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半畝讀後感

花田半畝讀後感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花田半畝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花田半畝讀後感1

  曾經看過一本令我終身難忘的書,叫《花田半畝》,是一位美麗清新的大學女孩田維所著,雖然年僅21歲,卻擁有非凡的才華。只是這樣的才女永遠停在了21歲,這繁花似錦的年齡。

  田維,一個只有21歲的仙女般的少女,愛寫作,愛聽音樂,愛龍膽花,我從她的文字裡總看得見充實、快樂,似乎所有的疾病痛苦都是人生的一道的美味……

  她,面對死亡的沉靜,我們都沒有預料到,她對病痛的忍受,對生命的洞察,讓我們感知到一個堅強的生命。在一個個疼痛蔓延的夜晚,她用自己年輕的光芒點亮了生命的燭光。

  田維安靜地走了,室友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在她的電腦部落格裡儲存著大量的日誌。從得知病情到生命逝去,一直都在寫,每一篇無不是感恩、憂傷的故事。她的故事感動著上千人,她用自己的雙手書寫下身邊點點滴滴的感動,沒有任何抱怨,用平靜的眼神直視死亡,她說:“這樣的生命,將是驕傲而尊貴的。”她就像一隻蝴蝶,不管外面的風雨有多大,仍舊在花朵上採集著花粉。她在用愛、善良、勇氣、堅強抵禦著病魔的入侵和生命的獨舞。

  她曾經在日記中寫道:“如果可以,只讓我的右眼流淚吧。另一隻眼,讓它擁有明媚與微笑。”她開朗,愛笑。媽媽說,如果能夠再孕育你一次該多好呀。“您彷彿在怨恨自己,將我生成多病的身軀。您覺得是您造成了我連綿的苦難。媽媽,我卻時常感激您,您給了我生命。即使這身軀有許多不如意,但生命從來是獨一無二、最可寶貴的禮物。我感謝,今生是您的女兒,感謝能夠依偎在您的身旁,能夠開放在您的手心。媽媽,不幸的部分是我們共同的命運,幸福卻是更深切的主題。”讀到這裡時,我已淚流滿面,面對命運的不公,她沒有不滿,更沒有怨恨,而是淡然地接受命運,接受這不公平的,殘酷的命運。

  田維啊,我欣賞你,讚美你,你用那水晶般純潔的心,溫暖了無數人,也感動了無數人,雖然你的生命並不長久,但你的精神永存!

  “倘若,這世上從來未有我

  那麼,又有什麼遺憾

  什麼悲傷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

  死亡是寧靜的星

  歸於塵土

  歸於雨露

  這世上不再有我

  卻又無處不是我”

花田半畝讀後感2

  你是有感應的吧。當我坐在床上把《花田半畝》最後一個字看完,然後哀傷地在摘抄本上寫下“20xx、8、13”時,恰好熄燈了,我本打算在日期後寫“離開”兩個字的,覺得“逝世”太決絕,但最終你連“離開”都不讓我寫。於是,我堅信,你還在,在天堂的一片花田裡。

  我想你本不屬於人間,你是來至天空之城的天使,誤落人間,帶著純潔,善良,簡單,溫柔的光輝,滌盪著那些讀過你的人內心的汙濁,歸於安寧。終於,上天還是不忍,不忍讓你看到或經歷凡世間種種不堪與汙穢,早早地讓你回去,回到那片屬於你的只有明媚,溫柔,澄澈與笑聲的天堂。

  愛上憂傷的你,龍膽花般的女孩,皺著眉頭又偷偷幸福著,那該是多麼可愛的純真的表情,多麼無雜質的釀蜜的心啊。

  愛上你,和我一樣喜歡用瓦藍這個詞來形容天空的女孩;和我一樣喜歡端詳那一棵開花的樹;和我一樣喜歡聞生活的味道,聞記憶的味道,不去看,不去想,只是聞才能夠體會到的;和我一樣喜歡午後陽光,喜歡剛曬過的被子的味道;和我一樣懼怕熱鬧和人群,卻又離不開它;和我一樣溫潤如水,甩不開小女子的嬌嗔情懷,;和我一樣喜歡擁有棉質目光,溫文爾雅,安心可靠的人;和我一樣嚮往寧靜,用寂靜安放幸福;和我一樣希望餐雲嚼雪,遠離塵囂。

