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通用13篇)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通用13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1

  諸葛亮五擒五縱孟獲之後,攻克三江城,直抵良都洞、銀坑山,孟之妻祝融夫人見情況危急,在銀坑山前與蜀軍交鋒,蜀軍失利,蜀軍張飛、馬忠兩位大將被擒,趙雲主動請戰,定要生擒祝融夫人,諸葛亮認為不可,硬拼不行,必須智取。諸葛亮略施小計,一舉擒獲祝融夫人。諸葛亮為感化夫人,親自給夫人鬆綁,並設宴款待,放了祝融夫人。祝融夫人回去後,孟獲借木鹿大王的力量與蜀軍對壘,蜀軍未見識過木鹿大王的青獸陣法,只好退兵回營,向諸葛亮報告,諸葛亮安慰眾將,此次失利,只因青獸陣法特殊,諸葛亮心中早有破陣之法。次日,諸葛亮親自上陣指揮,孟獲大敗,無家可歸,祝融夫人勸孟獲投奔烏克國王,孟優建議投奔蜀軍,孟獲堅決反對。帶來洞主獻策假降,身藏暗器,趁機刺殺諸葛亮。陰謀沒有得逞,被諸葛亮識破了他們的詭計,將他們一舉擒獲,孟獲不服,諸葛亮曉之以理。孟獲說:“這次是我自己來送死,所以不算。”諸葛亮說:“我已六次擒你,這次不可再放你走了!”孟獲說:“兩川之地,原本夷人所有,你主恃強奪之,今又犯我南邦,實屬貪得無厭,我世居此地,豈能將大好河山拱手送人。”諸葛亮憤怒的說:“強詞奪理,一派胡言,向來天下以得人心者得之,當年割據紛爭,黎明塗炭,是先帝一統西蜀,恩澤兩川,爾等卻興兵鬧事,殺戮朝廷命官,滋擾地方百姓,屢犯邊庭。義師南進以來,你又屢次自言其語,窮兵黷武,使狼煙遍燃沃土,陷夷民於水火之中!罪孽深重、天下共怒!再不歸順,你將有何面目見南邦父老?!”孟獲雖有感動,但內心仍有不服,說:“孟獲仍有良策,可破蜀軍。如若再敗、不服,當斬孟獲全家。”諸葛亮說:“既然不服,我再放你回去,忍看硝煙之地重生煙火,痛惜負傷之兵再舉刀槍。此皆你之罪也!諸葛亮為使孟獲心悅沉服,歸順蜀國,竟然給孟獲鬆綁,全數釋放。孟獲重整旗鼓,並請烏克國王在桃花寨擺開戰場。諸葛亮指揮各路將士,奮勇破敵,儘管孟獲請來藤甲兵,諸葛亮巧用火攻,孟獲以慘敗告終。第七次被擒,在諸葛亮一再教化下,終於歸順蜀國,從此南中太平。

  諸葛亮奇才也,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兵法嫻熟,用兵如神,有安幫治國的雄才大略。他平定南中後,揮師北伐,與吳國孫權休好結盟,共討魏國曹丕,匡扶漢室,以投實現先帝劉備的遺願。諸葛亮的才能來自於勤奮、刻苦學習,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我要向諸葛亮學習,多讀書,讀好書,牢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立志長大後成為國家有用之材,報效祖國。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2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對別人,有時並不一定要用武力去征服而是可以先獲得他們的心……這是我對《七擒孟獲》的感悟。

  劉備死後,劉禪接位,諸葛亮為了平定南蠻,便點兵南征,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南蠻王孟獲。孟獲不服,諸葛亮便放了他,還好酒好肉的招待他。後來,一次又一次……最後在第七次,孟獲他感動了,便歸順了諸葛亮,從此諸葛亮便平定了南蠻。三國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諸葛亮一次又一次放了南蠻王孟獲,如此這般七次,諸葛亮有著麼笨嗎?其實諸葛亮擒到的並不是人,而是心。從表面上看來這招並不強大,但為什麼卻成了三國演義裡最讓人稱道的一段佳話?

