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2000字(精選12篇)
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2000字(精選12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全球通史讀後感範文2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1
某位學者曾說過,一位史學家所寫的並不只是一本介紹過去的書,而是一個高尚的靈魂。顯然,閱讀一本沒有“高尚靈魂”的史書只會令我們這些“圈外人”獲得一些所謂的偏見而非一種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所得出的真知灼識;而太過深奧的史學題材又很難讓人能夠明晰作者所想要展示給讀者的真理。這就成了歷史學類著作在編寫過程中的一大難題,也成了評定一部史學著作是否出色的依據之一:如何才能寫出讓讀者更易接受,又不失歷史精華的史學教科書?
如果你正在讀著這篇文章,請試著幻想一下,若干年後你事業有成,和昔日老友最有趣的話題是否莫過於回憶舊時的快樂時光?事業有成的同事坐在一起,最有趣的話題是否莫過於回憶以前一同奮鬥的歷史?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全人類坐在一起,最有趣的事情也就應該是回憶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最後當然就是全人類的歷史。
斯塔夫裡阿諾斯所著《全球通史》正是在做這件事。
大師窮其一生,以通俗易懂的敘事風格為我們編寫了一部“全球史觀”的代表作,不同於那種把自己的觀點和觀念強加給讀者的歷史學作品。這部被人們稱為“經典中的經典”的《全球通史》,就像一段老友長久的回憶,慢慢道來,沒有絲毫教育人的筆墨,卻隨時將歷史的重大變故與當今世界的現狀聯絡在一起,提醒讀者過去與現今的內在聯絡。由此,對於讀者,閱讀歷史成為了一種樂趣,能夠不斷對歷史和現實兩個世界不斷進行探尋和解答。例如,《全球通史》對古代安第斯地區的培高平臺田地種植方法進行了介紹和闡述,這一項最先發源於安第斯山區,被人們遺忘數百年的古老技術,近年被科學家發現和恢復以後,甚至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得到了推廣,這無不提醒著讀者,儘管如今“科技”不斷髮達,我們依然可以從歷史中學到我們不曾掌握的知識,依然可以從祖先那獲得一些“禮物“……由此,也可以體會到歷史與現實之間的緊密聯絡。
這也就是《全球通史》所具有的時代感和現實感。如果歷史學家在編著時只埋頭於“從過去到現在“的敘事,而不能站在讀者的角度對讀者的需求和探索的目標進行充分的關注,那麼,毫無疑問這本書的讀者只會是專業的歷史學者或學生。正如開篇所說,諸如我這類“圈外”的讀者,甚至很難將其完整閱讀下來,更別提能夠有所收穫。當你在閱讀《全球通史》時,你會覺得你在回顧歷史的同時也在思考未來,當你對這個世界的來龍去脈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你就能夠對世界未來的走向有一個自己的判定。《全球通史》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夠讓我們從世界的過去,看到未來,即它能夠給任何讀者帶來十分強烈的“現實感”!
而直到翻開這本書,你才會發現它比任何媒體雜誌都能“爆料”。
在原始社會,狗吃糞便這種在現在社會令人生厭的行為對維持我們祖先的生活環境起著很大作用;公元前3000年,一位埃及人父親對兒子說:“用心學習吧孩子,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和學習相比,用心學習一天,得到的好處一輩子也享用不盡。”生活安逸的人,註定要被淘汰;在加利福尼亞人的文化裡,是沒有“你的”、“我的”這兩個詞的,所以加利福尼亞人對生活總是充滿著滿足和幸福感,而也正是這兩個詞,讓我們現代人短暫的一生充滿了痛苦和無法解釋的罪惡;早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蒸汽機就被埃及人發明了,只不過他們用它開關廟宇的大門;中世紀宗教的勢力從中東不斷向周圍擴張,直至非洲、中亞東部、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這一點至今仍深刻的影響著世界事務的程序,當今世界圍繞“大中東”的諸多矛盾衝突的緣起也就可以有所追溯……
諸如此類不論大小的歷史事件就如同作者在與老友的談吐之間,平心靜氣的娓娓道來,箇中精華,還等你慢慢去體味。
二十世紀不斷髮展,人們在短短一百年裡的發展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但是在這短短一百年間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卻給人類文明的發展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海洋地理學家雅克·庫斯托發出警告說:“人類在20世紀中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也許比先前全部人類歷史中造成的還要多。”人類在不斷髮展中也被一些問題所困擾,水汙染、資源短缺、恐怖主義、宗教矛盾……顯而易見,如果人類不能清楚的瞭解歷史,不能改正自身之過,我們就有很大可能還會陷入其中!如果以1500年為界,在對比1500年前後的歷史之後不難發現: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擁有令人自豪文明的近代所發生的戰爭要少得多,而隨著社會的與日進步,人們擁有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和進步,隨著人們的慾望越來越強,發生的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人類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歷史發展的正常軌道?在不斷前進的歷史中我們是否能夠經受住歷史的考驗而不成為後世引以為戒的反例?
