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優秀讀後感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1
《三字經》的著作年代雖然離我非常遙遠,但是直到今天,這本書對我們仍然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本書用通俗的文字、形象的比喻、對我們講述了各式各樣的道理;他勸導大家,要做一亇誠實的人、健康的人、勤勞的人、有知識的人、品格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品格的人,才是有用的人。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人物都具備上述品質。
當然,讓自己造就一亇有用的人,不但要有決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恆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義”!
今天我有這麼優越的學習條件,又有這麼多的人關心著我,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2
成功多半在於勤奮。凡是勤奮好學的人,學問都會與日俱增:如若懶惰嬉戲,則一事無成。這是我讀完《三字經》中“勤有功,戲無益” 後明白的道理。
開始我還疑惑,何紹基為什麼會得到“大書法家”的稱號呢?原來何紹基立下誓言,堅持“百字練”。他每天都會堅持練一百個字。這需要大的毅力和志向啊!當我讀到“它描了又寫,寫了又摩。玉版紙屑了一刀有一刀,松香墨溶了一塊有一塊”時,我驚歎了,何紹基的成就是靠勤學苦練得來的呀!
何紹基的認真勤奮讓我慚愧。我一點也不勤奮,一遇到難題就置之不理。從此,我決心向何紹基一樣,勤奮學習,去收穫自己的未來。
老師說“勤奮是智慧的朋友”,因為好多名人靠的勤奮得以成功。媽媽說“勤奮是致富的根源”,因為我家靠的勤勞得以致富。我也想說“勤奮是學習的助手”。
“勤有功,戲無益”。我現在要把這句話當做我的座右銘,它會激勵著我一致努力。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3
小時候,爸爸媽媽為我買了一冊《三字經》。那時,我喜歡看漫畫,這樣的書我一拿起就頭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開啟書,哎...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愛看《三字經》,只不過覺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著我念《三字經》,老闆著個面孔,表情很冷酷。其實,爸爸的真實目的並不是一味地讓我讀。果不出所料,當我念的三字經出口成章時,爸爸便開始誘導地給我講解每一句的含義。“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剛開始時,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氣也很接近…….在這些經中原來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種生動的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當我真對《三字經》產生濃厚興趣時,爸爸又用實驗和實踐讓我知道它的含義;一步一步地深入瞭解。
好書不厭百回讀。我開始背《三字經》了,一邊背一邊想它的含義,這樣既牢記了《三字經》的詞句,又能知道《三字經》在生活中對我成長的意義。不知不覺《三字經》已經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4
《三字經》包含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人生哲理及為人處世的方法,我誦讀了許多遍,他像一位無聲的老師,引領我前進。
《三字經》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教導。書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告訴我們小孩如果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又有什麼作為呢?
《三字經》使我懂得了許許多多,他讓我變得有禮貌,學會禮讓,因為我記住了“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有與朋。”它使我尊重長輩,關心他人。因為我記住了“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說話,《三字經》,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使我懂了什麼是“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也讓我瞭解了三皇、五帝,三國,五代這些歷史的由來。
《三字經》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它將永遠鞭策著我,使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5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要讀著本書,每一句都是三個字,後面還有小故事呢!
《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意思是人剛出生時,其稟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於後來所處環境和所受教育不同,習性才會千差萬別。小故事是曹操之子,就是講曹操的四個兒子曹植、曹丕、曹彰、曹衝,他們個個都有過人之處,但是性格不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和教育不同,人的性格就不同。
第二句是: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意思是如果對孩子不從小就進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因外界的不良影響而發生改變。教育好一個人的方法,貴在教導他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小故事是唐寅學畫的內容是明朝有個畫家叫唐寅,他和他的師傅沈周學畫畫,學了一年,唐寅覺得自己畫的很好了想回家,後來他發現師傅比自己畫的還好,就不想回家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要專心,才能學好。對於我來說專心我有了,可是堅強的意志力我還差一點點。
《三字經》裡還有很多很多故事,我很喜歡這本書。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6
《三字經》是一本很接近生活的書,裡面的正文只有1128個字,但內容卻非常豐富,我從中也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書中有幾句話讓我十分愛讀,那是孝順父母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在黃香9歲的時候就已經十分孝順自己的父母。在冬天天氣寒冷她自己先上床把被褥溫熱,讓自己的父親睡時感到十分溫暖。
我想一個九歲的孩子就如此的孝順自己的父母,而現在的我們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的父母侍候自己都還要厭煩,真覺難堪。自己連一個九歲的小孩子都不如。
其實孝順父母的事隨處可做,只是你不用心去了解,所以我們要抓住每一件事,使自己變成孝順父母的好孩子。看著父母欣喜的笑容,我真感謝《三字經》,是它讓我長見識,明禮儀,伴我快樂成長。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7
在我升入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讀過許多三字經,其中最難忘的是“孟母三遷”的那一段。