  其實,諸葛亮最厲害的並不是他的兵法而是他那一顆能包容萬物的心,讓大家都臣服於他的麾下,怪不得大家都佩服他!!

  讀了《七擒孟獲》之後,我非常佩服諸葛亮,我以後要向他多多學習,他的智慧能讓我在生活中受到更多啟發!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3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裡面精彩的故事實在太多了有:《桃園三結義》《空城計》《三顧茅廬》《溫酒斬華雄》……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算《七擒孟獲》。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很多。

  《七擒孟獲》主要講的是:劉備死後,蠻王孟獲造反。諸葛亮率部南渡滬水,想平定南中的戰爭。諸葛亮率軍到達南中時,聽說孟獲在這裡威望很高,決定生擒孟獲,感化他。諸葛亮共擒孟獲七次,放了他七次。雙方首戰,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孟獲。但孟獲很不服氣,說什麼勝敗乃家常之事,諸葛亮只是微微一笑,下令把孟獲放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七次時,孟獲決定用藤甲兵戰諸葛亮,那兵雖強,可是使用植物做的藤甲有弱點存在。諸葛亮用火戰勝孟獲,孟獲輸的心服口服。諸葛亮不但本領高強,而且宅心仁厚,他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感動了孟獲。

  讀了這個故事,我認為諸葛亮不但智慧過人,而且心胸開闊,面對被擒住的敵人,他完全可以將其處死,他不但沒有這樣,還給他鬆綁,請他吃酒,以禮相待,還把土地還給了他。孟獲雖然是個粗魯人,但也被他所感動,由此可見,最大的力量不是“打”!

  我們如果像諸葛亮那樣做,就少了一個敵人。此乃得心者,得天下也。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4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第二十八章節《七擒孟獲》讀完以後我深深地佩服諸葛亮那種寬容的胸懷、聰明的頭腦。故事主要講諸葛亮在成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但南方蠻王跟雍闓等,起兵謀反。而諸葛亮就第六次放了他。孟獲已經加破兵敗,就只好從鄰國借來三萬騰甲兵攻打諸葛亮。諸葛亮沒動一槍一刀就一場火把騰甲兵燒了精光,然後七次擒住他,這時孟獲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便跪地投降並表示以後再也不謀反。

  我覺得故事中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能七次擒孟獲讓孟獲心服口服,並跪地投降。而書中的孟獲非常蠻橫用十萬蠻兵橫衝直撞攻城可太輕敵結果被諸葛亮偷襲。途中逃跑又被攔冰殺個光最後想抓諸葛亮結果中了陷阱又被活捉。我在生活中有時也像孟獲一樣只會用蠻力解決問題。

  上次,下課了因為唐明軒沒事找事把我說成“蘿蔔絲”,然後用手做成“猜到”在我身上狂切。我怒火中燒,隨手抓起唐明軒的水壺丟了。然後他又擠水放我身上。我抓住他得衣領,就把他壓在地上,掄起鐵一般大小的拳頭使出平生吃奶的勁往他身上瘋打。最後我還是被老是罰了,要是當時我有諸葛亮那樣寬容的胸懷、冷靜思考,就不會對同學大打出手,給老是添麻煩。

  我從書本中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凡事都要冷靜思考,再做出決定,不能蠻橫不講理,不然的話就會造成更大的錯誤。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5