  但我深知自己是不如你的,我的心是汙濁的,沒有你水中沉浮般的清淨剔透;我是不夠堅強的,沒有你那麼樂觀,可以說出,“萬物美好,我在中央。”沒有你那麼仔細地生活,仔細地體味著自己的脈搏心跳與呼吸,心思綿密四溢。沒有你那麼跟隨內心,品自己的茶,讀自己的書,守自己的日月,自己的年華。我是屈從於現實了,每天忙碌著,讀著那些被定義為我們該讀的書,做著那些被定義為我們該做的事,謀劃著所謂光明的未來,那又是什麼,是衣食無憂,是家財萬貫,是位高權重,那是我想要的嗎?我只要一個人靜靜的生活,種一片田地,有蔬菜和水果,有一座小木屋,有安靜的書本陪伴,有午後的陽光和茶香,有流水般的音樂,樸實無華地生活,去體會每一秒的祥和寧靜與滿足,安靜地來,安靜地走,一個人的花開花落,無需過問。但現實不會任你胡思亂想,我最最親愛的父母,為了感謝你們,我只有用我現在所做的去報答你們,給你們衣食無憂的生活,給你們無需擔憂的滿意,我用盡所有的力氣學習,用盡所有的力氣生活,有時我覺得我活著是為了你們,獻出我所有的生命和自由又何妨,這都不足以抵過你們日日夜夜的牽掛和惦念。所以我不辨真假,不知方向,安靜地觀望生活,跟著人流,我懦弱膽怯,沒有你勇敢,我只是平庸,只能平庸。

  你說“抖落一路上的風塵僕僕,求一處安寧的處所,安放自己,這身軀,這靈魂。我全部的工作和努力,原來只是去尋找這房間的鑰匙。一枚晶亮的,插著翅膀的鑰匙。當我找到了,便推開那扇門。於是,之後的生涯,我不再是奔波的旅人,而是無言的草木。自開自落,一場場春光,一年年秋風,聽任自然的安排,讓我們心無雜念的盛開,在全無悲慼的謝落。”所以,我安慰自己,我現在所忙碌的是在尋找那把鑰匙,去尋找心靈的平和,無慾,無爭,寧靜,滿足的狀態,然後我就可以開始生活著自己的生活,幸福著自己的幸福,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十載的磨難,所以我等待,我願意為了那天而繼續在這塵世掙扎向前,只為了超脫這塵世。戰爭永遠是為了結束戰爭,那我活在塵世也應是為了遠離這塵世,遠離喧囂與汙穢。

  想做和你一樣的女孩,喝乾淨玻璃杯裡的白開水,吃著新鮮的可愛的甜美的水果,聽清涼的音樂,看古樸的書,有水晶般玲瓏剔透的心,做一個透明的女孩,安靜的姿態,做一個讓自己覺得很乾淨很透明的女孩。那是我喜歡和嚮往的感覺,“無風的下午,萬物明淨,心如晶亮的水晶,在陽光裡透明。”

  你說“有多少個女孩子,和我這般,虔誠地在詩歌,虔誠在年光的佛前,等待一個人的來臨,那個你只願在最美麗的時刻遇見的人,那將是萬分幸運的,於芸芸眾生的洪流,於億萬年時光的無涯。是恰好的時刻,恰好的美麗,恰好的他。”我的心隨之震顫,這是這些年我所堅守的話,她那麼輕易就描寫的如此淋漓盡致。

  我不敢去愛,我怕自己帶著一顆功利的心,我怕自己只是為了戀愛而戀愛,我怕自己是因為孤獨而戀愛,我怕所有那些可能玷汙愛情的因素,我怕錯過了真正的恰好的他,我怕在他之前我曾把心交給別人,汙濁了那顆心,我只願把所有透明與乾淨都給那個恰好的他,不讓自己有遺憾,有愧疚。我不敢奢望一個遙遠的結局,不敢相信自己足夠的幸運去獲得一個完滿的故事。讓我怎麼知道那是恰好的時間,恰好的美麗,恰好的他?既然一切早已有安排,你就慢慢地向我走來,不必著急,我會靜靜等待,以最美的姿態,等你到來。你不來,我又怎敢老去。

