後感1200字(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傷逝》讀後感1200字1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一次。小說寫的是一對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青年人,懷著個性解放的強烈意願,勇敢地衝出家庭結合在一起,尋覓到了應得的愛情與幸福。然而,他們終究在現實中停下了腳步,導致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我並不想多談涓生是否有負於子君。在現實的殘酷面前,人自私的本性,抑或是本能的適時爆發,我是可以理解這種情況的。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們就可以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被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裡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但至少面對生活的打擊,涓生還依稀意識到“只為了愛”的盲目,並想竭力“救出自己”,可也正是這種個人奮鬥的思想阻止他邁出大步,於是他最終也只能在子君死後沉浸在無限的悔恨和悲哀裡。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對比出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正是這才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可相比涓生,子君在生活面前尤為退縮,因而打擊來臨時,她只能讓生命隨著希望一同死亡。

  為什麼子君和涓生在得到幸福後又那樣輕易地又失去了呢?本來現實就從不給夢想輕易實現的機會,更何況他們又把幸福想得太簡單。童話故事的結尾總是說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我們也曾嚮往過這樣的生活。但童話畢竟是童話,它可以在愛情圓滿的時侯留給我們一個美好而模糊的未來並果斷結局。現實生活中我們卻不能這樣做,生活是連續的,戀愛後還有婚姻不是嗎?所以追求到愛情自由以後還需要走更堅實的路。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根本不可能在二人世界中生活下去。還記得某部電視劇中的一句經典臺詞:婚姻就是兩個家庭的社會關係之和。我對這句話表示贊同。子君和涓生的眼光只侷限於小家庭凝固的安寧與甜蜜,全然不顧家人和朋友,更不要說去面對當時社會的壓力了,故最終也只能是悲劇了。

  子君和涓生達到愛情的小目標後,就失去了解放社會的大目標,既無力抵禦社會經濟的壓力,愛情也隨之失去附麗,於是鬥爭之後是更加殘酷的現實。我說明愛情附麗於社會的問題並不是否認愛情的純粹,也無意宣揚現實的恐怖,只是偌大的社會不是兩人想回避就回避得了的。我們既然身在社會中,心又如何能逃離?

  魯迅《傷逝》讀後感1200字2

  今晚終於把《傷逝》這部小說看完了,心裡面有許多的感慨和收穫。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過新式思想薰陶的兩個青年,他們不理會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選擇為了愛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愛情是需要麵包的!在為生活而擔憂操勞中,子君在與涓生同居之後就逐漸變回了舊式婦女的形象,“全然忘記了當初的新思想、新覺悟”,涓生面對同居後的子君,同居後的生活狀況感到非常失望。這失望一天天累積,兩個人之間的隔膜、矛盾越來越深,最終,涓生為了尋找他眼中的“新路”而決定把“真實”告訴子君——“我已經不再愛你”,對涓生極度依賴的子君最終離開了,離開了涓生,也離開了這個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並不是像他之前選擇的那樣,出現在眼前,反倒是無盡的悔恨、空虛。

  這個故事顯然的,是一個悲劇。兩個為了愛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終得到的是悽慘的結局。在小說之中,有兩個細節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極冷的早晨,這是從未見過的,但也許是從我看來的怨色。我那時冷冷地氣憤和暗笑了:她所磨練的思想和豁達無畏的言論,到底也還是一個空虛,而對於這空虛卻並未自覺。”我極其震驚於那個“冷冷的'氣憤和暗笑”!拋開涓生所氣憤和暗笑的內容,我只講兩個人之間對待的問題。兩個因為相愛而選擇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後,發現彼此之間漸漸產生隔閡,卻不想著去放開彼此的想法,敞開心扉的爭取把隔閡早日消除,而是無所作為的讓隔閡這麼逐漸累積,累積,最後竟然發展到對對方“氣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麼傷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愛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後的一段時間,那條狗“阿隨”竟然自己找回來了,來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對涓生深愛而又極度依賴的女子,在涓生說出他心中的“真實”之後,懷著對涓生的愛,和對涓生的絕望而離開。她在死的那一瞬間,在死了之後,依然懷著對涓生的眷戀嗎?依然懷著對涓生的深愛嗎?所以,她在死後附體在阿隨身上也要再去見涓生?我這麼想著,對於子君的死,也對於她的生,都感到了極度的悲哀——其實,她從來也並不是獨立的存在,她始終有一種依賴!而涓生,面對自己拋棄的“阿隨”的回來,自然也是勾起了對子君的回憶——苦痛,悔恨,空虛!