  且說劉備死後,他兒子劉禪繼位為皇帝。魏國大臣司馬懿建議魏國皇帝曹丕派出大都督曹真提兵十萬,聯合東吳孫權、蜀漢降將孟達、蠻王孟獲、遼東鮮卑國大舉進兵來攻打蜀漢。

  蜀漢皇帝劉禪大驚失色親自去找丞相諸葛亮,只見諸葛亮悠閒的在後院裡觀魚。劉禪問道:如今曹丕兵分5路進犯,丞相怎樣能如此安然觀魚呀。諸葛亮笑道:陛下稍安,5路大軍臣已經退去了路。劉禪頗感驚奇,諸葛亮這幾日門都沒出又怎麼退了敵兵呢?諸葛亮解釋道:遼東鮮卑國引兵犯我西平關,但遼東羌兵都把馬超看作是神威天將軍非常敬畏,我已經讓馬超星夜趕去西平關,這一路就無憂了。南蠻王孟獲我也讓魏延統兵左出右進,右出左進來疑惑他,蠻兵只喜歡誇耀武力,卻不會用計,所以這一路也不必擔憂了。關於降將孟達我已經寫了一封親筆信,讓人送去,他也不想被魏國使喚,自然就會自稱有病延緩出兵。魏國大都督曹真也不必擔憂,趙雲將軍和關興、張苞已經在他必經之路上堅守,想必不久之後他就會退兵了。倒是東吳孫權我還要找一個能言善辯之人,憑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他不要出兵。劉禪一聽大喜過望:丞相今日之言,讓朕如夢初醒啊。不久諸葛亮派出能言善辯的鄧芝與孫權再次結盟。諸葛亮竟然足不出戶就平了5路來犯之敵。魏國皇帝曹丕不甘心又親率三十萬大軍去討伐東吳,但東吳和蜀漢已經結盟,互相呼應又讓曹丕大敗而回。此時有人來報諸葛亮,說南方的蠻王孟獲要帶領十萬大軍前來進犯南部四郡,諸葛亮心想將來若想要北上征伐魏國統一中原,南蠻這個後顧之憂一定要先解決,要有一個安定的後方才行呀。

  於是諸葛亮親自率兵以趙雲、魏延為大將,關羽第三子關索為先鋒,前往征討孟獲。蠻王孟獲這時正在營帳中坐著,忽然探馬來報說他派出的三洞元帥、金環三結元帥、董荼那元帥,厄令南元帥、都已經戰敗被諸葛亮捉了去了。孟獲大怒,親自進兵遇到了蜀將王平,王平橫刀遠望只見著這孟獲: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絡紅錦袍,腰繫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騎一匹捲毛赤兔馬,懸兩口松紋鑲金寶劍威風凜凜。剛一交戰,王廷便假裝不敵撥馬而走,孟獲不知這乃是諸葛亮的誘敵之計,縱馬追趕。一路上蜀將關索也是受稍一接戰回馬就跑,孟獲追了20餘里,突然這王平、關索不跑了,回頭殺了過來,孟獲率領的蠻兵頓時大亂,孟獲慌忙引兵向小路逃去,前面卻喊聲大起,一彪軍馬殺出,為首正是趙雲——趙子龍。孟獲見了大驚,只和數十騎奔入山谷之中,道路狹小馬不能走,只好棄了馬匹爬山越嶺,半路上被早已埋伏在那的魏延生擒活捉了。

  魏延押著孟獲去見諸葛亮,諸葛亮早已殺牛宰羊設下了宴席,又讓御林軍佈列的整整齊齊,刀槍劍戟寒光閃閃。諸葛亮問孟獲我如今擒了你,你可心服?孟獲也是個慷慨漢子,倒是視死如歸。大聲說道:我是誤中了奸計,再加上山路狹窄才被你擒住,我不服。諸葛亮道:你既然不服,也好,我放你回去怎麼樣?孟獲說道:你若放我回去,讓我重整軍馬再來與你一決雌雄,如果再被你抓我才心服。諸葛亮笑了笑,竟然真的放孟獲回去了。左右將士都非常不解,諸葛亮笑著說道:我要抓它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但孟獲是南蠻首領,他若不服抓住了也是沒用。我要徹底讓他心服,讓南方徹底平定。

