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印象1讀後感範文

記憶與印象1讀後感範文

記憶與印象1讀後感範文1

  認識史鐵生一晃已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從《今天》上讀到他的《午間半小時》,我喜歡得不得了。小說中傳達出的對生活真切的感受,在那個空話連篇的時代罕有的那種樸實的文字,讓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後來終於在紫竹院落的草坪上見到了他。那時的聚會還不那麼合法,可是他還是搖著輪椅來了,見到他讓我欽佩而感動,我不由得走過去推起了他的輪椅。

  我一直喜歡他的作品,無論是《病隙碎筆》還是《務虛筆記》,他寫的文字從生命的感悟出發,書寫人靈魂深處的顫動,叫人無法不去思考。我把史鐵生的文字看成是當代文壇的珠峰。而三四年前,在輪椅上坐了30個年頭的鐵生,又面臨新的災難———雙腎功能衰竭,他必須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想出他書的出版社太多了,而他惜墨如金。作為編輯我的亦不例外,但一直不好意思開口。今年春天,我試著給他的夫人打了電話,沒想到竟得到了肯定的答覆。能編輯他的新作我十分興奮。

  拿到稿子我一氣讀完,太絕了!剛巧北京出版社打算上馬推一個《人生中國》專案,這是一套以記錄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和命運為主題的叢書。或許百姓的生活並不驚天動地,不那麼輝煌磅礴,但每一個個體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意義。《人生中國叢書》要將這些笑容和淚水印進書頁,讓讀者從中感知民族、歷史、人生、價值。以史鐵生的《記憶與印象》為旗,這將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這本書非常能體現《人生中國叢書》的出版理念。書中有許多精彩的人生故事,作者透過對這些人物命運的講述傳達出他對生命意義的深刻體驗與獨到感受。這部書稿通篇描寫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的生活經歷,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位出色的當代文壇大作家在為草民寫史作傳。這部書並不厚,只有十來萬字,但是史鐵生的文字具有一種神奇的魅力,在對往事娓娓道來的回憶之中,有一種對命運詩意的把握。作者寫了我的幼兒園,寫了二姥姥,寫了院裡的鄰居小姑娘珊珊,寫了老家,寫了看電影……正如這套叢書的主旨所表明的那樣:真實往往比虛構更離奇更有力,平民往往比名人更真實更親切。透過史鐵生細膩生動的描述,這些凡人小事使人得到一種良知的啟迪。

  我曾經與史鐵生交談過,他告訴我,寫作以生活為基礎,可不同於生活。文學關注的是人的位置、人的處境。《記憶與印象》不是一本僅僅講述成長經歷、生命過程的書。記憶是一架過濾器,過濾了浮泛的不值得回味的昨天,記住了那些讓生命昇華的苦難、歡樂、點滴的沒齒難忘,留下了經過心靈過濾的難忘的印象。

  在寫作面前史鐵生不是一個殘疾人和重病患者,他自由的心魄漫遊在世界和人生的無疆之域,思考著生與死、苦難與信仰、殘缺與愛情、生命與法律、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他的思考既執著又開闊,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作品充實而完整。史鐵生的小說,或多或少都有些寓言的意思。他早期坐輪椅還不久的時候,小說還多是描寫具體的生活經驗:寫街道手工作坊的《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寫知識青年下放農村生活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等等。隨著坐輪椅的時間增長,離開自由行動的日子越遠,史鐵生的小說越變得抽象,思想的涵量增加,比如《命若琴絃》,比如《務虛筆記》。這些與具體人和事疏淡了關係的小說,顯現出他逐漸脫離外部的生活,而進入內心,在尋找新的超越。

  正如王安憶在一篇關於史鐵生的文章中所說:不會有事物能夠向四面八方發展,任何事物都只可能以一種秩序存在著。縱然是無中生有的,它一旦生出,便也有了自己的生命秩序。這隱在虛無之中的基因圖譜,就是史鐵生要去尋找出來的。

  命運將史鐵生限定在了輪椅上,剝奪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就用思想做腳,往內心走去,越行越遠。他漸漸進入一種冥思的生活。對這世界上的許多事物,他不是以感官接觸,而是用認識,用認識接近,感受,形成自己的印象。他不斷追尋新的超越,與其他作家相比,甚至更高程度地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謙和、平實而頑強的輪椅作家,他用筆在靈魂的深邃之處引領我們。

記憶與印象1讀後感範文2

  死神就坐在門外的過道里,坐在幽暗處,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的等待著我。

  生命的開端最為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好沒影兒得忽然,你就進入一種情況,一種情況引出另一種情況,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一來二去邊連接出一個現實世界。

  ——《記憶與印象》

  對於人生的叩問,對生死的探索,對日夜的把握,史鐵生作為導遊引領我們接觸人生的真諦,以其獨到的眼光將人生解剖。

  有時,我會感覺他是一個老子學者,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兩位大家不經意的交集,是真理的匯聚,抑或是如同我起初的猜想呢?無法深究,但我們卻瞭然史鐵生對人生的一種整體的把握!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似乎成為我們對生死的普遍看法,而史老卻告知我們,生與死不過取決於觀察的距離與角度,如同已暗淡的星星在幾千萬光年之外的我們眼中仍是璀璨的一顆一樣,這不是對於死亡的漠然,不是對生存的藐視,更不是對生與死的嘲弄,而是一種豁達,無論生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歡,死有何懼!並且從史老中領略到一種,歡死畏生的獨特獨到的剖析,直面死亡時,是嘴角的微微上揚,面對生存,更多的是一種敬畏,一種對生命存在的虔誠,一種對生命最為純真的態度。試想,要是即將離開人世的人如若不笑,何時再笑呢?