人類文明已經步入了21世紀,作者也曾在序言中談及:“21世紀不僅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而且還擁有巨大的潛力。雖然歷史學家沒有魔法師的水晶球不能夠準確的預知將來但是他們能夠基本確定地預測到21世紀既不是烏托邦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世紀。”所以,不管未來人類社會將如何發展,決定這個方向的,將永遠是人類自己。
最後,就讓我用書中一個看似杞人憂天的問題來結束這篇文章吧,希望這個似乎非常可笑的觀點能讓包括我在內的思考者有所警醒:如果這時,地球突然遭到核彈的襲擊,用你身邊的東西,該如何抵擋得住呢?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2
從磚木取火開始,人就有了那神秘且不可探知的文明,誰也不知道,那奇怪的祭祀,喪葬。是由何而來。誰也不知道,那失落的文明是何等的璀璨。讀完書,我一次次站在那些被千年古墓、樹葉、野草、枝蔓覆蓋掉的石碑或廟宇前,對著神秘的古老文化唏噓不已,發出由衷的讚美,我看到,那些沉睡了數十個世紀的石頭,還有那些字母,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而它們所承載的那些失落的文明,還有遺留下的歷史的謎團,也等待著人們去揭曉。
更深入的接近那些曾歷經喧囂卻最終沉寂的古文明世界,像美洲印加帝國,非洲古埃及文明,亞洲巴比倫古城,還有希臘羅馬文化的文明遺蹟,無處不告訴我們,在地球文明的縫隙間,喜多目前處於弱勢的文明都曾創造出古代世界的巨大奇蹟,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記錄。雖然文明可以不朽,但是並不一定長存。我覺得去追尋那失落的文明是值得重視的。
讀完它,我的腦海裡不只是那些歎為觀止的文明遺蹟,更多的是對文明的感嘆。遠古時期的人們雖然信仰宗教,信奉神,但是他們的那種為了目標而努力的精神打動了我。在古埃及建築金字塔,其實不是逼迫奴隸去強行築造的,而是每年尼羅河都會發大水,下埃及的居民們的家和田地都被淹沒了,他們都是自願的為了神而工作的。雖然這種神論,在當今社會不認同,但是我深深的感覺到了,他們為了心中的信念,堅持不懈,努力向前的那種精神。確實是我們這些年輕人所缺少的。儘管有很多的不可思議,但那些神秘的令人無法相信的建築卻是真實存在的。它們驕傲的記載著這個民族,這個王朝最輝煌最鼎盛的時期。或許世界的歷史真的很長,被湮沒的文明甚至是民族,國家都很多,有誰會記得那些已經消失的文明,可是,不能因為消失了就不去尋找。我始終認為古人所能領悟的境界比我們現代人高,往往越是複雜的事務,越是要用最簡單的思維去思考。從那些文明裡,我感到了古代人的質樸和意境。
我才知道原來瑪雅文明是墨西哥的古代史,但是在瑪雅之前居然還有個奧爾梅克文明。這個文明被發現之前,對於人們來說都是一個神話,它是被湮沒在熱帶雨林裡的文明。再說說古羅馬,最出名的就是羅馬的競技場和羅馬人的沐浴,他們的洗浴方式也被現代人沿用著,在當時大浴場是貴族和平民交際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在那裡經常有樂隊演奏,還有詩人和戲劇家在朗誦自己的作品,是一個很好的資訊交流互動的場所。它的存在使得社會的等級變得不是那麼分明,就像是一個舞臺,沒有貴賤之分。大家平等的交流著,各種思維碰撞在一起,使得文化進步的迅速。就好比建國初期的北大校長蔡元培,他開創了學術和自由的理論,使得那時候的北大迅速發展。這段百家爭辯,思想碰撞的時期,真正意義上促進了學術的進步。這樣想來,如今我們的社會就是缺少了這樣一個平臺,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事務本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人類所領悟的意境卻是無限的。
轉眼又到了希臘,說到希臘,第一個聯想的恐怕就是希臘的詩歌和戲劇。希臘有很多的悲劇家和喜劇家,在當時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到戲院看戲,伯利克里當政時釋出了一項法令,在公共節日時,給每位公民發放相當於一天生活費的津貼。這樣大大的促進了公民的積極性。使得再窮苦的人民也能受到優美文化的薰陶,大大的提高了當時的文化層次。在當下,有多少人因為繁忙的工作而失去了對藝術的熱愛,藝術可以表現出健康充滿活力的生活也可以表現出崇高理想的人生。繁忙無休止的學習,讓我們都無暇去關注藝術。盲目的尋求金錢和地位,但是到了最後其實失去的才是最寶貴的。讓我們偶爾學習下顧希臘人,聽聽詩歌,品品歌劇。
漫長的古代之旅完結了,但是尋找失落文明的腳步不會停下,文明的缺失就像是物種的滅絕一樣。至今人們都不懂,那些悠久的神話是怎麼來的。就如中國而言,有五十六個民族,就有五十六中文明,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這些文明,因為它們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象徵,也是他們的心血。有時,我經常會想到,關於情感的很多問題。人常常會被感情所迷惑,弄不清分不出,那種感情。而且最能左右人的也是感情,同時也是理智最大的對手。其實我覺得複雜的情感不必放在心裡,應該大聲的說出來。釋放心裡堆積如山的感受,明白的讓身邊的人去領悟,去感受。
我覺得在城市中的我們,還缺少了對自然的狂熱。習慣了使用高科技,偶爾會想念一下去郊外野營的時光。但是我覺得,體驗自然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遠遠比學會使用高科技產品來的複雜。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3
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卷帙浩繁的史書,讓史料、歷史事件佔多數,而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朝代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在閱讀《全球通史》的過程中,無法對具體歷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當這些感悟印證到了現實和自己所瞭解的中國歷史,便有了下面的幾點。
一、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群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動物一樣隨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類在名為“國際交流”的幌子下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鬥,這在當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續。放眼望去,世界歷史越來越是“實用主義”哲學或是“唯物論”的天下了。近代以來的一次次戰爭,一戰二戰,在炮火的轟鳴下人類在一次次地進行著力量的轉換。
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拼命發展經濟,希冀能建設成一個強大的過渡,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競爭”越來越形成一種怪圈,國際競爭的號角吹響到各個地區,我們看到現在的中國,發展經濟是頭等大事,GDP指標壓倒一切,經濟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這種“競爭”說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我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在對比1500年以前的歷史特別是遠古歷史和1500年以後的歷史不難發現:創造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我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我們對這一理論的理解是否有點誇大了呢?
二、《全球通史》對中國的介紹始於商朝,把商朝當作是中國曆的第一個皇朝來展開中國歷史,這和我們一般所認為的“夏朝是中國曆第一個朝代”是不一樣的。目前史學界尤其是外國曆史學家對我們所稱的“五千年文明”還有很多持懷疑態度,以至於我們國家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出現。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在外國人的壓力下我們屈從地去挖掘我們的祖先的墳墓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年代久遠,難道“歷史悠久”便能加足我們以後在國際交往中說話的底氣?難道美國會因為一個國家的歷史長短來作為它外交政策的依據?我們對本身歷史的研究不應該建立在別人的要求下,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歷史。時間能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過去。
民族、國家乃至於我們個人的發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美國只有兩三百年曆史,但還不是生機勃勃,照樣生活得很好?斯塔夫裡阿諾斯意味深長地引用了伏爾泰的話作為題記開始講述1500年以後的中國:“我們不必被中國人的成就迷住心竅,以至竟承認其帝國的體制真乃世界有史以來是的。”我們承認,我們不是的,但又有誰能說證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是的呢?