  孟獲回去又聚集了十多萬兵馬,在瀘水紮寨立營,他怕又中諸葛亮的計策,便築壘堅守只等天熱之後蜀兵自行退去。諸葛亮也不著急,安營紮寨等著,另一邊卻秘密派出大將馬岱引三千軍馬偷偷渡河,繞到了蠻兵的後方去截斷孟獲的糧草供應。孟獲手下的董荼那元帥被馬岱奪了糧草,孟獲大怒,令武士打了他100軍棍,懷恨在心的董荼那趁著孟獲喝醉了,綁了孟獲就送到了諸葛亮面前。孟獲依然大叫說自己是被自己的手下暗害,依然不服。諸葛亮也不計較,帶著孟獲參觀軍營,然後又放了孟獲,這就已經是二擒二縱了。孟獲參觀了諸葛亮的軍營,以為了解了諸葛亮的虛實,半夜裡引三萬兵來劫營,直奔諸葛亮的中軍而去,可哪有諸葛亮的影子呀,孟獲情知中計,慌忙退兵,又被伏兵擒住送到了諸葛亮的跟前,孟獲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

  三次被擒,孟獲大為惱怒,於是引刀牌軍當面來挑戰,只見孟獲身穿犀牛甲,頭頂硃紅盔,騎著赤犛牛,而刀牌兵們個個赤身裸體,塗臉、披髮像發了狂似的猛衝而來。諸葛亮倒好,端坐在木輪車中呵呵大笑:孟獲看著生氣,吶喊一聲向諸葛亮衝來,剛衝到跟前只聽得咔嚓一聲響落進了陷坑之中,孟獲大叫我又是中了你的詭計,死不瞑目啊。於是諸葛亮第四次放了孟獲。

  大敗而回的孟獲實在有些膽怯地躲進了禿龍洞,不料又被另一個部落影也洞洞主楊峰接著酒宴抓了起來,送到了諸葛亮處。孟獲不服,提出要與諸葛亮在銀坑洞決戰。諸葛亮答應了,這已經是五擒五縱了。

  孟獲到了銀坑洞派出他的夫人祝融夫人出戰。這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飛刀,手挺丈八長標很是英勇,竟然連抓了諸葛亮麾下兩員大將。諸葛亮也不急,讓趙雲、魏延出戰用絆馬索抓住了祝融夫人,換了回來那兩員大將。孟獲又派出目錄大王,這木鹿大王善於餵養虎豹豺狼,他身騎白象腰掛兩把寶刀,一聲號令競能讓虎豹豺狼、毒蛇猛獸張牙舞爪的來進攻蜀兵。諸葛亮早有準備,讓人從軍中推出了口能噴火鼻能冒煙的木刻彩畫巨獸,這假的巨獸嚇的那些真的猛獸紛紛往回跑,蜀軍乘機掩殺直接佔領了孟獲的銀坑洞。

  第二日諸葛亮正在軍中坐著,忽然來報說孟獲率領幾百族人來投降,諸葛亮微微一笑,心想哪有這般容易啊。果然孟獲等人一進軍帳,諸葛亮喝令拿下,在每個人身上都搜出了暗藏的利刃。諸葛亮問孟獲這一回你可心服?孟獲說道:這是我等自來送死,並非你的能耐,我心不服。諸葛亮道:我已擒住了你六次,你還不服,那我要等到何時啊?孟獲說道:您要是第七次抓住了我,我一定心服口服,從此再也不來煩你。

  諸葛亮又讓人鬆了綁,但留給孟獲一句話:這次我若再抓了你,你再支支吾吾不降,我就不會再饒你啦。就一回孟獲向烏戈國借來三萬藤甲軍,在桃花渡口與諸葛亮決戰。這藤甲軍個個身披厚厚藤甲,刀砍、槍刺、箭射都不能穿透,諸葛亮讓魏延出戰,魏延一路且戰且走,連敗15陣,棄了七個營寨一直把藤甲軍引進了光禿禿的山谷之中。只見山上亂丟火把。火油劈頭澆來。這藤甲雖然堅硬卻不耐火燒,頓時間火光亂舞,藤甲軍全軍覆滅。諸葛亮大喝道:孟獲這一次又如何?孟獲七次被擒,心中早就已經把諸葛亮奉為神明,哪還有不降的道理?,從此蜀漢南方平定,再無後顧之憂,當此之時,諸葛亮會不會出兵北伐,統一中原呢?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6

