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1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雷鋒車的故事》,我頗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連雲港車站裡的80多名員工,他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助人為樂,學習雷鋒的組織。他們到處行善,幫助別人,成為學雷鋒,做好事的標誌性人物。

  “雷鋒車”組裡有許多成員,而每個人都做過許多好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便是李保英了,她做過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事情是:一個小朋友的爸爸早逝,媽媽狠心地離開了家,一直和奶奶相依為命,可是,現在奶奶也撒手人寰,鄉親們見他可憐,便紛紛出錢,讓他自己到外面去找媽媽。那個時候已經很晚了,李保英便把她帶到自己家裡,給他吃給他睡,還給她換上新的衣服,最後他們倆真的成為了親人。李保英愛旅客也愛旅客的孩子,即使給旅客的孩子哺乳之後,自己的兒子受到交叉感染,得了小兒麻痺症,落下終生殘疾,她也無怨無悔。有人問她:“你圖個啥呢?”她笑了笑說:“幫助別人就是快樂,奉獻社會就是滿足。”

  是的,我們只有幫助別人,自己才能得到快樂。有人會問:“怎樣才算幫助別人呢?”其實很簡單。當你看見一個老年人在獨自行走時,去攙扶一下他;當別人摔倒時,將他從地上扶起來,當別人忘帶東西時,向他施以援手等等。這些都算是幫助別人。

  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一個例子:

  今年年初,一名男孩因在河邊玩耍而不慎跌入河中,楊嚮明老師碰巧路過得知這一情況後,二話不說,立馬跳入河中,而他卻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同學們,讓我們都獻出自己的一份愛,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2

  雷鋒車?和雷鋒有關嗎?當我在書店看到《雷鋒車的故事》一書時,就好奇地買下它,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不禁熱淚盈眶。讀中我也很欣慰,因為我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的一件好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到家對面的小商店買東西,正在等車輛過去的時候,忽然看到路邊有一位老奶奶,顫巍巍的,感覺像要摔倒了似的。我連忙跑過去,小聲地問老奶奶:“奶奶,您去哪?”“哦,我是去上小商店裡買些東西。”老奶奶微笑著回答。“正好,奶奶,我也是去小商店裡買東西的,我扶您去吧!”“可是我走路很慢的,怕……”還沒等老奶奶說完,我就搶著說:“沒事的,我陪您!”說完,我就攙著老奶奶的手,扶著老奶奶過馬路。到了小商店裡,我和老奶奶各選了自己需要的東西,我朝老奶奶買的東西一看,哇,老奶奶面前的東西可真多啊!都快成山了!“我幫您拎吧!”“這……好嗎?”“沒關係的。”我費力地拎著像山樣的東西,跟在老奶奶的身後,雖然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對於我來說,卻有幾個世紀那麼長。終於到了老奶奶家,我放下了像山一樣的東西。

  “奶奶,我走了!!”

  “留下來喝口水再走吧!”

  “不用啦,我走啦!”

  在我跑的途中,聽見老奶奶喃喃地說:“真是個小雷鋒啊!”

  看著手中的書,想到“雷鋒車”組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我知道了我長大以後也要像他們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3

  在20xx年的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叫《雷鋒車的故事》我的感受非常深。因為雷鋒做的事簡直是驚天動地,看看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有一次,雷鋒因公外出,他在瀋陽車站,看見了一個老太太,在火車旁焦慮的徘徊著像是有什麼困難。我上前詢問,原來這位老太太是從山東來部隊找她的兒子,路費用光了,我瞭解清楚後,立即請她老人家吃了飯,並給她買好了她兒子駐地的車票。在那月8日,這位老太太的兒子給我們部隊首長寫來了一封感謝信。看了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雷鋒非常樂於助人。雷鋒做事正如他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名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到無線的服務中去···雷鋒的這句名言我可以感受到雷鋒肯吃苦耐勞,肯用 心的為人民服務,他能做到苦了自己,讓別人能好好的修生養性,生活中,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們會像雷鋒一樣去幫助他嗎?也許有時會,有時不會,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幫助別人,總之我有時如果是看到非常好的朋友遇到需要幫助的事,我一定會幫助她,但是也有時如果我看到和我作對的人,我一定不會在他(她)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他。可是雷鋒不管是對自己部隊的隊員,還是對老少青年,都是會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他們的。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在生活中應該不管是任何親人朋友還是班裡的成員都應該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助他們。我應該要加油!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4