三、《全球通史》在最後說“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
斯塔夫裡阿諾斯以及現在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著危險,美好中承載著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兇極惡的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說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在人類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著“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著驚恐。我們對於歷史的研究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4
今天,完成了對美國當代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的閱讀,對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軌跡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該書從人類的初步階段——食物的採集者——開始一直論述到二戰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相比,人類的歷史顯得如此短暫,但有顯得如此豐富,從公元前一萬年左右人類步入新石器時代至今的一萬兩千年中,人類以其特有的”智慧“成為了地球的主宰;在新石器時代以前的幾百萬年裡,我們的祖先——原始的人類——為了生存與惡劣的大自然進行鬥爭,那時的人類只有原始的慾望,而自從人類步入文明社會以後,人類為生存的鬥爭轉為人類內部之間,人類作為地球的主導者的歷史遂而拉開了序幕。
主導人類歷史的根本是人的”慾望“,而文明的出現助長了這種慾望,慾望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人類悲劇的根源;慾望導致了戰爭與征服,這個過程中同時也創造著人類文明,慾望是人的本質特徵,關於慾望的褒貶我們很難判定。
人類歷史是一部戰爭史,至今我們無法否認這一點;人類都有和平和幸福的慾望,不幸的是歷史向我們展示的是另一幅畫境——戰爭和痛苦,這或許是人類自身的宿命,一方面滿懷希望、一方面希望又不斷破滅繼而陷入痛苦;然而,就是這種希望和痛苦的交織鑄造了燦爛的的人類文明和不朽的思想光輝,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為之驕傲的人類文明是從痛苦和不幸中壓榨出來的。
歷史是強者的舞臺,從統一兩河流域的薩爾貢、希臘化時代的亞歷山大、羅馬時代的凱撒、中世紀橫掃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近代的拿破崙以及現代的戰爭狂人————,這些名字連同相應的帝國永遠佔據著歷史的篇章;從地區或國家來看,世界歷史也是一部強者佔主導的歷史,弱者只能處於歷史的邊緣甚或被歷史忘記,人是一種具有無限慾望和帶有侵略性的動物,爭鬥和戰爭不可避免,要想在世界上佔有一隅,就必須成為”強者“,這絕對是一條定理。
決定人類社會的三大因素:思想、經濟和政治;這三者的組合體現著社會的進步與優越性,毫無疑問,三者是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經濟直接體現著社會的進步或發展的程度,政治體現著社會正義和人類的自由,而思想則告訴人類中的”強者“該如何做和做些什麼;但誰是決定性的因素?我認為是思想,人類要想達到預想中的幸福,思想無疑是無可替代的”導師“,而且,對人類來說,進步不只是意味著生活的富足,同時還意味著精神的豐富和道德的提升;政治則為經濟和思想的發展創造條件。
人類從歷史中一路走來,我們無法預知人類的最終命運,但站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至少可以回瞬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展望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應在歷史中得到啟示,用於不斷豐富我們的智慧。人類在戰爭中成長,在痛苦和希望中所積累了寶貴的智慧,這種”智慧“對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麼?毫無疑問的是它將使我們不斷的自我完善,指引我們走向幸福,但我們無法預知人類的終極完善狀態是什麼模樣;曾有人描述過共產主義這種”烏托邦“式的完美社會,但這種理想已經證明是一種破滅。人是一種複雜的動物,人性中的慾望本身是一種難以調控的東西,它即是一種破壞性的力,也是一種創造性的力,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讓我們即悲觀又樂觀,悲觀是因為慾望的破壞力,戰爭和暴力就是見證,樂觀是慾望可以促發人的創造力,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二十一世紀,人類還並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歷史中積累的智慧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這種智慧至少可以部分地控制和規範我們的慾望和行動,如此看來,人類的未來肯定比過去會更美好。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劣根性不可能完全地根除,不論是自我保護還是為人類開拓更為美好的明天,這個世界必須還需要強者。對後一種目的而言,我們期望這個強者擁有的善。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主張:國家由哲學家統治,在全球時代,地球的主人——人類——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地球已成為人類共同的家園;在未來,以民族主義為基礎的多國國家會被一個以”地球人“相稱的大家庭取代,完成這一使命和維持人類幸福的當然只能是一個”強者“,這個強者會是誰,柏拉圖在兩千年前就給出了答案——一個具有完美的”善“的哲學家。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5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近期,我讀了《全球通史》。作者以較為客觀的'態度,敏銳的洞察力,嚴謹的論述,以及流暢的語言,從更高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跨越上萬年的全球歷史動態圖畫,內容之精彩和豐富,讓人著迷。這個大畫面不僅讓我對全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存在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讓我明白,每個種族、民族、社會乃至個人,雖然表面看起來不一樣,但都是不可或缺、平等的存在。
首先,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惡存在的意義,也對萊布尼茨的觀點有了更多體會:上帝之所以允許惡的存在,是因為惡可以產生更大的善。在舊石器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的區別;即使到了新石器時代,村舍的特徵也是經濟平等和社會地位相同,兩性也平等。就這一點而言,史前人類社會無疑是令人嚮往的烏托邦。可是,正如作者分析,“恰恰因為部落文化是輕鬆閒適、毫無緊迫感的,所以比較而言,也是無成效的”。文明的到來雖然打破了這種平等,帶來了剝削、壓迫和摩擦,卻也促進了生產力,提高了生活水平,豐富了文化和精神生活,建立了社會新秩序。書中作者多次提到,西方國家之所以在近代成為全球霸主,正是因為他們在1500年前多次被侵略,文明被迫中斷,必須重新建立新的秩序和制度,所謂不破不立;反觀中國社會,遭到的侵略相對較少,得享太平的同時,也延續了舊制度,缺乏革新,以致後來落後於西方。
惡也可以促進融合。在原始部落時期,種族、民族、社會、甚至村落之間都是處於隔離的狀態。隨著文明的程序,出現了貿易,侵略和戰爭也變得頻繁。但是無可厚非,這些都促進了不同人群之間的交流,而交流產生了前進的動力和資源;縱觀全球各個大陸,相互交流、摩擦比較多的地區擁有更加進步的社會。即使臭名昭著的黑奴販賣,從長遠看也不是毫無正面意義。我記得《阿米》系列裡提到一個例子,一個落後的星球不同種族之間經常鬧矛盾(就跟地球一樣),可是當他們化敵對為友好,經過幾個世紀,他們不僅變得更先進、更幸福,而且種族差異消失,只剩一個種族了。這有點像目前美洲的大陸,來自各種族、民族的人一起生活,互相通婚,他們的後代擁有各種血統和基因,慢慢地,便難以區分彼此了。這或許也是先生為什麼說,在更高層面,黑白的對立不像人間那麼尖銳,因為對立中也蘊含融合的元素。
其次,我對“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這句話也有了更深的體會。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落後的社會超越先進的社會,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較先進的東亞和中東社會,卻在16世紀後逐漸被西方社會超越和殖民。人類學家稱這個現象為“受到阻滯的領先的法則”。究其原因,主要是先進的社會產生優越感,自大自滿,失去了謙虛和開放的態度,進而墨守成規,不願接受新知識,所以停止了進步;相反,落後的社會一直進行各種嘗試和變革,積極進取,因此能夠取得突破。社會由人組成,個人是社會的縮影。因此,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任何時候都不能自滿,永遠向上看,永遠空杯和虛心,永遠修正自己,如此才能持續進步。
最後,我學會更加辯證地看待科技進步對人類的影響。有人曾說過,“人類的科技越發達,離世界的本源也就越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時候體會到的是科技帶來的好處,例如提高效率,節約時間和人力,讓生活更加便捷,可是在時間的縱深裡,卻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科技帶來的破壞。培根在16世紀就提出:科學是一個用來為了“生命的利益和價值”的工具,應該為改善人類的條件提供幫助。可是,近一百年,是科技發展最快的時期,與此相伴的卻是武器殺傷力急速提升,戰爭規模空前壯大,傷亡數字觸目驚心。歷史將如何發展,作者保持開放的態度。正如愛因斯坦所警告的:我們正面臨新的“思維方式”或“空前的大災難”之間的選擇。但願人類能善用自由意志,迴歸正途,把科技運用於幫助,而不是毀滅全人類。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6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裡阿諾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冊。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本書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的趣味性史書,它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與發展、朝代的更迭、社會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因自身閱讀能力有限,我只能從中擷取部分感興趣的內容走馬觀花。下面就談一下我在讀後的感受。
一、兩性間的不平等