  相信大家都讀過四大名著吧?那想必對其中的《三國演義》也有所瞭解了吧?無論是從整體的架構還是各個細節的寫法都能引人注目,尤其是其中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更是讓我們印象深刻。但是你們可能知道的不是很詳細,那麼今天就由我來告訴你們,在‘七擒孟獲’這個成語故事裡有哪些引人入勝的情節吧!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蜀丞相諸葛亮受昭烈帝劉備託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可就在這時,偏偏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當即點兵南征。

  到了南蠻之地,雙方交戰,諸葛亮大獲全勝,擒獲了南蠻的首領孟獲。但孟獲說什麼也不服氣,說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就算抓到了他也不能說明諸葛亮有多大的本事。孔明得知淡淡一笑,下令放了孟獲。放走孟獲後,孔明找來他的副將,故意說孟獲將此次叛亂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頭上。副將聽了十分生氣,大聲喊冤,於是孔明將他也放了回去。副將回營後,心裡一直憤憤不平。一天,他將孟獲請入自己帳內,將孟獲捆綁後送至了漢營。孔明用計二次擒獲了孟獲。

  孟獲卻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這次,漢營大將們都有些想不通,他們認為大家遠涉而來,這麼輕易地放走敵人簡直是開玩笑一樣。可孔明卻自有他的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口服;以只以武力服人將必有後患。孟獲再次回到營中,他的弟弟孟優給他獻了個計謀。半夜十分,孟優帶人來到漢營詐降,孔明一眼就識破了他的陰謀。於是將計就計,下令賞了大量的美酒給南蠻士兵,使孟優帶來的人喝的酩酊大醉,毫無戰鬥能力。這時,孟獲按先前的計劃前來劫營,哪知事出有變,本想反戈一擊,卻不料自投羅網,被再次擒獲。

  這回孟獲卻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歸山。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部隊,伺機待發。一天,突然探子來報:孔明正獨自一人在陣前檢視地形。孟獲聽後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

  孔明知他這次肯定還是不服氣,再次放了他。孟獲帶兵回到營中,沒想到他的手下楊峰,因隨孟獲數次被擒數次被救,早已對諸葛亮崇拜的五體投地,起了歸順之念。於是,他與夫人一起將孟獲灌醉後押到漢營。

  孟獲五次被擒後仍是不服,大呼是內賊陷害,才淪為敗將,於是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擇日再來戰。這次,孟獲回去後不敢再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這木鹿大王之營極為偏僻,孔明帶兵前往,一路歷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野獸入戰,使漢兵敗下陣來。這之後漢兵又碰上了幾處毒泉,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幸虧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將軍及孟獲兄長孟節指點,他們才安全回到大營。回營後,孔明造了大於真獸幾倍的假獸。當他們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時,木鹿的人馬見了假獸十分害怕不戰自退了。

  這次,孟獲心裡雖仍有不服,但再也沒有理由開口了,孔明看出了他的心思,仍舊放了他。孟獲被釋後又去投奔了烏戈國。這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的藤甲兵。不僅戰鬥力強悍,而且所裝備的藤甲更是刀槍不入。孔明早已想好對策,他以火克藤,利用火攻將烏戈國兵士盡數燒死於一山谷中。孟獲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說要放了他。孟獲忙跪下起誓:以後決不再謀反。孔明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於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經過這七次的經歷,孟獲徹底被諸葛亮的智慧征服,從此一心輔佐孔明。而孔明可以不再為南蠻擔心,專心去對付魏國了。

  怎麼樣?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原本十分簡單的故事竟有這麼多妙趣橫生的細節?其實,這些故事若細細品來都非常有意思。只要你是一個有心人,就可以發現其中很多的奧妙。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7

  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根與魂,是我們華夏兒女遺傳基因和精神支柱,我們要像神聖的生命火炬一樣將國學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這麼多精彩的故事中,我比較喜歡、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七擒孟獲主要講的是劉備駕崩後,他的兒子劉禪即位當了皇帝,但他是位無能的皇帝。不久後,南蠻王孟獲舉兵十萬準備謀反,諸葛亮率領人馬迎敵,運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猛獲。七擒七縱使猛獲比較終心服口服,徹底歸順。讀了這段故事後,我認為諸葛亮不但智慧超人,而且面對敵人的時候心胸也很寬闊。