  漫步花田,關於生命,愛情,苦難有了不同的認識,更難得的是得到了一種平和的心境。

  田田荷花,維清至純。

  “存,吾順事。沒,吾寧也。”那片花田,終得安寧。

花田半畝讀後感3

  20xx年8月13日,田維離開人間,那年她21歲,去世前一天,她仍在寫作,留下一部用生命書寫的《花田半畝》,感動、激勵著無數人。田維是一個典型的80後女孩,但她卻沒有80後的青年人那股浮躁與衝動。她用清麗的文字告訴我們:要心存感激,善待生命,她在書中寫道:“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

  愛你所愛的人,溫柔的對待一切,不要因為不幸而怨恨和悲慼。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身患絕症的她,沒有對這個世間產生任何怨恨和悲慼,而是用僅有的時間去感恩身邊的人,去感恩生命去感恩這個社會,去感恩整個世間,就是這樣一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寫道:“媽媽說,如果能夠再次孕育你該多好,你彷彿是在怨恨自己,將我生成多病的身軀。媽媽,我卻時常感謝你,你給我生命,即使這身軀有許多不如意,但生命從來是獨一無二,最可寶貴的禮物。

  我感謝,今生是你的女兒,感謝能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夠開放在你的手心,媽媽,不幸是我們共同的命運。幸福,卻是更深切的主題。”韓冉飛說:“這世間的浮躁和喧囂,本已無以附加,可看了《花田半畝》讓我感受到那份關於生命,生活清澈的美,經典的藝術作品就應該有這樣的建造意味。”這本書,沒有明確的主題,但我想它的主題就是:感恩這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現在,我們提到“感恩”這個詞,大部分唯一想到的是感恩父母、家人、朋友,但想到感恩社會、感恩一切幫助過你的人卻很少,想到感恩一切傷害過你的人是極少,當然,這一切感恩都源於感恩父母——從感恩最親的,為你付出最多的人開始,作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能夠對自己的養育之情有所感恩,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件事——農曆五月二十三日是母親的生日,我用平時自己節餘的錢買了36朵康乃馨,將它們包紮成了一個花束,在母親吹滅蠟燭時,我從身後捧出這一束花,母親愣了一下,我微笑著大聲地說:“母親,謝謝您,這些年來對我的照顧與關愛,我買了一捧花束,與您的年齡一樣——36,祝您生日快樂!”

  母親抱著我,激動地哭了。在我耳邊說:“孩子終於長大了,長大了!”事後,母親將36朵花都用水養了起來,本來花期只有一兩個星期的花卻在母親的細心照料下開放了一個月,也許是被這份愛所感動吧。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裡,有很多人忘記了感恩,幾天前,在校門口發生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媽媽騎著電瓶三輪車跟在一個孩子後面“苦苦哀求”說:“孩子,你上車吧,別走了,媽媽今天還忙著呢,快上車,媽媽帶你回家後還要去做生意呢!”這個孩子一點都不領情:“你走,你去做你的生意,我自己走回家,不要你送,你走啊,別跟在我後面,丟架子!”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他的母親愣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旁邊的家長,學生、行人紛紛指責這個同學:“怎麼能這樣?”“太缺德了!”,“太過分了吧!”怎麼能這樣!”……是啊,不管母親是賺到錢還是賺不到錢,怎能這樣對母親——個一把鼻涕一把淚把你養大的人啊!母親,給予你生命,給予你精神上的所需,給予你物質上的所需,怎麼能如此對待母親,不談感恩,連愛母親都沒有做到!真是太過分了。

  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是否應該去反省,自己有沒有對父母不理解的行為,有沒有從幫父母分擔一份家務開始愛父母,有沒有去感恩父母。感恩,不一定需要轟轟烈烈,有時,一個動人的微笑,一個深情的擁抱,一句理解的話語,那也算是一種感恩。感恩,從身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生活,因感恩而變得精彩;生命,因感恩而變得精彩!學會感恩,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

花田半畝讀後感4

  淺藍色的封面,印著田維最愛的龍膽花,還有一行小字:一個美麗女孩的生命絕唱。同樣,也是淺藍色的,平靜,安詳。

  田維,一個北京女孩,十五歲時身患絕症,卻依舊開朗樂觀;二十一歲時,她平淡地離去了,只留下“半畝花田”。我難以想象,一個柔弱的女孩如何在病痛的折磨下寫出《花田半畝》?