兩性間的不平等是源於新型農業太繁重,女人終於不堪負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嗎?我的認識是這種不平等雖然在新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現的,但不是因為太繁重,而是因為生活得需要所產生的越來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勞動力,在同樣的時間裡,照料同一塊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幹活就可以生產出滿足所有人需要的糧食。這樣一來就有空閒的勞動力回到家裡。那麼為什麼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過是因為女人的生理能力決定的,因為孩子總是女人生的,過去因為食物採集,無法多生孩子,現在口糧夠了,女人可以多生幾個,保證種族繁衍。於是女人理所當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後來的發展卻不是一開始可以預料的。雖然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同樣辛苦,但是沒有產出,就沒有發言權,於是,漫長的幾千年,女性淪為第二性。這一幕甚至現在仍在上演:無論開始是怎麼受千萬寵愛所以做全職太太的,過個5年8載,便成為多餘的人。當然,帶著豐厚嫁妝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二、文化的力量
在人類社會邁入近代以前,人類的各種群族在各大洲自顧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種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這樣逐漸發展起來並形成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力量又繼續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世界歷史進入近代以後,人類的好奇心衍變為強烈的野心,並逐漸對自己的生存空間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於是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隨遇而安平靜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類“交流”為幌子,開始了永無止境的爭鬥。放眼望去,創造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引以自豪的燦爛文化的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戰爭遠遠比近代以來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豐富,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戰爭也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偏離了人類歷史正常的發展軌道,反思我們當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夠經受得住歷史的考驗。時至今日,這種力量的轉換還在繼續,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提到“競爭”、“發展”之類的話語,於是世界各國大多都在拼命發展經濟,希冀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度,在所謂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這種“競爭”越來越形成一種怪圈,說白了就是“物質第一”、“一切向錢看”,這是我們在人類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會找到的場景。
三、日益劇增的危機感
《全球通史》在最後說“人類還從未看到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也同樣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後面的蘑菇雲。”作者以及現在眾多的歷史學家都認識到了科技在人類歷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著危險,美好中承載著毀滅,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天,人類會發展到窮兇極惡的境界,將那些所謂智慧結晶的恐怖武器搬出來施加在對方身上,或者說某些國家、某些民族試圖創造出更具有科學含量的威懾力量,例如現在的朝美兩國,不停地研發新式的武器,日益劇增的矛盾,可是他們卻沒想到如果在試驗或是檢驗、嘗試的過程中,科學突然和人類開了一個玩笑,發揮了它的威力,那麼我們在看到結果的過程中也結果了自己。想一想,這一天會不會遙遠呢?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著“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麼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著驚恐。我們必須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7
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傳世著作《全球通史》,自從出版近半個世紀以來給全球史學界帶來巨大的震撼,它從系統的全球史觀出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縱覽今日之世界,人們的時空觀念發生著急劇的變化,“全球村”逐漸成為現實,整個世界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聯絡在一起了。在西方從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學家希羅多德起,編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沒有中斷過。從歷史學家的這一世代賡繼的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獲知,世界史是在不斷消除各民族閉關自守狀態中邁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間段步履是何等蹣跚,但隨著人類文明的歷史腳步不斷的加快,全球史應運而生。這一學術文化過程生動地證明了,人類向著更廣闊.更燦爛的一統世界前進的步伐是永遠也不會停息的。
從我國古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術當時中華民族所知的那個世界的歷史。學界認為,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學家,所著《歷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學家狄奧尼修斯所說:“希羅多德把歷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階段,他決定寫關於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敘述中把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歐羅巴和亞細亞的多結合到一起。”這種目光遠大.胸襟開闊.通貫古今等特點,對西方以後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的巨大變動之中,人們從羅馬征服世界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人類歷史的統一性,反映這種人類歷史統一性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傳播了“世界主義”的思想。中世紀西方的史學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中,神學思想的籠罩,中世紀基督教史家的理論,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開始構築貫徹人類始終的世界史,構築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羅在上帝目的的規劃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1年)作為“文藝復興”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架設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橋樑。在但丁眼中,世界歷史是一個整體,它由各個國家和民族所組成;世界歷史是人類智力潛力不斷開掘發展和人類文化不斷提高的過程;世界歷史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文化繁榮昌盛和人們過著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會。“文藝復興”時期的一批人文主義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臘時期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口號,致力於記載和探索人類本身的活動,從而揭開了西方資產階級史學發展的序幕。鮑杜安的《世界史的結構》,讓.波丹的《易於理解歷史的方法》,凱勒爾的《古代.中世紀和新時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編年史》……這些著作都表現了文藝復新時期西方史學逐步擺脫上帝神學思想的干擾,而以哲學的燭光來直視人類本身,即從人類社會本身的發展情況來說明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
“啟蒙時期”蓬勃展開的理性主義史學標誌著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確立。伏爾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緒埃的《世界通史》的過程中,探討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論,親自編撰深入具體的世界史著作,對同時代和以後世界史理論研究和編撰產生深遠影響。學術界一致認為伏爾泰的《論世界各國的風俗和精神》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該書拋棄了在《聖經》基礎上構建的.以基督教文明為中心的傳統的世界史體系,建立起以人類文明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體系;開創性的運用比較方法,從全球的宏觀角度來縱橫考察人類文明史;擴大了歷史研究的範圍,綜合研究作為整體的人類歷史的各個方面,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
伏爾泰的影響是深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代國際史學界提出的研究“總體史”或“全球史”的口號,實際上是啟蒙時代編史傳統的復興。近代年鑑學派大師布羅代爾的《地中海於腓力浦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以及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國際史學界具有廣泛影響的新的世界史體系著作都是對以伏爾泰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種迴響。
十九世紀上半葉,西歐的急速進步衝昏了西方人的頭腦,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大肆宣揚西歐諸民族地域人種的優越,把西歐一隅的進步視為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種典型的西歐中心論。在當代,運用全球觀點來撰寫世界史已成為當代西方多數歷史學家的一項重要課題。自1945年以來,世界已經進入全球一體化的階段,英國當代歷史學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運用全球觀點來研究和撰寫世界通史。他撰寫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合乎生活的全球歷史觀!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8
一、中國為什麼存在城管這種獨特的生物?
