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6篇)
《詩經》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6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讀後感範文8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詩經》讀後感1
《詩經》我每一次品味,讀過之後,頌過之後,咀嚼過之後,一次次發現它的美好永遠是那樣甘甜爽口彷彿是巍峨山泉聖水,《詩經》她恰如萬年的醞釀,仍然有一種清澈凜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詩經》表達的那種和諧,那種執著,那種崇高,那種聖潔詩歌文字裡的純淨所感動吸引!如是帶著新鮮、好奇的心情,我都會為書中氤氳著的靈秀之氣所傾倒,漫步於《詩經》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靜,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飄逸之美;輕頌《詩經》,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賞的曲調,遠離塵世喧囂之後洗淨鉛華,如此的無與倫比、令人心醉。
昨晚,我再次捧起《詩經》慾望總會佔領人心的某些領域,毫放是外骨,憂傷才是靈魂,思無邪只不過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夢,她能讓你懂得如何把今後人生歲月完成的更完美……每次讀後,我都要拿起筆做筆記,因為詩經這本書濃縮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思潮與智慧。每次讀後,我總會潸然落淚……輕輕咀嚼書中那不可言狀的美好,那一句句一行行,都如同行雲流水般浮現在我眼前,縈繞在我耳邊。《詩經》中的詩歌沒有刻意的雕鑿,都只是用平實的筆寫下一些平實的事與情感,然而卻彷彿玉璞天成,真如宋玉所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以前老師說過《詩經》是各地民歌彙集而成,當時覺得實在是不可思議,這樣如同仙露瓊漿般的藝術品竟然都是古代先民即興而作的民歌,可以想象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偉大,多麼的令人敬佩。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祖先,是他們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傳唱不息的歌聲,是他們給我們開創瞭如此令人回味不盡的精神泉源,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愛祖先留下來的如此豐厚的精神財富呢?
說《詩經》就定然不能不說《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這句是很多人第一次讀到的也是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詩經經典了,在我們青澀的年華里,多少人曾經為這一句而迷醉沉吟,憧憬著那些與愛情有關的字句篇章。事實上,《關雎》還是《詩經》的第一篇,少時學《關雎》,記得老師只是不停地給大家講解著其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如賦比興之類云云,今時今日,那些修辭手法大部分都早已忘記,然而誦讀詩文時抑揚頓挫的語調和同學們懵懵懂懂的笑聲,我們永遠無法忘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每次讀到這句,胸中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每個人都有過去,每個人都有故事,或許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物是人非的交替,生命就是一次又一次永無止境的輪迴吧。詩句中,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思緒紛繁,百感交集。那些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我們呢?我們經歷過一些事,看過一張張面孔,一次次遇見,同時也一次次擦肩而過,雖與征夫殊途,實際上我們同歸。在未來的日子裡,或許我們仍然會繼續這樣的生活,但是隻要自己覺得沒有遺憾,生活應該都是完美的。
靜靜地讀著悠揚的詩詞,飽含著的是哀婉與悽豔,“考磐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勿諼”,記得當初是因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才得知有這麼一句的,郭襄對多年前的楊過難以忘懷,心中早已是一灘死水,然而在少林寺與何足道萍水相逢時卻因為這一句和那琴聲而心中頓起漣漪,不能不說是詩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獨宿,永矢勿告”,她留下這樣一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一段沒有下文的露水情緣,然而這段我看很多遍還是無法完全明瞭箇中真意,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吧。