  這是一本磚頭書,很厚,很重。我知道,這裡面凝結了這個女孩對生命的洞察和站在死亡面前的平靜。我知道,她並不是不懼死亡,而她是在用愛,用善良和勇氣去抵禦著病魔的入侵,以殘缺的生命在堅強地獨舞。

  扉頁中有這樣一句話: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這句話很吸引我,反覆細讀,恍然大悟,支撐起田維的堅強的就是——愛!她說:“花田裡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實的熱鬧,而是飄在半空的寂寞。”剛讀了幾頁,作者美麗的文字就給了我極大震撼,我喜歡這樣的文字,於是《花田半畝》便成了我的枕邊書,夢裡都是她淺淺的微笑。我把書中的文章稱為“日記式散文”,記錄的是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一個人、一個夢、一段往事或者一次“碎碎念”。

  田維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躺在蒼白的醫院裡,躺在蒼白的病床上,蓋著蒼白的床單,面對蒼白的牆壁和傷心得臉色蒼白的母親時,她沒有落淚,而是忍住病痛強顏歡笑,安慰她的母親,緊緊抓住母親日漸消瘦的手……看到“強顏歡笑”四個字,我感覺心裡的某個角落被一種什麼東西一把揪住,久久不能釋懷。

  這是田維的青春,我被她感動了,被她無悔的青春感動了,被《花田半畝》感動了。田維就像白中帶粉的龍膽花,純潔而又不羈。她是一隻生活在風雨中的蝴蝶,忍受著風吹雨打,卻將最美麗的笑容送給人們。

  半畝花田裡,龍膽花謝了,蝴蝶飛走了,但那曾經絢爛的花兒和那曾繞著田維飛舞的蝴蝶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溫暖了無數人的心靈。

花田半畝讀後感5

  第一次,看見田維這個名字,要追尋到20xx年的第20期的《讀者》裡的書,《花田半畝》讀後感。《提前的祝福》。也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孩――田維――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說起來,竟是那麼可笑,我當時只是覺得“這本書還可以,有時間去看看”。呵,有誰知道,“還可以”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現在看來,絕對是一種褻瀆了。除了自嘲,我覺得很後悔沒有當時就看完這本書,也許我的態度不會不夠堅強。當我面對那麼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也許我的生活不會像現在這樣……

  剛看到這本書時,扉頁的話語頓時已經讓我對所有的煩惱和糾結釋然了,她說:“生活終究是熱鬧,世俗,喧囂,甚至骯髒。但這就是我所眷戀的生活,我不該拒絕它的真面目。”能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並具有博大的胸懷來承受生活帶來的種種壓力,這是何等的高明通徹。

  《花田半畝》是一本日誌式的散文集,田維的每一篇日誌在我們看來都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瑣碎。冬天課間那杯熱氣騰騰的咖啡,聊齋裡的嬰寧,捧一束玫瑰的男人,祖母的花園……這些就是她在蒼白的病房裡把徹骨的寒冷驅走的溫馨。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是安靜的(儘管她盼望著、盼望過)。但是顯然她把一切灰色的東西都看淡了,只留下那些彩色的溫馨於腦海,溫暖自己和周圍的人。也許,學會在記憶中選擇的人就會經常快樂。

  “纖痛”是20xx年8月15日的日誌的標題,事實是她的生活經常被“纖痛”造訪,記錄疾病給自己帶來的那撕心裂肺的疼痛,而她稱那種疼痛為“纖痛”。“當痛苦隨著髮絲飄落,悄無聲息,是怎樣的滋味。”“那麼許多,不可遏制,纖細的疼痛。好像髮絲的生長,在我心上。”病魔在她正值美麗青春綻放的年紀找上門來,肆意的蹂躪著她弱小但堅強的身體。然而血癌並沒有給田維帶來絕望,反而讓她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讀後感《《花田半畝》讀後感》。她學會了珍惜,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感激媽媽給自己的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而不是責怪媽媽給了自己一個多病的身體。她說:“倘若,這世上從未有我。那麼,又有什麼遺憾,什麼悲傷。生命是跌撞得曲折。死亡是寧靜的星、歸於塵土,歸於雨露,這世上不再有我,卻又無處不是我。”