  回想起我在學習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事情。我的筆被同學弄壞了,如果我們都板著臉,惡聲惡氣得大吵大鬧、大打出手,比較後兩個人心裡都很不開心,還要被老師放學留下來叫家長來學校,回家還要被父母批評教育。這時在我腦海裡突然略過了這些像狂風暴雨般可怕的“場景”。冷靜三秒後,我們並沒有動手打架,而是和同學好好溝通,我主動說一句“沒關係”,他也一句“對不起”,我倆都笑了。

  要想征服他人就要贏得人心,因為靠蠻力解決問題是不行的,我們需要運用智慧和胸懷去解決問題,這是我從這個故事裡悟出的道理。以此可見,比較強大的力量不是拳頭啊,是自身的實力和寬廣的胸懷。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8

  說起諸葛亮,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讓別人輸,就要讓他輸得心服口服!

  當時,正是劉備死後不久的日子,曹丕派出四路人馬前去攻打漢中。諸葛亮為了有一個安定的後方,決定率領大軍去討伐孟獲。孟獲得知後,便率領兵馬迎戰。孟獲遠遠看見蜀軍隊伍交錯,旗幟混亂,也就放心了。誰知,這正是諸葛亮的一個計策。孟獲拍馬出陣,沒戰幾回合,蜀軍回身就跑,孟獲一路追趕。忽然三名蜀將帶兵從山谷裡衝出,切斷了他的退路,把他活捉了。孟獲被押到諸葛亮面前,諸葛亮不但沒有殺他,反而把他給放了。孟獲回山寨後,讓弟弟率領一百多人帶一大堆珠寶給諸葛亮,這些計謀怎能瞞過諸葛亮?最後,又把孟獲抓住了。但諸葛亮又把他放了。之後四次,他仍然敗給了諸葛亮。最後一次,孟獲只能向烏戈洞主借藤甲兵。藤甲兵身上的藤甲衣是刀槍不入的,諸葛亮就用火攻,把藤甲衣燒個精光。孟獲第七次當了俘虜。這一次,孟獲輸得心服口服,決定謝恩投降,永不造反。

  讀了這篇文章,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暑假裡的一天,我正在玩耍,看見兩個小朋友在比賽跑步。第一次,較小的小朋友輸了很不服氣,要重新比過。他接二連三輸了多次後,終於對另外一個小朋友心服口服。

  現在,我想,要是每一個人都像諸葛亮一樣以智取勝,而且還讓別人輸得心服口服的話。那我相信,世界一定會變的和平!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9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裡面精彩的故事實在太多了。“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青梅煮酒論英雄”……其中我最喜歡的,還屬“七擒孟獲”。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慨良多,想要征服他人,就要贏得人心。因為靠蠻力解決問題只是一時的,所以我們要學會運用智慧去解決深層的問題,這是我從“七擒孟獲”中受到的啟發。

  “七擒孟獲”中主要講的是劉備死後,蠻王孟獲造反,諸葛亮率部南渡瀘水,想要平定南中的`戰爭。諸葛亮率軍到達南中時,聽說孟獲在這裡威望很高,所以決定生擒孟獲,感化他。孔明共擒孟獲七次,放了他七次。雙方首戰,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孟獲。但孟獲不服氣,說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於是便有了一次次的擒與放。第七次,孟獲決定用藤甲兵戰孔明,那兵雖強,卻是用植物做成的戰甲,有弱點存在。孔明用火攻戰勝孟獲,孟獲輸得心服口服。諸葛亮不但能力高強,而且宅心仁厚,他的所作所為深深的感動了孟獲。

  “七擒孟獲”的故事傳為千古美談,看了這個故事後,我認為諸葛亮不但智慧過人,而且心胸開闊。面對敵人,他完全可以將其處死,可他不但沒有這樣子做,還為他鬆綁、賜酒、以禮相待,將蜀國佔領的土地退還給他。