當然,詩經中所有的不只是關於愛情關於生活的句子,還有對國家的忠志之誓和對人民的憐惜之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你聽,這是戰士上陣殺敵前發出的吼聲;“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看,這是勞動人民對剝削壓迫者的怒目睥睨。連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和揮汗如雨的伐木場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誰敢說生活中不能有藝術呢?今天我們過著一天天豐富多彩的日子,卻在不停地喊著無聊乏味,只能從一些低俗且毫無意義的糟粕中咀嚼著那些被別人嚼過無數次的笑料,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我們只有認真探究生活的本質,才能獲得生活的樂趣,不然就只能在一陣陣機械的笑聲中糊塗地過完一生,而絲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樂呵些什麼。
記得去年在網上看見一個關於“七月流火”說法的笑話,說的是某位大學領導引用七月流火這句本是《詩經》中描寫天氣轉涼的句子來描述當時極度炎熱的天氣,這件事一直為世人所笑話,但是也不能只是一味怪那位領導錯用,我們應該反思,錯用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想,應該是遺忘,是忽視,對傳統文化的漠然,對過去的拋棄,不只是這位領導,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在一次次地犯著類似的錯誤,大家正在慢慢忘記我們的經典,拋棄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珍寶珠璣,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
為了喚起大家對這塊寶藏的重視,我覺得有必要再次介紹一下《詩經》,雖然在初中高中我們不止一次地學過。為保證無誤,我在網上搜索了一通,結果如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於音樂。‘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崑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據年代先後而分的。‘頌’是用於宗廟祭的樂歌。”
《詩經》像一盞清茶、一杯淡酒無聲地滋潤著我們乾涸的心田,當你彷徨的時候,請你讀一讀《詩經》;當你無助的時候,也請你讀一讀《詩經》;當你無法找到自己人生座標的時候,《詩經》可以讓你安靜下來,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圍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無所不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詩經》,她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良書,這本書裡記錄著許許多寂寞和不捨之情,人世間的背歡離合,陰晴圓缺,讓我們懂得了真諦,學會了怎樣去面對,叩問自己的“心”,人來世間為了什麼,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詩經她能讓人沉浸在人類內心深處,並得到永恆!真心希望我們中國人都能讀詩經、傳頌詩經,學習詩經這本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她可以充實我們的內心,我們才不會丟失自己的民族魂。我們只有瞭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繼往開來展望明天,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才會有希望,我中華民族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純真乾淨的《詩經》怎叫人不愛,她宛如是未經雕琢的璞玉,是生長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長成的少女,那麼的自然。留下永恆的芬芳。
《詩經》讀後感2
《詩經》我每一次品味,讀過之後,頌過之後,咀嚼過之後,一次次發現它的美好永遠是那樣甘甜爽口彷彿是巍峨山泉聖水,《詩經》她恰如萬年的醞釀,仍然有一種清澈凜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詩經》表達的那種和諧,那種執著,那種崇高,那種聖潔詩歌文字裡的純淨所感動吸引!如是帶著新鮮、好奇的心情,我都會為書中氤氳著的靈秀之氣所傾倒,漫步於《詩經》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靜,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飄逸之美;輕頌《詩經》,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賞的曲調,遠離塵世喧囂之後洗淨鉛華,如此的無與倫比、令人心醉。