  “寧願自己千般苦,不讓旅客一時難”!這是新浦汽車總站,一批批年輕姑娘組成的“雷鋒車”手們的真實寫照。我讀了《“雷鋒車”的故事》這本書,深受感動。

  感動的是“雷鋒車”手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有一次,青年婦女李菲兒一個人下車買早飯,把3歲的兒子放在座位上,司機沒點人數就把車開走了。“雷鋒車”手們和民警駕車順路追趕,幫她找回兒子。

  感動的是“雷鋒車”手們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周友運夫妻生活不能自理,小女兒周娟學費沒著落。“雷鋒車”手瞭解了他們家的情況,用200元錢給她交了學費,給她提供了三年的學習用品。後來,她們還常來周娟家幫忙打掃,過節送來肉蛋、糧油……看到“雷鋒車”手們這麼關愛周友運一家,鄰居都誇讚周家有一群好“親戚”,周友運也直說“雷鋒車”手是“救命恩人”!

  感動的.是“雷鋒車”手們拾金不昧的品質。還有一次,小莫在汽車上睡著了,把裝有3千元的手提包弄丟了。老莫來到蘇欣汽車站,找到了手提包,錢物完好無損。這個包被“雷鋒車”手拾到並且完璧歸趙。老莫為了表達謝意,當即趕製了一面錦旗,上面印著:雷鋒精神代代相傳,拾金不昧風格高尚。送給讓他們全家感激不已的“雷鋒車”組。

  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雷鋒同志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我要學習“雷鋒車”手們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學習她們幾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的精神,要讓“雷鋒車”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讀後感》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雷鋒車”的故事》,裡面的內容讓我非常感動。

  在《“雷鋒車”的故事》裡面最令我感動的是一篇名叫《為你撐起一把傘》的故事,具體內容是這樣的:1965年3月18日,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可對於宿遷市湖東中學的退休老教師錢杭林來說卻終身難忘。

  那一天,錢杭林從部隊退伍回鄉,到新浦火車站時,已是傍晚,天還下著小雨,他下了火車,從包裹房裡領取了包裹“一隻木箱、兩個提包和一紙箱書,四件加起來足有一百多斤重,面對這麼多的行李,錢杭林痴痴地站著,躊躇了好長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這時,從北邊來了兩個打著雨傘的姑娘,她們是新浦汽車總站的”雷鋒車“手,她倆見錢杭林站在一堆行李邊喘著粗氣,便問:”同志,是去汽車站嗎?“錢杭林說:”不,去旅社。“聽說去旅社,姑娘又問:”那你明天要坐車嗎?“”對,我家在宿遷明天到車站轉車。“錢杭林說。另一個姑娘接著說:”你有那麼多行李,還不如直接搬到車站。“錢杭林聽了之後說:”對對,先去汽車站。“就這樣兩個姑娘和錢杭林一起把行李搬到了汽車站。

  在這本書裡面講的都是”雷鋒車“手如何幫助有困難的人,所以看完這本書後我發出一聲感嘆:”雷鋒車手,你們都是好樣的。“

《雷鋒車的故事》讀後感6

  自從我讀過《雷鋒車的故事》後,它深深地感動著我,雷鋒車手們個個充滿愛心,樂於助人,和雷鋒一樣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這樣的事。有一次,我看見一位老爺爺站在馬路邊,想要過馬路。這時,有一位小青年走過來,二話不說就攙扶著老爺爺小心翼翼地過馬路。之後,老爺爺問他他的家在哪裡時,小青年卻微笑不語。

  記得有一次,我去上學,到了大廳,我看見有一個小妹妹不小心摔倒在地。別人對她視而不見,我剛想低頭默默地走過,想讓她自己爬起來。突然,有一位大哥哥向她走來,把她扶起來,拍了拍她的衣服,關切地問:'“你沒事吧?下次小心點。”接著他又去忙他的事了,看到這一幕,我十分後悔,心想:雷鋒做了那麼多好事,而我,卻對需要幫助的人視而不見,下次我一定不會再這樣了。

  碰巧,今天下午,天上飄下了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我出門時帶了一把雨傘,我走著走著,碰到了一位小同學。他因為沒帶雨傘,全身都淋溼了。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把雨傘借給他,我又想起了上午的事情,我一定要幫他!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向他走去,和他共打一把傘,直到把他送到家。雖然我的左半身被淋溼了,但我因為做了一件好事,心裡暖洋洋的。

  這時,我想,要是所有的人都這樣,那世界不就更美好了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