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四十八樣》讀後感

馮驥才《四十八樣》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馮驥才《四十八樣》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馮驥才的《四十八樣》是收錄在《俗世奇人》中的一篇關於天津手藝人的一個小故事,表現出的作者對於民間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追求。假如你是生意人,說不定還能從中有所收穫。

  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你的'東西再好,但是別人不知道你的好,那也是無用。《四十八樣》中的主人俞六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手藝人。他的藥糖是一絕,但是不說不唱也不吆喝。街坊劉二爺給他支招,俞六心靈手巧,琢磨出了新的招式。在別人爭相學他的時候,經過幾番改變之後,再也沒有人學他的。不得不說,劉二爺為人的善良,他很有生活閱歷,並且毫無保留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把生意經告訴這一個外鄉人,很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最後一句“俞家能耐不傳女,誰我兒子誰學藝”,讓我看出了劉二爺的智慧。同樣,俞六作為手藝人的代表,不是迂腐的買賣人,而是懂得變通,踏實肯幹。能把他的手藝宣傳出去,一方面得益於劉二爺,另一方面得益於自己的勤勞。做生意就應該這樣的。這不就是傳統藝人不斷創新,具有匠心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現代社會面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有些傳統手工藝的失傳,有些絕活得不到傳承,就像文中的俞六手藝絕活後繼無人的例子還有很多。傳統手工藝是我們的民間文化瑰寶,如果不能傳下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作者也是透過這樣的文章呼籲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繼承,將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發揚光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