《詩經》像一盞清茶、一杯淡酒無聲地滋潤著我們乾涸的心田,當你彷徨的時候,請你讀一讀《詩經》;當你無助的時候,也請你讀一讀《詩經》;當你無法找到自己人生座標的時候,《詩經》可以讓你安靜下來,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圍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無所不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詩經》,她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良書,這本書裡記錄著許許多寂寞和不捨之情,人世間的背歡離合,陰晴圓缺,讓我們懂得了真諦,學會了怎樣去面對,叩問自己的“心”,人來世間為了什麼,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詩經她能讓人沉浸在人類內心深處,並得到永恆!真心希望我們中國人都能讀詩經、傳頌詩經,學習詩經這本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她可以充實我們的內心,我們才不會丟失自己的民族魂。我們只有瞭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繼往開來展望明天,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才會有希望,我中華民族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純真乾淨的《詩經》怎叫人不愛,她宛如是未經雕琢的璞玉,是生長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長成的少女,那麼的自然。留下永恆的芬芳。
《詩經》讀後感3
《詩經》是民歌,之所以現在這樣高高在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除了語言和社會變遷之外,還有詩歌本身發展的因素。每每想讀詩經,但每每我又止步於它枯澀難懂的文字。這個國慶節,我開始閱讀《詩經》。人與書的邂逅,大抵總是這樣,涼爽的天氣,泡一杯清茶,輕輕念出書中的句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於是這枯澀的文字和著杯中迷濛的`水霧,莫名便叫人心安。這卷叫做《詩經》的古書,其實卻不是詩,而是歌。千年前那些人們,哼過吟過唱過的民歌,猶如帶著晨露的桃花,無比質樸卻又悽美高雅。一伸手,便一束在手,襯著你明豔的臉龐,盈盈地笑。孔子亦被這句子打動過吧——“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也許是古代社會沒有當今世界紛亂複雜,也許是古人心中有一絲的純美,彷彿什麼也無須遮掩,沒有粉飾,沒有忸怩,沒有故作姿態……那些四字的句子,是一顆顆袒蕩於天地之間的赤子之心,可以幫助你尋回那個還沒有受到任何汙染和傷害的最初的自己,在自然中純潔、甜美地微笑著。
讀著這些深澀難懂的文字,可以自由自在地聽從自己的心靈隨著那些句子浮想聯翩。恍惚間,我覺得自己連這身體,都被這清新之風浸潤得輕靈起來,或許連《牡丹亭》裡的杜麗娘聽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般清雅溫潤的言語,也會步出閨閣羞怯張望,看看那園子裡的嫵媚春光。
這樣的一卷書,念著念著,彷彿回到兒時心境,內心有如頭頂湛藍的天空,廣闊遼遠,深邃不可觸控。此時人不再徘徊糾纏於俗事之中,時光可以這樣從紙頁間流過,就很幸福。
遇見《詩經》,是這秋天裡最美的邂逅。因為無論是唐詩的華麗,還是宋詞的精緻,在我看來都抵不過《關睢》《蒹葭》《子衿》給我的震撼。那種質樸,那種清新,那種深沉,直抵心間,無可比擬。
遇見《詩經》,是這十月天裡,最美的邂逅。詩是對生活的歌唱、吟詠,在創作與歌詠間享受了美感,昇華了人性,使人得到了自由。在《詩經》裡我親見了《桃夭》的繁華,《出車》的深沉,似乎是真的回到遙遠的古代。
《詩經》讀後感4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國的文明早已衰落並消失,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保留了下來,並得到了發展,在經過長期的歷史積後澱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這無邊的中華文化大海中,有一顆金子之重在閃閃發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經總集。現存的《詩經》共收錄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餘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為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關雎》是為人們所主旨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為此青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反側”。這首是描述了一個男子為追求心愛美好的女子使勁渾身解數,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為純潔的愛情。類似表達純潔愛情的詩歌還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這類的怨婦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歸,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幾句詩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邊守關,邊關的軍旅生活是艱苦的,性命沒有保障、生活條件差這些都是其次,更為難過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在邊關沒人慰問、沒人關心、沒有家人的訊息,心是空的!等到終於可以回家時,一切已經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輕,心情是沉重的,開頭的幾句試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這首詩寫出了廣大將士戍邊的辛酸。