  我們如果像諸葛亮那樣,忍字當頭,做事深謀遠慮,那麼,我們前面的道路也許會更平坦一些。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10

  今天,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中華上下五千年》。我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椅子上面,津津有味地看起書來。

  我看的第一篇小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叫《七擒孟獲》,故事的主人公是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散居著許多的少數民族,蜀漢對他們的統治並不鞏固。劉備死後,這些少數民族首領紛紛反叛,諸葛亮決定親自率兵南征。孟獲在當地少數民族很有威望,所以諸葛亮決定生擒孟獲。第一次,孟獲被埋伏的蜀軍生擒了,諸葛亮把他放了回去。第二次又被自己人抓了起來,諸葛亮又把他放了。就這樣,捉了放,放了捉,前後捉了孟獲七次。最後孟獲被諸葛亮的寬宏大量、足智多謀打動了,心甘情願地投降了。

  我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讓孟獲欽佩的五體投地,我一定要向他一樣足智多謀! 我還從書本中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像諸葛亮那樣,凡事都要冷靜思考,再做出決定,不能向孟獲那樣蠻橫不講理,不然的話就會造成更大的錯誤。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11

  諸葛亮五次擒獲孟獲後,衝破三江,到達杜亮洞和銀坑山。孟之妻朱榮見形勢危急,在銀坑山與蜀軍交戰,蜀軍大敗。兩個將軍,趙雲和馬忠,被抓獲。趙子龍主動請纓,她必須活捉朱榮夫人。諸葛亮覺得她不能,而且主動進攻也不好,所以她必須智取她。諸葛亮略施小計,一舉捉拿祝融夫人。諸葛亮為影響妻子,親身給妻子放開,並盛情款待,放了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回來後,孟獲借木鹿大王的能量與蜀軍對決,蜀軍未眼界過木鹿大王的青獸陣形,只能撤兵回營,向諸葛亮彙報,諸葛亮寬慰眾將士,本次落敗,僅因青獸陣形獨特,諸葛亮心裡早有破陣之法。隔日,諸葛亮親身出戰指引,孟獲慘敗,露宿街頭,祝融夫人勸孟獲投靠烏克君王,孟優提議投靠蜀軍,孟獲果斷抵制。帶來洞主獻策假降,身藏袖箭,藉機暗殺諸葛亮。詭計沒有反咬一口,被諸葛亮揭穿了她們的陰謀,將她們一舉捉拿,孟獲不服,諸葛亮以理服人。孟獲說:此次就是我自己來送死,因此 算不上。諸葛亮說:我已六次擒你,此次不能再放你走了!孟獲說:兩川之地,本來夷人全部,你主恃強奪之,今又犯我南邦,實在是得寸進尺,我集居此處,豈可將名山大川作揖送禮。諸葛亮憤怒的說:蠻橫無理,一派胡言,素來天地以深得人心者得之,當初軍閥混戰爭奪,黎明曙光塗炭,是先帝一統西蜀,恩德兩川,爾等卻進兵滋事,屠戮朝廷命官,侵擾地區老百姓,屢犯邊庭。義師南進至今,你又頻繁自愧其語,窮兵黷武,使狼煙遍燃熱土,陷夷民於水火之中!罪孽深重、天地共怒!再不歸順,你將有何面目見南邦父老?!孟獲雖然有打動,但心裡仍有不服,說:孟獲仍有策略,可破蜀軍。倘若再敗、不服,當斬孟獲全家人。諸葛亮說:即然不服,我再放你回來,忍看硝煙瀰漫之地再生煙花,惋惜受傷之兵再舉刀槍。此皆你之罪也!諸葛亮為使孟獲欣悅沉服,歸順蜀國,居然給孟獲放開,悉數釋放出來。孟獲重振旗鼓,並請烏克君王在桃花運寨擺起競技場。諸葛亮指引各界官兵,英勇破敵,雖然孟獲找來藤甲兵,諸葛亮妙用火計,孟獲以大敗結束。第七次被擒,在諸葛亮一再忠恕之道下,總算歸順蜀國,此後南中安寧。