正如美國的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所述,中國歷史更替幾千年,基本更替的原因從來沒有過變化。
一開始,新王朝的口號永遠都是均田地,共財富,也確實這麼做的。土地被均分給農民,財富重新洗牌,朝廷統一徵土地稅人頭稅以充財政開支;之後,某些人利用自己的聰明勤奮,或者依仗朝廷裡有人,兼併了其他人的人土地,若干時間過後,依仗土地帶來的財富,繼續兼併土地,買通政治,獲得其他產出財富的資源。
這個過程經歷幾十幾百年之後,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但這本身並不成為問題,問題在於朝廷的徵稅卻因為兼併稅收減少,富者可以透過政治或其他原因避稅,原來的100個有產者成為了1個有產者加99個無產者,那剩下的有產者無論如何不會交之前同樣的稅收,而國家官僚體系在沒有約束下,總是以膨脹的姿態發展,帝國財政入不敷出。
最後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國家對無產者加重稅負,而無產者的財富正在減少。當臨界點到達,農民起義就來了,之後又是這個國家末代王朝老套的情節,一年之內上百次的農民起義,均田地共財富的口號,諸侯鎮壓,遊牧民族入侵,xx年的歷史重寫了無數遍的情節。
所以,中心就只有一個——稅收。
世界歷史從農業時代開始,無論哪個年代,中心都是財富,也就是剩餘價值。這也是每一次戰爭和社會變革的中心。中國社會也如此。
所以,中國城管的存在,不是維護市容,而是維護稅收。
這個國家當今的幾乎全部稅收是間接稅收,也就是向企業徵稅,回到消費者頭上。如果允許街頭小販的無限增長,就會嚴重打擊店鋪的經濟,而國家問店鋪收取的大量地稅營業稅等無處收取,這個結果會導致跳過之前的所有過程,直接到末代王朝模式。
這個道理非常淺顯,可是國外是如何解決的。
首先,如果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進一步提高,街頭小販是一個暫時的現象。就像現在大城市街頭盒飯越來越少,並不是因為城管打擊,而是因為大家覺得不衛生,有條件去稍貴點的飯館,而不會去街頭吃便宜不衛生的盒飯。而原來賣街頭盒飯的商販也可能因為有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而停止販賣。
另外,這個也取決於稅收的組成,間接稅、直接稅的比例,這個過於專業,不敢妄言。唯一知道的是,我們國家大多數是間接稅,這緩和了大家的情緒,覺得自己並沒有繳稅。但影響也是顯然的,所有稅負幾乎都加在了商家頭上,尤其是小型和微型的商鋪上,你不打擊攤販,店鋪就要倒閉,國家就收不到稅了。因此城管必存,城管取消,這個國家的結果可想而知。
二、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裡為何沒有一本世界性的通史?
顯然,通史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開始渴望瞭解過去的產物。在近代以前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中,編寫了蔚為大觀的史書,但是不可能有對全球歷史進行敘述的史書。實際上,連研究歐亞大陸甚至於東亞圈的通史都不可能產生。唐代是中國古代一個空前絕後繁榮的時代,疆界遠至近日的中亞,但是仍然不會產生哪怕範圍稍微擴大的史書,最多隻有一些遊記而已。從現代的角度理解,編寫通史遠不止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根本的,它涉及到對於人類自身的反思和再理解。這樣看來,在人類發展歷史的縱軸上,在某個時間點之前,通史的產生是不具備條件的。它不像人類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導致工具和技術的進步那樣自然。或者作作的說,影響通史產生的變數更為多樣、複雜。
如此,通史觀點或者通史性的歷史著作在西方產生也是必然的。箇中的原因現在人所共知:正如書中提到的那樣,從15、16世紀開始西方文明首先開始全球擴張並領先於其他的地域文明,且時至今日仍然佔有絕對的優勢。
再來談談中國的史書。中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直到清代,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書,包括史書性質的遊記、筆記等。試想這些史書除了對考古、某些學術研究有參考價值外,還有什麼作用呢?這些史書幾乎成了皇帝和臣民的“預設契約書”,無論是官修還是民編。皇帝從這些史書中試圖尋找讓臣屬“文死諫,武死戰”的依據,而臣屬試圖透過史書來提示或者暗示皇帝應如何才算是“聖明”,雙方以史書為媒介進行著溝通,各取所需,達到各自都能接受的默契程度。從這一點來說,中國的史書對於維護傳統社會的形態和穩定真的是深藏不露啊。
歐亞大陸另一端的歐洲所編寫的史書似乎遠較同時代的中國為少。但是,這對於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在他們看來,只要有一部《聖經》足矣。在某種程度上,《聖經》的出現、傳播是西方文明發展過程中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混亂的歐洲有了共同的準則(即使後來發生了教派分裂),一般平民也有機會藉此學習文字,德意志的文字得到了較好的統一,民族和國家意識也因聖經刊印所用的文字而得以萌芽。後來教皇和教會的權力過大導致的災難當然也是它的不幸。雖如此,仍不能掩蓋《聖經》對西方文明直至今日的偉大歷史功績。缺少了系統性史書的歐洲,因“禍”得福,少了成文規則、繁文縟節的羈絆,有的只是內心驅動下對社會、自然的改造。
比較而言,中國的史書雖然也可以看成是行事準則,但是並不具有如聖經那樣的普世意義,它的約束力較弱,人們畏懼的還是皇帝的金口玉言,任何人都不得觸逆龍鱗。《聖經》則得到了包括上至教皇、皇帝,中至領主、騎士,下至農夫、佃戶的一致支援,雖然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目的和利益。
《全球通史》是一部值得讓人回味無窮的史書,可以引發許多思考。“我思故我在”,多讀史,多看報,多思考,乃新聞工作者必須幹之。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9
在我們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農村的孩子數理化方面的成績要優於文史方面。很多人都認為農村的孩子不善於學習文科課程,更善於學習理科課程,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時候,大部分農村來的孩子都選擇了理科,我就是其中一個。我們村與我同一年考上重點高中的人大概有七八個,無一例外都選擇了理科。事實上,我們高一的時候文科課程的成績也確實一般,根本沒有辦法與城裡的學生競爭,選擇理科也應該是非常明智的決定。直到前一段時間我讀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之前,我都下意識地認為我不是學文史哲的料。尤其是歷史,在此之前我始終覺得這個東西非常枯燥無味。