如在情人節,你收到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捧草,那草是城市裡的人很難看到的蘆葦。蘆花輕揚,隨風搖曳。啊,親愛的,先別忙著皺眉疑惑,你耐心找找,在那捧柔韌的草莖處,應該會有一張寫了字的紙:“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的,你收到的蘆花就是那最著名的愛情草。這草在花店裡是買不到的,甚至在城中都很難發現它的影子。兩千多年的那個痴情男子早就告訴我們了,那是生長在河岸旁的一種迷離的植物,如同生長在愛情和理想的彼岸。如果,如果,你真的收到了它,那就給他一個微笑吧,哪怕你也如水之湄的那個女子,雖然並不一定愛,但在他的追求中你自有了不同尋常的美。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它可以讓所有平凡的事物煥發神采,如同讓一株蘆葦變成古往今來最風致最耐人尋味的植物,只要我們是以愛的名義。“蒹葭悽悽,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兩個字的發音是那麼平靜淡然,但有了後面的蒼蒼,悽悽,瞬間把感情渲染得一片水意氤氳,山高水長。這個男子似乎不同於《詩經》中其他人,他是詩意的理想的,那水中央的夢中伊人比之具體的愛戀物件,更象心中的一個美好境界。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幾句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們都出自《鹿鳴》。《鹿鳴》是一首燕饗詩,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賓或君主表達自己的熱情和謝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誠。因此詩也是一種政治工具。
《詩經》中還有其他主題,在此就比一一舉例列舉。《詩經》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歷史、社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是中華文化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孔子曾經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因此教育部門應該把,《詩經》中更多的詩歌以各種形式編入教材,讓學生們從小學習,讓他們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深度。
《詩經》讀後感5
《詩經》是中國詩史的源頭,它積澱了豐厚的上古文化內涵,具有不朽的詩史意義,開創了中國詩歌關懷現世、注重民生疾苦、再現普通民眾思想情感的詩歌之路,它的賦比興手法更是後世詩歌藝術表現的基本法則。
餘冠英先生註譯的《詩經選》,是《詩經》中最具代表性的106首,今譯明白曉暢,註釋簡潔,且保留了詩歌的韻味。餘先生在選編時以抒情性、藝術性較強且內容具有代表性為原則進行遴選,在忠實原詩、講求出處的基礎上,以準確、生動、優美的文辭對這些古詩歌進行譯註,其目的就是讓更多的讀者能突破古奧生澀的文學語言的迷障,自由徜徉於古典詩歌的長河中,獲得美的愉悅。
在讀餘冠英先生註譯的《詩經選》後,我深深感受到《詩經》留給後人的,不僅是內容上的豐富,還有藝術手法的燦爛。
《詩經》讀後感6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中國文化猶如滾滾黃河,川流不息,而《詩經》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之源了。
老師、爸媽都這樣對我說:“五年級了,你差不多要認識文言文了,探索、體會古人的思想了。”剛寒假,外公就領著我去新華書店,請來了她——中國文化之源《詩經》。
敞開書頁,粗閱一番,倒覺得文言文並不那麼單調、乏味、古板、難懂。它的字裡行間滲透出來的魅力卻是那麼無窮。雖然書中也有註解,但是我倒覺得:毎個人必須自個兒去品讀、去品味、去作出自己別樣的解釋。
或許,文言文就是“之乎者也”;就是一些念不出的生字拗詞;就是突然發現,凸現在明星歌裡、網路語中的成語出處;就是低語細聲的“衛風”、“王風”、“大雅”、“小雅”的《詩經》格調;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七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卸,莫不靜好。”的古人含情脈脈的情感;就是賦比興的手法、風雅頌的國風……簡直目不暇接、愛不釋手!《詩經》中,小雅調裡的《黃鳥》是我最喜歡的詩韻,詩人述寫黃鳥二次:頭一次用直鋪筆法勸黃鳥不要吃自己存下的食糧,讓它飛回故鄉問候親人;其次借黃鳥處境比喻自己在異鄉的遭遇,抒發一位異鄉人不能在當地得到公正美好待遇而迸發出的怨恨,和思念故鄉的心情。
細細品讀《詩經》,書有散發出不僅思鄉之情、愛慕之情、望子成龍、還有描寫國政、家庭、友情、離別……眾多喜怒哀樂、情感交織在一起,澆灌了讀者的心田,牽引了讀者的視線,薰陶了讀者的情。
多多去翻翻老祖宗留下的瑰寶吧!去認識文言文,品味一下古人之情感,真的很快樂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