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溫度》讀後感(通用5篇)

《歷史的溫度》讀後感(通用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歷史的溫度》(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歷史的溫度》讀後感 篇1

  古人曾說:“以鏡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歷史是什麼哪?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又有幾分真實?其實歷史是萬花筒,每個人看到的不同,每個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殘酷,有的人看到了溫情,有的人看到了殺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贖,有的人看見了別人,有的人看見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這本書以第三者的角度,對每一件歷史趣事娓娓道來,風趣的文字讓原本枯燥的歷史變得活色生香,使得看似由時間、地點和一連串資料組成的歷史事件,變成有血有肉、有人性、有真的性情的人組成的故事!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而是變得有趣、有溫度,是暖暖的,鮮活的!

  歷史的發展總是偶然中藏著必然。對於處在歷史長河中的人物,後來的我們是沒有資格站在上帝的視角去評議的,只能瞭解歷史、尊重歷史,然後以史為鑑。每個靈魂都有其過錯和美德。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並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所以,當我們少了些自以為是會對事物發展以及人物有更客觀更理性的認知。思維的廣角度決定了我們的認知高度與層次,所謂眼界與見識皆與思維方式脫不了干係,培養自我的多維視角對於我們更好地生活頗有助益。博觀而約取,像張伯苓先生提出的南開校訓那樣: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穿越歷史發現奇蹟都是有信仰的人創造的。一如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的臺詞:“你無法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麼強大直到它歷經考驗,正如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麼強大直至跋山涉水。”歷史從來不僅僅由偉大的人物創造,更多的是由藏在歷史大幕之後的平凡而又堅定的人所推動的。作為普羅大眾裡的平凡一員,依然要有自己的信仰,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何嘗不是在推動歷史發展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歷史的溫度》讀後感 篇2

  《歷史的溫度》這本書給我解答了很多的疑惑,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本書為我們講解了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下被忽略的人性的光輝。

  書中為我們講述的這些偉大人物不再刻板冷傲,作者將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的迷茫脆弱的一面生動的展現給了後人,這反而讓這些歷史上的偉人變得更加真實,更加的有血有肉。他們的奮鬥經歷啟示著後人,他們前進的腳步代表整個時代共同進步的階梯,他們忍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難與困境,使讀者不禁反思自己的經歷是否還值得抱怨。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切實感受著時代的變化,感受潮流的變動,享受科技的發展。歷史的發展日新月異,這一切似乎是必然的,卻又充滿著無數的可能性。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我時常在想,那些歷史上的“大人物”,會不會想到他們的所思所動,能對歷史車輪的行進方向產生巨大的影響?

  人類歷史的車輪不會停止,認真生活、仔細品味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或許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表達。

  《歷史的溫度》讀後感 篇3

  在這個暑假裡我偶然在爺爺家中看到一本書,就是《歷史的溫度》。歷史的溫度記得他是一套書,在新華書店見過,但當時看著有點貴,也是有另一個買書的目標,當時就先沒有買,這書是怎麼到我手裡的呢?幾年前媽媽買了之後沒看,當時三年級的我就拿起閱讀,一發不可收拾,用了一週把書全看完了。因為家裡地方很小,所以有些讀完的書就先拿到爺爺家去了,昨天去爺爺家看見了這本書,倍感親切。我的學科裡最擅長的應該說是歷史,雖然小學暫時不學,無法檢驗,但至少我對現在自己的'歷史水平還是比較滿意的,很多鄰居和媽媽的同事都誇我歷史好,還經常問我最喜歡的歷史書是什麼,如果這麼說的話,《歷史的溫度》首當其衝。

  《歷史的溫度》使用一個個小故事帶我們尋找歷史後面的真情。歷史書不怕寫的文筆不好,最怕的是無法寫出客觀的事實,讓讀者在心中留下並不是事實的作者的主觀印象,這對於當時的歷史人物來說,不公平。每個人都應該以正確的姿態,以當時真實的情況留存在歷史長河當中。這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書就用第三方的口吻講述了真實的歷史,不僅真實,而且溫暖,要不然書名叫《歷史的溫度》嘛。什麼叫溫暖,歷史書很難寫出溫暖,因為它是要把幾十,幾百,上千年前的故事講述出來,沒有人接近那個時候,沒有人體驗過那個時候,只能靠文獻和口口相傳的證據講述,自然會有讓人感到冷冰冰的感覺,這是很自然的,他不能像現在的故事一樣詳細的講給你,有時只能用一串串冷冰冰的數字,時間和地點來表示,這樣的故事是不好聽的。

  這本書在每個故事完結之後會有一個獨特的欄目:“饅頭說”。在這裡作者會把這一個歷史概括一下,並用作者少有的第一人稱來評價故事裡發生的事情。而裡面絕對會有讓你受益匪淺,陶醉其中的昇華,這些句子是公正無私的,完全能將你的世界觀造成巨大影響,讓你進入安靜,正確的自我思考,對這個世界或許有一個新的審視。

  總結一下:這本書叫《歷史的溫度》,它用溫暖的口吻帶我們尋找歷史背面的溫情與不為人所知的神秘故事。

  《歷史的溫度》讀後感 篇4

  歷史不是冷冰冰的,我們看似由時間、地點和一連串資料組成的歷史事件,背後的主角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構成了我們的歷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溫度。

  摘錄幾段讓人讀來動容的文字:

  男兒立志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

  “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諭”

  抗戰時期,一位中國士兵對一位記者表示:“中國肯定會獲勝的,肯定會。”記者問:“那時候,你準備做什麼?”士兵回答:“那時候,我肯定已經死了。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願勿忘國恥。願永世和平。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願勿忘國恥。願永世和平。

  《歷史的溫度》讀後感 篇5

  去年暑假至今我陸陸續續讀完了《歷史的溫度1、2、3、4》4本書,近期又多次重看一些篇章。這套書講了許多歷史的事,包括人物、戰爭、體育等。這套書讀著並不會讓你覺得無聊,還能補充許多歷史知識。下面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故事。

  第一個,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土肥原賢二在中國的所作所為令我氣憤,他表面上是個平易近人、言而有信的人,其實背地裡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日本劊子手!一個有一口流利北京話的男人,其實是一個日本特務!不光炸死中國當時的東北王張作霖,還造成了“花園口決堤”數十萬老百姓被淹死!正義雖然會遲到,但是絕不會缺席。1948年12月23日,土肥原賢二被處以絞刑。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抬頭感慨:當時的中國有多麼弱小,日本的這些沾滿鮮血的劊子手是多麼的可恨!

  第二個,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正面和反面。我們熟知的愛迪生——美國的發明大王,以發明電燈而聞名於世,我們經常聽到愛迪生的故事,且這些故事都是正面描述。可事實上,現實中的愛迪生並非如此,相反是他一個不擇手段攻擊競爭對手的人。當愛迪生與尼古拉·特斯拉圍繞交流電與直流電的爭論,愛迪生是主張直流電,而尼古拉·特斯拉認為交流電才是未來,而後來事實證明特斯拉才是正確的。愛迪生經常在公開場合毫不留情地攻擊對手尼古拉·特斯拉,他也常常把整個實驗團隊的功勞全部歸功於自己。

  透過讀這套書,讓我懂得,歷史向我們展露了事實,是無情的、也是有溫度的。歷史的背後,有血、有肉、有真的性情。推薦大家來看這套書,並歡迎來和我討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