然而,《全球通史》卻完全改變了我這種非常幼稚的想法,我認為農村的孩子文科成績不好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村中學教育不重視文史教育,這是一種誤導;二是教材本身的原因,傳統的歷史教材缺乏必要的邏輯闡釋。農村的孩子從小接受“重理輕文”的思想,習慣於邏輯推理的方法,所以在遇到一些缺乏邏輯的教材時,不免產生厭煩失掉本應有的興趣。然而真正的歷史遠非如此,例如為什麼中國會出現唐宋元明清這些王朝的興替,並不是下一個王朝擁有比上一個王朝更先進的制度,而是因為舊有的王朝經濟的繁榮往往伴隨人口的增長,人口增長即意味著人均資源會不斷的下降,由於缺乏技術進步,人們的收入也會不斷減少,人口的增加最終會迫使人們的生活維持在生存水平狀態。此時如果再有亂臣賊子,再加上天災外邦入侵,內憂外患之下邦國必然分崩離析。當然,多數情況下歷史並不是只有唯一合理的解釋,歷史更不是要告訴你戰爭爆發在哪一年,而是要解釋為什麼會爆發戰爭,為什麼戰爭不是在更早的一個世紀中發生,為什麼不是更晚的一個世紀。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並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甚至遭到各國的唾棄。然而自漢以後,儒家思想又重新得到了青睞,並逐漸成為影響中國社會的最重要的思想,以至於有人將其稱之為“儒教”,與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等並列,為影響世界文化最重要的思想。為什麼會發生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在西北歐,為什麼沒有在更早的一個世紀發生,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在希臘、印度、中國這些文明古國發生?這才是歷史!
歷史事實是歷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塊內容,其背後的邏輯則更加重要。有人從經濟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文明古國希臘、印度和中國,從文化、種族、制度等等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誠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些因素卻無法解釋工業革命為什麼不是在更早的一個世紀或更晚的一個世紀發生。也有人從經濟的角度來解釋非洲為什麼落後,利用兩百多年前的奴隸貿易與非洲現在的人均收入做迴歸分析,遺憾的是這可能是錯誤的,因為工業革命促使宗主國向殖民地不斷的掠奪資源、並限制殖民地的工業發展,而影響最深的往往都是這些主要的奴隸輸出國,因為這些國家最初都是收入相對較高、且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國家,他們的資源和地理條件都相對較好,進而成為歐洲國家掠奪的物件。儘管分析者使用了工具變數,但這種變數更多的可能是制度的替代。在所有的這些解釋中,經濟似乎只能扮演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
中國是世界上惟一具有連續文化的國家,我們的科舉考試選撥人才的制度比西方世界早了一千多年,我們的社會生活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只是在中世紀以後才開始逐漸落後的,算上公元前的發展我們整整領先了近兩千年。儘管我們現在處於落後地位,但中華民族仍然是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名族。我們近代發展落後是因為我們的國家與世隔絕,缺乏交流競爭。但是我們現在改革開放了,與世界各國都在從事各方面的合作交流。西方的很多制度固然可取,但也不必完全照搬照抄,什麼都學習西方的。中華民族不能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喪失自我,我們必須保持自己的特色,文化多元和文化差異才是創新的源泉。中國堅持走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這不是喊口號向國家獻媚阿諛奉承之類的觀點,而是從世界文化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的。當年,毛主席正是因為沒有對蘇聯模式照搬照抄,沒有完全採取共產國際的那套做法,才成功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是一位傑出的共產黨領袖,他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絕了只能依靠城市無產階級進行革命的這一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原則。他根據對農村的直接考察斷定,占人口70%的貧農是“革命的先鋒”,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這對莫斯科來說純屬異端邪說,但毛自行其是,將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了獨立的軍隊和政府”。(《全球通史》)
最後,《全球通史》雖然是關於世界各國的發展史,但作者也不忘將各國文化習俗進行比較,在談到各國對女性地位的歧視時,他透過舉例來反映當時的女性地位。例如,在德國,基督教新教的創始人之一路德認為,男人的臀部瘦小,所以應該在外從事生產活動,女人的臀部肥大,所以應該待在家裡,生兒育女。在中國,人們要求女人裹腳是為了防止她們出遠門;在印度,丈夫過世之後,女人在丈夫的靈前自焚是一種非常高的榮譽等等。總之,更多更詳細更精彩的內容,請大家自己到《全球通史》中去發掘。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10
從磚木取火剛開始,人就擁有那神密且不能探知的文明,誰都不知道,那怪異的祭拜,喪葬。是由何而成。誰都不知道,那失落的文明是何其的燦爛。唸完書,我一次次立在這些被千年古墓、落葉、雜草、枝蔓遮蓋掉的石碑或廟宇前,衝著神密的歷史悠久文化唏噓不已,傳出衷心的讚揚,我看到,這些沉睡了數十個新世紀的石塊,也有這些英文字母,好像在訴說著以前的光輝,而他們所承重的這些失落的文明,也有遺留下的歷史時間的疑團,也等候著大家去公佈。
更深層次的貼近這些曾經歷喧鬧卻最後沉靜的古文明全球,像美洲印加帝國,非州古埃及文明,亞洲地區巴比倫古都,也有希臘羅馬文化的文明遺址,無從不告知大家,在地球上文明的間隙間,喜多現階段處在劣勢的文明都曾造就出古時候全球的巨大奇蹟,留有了數不盡的文化紀錄。儘管文明能夠不朽,可是並不一定長存。我覺得去尋覓那失落的文明是非常值得高度重視的。