  這讓我想起,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在接受生活所賜予的一切,無論我們所經歷的是幸福,是痛苦,是如意,是坎坷,都應當泰然面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度什麼時候才能走進我們的思想裡。我想:用一顆歸隱的心來看待身邊的事物,不因得失或喜或悲,如此才不會對生活絕望。

  我能想到一個臉色蒼白的女孩常常站在自家或者醫院的小小的陽臺上,露出甜美的微笑,面對太陽,那麼真實、那麼無畏。然後靜靜地走到書桌前,坐下,拿起筆,感激生活賜予的不一樣的今天。隨手寫下的一段段美妙的句子,潦草的字跡像個頑皮的孩子,在潔白的紙上嬉皮笑臉。她的的樂觀讓人感到心疼,為什麼她如此熱愛生活,而生活卻沒有給予她一點幸福的眷戀?儘管這樣她絲毫沒有感到不公平,因為這就是她的生活。

  《花》裡的文字,除了溫馨的幸福外,也深深地浸潤著她的倔強與堅韌。只有時時平靜地與死神對視的她,才可以站在生與死的埠,默默地微笑。我想,她一定在祝福她的親人,她的朋友,以及陌生人般的我們。奇蹟終究沒能在她身上延續,如她喜愛的龍膽花般憂傷的她在離去前給我們留下了最美麗的舞蹈。她那純粹的微笑告訴人們,沒有什麼能讓我們不熱愛生活,從容地把痛苦遺忘,幸福永遠是生命裡最深刻的主題。

  一個用生命寫作的女孩啊,我想對你說:“此時此刻,我能喝著一杯熱氣騰騰的白開水,坐在電腦前敲那些關於你的文字,我覺得自己很幸福。謝謝你,在你離去之前留下的生命的火種,照亮了我心中的小屋。願你在天堂幸福。”

花田半畝讀後感6

  在死亡的悲泣裡,搖曳著生命的歡顏倘若、這世界上從未有我,那麼又有什麼遺憾、什麼悲傷、生命裡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寧靜的星!歸於塵土,歸於雨露。這世上不再有我,卻又無處不是我!田維,一個美麗的女孩子,真誠、善良、純潔、靈秀。她愛這個世界,用一顆清水做的心,純粹的愛著、虔誠的寫著。她用明亮的雙眸捕捉了生活中所有細微的美好,種在她心裡。溫暖、繽紛、幸福、多情、痛苦?是她的情懷、燦爛地,在她心田裡,生長出來、很生動,似一片蘊含了無限深意的風景。就如你所說的那樣,把她的滿腔情懷比作花田吧,她在春天裡從容地播種,在夏天裡熱切地期盼成長,在秋天裡快樂的收穫,在冬天裡安然的沉默。她的花田裡枝椏搖曳,清香朵朵!

  可惜,這美麗的花田只有半畝。因為在一個寧靜的夏天的夜晚,這美好女孩比作那翩翩的蝴蝶飛到了另一個世界,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她所鍾愛的這個珍貴的人間,只留下她的花田半畝,繼續明亮記憶的星空,延續感情的溪流,延續著對生命的思考與珍重。

  《花田半畝》終於買到了,正如她自己所說,花田裡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實的熱鬧、是飄在半空的寂寞。紫色龍膽花的背景和田工整的手跡,以及明媚的笑,在春日的陽光下和光線一起飛舞,精靈般。在田微笑的身後,旺盛著生的氣息,北京植物園的花含苞欲放,還未仔細去讀,彩頁都是花,各種花,色彩通透。田最喜愛的龍膽花、花語只愛上憂傷的你。花田比我想像中要厚重,沒有過多的裝飾,滿滿的是五十多萬字的作品。可見,田在離開前的生命歲月中,心裡懷著怎樣的眷戀與不捨。細膩的心思想要把遇見的一切生活和周遭的人事都用一顆不然塵湮得詩心去雕琢成文字、雕刻成靈魂深處的記憶。花田裡,我看到田田對生活之愛、生命之愛,又看到“在死亡的悲泣裡”搖曳著“生命的歡顏”事實正如田維所述,或許太多聰明、乖巧。她從小就是一個受寵天使、父母之愛、友情關懷、戀人牽手。田田平生所給予他人的愛,在她生病後,一樣不落的回報給了她。看的出,她很想把每一次感動和關愛都付諸文字,但天堂使者迫不及待的收回了這位仙子,在生命的最後幾天,她不止一次鼓勵自己、她說:心存感激的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