內容是這樣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她告訴我們的是,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第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來教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關於這樣的事情。比如,每天下午媽媽陪我練字,爸爸幫我檢查作業。為了我能有個好的學習氛圍,他們每天都不看電視,陪我學習,也從不像有些父母那樣,不顧影響孩子學習,去嘩啦嘩啦玩麻將……
媽媽說:“我也要學習孟子的母親,好好教你知識。”而我,也要向孟子學習,勤奮努力,不斷進步,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8
寒假裡,爸爸要求我背《三字經》,我背上好多,可是就是不明白什麼意思,就去問爸爸。
爸爸就幫我一句一句的幫助我解釋:“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的意思就是: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要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好壞,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的意思是:教育小孩是很重要的事,要想使我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我們的教育,時時刻刻不能放鬆。
聽完爸爸的話,我明白了為什麼爸爸媽媽每天辛辛苦苦的從農場趕到鹽城來幫助我們學習。以後我一定要認真學習,長大了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9
同學們,你知道我國有哪幾大名山嗎?人們常說的六穀是指哪些嗎?你可不要以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能在《百科全書》中能找到,其實只要讀過《三字經》。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星期天,爸爸突然問我:“你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我漫不經心地說:“這誰不知道啊。”爸爸又問:“那你知道他讓梨時有多大嗎?”,我愣住了。“你不知道,就讓他來告訴你吧!”爸爸說著從背後拿出一本書來,指著一行字說:“融四歲,能讓梨,孔融讓梨的時候才四歲,這下你明白了吧!”我拿過書一看,原來是一本《三字經》。隨便翻了幾頁,我就被書中的故事給吸引住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不禁輕輕地讀了起來。同學們,可別小看了《三字經》。它裡面的知識可豐富了。
從這以後,有空翻翻《三字經》就成了我的樂趣。它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還讓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10
未經雕琢的璞玉在普通人眼裡和散落在各處的小石子是沒有區別的。
“玉不琢,不成器。”我對《三字經》裡的這句話印象最深,因為我的名字裡也有“玉”字。和氏天下璧,舉世無雙。雄心萬丈的秦始皇曾經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它。可想而知和氏璧的價值有多麼高。在這之前,楚人卞和因為把未曾雕琢的璞玉獻給楚王而被砍去了自己的兩隻腳。如果卞和將璞玉雕琢成美玉再獻給楚王,我想他不僅不會受到傷害,或許會得到楚王的賞賜。未經雕琢的璞玉在人們眼裡只不過是塊石頭,只有經過精心的雕琢,人們才能認識到它的美麗和價值。孟母三遷及斷機杼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母親對自己孩子的“雕琢”,如果不是孟母的精心雕琢,中國歷史上或許會多一位鉅商大賈或風水大師;而將失去一位與孔子齊名的聖人,那我們國家的文化與歷史肯定會被改寫。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手中的璞玉,每一位老師都是技藝高超的玉雕大師。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11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這些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講得就是玉石本來就和普通的石頭一樣,經過巧匠的雕琢,才能成為價值連城的精美玉器,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又比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段話講得是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很不對的。如果一個人從小的時候不讀書學習,那麼長大以後會有什麼作為呢?
《三字經》裡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1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當我和同學們站在舞臺上飽含深情地朗誦三字經時,我的心情是多麼激動啊!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裡面蘊含著無數發人深省的道理。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它不但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啟迪。在整篇當中,我最喜歡開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它的意思是:人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人與人的本性相近,但生活習慣、行為卻相差很遠。既然人的本性都是都是善良的,後天為什麼會有那麼大差別呢?我覺得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才有了善惡之分、美醜之分、高低之分……才有了“昔孟母,擇鄰處”的故事。如果我們處在一個貧苦的環境中,我們就會變得堅強;如果我們處在一個處處受人關懷的環境中,我們就會變得脆弱。
這是多麼值得人們深思的道理啊!同學們,三字經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深刻的現實意義,其間蘊含的道理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永恆的經典吧!
《三字經》優秀讀後感13
讀《三字經》有感《三字經》這本古代歷史書,相信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的每一個字都蘊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讀完三字經後,還要透徹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經》的每一行字,都在講述著一個個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那樣,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什麼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三字經》歷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間傳說,融入到一個個字中的。別看這小小的一個字,它裡邊可有一個個好聽的故事呢!像“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那樣,講述的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在以前,有一個女神。一天,他的兒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只能讓他一年回去兩次,回去的時候,萬物復甦,而沒回去的時候,將寒冷無比。所以,導致出了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
《三字經》裡,還有許許多多這樣好聽的故事呢!這真的是一本好書呀!希望同學們在空餘的時間裡,好好的看看這本書,在這本書裡會學到好多的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