唸完它,我的腦海中裡不只是這些讚歎不已的文明遺址,大量的是對文明的感慨。遠古時期的大家儘管信念宗教信仰,信仰神,可是她們的那類以便總體目標而勤奮的精神觸動了我。在古埃及建築金字塔式,實際上並不是迫使奴僕去強制築造的,只是每一年尼羅河都是發大水,下埃及的住戶們的家和農田都被吞沒了,她們全是同意的以便神而工作中的。儘管這類神論,在如今的社會不認可,可是我深深地的覺得來到,她們以便心裡的信心,鍥而不捨,勤奮往前的那類精神。的確是大家這種年青人所缺乏的。雖然有很多的難以置信,但這些神密的讓人沒法堅信的工程建築確是真正存有的。他們自豪的記述著這一民族,這一皇朝最光輝最興盛的階段。也許全球的歷史時間確實較長,被湮沒的文明乃至是民族,國家都許多,有誰會記得這些早已消退的文明,但是,不可以由於消失了也不尋找。我始終認為古代人能夠理解的人生境界比大家當代人高,通常越發繁雜的事務管理,越發要用非常簡單的邏輯思維去思索。從這些文明裡,我覺得了古人的樸素和詩意。
我瞭解原先瑪雅文明是墨西哥的古代史,可是在瑪雅以前竟然也有個奧爾梅克文明。這一文明被發覺以前,針對大家而言都是一個神話傳說,它是被湮沒在熱帶叢林裡的文明。再聊說古羅馬,最知名的便是羅馬的試煉場和羅馬人的淋浴,她們的浴池方法也被當代人延用著,在那時候大浴場是皇室和貧民人際交往和政冶主題活動的關鍵場地,在那裡常常有樂團彈奏,也有作家和戲劇家在朗讀自身的著作,是一個非常好的資訊內容溝通交流互動交流的場地。它的存有促使社會發展的級別越來越並不是那麼明晰,如同是一個演出舞臺,沒有貴賤之分。大夥兒公平的溝通交流著,各種各樣邏輯思維撞擊在一起,促使文化發展的快速。就如同建國初期的北大校長蔡元培,他開闢了學術研究和隨意的基礎理論,促使那時的北京大學快速發展趨勢。這一段千家爭論,思想碰撞的階段,真實實際意義上推動了學術研究的發展。那樣要來,現如今大家的社會發展便是缺乏了那樣一個服務平臺,把自己最真正的念頭表現出來,事務管理本就沒有肯定的對與錯,可是人們所理解的詩意確是無盡的。
一轉眼又來到希臘,說到希臘,第一個想到的也許便是希臘的詩文和戲劇表演。希臘有很多的不幸家和喜劇片家,在那時候以便能讓大量的人到戲院看戲,伯利克里當政時公佈了一項法令,在公共性傳統節日時,給每名公民派發等於一天生活費用的津貼。那樣極大地推動了公民的主動性。促使再窮苦的老百姓也可以遭受幽美文化的陶冶,極大地提升了那時候的文化層級。在時下,有幾個由於忙碌的工作中而失去對造型藝術的喜愛,造型藝術能夠主要表現出身心健康活力四射的日常生活還可以主要表現出崇高理想的人生道路。忙碌無休止的學習培訓,使我們都完美無瑕去關心造型藝術。盲目跟風的尋找錢財和影響力,可是來到最終實際上喪失的才算是最珍貴的。使我們有時候學習培訓下顧希臘人,聽一聽詩文,品品歌劇。
悠長的古時候之行完成了,可是找尋迷失文明的步伐不容易停住,文明的缺少就好像種群的絕種一樣。迄今大家都不明白,這些久遠的神話傳說是怎麼來的。就如我國來講,有五十六個民族,就會有五十六中文明,大家能做的便是維護好這種文明,由於他們是一個時期一個民族的象徵,也是她們的心力。有時候,我經常會想起,有關感情的許多難題。人經常會被情感所矇蔽,弄不清分不出,那類情感。並且最能上下人的也是情感,另外也是理性較大的敵人。實際上我覺得繁雜的感情無須放在心上,應當高聲的說出去。釋放出來內心堆積如山的體會,搞清楚的讓身邊的人去理解,去體會。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11
關於德國憲政
原以為1871年以後的德國經濟、文化發展突出,而政治是其短板,但重看新版的《全球通史》後,發現德國對工人的勞動權利最為看重,福利國家的建設也是走在世界前列,工人階級在德國社會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我們時常忘記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是德國人。
德國是制度、福利雙管齊下,民主化如若是服務於現代化的話,對集權統治也需要重新審視。現代英美國家的代議制民主其實也是汲取了古代君主專制的優點,比如美國以總統為權力中心,國會和最高法院對總統沒有行政干預權,只有法律監督權,只要總統不違法,他的任何執政行為都是獨立的。所以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不對國會負責,只對憲法負責,因此即便是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國家,也要保障政府首腦擁有實際權力,從而節約政治成本。同時借鑑美國,德國也採用聯邦制,德國較大的邦,比如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確可以否決對其不利的議案,但幾個小邦可以聯合對抗一個大邦,比如巴伐利、亞薩克森和符滕堡三個邦聯合起來就可以否決普魯士提出的對它們不利的議案。這與美國分參眾兩院,眾議院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顧全大州的利益,而參議院以固定名額代表從而確保小州利益的目的如出一轍。
關於技術革命
根據這本書,筆者曾經有過這樣的總結:工業1.0機器生產時代的到來;工業2.0生產機械化、精密化程度提高;工業3.0資訊化、智慧化時代來臨。細想一下應該是資訊化、自動化,智慧化是否是工業4.0的標誌?4.0時代到來了嗎?我們可以瞭解一下什麼是智慧,它應該和“網際網路+”屬於一個層級,應該是4.0的前奏吧,由此看出,智慧化是一個新概念,也是一個動態漸進的過程,而且智慧一定是指像人一樣的智慧。那麼它究竟是源於人類的動力能源還是機動能源?筆者對此十分好奇。
關於近代科學
“這座大廈已經落成了,只有兩朵烏雲飄在上面,就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最近一次是在《奇葩說》裡聽到這句話,起初也沒反應過來,當後來聽到“知識壟斷”,才明白這不是單純探討物理,而是關於宗教、哲學、歷史和科技文明的衝突與融合的問題。本書作者非常喜愛探討文化發展和交流,並堅信歐洲近代文化起源於神學。西方古代神學的確擁有一套完整的政治、思想和宗教體系,它構建了以“神本位”為核心價值的一座大廈,恰恰是在這樣的土壤裡培育出了近代科學。
理論科學走在時代的前沿,它又催生了新的哲學體系,而哲學又派生出政治,原以為歐洲啟蒙思想家研究的就是政治,後來才知道他們研究的大多是科學。宇宙社會學的奠基人是霍布斯,什麼黑暗森林法則、猜疑鏈,這些對宇宙世界最殘酷和最本質的解讀都在《利維坦》中,而現代時空觀也就是相對論的源頭竟然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是最早“論證”宇宙具有開端的人。那麼近代科學誕生的標誌人物——牛頓,他解釋了物體在靜止和勻速狀態下的運動規律,他的經典力學和三大定律奠定了近代人類的自然史觀,而達爾文則在其後提出了進化論,同樣奠定了近代人類的社會史觀。
這讓筆者想到了《深埋的真相》裡有這樣一句話:不同的科學領域運用先進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資料,它們都確定無疑地證明,人類誕生於一種一次到位的設計,而不是經過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隨機出現的生命形式。達爾文和他的弟子赫胥黎都堅信人類是由某一種猿猴進化而成的,我們和現在的猩猩是來自同一種祖先,顯然上述作者並不苟同。人的DNA似乎在我們尚未知曉的時間紀元裡就已經排列生成了,那麼人到底是由“猴”進化而來,還是由“人”進化而來的呢?這也是筆者看完這版《全球通史》的好奇之處。