  愛你所愛的人,溫柔的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慼。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的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

  可是,人生就像一個有許多缺口的圓,這些缺口就是遺憾,人的一生不管長短,不可能不留下遺憾,田維也一樣,如果你認真讀《花田半畝》,你會發現,背後藏著無數帶往天國的遺憾。比如,媽媽無盡的'眼淚、哀思與孤寂。比如,父親的沉默和醉酒、再比如,你多麼想去天堂之前披上潔白的婚紗、如今,在北京西山腳下,有一塊安靜的墓園,上面刻著田維小小的名字、在名字下面,常年放著一束含苞欲放的龍膽花兒、

  那個愛龍膽花的女子。

  那個如龍膽花般的女子。

  誰能讀懂,她的寂寞與憂傷?

花田半畝讀後感7

  《花田半畝》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也許從沒聽說過,它的作者不像魯迅那樣家喻戶曉;不想海倫.凱勒那樣有著非凡遭遇。她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女孩——田維。她一個身患絕症,但對生命充滿信心從不放棄,從心底熱愛生命的堅強女孩,她用她那短暫的一生譜寫著生活。《花田半畝》一篇篇的故事是她一次次忍耐著病痛寫下的對這個世界的眷戀,她用21年的短暫年華讓我懂得了太多太多,每一滴淚,一抹微笑……

  最近,看了田維的《花田半畝》,內心雖不是被震撼,卻也被觸動了,深深的觸動……她的文字優美、平靜,像山間的溪水,緩緩流淌,洗去城市喧鬧的浮華,帶來心靈的清澈、平和。她的文字太過於平靜,平靜中卻帶有淡淡的憂傷,幾絲幾縷不易察覺的憂傷。但合上書,卻有想哭的感覺。如此悽美的文字,如此悽美的人。文字總是會反映出人的內心。能寫出如此平靜的文字的人,內心也一定是波瀾不驚。正如梁曉聲老師所說:“她(田維)有著同齡人不該有的平靜。”從她的文字裡我還讀到了她對文學的認真態度,更讀懂了她的疼痛,她的善良,她的樂觀,還有她對生命的渴望,對母愛的感激……她是滿天繁星中平凡的一顆星,也是最璀璨的一顆。她用平凡的文字記錄她生活的點點滴滴,讀起來那樣親切,那樣純淨,恍然間,竟感覺她並未離去……這樣如白蓮般純潔的人,怎會這樣悄然而逝?這麼惹人憐愛的人,怎麼會捨得她離去?

  她說:“每個面臨過死亡的人,都懂得了眷戀生命。心存感激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地對待一切,不要因為不幸而怨恨和悲慼。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田維,身患絕症還如此樂觀,我耳聰目明,身體健康,還時常抱怨:為什麼我沒有什麼一技之長?為什麼我沒有一個完美合群的性格?為什麼……我在抱怨時有想過別人嗎?我已經很幸福了,豐衣足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山區的孩子們有這樣好的環境嗎?我該知足了!!!!!田維一天天的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即使這樣也沒能使她放棄對生命的憧憬,嚮往……> “如果——能夠不因醜陋而自卑——不因病弱而哀傷——不因困頓而絕望——生命 本可以很明亮。”因為藥物,田維的臉變得臃腫,她開始不願照鏡子,怕看到鏡子中那張醜陋陌生的臉,她經歷了太多。我在有關《花田半畝》的部落格裡寫道:你帶著微笑去了天國,卻留給我無盡的思念!我知道,我們之間隔著幾億光年的距離!我望著風,希望那綿綿的風能帶給你我綿綿的祝福!~淚染花田。

  讀完《花田半畝》我明白了許多,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人是百分百幸福的,但是我們可以去爭取,有自己的不懈努力去贏得幸福。我們來自於偶然,生命只有一次,田維成績優異,有很好的作文功底,可是她的生命在21歲的花樣年華凋謝了,我在想上天為何這樣不公平?讓如此美麗善良的女孩紅顏薄命?哎,上帝也在嫉妒啊,才會讓最美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

  田田姐姐,希望我可以這樣叫你,你只是肉體離開了我們,你的靈魂依舊在我們身邊,願你在天國過好。

  美麗的蝶兒飛走了,留下人們的無限懷想……願你在天國平安。

  如果有來生,希望我們可以成為朋友!

