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元素》讀後感

《設計元素》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元素》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羅伊娜認為,不可能在一張紙上很好的進行三維設計,那就像是在畫一副雕塑。所以她的教學課題,都是建立在草模上的,用手和眼睛去訓練設計師對空間和形體的直覺感受,而不是用平面和畫筆去訓練這種對三維感知能力。用二維的方法訓練三維的能力,似乎我國的大部分設計教育都在用這個荒誕的邏輯進行教學。在工作中,大部分設計師也因為做模型的成本問題,而缺乏機會做大量的實體模型,去對比不同的造型的精確比例問題。

  羅伊娜說,優美形體和普通形體之間的區別在於它們比例的精確性。精確性是一種無法觸控但又非常真實的特性,對這種特性的領會是藝術家最具價值的財富之一。培養這種敏感性的方法,就是訓練自己透過直覺來意識到美的關係(這裡的關係主要就是指各種元素之間的比例)。如何獲得這種直覺,就是靠透過做大量的模型,不斷觀察和修正這些模型,從而訓練自己的眼睛和手對物體的感知。

  從邏輯上來看,要跑的快就要多訓練跑步,要想變成大胃王就要不斷的`吃來撐大自己的胃。設計師之間的差異,除了邏輯性和分析思考外(這些反而相對容易訓練),很重要的差異性就是對美的敏感度。而影響一個物體是否美的核心因素,就是構成這個物體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羅伊娜的課題,就是把這種關係抽象為立體形態之間的關係,藉由讓設計師不斷去創作新的關係(各種不同型別的模型)來訓練對美的直覺感受的敏感度。不論是油畫、建築、產品、平面設計,本質上來說,都在使用這種相同的敏感度來進行創作的。只是各自領域,用的材料不同罷了。

  我老婆每天都在研究如何進行服裝搭配,所以對服裝款式之間如何搭配才能形成合適的風格,她的敏感度是比一般人高很多的。而她的朋友,因為缺乏這種練習,就只能去買品牌套裝,買的其實就是現成的搭配,還不一定適合自己。為什麼大城市的人的美感總好於小城市的,很重要的一點是耳濡目染的好東西更多,潛移默化的訓練了自己的直覺感受。

  羅伊娜的第一個練習課題,是直稜體。因為直稜體是最基礎的形態元素,就像拼音字母。練習的主要內容是用3個不同體積的直稜體來構建不同的比例關係,直稜體之間必須互相垂直,這也是為了進一步縮小這個練習的核心目標,訓練對形體關係的敏感度。設計師能用的元素,就是不同長寬高的體塊,體塊之間的關係也只有三種:相貫、楔入和支撐。

  這個練習和平時工作中受到的約束非常相似,構成一個產品的各個功能模組,就像是不同體積的直稜體,透過不斷調整不同功能模組的比例與位置關係,讓產品從各個角度都顯得好看和生動。那些模仿AirPods的大牌耳機,比如華為的產品,無論如何都感覺像照貓畫虎,就是因為蘋果已經在比例上把這個產品的形態推敲到極致了,用羅伊娜的話來說就是,設計中所有的視覺關係被組織成為一個細膩的依賴關係,所有元素相互支援相互加強,任何細小的改變都會擾亂這種完美的平衡和張力。這樣,你就明白自己已經實現了統一性。在ive的自傳書中有提到,他的工作特點就是做無數多的原型,去對比之間的細節差異,直到他找到最滿意的那個為止,這正和羅伊娜的訓練方式如出一轍。

  正如羅伊娜告誡學生說的,這種練習有些枯燥乏味,且需要長期的訓練。但一旦提升了這種能力,就能和其他設計師拉開差距。羅伊娜堅持認為設計師的基本角色是形體創造者,但她強調的形體是那種有生命力的造型,而不是僅僅在於滿足功能需求的流水線的造型。這種把造型提升到生命的高度,確實需要設計師對自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無論如何,想要掌握這種能力,最起碼已經有一套使用了超過50年的方法了,值得每一位想要突破自己的設計師去嘗試一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