關於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其實包括拜占庭)的滅亡和日耳曼人究竟有何種聯絡?是日耳曼憑藉武力侵佔了老態龍鍾的羅馬帝國?還是裡應外合了一系列註定的天災禍亂?還是透過更加兵不血刃的手法和平演變?在羅馬帝國晚期境內,日耳曼人的數量達到極盛,各行業、各階層、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社交圈子,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市井商人都充斥著日耳曼人的身影,羅馬法由公民法過渡到萬民法便是為了適應境內日益增加的外來移民,尤其是日耳曼族,可以斷定日耳曼人在帝國晚期不僅取得了合法公民的地位,更是早已在古典文化的薰陶下洗滌了“蠻族”的野性,這絕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早在共和國晚期,凱撒在高盧的赫赫戰功便為他贏得了一世英名,帝國建立之初,元首屋大維也曾數度北伐直抵蠻族要塞,還因為一些關鍵戰役的失利而頭撞立柱,北方的日耳曼族成為了他們的宿敵。羅馬人在鼎盛時期沒能消滅日耳曼人,反倒在文明的碰撞中走向了交融,最終北狄南下,以和平漸進的方式融入到更加先進的古希臘—羅馬文明浩瀚中。羅馬帝國就是被北方的日耳曼人螞蟻搬家式地蠶食掉的,其實到最後歷經大換血的羅馬帝國其核心文化依然延續下來,而日耳曼人還是《高盧戰記》裡的條頓民族支流嗎?
全球通史讀後感 篇12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天空的無邊無際,海洋的無窮無盡,讓人感受到渺小。與此類似的是當我們把目光望向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同樣只是一個短暫的節點,在一個統一的世界中,將每一個重要的節點拋開來看,會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全球通史》是從史前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這麼一個大的歷史跨度,主要採用全新的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即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整個世界各地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正如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序言中講的“新世界需要新史學”,這本書極具現代意識與深刻的現代思維,將研究重點放在對人類歷史程序有重大影響的歷史活動、歷史事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上,努力反映區域性與整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對人性的本質的認識
談及人性的本質有人說性善有人說本惡,持不同觀點的人有不同的解釋。阿爾伯特.班都拉他總結說“人類的本性是一種能被社會影響塑造成許多表現形式的潛在能力。”正如生活在菲律賓的塔薩代人,他們過著無侵略、無戰爭的採摘生活,而生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芬圖人則是兇暴的武士。在舊石器時代最主要的是保證人類這一物種的存在,只需要有足夠的可供生存的食物即可。而隨著農業革命的到來,人口的增加,可爭取的東西變得更多,所以戰爭也就變得越來越頻繁。
決定人類行為差異的不是基因,而是所處於的社會教給我們的處事方式。戰爭並非不可避免,因為戰爭不是發生發生在人類本性上,而是因為人類社會。而人類社會又是由人類組成的,因而人類是可以重新構建社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塑造。
二、文明的發生
在希臘、羅馬、印度、中國這一古典時期的時期,文明剛剛出現了萌芽,創造出瞭如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等不同文明。這種文明的到來使得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發生變化,如埃及的法老不僅是國家的統治者,而且也是“活著的神”。不僅如此,這種文明的發生也引起了文化的變化,例如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生活是自主的、單一的,所有成員的都有同樣的知識、同樣的見解和同樣的風格,生活方式不由外界而定。但隨著文明的到來,一個複雜的新社會便由此而出現了。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成就,也極大了擴寬了人類的視野,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人類對於自己的命運越來越具有把控力。
三、“遏止領先原則”
中世紀千餘年間最驚人、最有意義的變化就是西歐在貧窮落後和默默無聞中崛起。在中世紀時期,中國(唐宋)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先進的工藝、大規模的商業以及政治與思想。而西方的不發達則成為了一種優勢,他們更加渴望學習,並積極創造,並將其學習到的知識用於海外擴張,這種擴張又引起了他們更多的技術進步和制度的進步。此外在歐洲的內部也存在著衰落與興起的交替,先是葡萄牙、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的繁榮;荷蘭、法國、英國的工業革命。此後經歷一戰、二戰對歐洲的削弱等等。這種發展模式,被成為“遏止領先法則”。落後的社會更加可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並在轉變中逐漸處於領先地位。
四、地區自治與全球統一
西方於1500年前後進行海外擴張,傳統意義上的地區自治也開始讓位於全球統一。因歐洲人居於優先的地位而支配著整個連成一體的世界,到19世紀時他們以強大的帝國與股份公司在經濟和政治上支配著全球,並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那時西方文化等同於文明。而這一時代產生在錯綜複雜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因此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暫時的。所以到了20世紀的今天,因其各個社會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都有實現其功能的道路,所以鐘擺再度偏向了地區自治。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這是來自狄更斯的《雙城記》,這不只是那個時代的寫照,同樣也適用於現代社會。我們的時代遇到一個謎,一方面現代人成功的翻越了喜馬拉雅山,同時也認為高科技已經可以確保人類不會因為環繞地球周圍的小行星爆炸造成的惡果而滅絕,不會因為冰川時代的再次來臨而滅絕。但是另一方面是人類的自我懷疑而使自己變得步履蹣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