花田半畝讀後感8

  《花田半畝》真是一個美麗的名字。當初在書店,我就是因為這個帶有詩意的名字停下腳步的。可是翻開書頁,細細品讀時,我被震撼了。書中,記錄著一個花一般的女孩最後的生命獨舞。

  作者田維正值豆蔻年華,但在這笑顏如花的年齡,病魔無情地伸向了她,留給我們的是她所鍾愛的文字。病魔的侵蝕,使這個不平凡的女孩超乎常人的堅強。從她的文字中折射出來的,是一種平靜,是一種不屈。

  《花田半畝》是田維20xx年至20xx年的心路歷程。有笑,有淚,有辛酸,有痛苦。記錄了她生活的點點滴滴。有她對美好過去的回憶,有她在夜深人靜時的思索,有她在街邊的見聞感受……一個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女孩,依然執著地熱愛文字,熱愛生活。她留給我們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她在日記中這樣說:“也許,這只是因為我是個疼痛著的孩子,對於疼痛我已不那麼畏懼。我總是咬著牙站起來繼續向前跑去,因為我知道風在前方。”這樣一個不屈的生命,咬著牙經受各種風吹雨打。無論是誰,都會為這樣的生命而疼惜。

  相比之下,我們那些所謂的堅強又算得了什麼。跟這個女孩相比我們都太幸福了!一個能在死亡面前微笑,在死亡的逼近下仍能黯然、平靜地生活,仍能對一切都充滿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地活著,勇敢地活著,快樂地活著!

花田半畝讀後感9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這一次,又是那麼的可貴,生命是獨一無二。《花田半畝》,一個美麗女孩的生命絕唱,她,僅僅21歲,就走了,悄悄地走了。可是,她並沒有感到遺憾,她曾說過:“心存感激的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的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慼。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是的,這個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即使生命最終也會隨浮華遠去……這位女孩,就是《花田半畝》的作者,田維。這個女孩的生命,如絢花之燦爛,即使裡面,流動著一絲淡淡的憂傷……

  《花田半畝》主要講述的是田維生前寫的日誌及小說,看完這本書,我哭了,我哭不僅僅因為田田的離去而感到惋惜,還因為這本書記載著她以前生活的一點一滴,而這些,又是那麼的華麗、憂傷。田田的一首詩:倘若,這世上從來未有我。那麼,又有什麼遺憾,什麼悲傷。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寧靜的星。歸於塵土,歸於語錄。這世上不再有我,卻又無處不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從這段話中,我可以讀到田田面臨死亡是多麼的沉靜。15歲,得知了自己患有類似白血病的症狀,可是,田田很堅強,一直微笑著面對著她即將結束的人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雖然會不經意的掉下眼淚,可是,她還是從容淡定的接受了所有的安排,她對自己說:“我要勇敢,我一定要勇敢起來!”田田在書中寫自己很愛喝咖啡,因為一杯飄香的咖啡,檯燈之下,一支筆,一份心情,一顆平靜的心,這是她想要的簡單生活。即使,再也不能喝了,在這些沒有喝咖啡的日子裡,甚至可以說,以後,連自己最心愛的咖啡都見不到了,聞不到了,田田又會是怎麼樣的呢,她一個人該要怎麼度過剩下的時光?我不敢想象……

  田田也有柔弱的一面。當面對與親朋好友分離的痛苦時,她的心,像針刺一般的疼痛,當面對將要消逝的青春,她的心,在苦苦掙扎、抽痛著。她還不想離開呢,可是命運,誰也不能改變,她只能默默的接受這殘酷的現實,默默地承載著痛苦……就這樣,田田撐過了高中及大學這幾年,唉,還是撐不下了,就這樣,靜悄悄的走了,永遠的走了……留給我們的,沒有遺憾……著名作家梁曉聲曾這樣描述過田田:她是經常與死神波瀾不驚對視的人,她是一個了不起的女孩!蝶兒飛走了……讓我們一起靜靜的用哀思低唱一曲《詠蝶》…………沒錯,田田宛如一隻蝶,一隻堅強不屈的蝶,一隻不懼與死神對抗的蝶……