  諸葛亮凱爾特人也,他上懂天文學,下知自然地理,陣法熟練,用兵如神,有安幫施政的遠見卓識。他平定南中後,揮師姜維北伐,與蜀國曹操休好同盟,共討三國魏國曹丕,匡扶漢室,以投完成先帝三國劉備的夙願。諸葛亮的才可以來自於努力、勤奮學習,深入實際,調查分析。我想向諸葛亮學習培訓,多讀書讀好書,讀好書,銘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無止境苦作舟,志向長大以後變成我國有效之材,建設祖國。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12

  縱觀巜三國演義》裡面內容精彩不斷,《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巜空城計》等,但我還是比較喜歡諸葛亮的《七擒孟獲》。

  《七擒孟獲》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南方蠻王,孟獲經常帶兵侵入諸葛亮的南部邊界,於是諸葛亮就帶兵去討伐孟獲。諸葛亮見孟獲有勇無謀,決定生擒感化他,讓他心服口服投降。諸葛亮七擒又七放孟獲,最後孟獲真心投降蜀國。諸葛亮用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成功感化了孟獲。就連我們的偉人毛澤東對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都非常推崇。

  在古代社會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當今社會仍是這樣。這使我想起最近新型肺炎病毒的事情,病毒剛在中國蔓延時,中國政府號召國人不聚會,少出門,每天量體溫,出門要戴口罩的,把病毒悶死在家裡,並且很快控制了病情的蔓延。可歐美諸國對中國政府的觀點指指點點說我們限制人們自由,違法人權,並對中國政府橫加指責。當病毒剛開始在歐美蔓延時,他們的民眾不戴口罩,出門也不戴口罩。當病情大面積蔓延時,他們這才慌了,才想起中國抗疫寶貴的經驗,並要求中國分享抗疫經驗。可我們中國政府不計前嫌大度對他們進行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的援助。當其他國家得到援助時,就對中國充滿了感激之心,並表示與中國建立友好互助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同學們出現矛盾時,往往都以誰力氣大,誰朋友多來解決問,如果我們多學習諸葛亮化敵為友的辦法去解決問題,那豈不是更加美哉?

  透過《七擒孟獲》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要動腦,不能用武力去解決,只有用智取勝,以德服人,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生活中與同學或朋友發生問題衝突時更是要這樣,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學會用這種方法解決遇到的困難。

  七擒孟獲的故事讀後感 篇13

  《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在那麼多精彩的故事中,我最喜歡、感受最深的就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劉備駕崩後,它的兒子劉禪即位當了皇帝。這是位無能的新皇,當時勢力雄厚的魏國曹丕就聯絡了孫權以及遼東鮮卑、南蠻等少數民族的首領,大舉伐蜀。卻敗給了諸葛亮。

  就在這次戰爭平定後不久,南蠻王孟獲又舉兵十萬準備謀反,諸葛亮率領人馬迎敵,運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孟獲。為了讓孟獲真心臣服,還七擒七縱,最後孟獲輸的是心服口服,並且十分敬佩諸葛亮,決定再也不背叛蜀國了。

  讀了這段故事後,我認為諸葛亮不但智慧超人,心胸也很寬闊,面對被擒住的敵人,他完全可以將孟獲處死,可他不但沒有這樣做,還為他鬆綁、賜酒食,以禮相待,將蜀國佔領的土地退還給他。孟獲雖然是個粗魯之人,也被這種寬宏大量所感動了,以此可見,最強大的力量不是拳頭啊!

  想想在我的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事情。鋼筆被同學摔壞了,如果我們板著臉,惡聲惡氣的讓他賠償,他不但不會理睬,還會發生爭吵。最後,兩人心裡都不開心。如果我們換個態度,笑眯眯的對他說沒有關係的話,犯了錯的同學自己也會不好意思主動過來認錯的。

  雨果曾說過:“世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的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寬容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修養。“勢服人,心不然。禮服人,方無言。”希望我自己能擁有這樣美好的心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