  從大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劇。當時,是新舊思想激盪的時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薰陶,但是也還是沒能擺脫封建殘餘思想的束縛,他們在新與舊之間痛苦的掙扎著。從這種角度看,這段愛情的悲劇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的犧牲品。魯迅先生創作這樣一部作品,他的用意也在於告誡青年,五四運動退潮之後的封建黑暗依然嚴重,要迎來中國社會的新光明,任務依然艱重!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這部《傷逝》是魯迅先生的唯一一部愛情題材的小說,雖然沒有甜言蜜語的描繪,只是個人手記式的敘述,但是從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堅毅鬥士魯迅的柔情一面。魯迅的橫眉令人印象深刻,這難得一見的柔情,也是一件深刻的印象。

  魯迅《傷逝》讀後感1200字3

  《傷逝》一文采用“手記”的形式,以涓生的口吻回憶與子君的故事,包括與子君的交往、同居及分手……涓生和子君是一對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青年人,懷著個性解放的強烈意願,勇敢地衝出家庭結合在一起。最終卻因個人及社會歷史侷限而分手,甚至於子君到底是死了。

  先生沒有細說子君是怎麼死的,但小說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社會乃至涓生是如何逼迫她的(——小說是以涓生的視角展開的,在他的敘述中並沒有描寫他如何逼迫子君,而是儘量開脫自己,有意無意地卸開責任)[確實對涓生用“逼迫”一詞是太過了,但涓生其實在無形中給了子君壓力,無論是油雞們和阿隨的消失,還是涓生不能理解子君在柴米油鹽生活中的事,窩在通俗圖書館不願回家]。雖然,子君最後肯定是自我了斷的。我想,她若是在離開人世前寫了點什麼,大概是會寫“可畏 ”吧,人言可畏、人眼可畏、生活可畏,涓生,可畏……

  我本以為,涓生在原先是不懂的,不懂子君為什麼會兩人在一起後變得“世俗”。後來再看,發現涓生不是不懂,而是不敢承認。涓生到底還是一個卑怯者,是一個披著進步青年外衣的封建男人。他會學著西洋電影裡,一條腿跪下,一手握著子君的手向其求愛,卻在心裡感到愧恧,甚至永遠遺憾;他不頂社會生活壓力,想要與子君分手,並美其名曰“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這話乍聽之下,很是有些道理,但聯絡實際再細想,涓生簡直無恥!(為什麼?——需要展開)[縱使涓生會“幫她生白爐子,煮飯,蒸饅頭”,但他究竟是不太管柴米油鹽的,不大會打理家庭的,他只願生活在他的理想生活裡,而不知曉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婚姻生活,不曉得當兩人住一起後,子君要面對的都有哪些煩瑣事,卻埋怨子君變了,變淺薄了,覺得沒有共同語言了,覺得生活難以維繫了,於是便要分手。哪裡有這樣的道理?!一個窮酸小子拐了人家的女兒,然後終於發現貧賤夫妻百事哀,最後嘟嘟囔囔地要分手。在我看來,即使是以喚醒新青年的名義也是說不過去的,哪能這麼對待人家女孩的?當然,這只是我單純以一個女孩的角度來看的,並不牽扯太多社會未解放或階級的軟弱性。]而且文中兩次出現“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還出現了一次“我想到她的死……”這“然而”在此處實在很具有諷刺意味,使得一個“卑怯懦弱並以自我為中心的封建男人”形象躍然紙上。而後面這“……”又實在是意味深長,這裡確確實實顯示出涓生心理的複雜,有些不捨有些輕鬆有些欣喜……此時,子君終於離開了,涓生也終於承認,在兩人相愛後自己將真實的重擔卸給了她,讓其負了這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的路。另外,從這“……”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大概,涓生也預見到了,子君已經沒有活路了。

  寫到這兒,我不禁為子君感到悲哀。她是一個在封閉黑暗的籠子裡被叫醒了並與人約好一起出逃卻最終清醒著死去的人。她滿懷著期望,希望能夠逃脫,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失了方向再失了目標。畢竟,籠子裡不曾開燈,更未曾開啟,何況有眾多麻木地沉睡在前進道路上的擋路人,怎麼可能出得去?可是子君,不知道;她,最終清醒地死去。是否她也會像阮美人一樣,在訣別人世前,留下一句:……可畏,來拷問世人?

  雖然在《傷逝》一文中,子君幾乎從未正面出現過,一切都只是涓生的所看所感,只有一句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是出自她之口。僅這一句,我就看到一個鮮活勇敢的子君站在我面前,再聯想到紅顏薄命的阮玲玉,於是便有了此篇《可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