  其實,我很羨慕田田,因為她有一顆樂觀的心,可以正確的微笑著面對一切……有時候,我會因為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挫敗而感到煩惱、自卑,有時會一個人靜靜的想: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以前,我會抱怨上天對這個世界不公平,可是,看了《花田半畝》這本書後,我不再有那種不公平的念頭了,其實仔細的想一想,生命是多麼的有意義,田田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是有意義的,這本書正在重新演繹著田田生命的獨舞……我要謝謝田田,謝謝她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活著的快樂,謝謝她讓我真正的感悟到了生命的價值,人生的真諦,謝謝她…………

  田田的文字裡,每一篇都有著同樣的意義:珍愛生命,幸福生活。以前,我根本不懂怎麼樣去珍惜任何東西,包括生命,總覺得天天都過著乏味的生活。我知道,這是錯的。上天賜予了我們每個人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截然不同,有的樂多悲少,有的悲多樂少……仔細的想想自己的生命,其實,每天都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其實,並沒有嘴上說的那麼的不堅強。所謂的堅強,不就是樂觀及勇敢的,快樂的面對一切,微笑生活嗎?這些,我都做到了,不能完全肯定我就是堅強的,但至少,證明了我有著堅強的一面。田田的堅強、樂觀,我比不上,可是,我堅強過。如果沒有這本《花田半畝》,我根本就不懂得什麼是堅強,什麼是生命真正的價值,此刻,我只有六個字:真心對待生命。

  “花田裡的文字,不是生活真正的熱鬧,是飄在半空的寂寞。我愛那凌空的寂寞,因寂寞而冷靜,而人卻不能夠用雙腳去行走。生活中就是熱鬧的,世俗,喧囂,甚至骯髒。但這就是我所眷戀的生活,我不該拒絕它真實的面目。——田維”你讀出了什麼?雖然我不知道田田說的“骯髒”是什麼意思,但想必我們都是一樣的,一樣的讀出了田田對著人世間的重重眷戀,依依不捨。可是,她說,她很滿足了……

  生前,蝶兒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飛著;逝後,蝶兒悄然無息的飛走了,也是不帶一絲憂慮,靜靜的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花田半畝讀後感10

  喜歡在夜裡,亮一盞孤燈,一個人安靜地閱讀田維的文章——也許是因為我和她有著相似的經歷吧。相近的年紀,同樣面臨著諸如生命之類的考驗,我們是否屈服過不知道,但我們都欣然接受上天給予我們的一切,即使這一切有多麼地不如意。

  田維的文字是一條靜靜流淌的河,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富有極深的意義,蘊含極強的生命力。是的,她的文字是有生命的。她總是能從日常瑣細小事中取景,加工,放大,然後用極美的文字展現出來,讓人讀著像是親身經歷著一般。由一個個漢字呈現的景象不斷在眼前浮現,讓我浮想聯翩。她的文字是要用一顆平靜的心和一種優雅的姿態來欣賞的一種美的東西,如果不以美的眼光來欣賞,是無法聽到作者內心深處所發出的那一種呼喚的。

  田維的文字是感恩和堅忍的,一個經常與死神對視而波瀾不驚的女孩,她的目光裡會有超乎她年齡的沉靜與淡然。她說:“迎接所有安排,而無所怨恨和悲慼,從容淡定。這樣的生命,將是驕傲而尊貴的。”她還說:“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著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如果可以,就只讓我的右眼去流淚吧,另一隻眼,讓她擁有明媚的微笑。”也許與她相比,我是幸福太多、順利太多了吧,至少我還有漫長的歲月可以揮霍,不用時時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文字是個奇妙而難以駕馭的東西,可在田維筆下,它們總能綻放出迷人的光彩,讓人羨慕而嫉妒。也許田維就是有那種神奇的魔力,她的氣質與她的文章渾然一體,看她的作品,就彷彿看到了她的身影、她的微笑、她的靈魂。

  田維是留戀人間的天使,她帶給人間溫暖和光亮,自己卻承受著苦與痛,肉體的,更是精神的。於是,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在英仙座流星雨的陪伴下,她告別了自己短暫的21個春秋,告別了所有她愛的和愛她的人們。

  走進花田,看花不敗。田維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愛與希望,如她所說,這世上再沒有她,卻又無處不是她。那麼,《花田半畝》就應該是田維用生命和愛呵護出的留給世間的最美的語言的花朵,我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