  輕輕地走,輕輕地來,讓我又喚起在心底對徐老的記憶,哦,錯了,徐志摩從未衰老,並永遠浪漫年輕,即使離開人世,他都是選擇一種最為浪漫的方式,他青春永駐!也許輕輕地走,輕輕地來在徐志摩筆下的時候無關生死,但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難道不是生與死的最為浪漫的方式嗎?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曾記得,這是自己記事以來所鍾愛並且從未遺落的一句話!它在我心中就是一種最高的精神追求,一種閒逸與淡泊,足以媲美萬貫家財。而在書中看到了一個真實史鐵生,一個真真正正淡泊生死與寵辱的史鐵生,一個看破生死的哲人!

  生命在每一天中迴圈,更新,消逝又重生,而每一天又在日與夜的輪迴中奔跑,一天中有日夜之分,要是世上有上帝,這大概就是上帝的特意的安排吧!要是人生在世都只是白天那是多麼無趣啊!神秘,讓人充滿遐想的月夜會讓多少人因無處寄託思緒而失去生的勇氣啊!但是一旦人生僅為黑夜,那大概也不會有我們的存在了吧!生與死如同每日的更替,我們似乎並不察覺今天的朝陽和今晚的月亮與昨天的有哪些區別!但我們呢,卻瞭然每天的我們都是新生的我們!每一天就是我們的生命的縮放的生與死,每一天我們都在告別與迎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不禁驚歎中國國人的智慧與直覺,因為我們有了一種規律,一種充滿詩意的規律,陽剛的白讓人充滿力量,從而更好的投入生產;神秘的黑,給予了人們遐想的空間,從而更好的休憩。在這中間,我更覺得要是日出而作,月生而息更為浪漫!規律固然讓人們在迷茫中找到前進的方向,併為之遵守執行,然而,規律規範了生活,生活也就規範了人,所以人的天性讓人類鍾愛黑夜,似乎白晝的任何規則都無法在黑夜中奏效,風花雪月,夜夜笙歌,燈紅酒綠都無法在白天駐足,一切一切要等到黑夜的降臨才能重獲自由,入脫韁之馬,坦然而自由,相信每一個喜愛黑夜的人都能在黑夜中找到內心秉持的寄託。

記憶與印象1讀後感範文3

  “關於往日,我能寫的,只是我的記憶和印象。我無意追蹤史實。我不知道追蹤到哪兒才能追蹤到史實;追蹤所及,無不是記憶和印象。有位大物理學家說過:‘物理學不告訴我們世界是什麼,而是告訴我們關於世界我們能談論什麼。’這話給了我膽量。”

  一連兩個下午,我躺在沙發上讀史鐵生髮表在《上海文學》七月號上的八則《記憶與印象》。第一天是邂逅,拆開信封發現它在那裡;第二天便是約會了。現在夜深,可以寫一點讀後感。這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打動我的散文。

  不知他自己是否意識到,我看著文章,通篇在寫早已離去的母親。一再地有點糾纏地纏著媽媽。很多事情,很多光線和氣息一次次走向她。心指著她。讀這樣的文章會停下靜一靜,停下吸吸氣。我想這是一個跪在沙灘塗畫的人,趕在潮水到來之前用手指畫一點自己反覆的夢見。有很多很多情緒海一樣朝人湧來,我讀的時候都有希望自己被吞沒的感覺。那時候,吞沒不再可怕,甚至有幸福和融入。煙消雲散才好呢,一滴水和大海才好呢,沒自己才好呢。

  文章記的是舊人舊事和舊的心情。有些人和事本來也是不可說的。人可說食色,滿紙渲染出味道,但不可說空氣。留給空氣的只一兩個形容詞,沒有一點顏色。但每一次呼吸都可感覺。兒時被母親空氣一樣地環繞灌溉,渾然無知,到一日,氣喘起來,才意識它的不可或缺。每個紅血球都醒來,不依不饒,才想念兒時的包裹自己的豐沛的愛。

  讀這樣的文章肯定無法歡笑,但也不是哀哭。要哭也是無聲流淚。流著淚卻有一絲甜意上來。有所慶幸。畢竟還有過老家的廢墟般的老屋,一圈圈繞著不敢進入,但去看屋頂上的野草。畢竟有媽媽。

  我也是在瞎說。史鐵生的這文章沒法敘述甚至沒法論說。他寫字很慢,數念珠一樣,一顆顆地下來。第二天的重讀,我讀得慢些。我也慢慢數它。我可以引一些哲理的警句式的話出來,但那些句子一被引出立刻變作另外的東西。讀,是接近作者的惟一的辦法了。如果能走向他,也就能走向自己,把自己也讀出來了。

  老天保佑在天和在地的人。

記憶與印象1讀後感範文4

  生死,似乎是一個不可辯駁的永恆的話題,沒有哪個人能夠坦率地面對死亡的降生。而只有一個人,那是嚼盡了痛苦的滋味,在死神中掙扎的人—史鐵生。

  在這個躁動不安、紛繁蕪雜的塵事裡,惟有寫作才能讓他與死神拉開距離。追溯到孩提時,腦海裡並沒有殘留死的.印記,而完全是一種放縱式的,與死神調侃的心境。真正領悟到死的釋義,是在他罹病後的一段時期裡,死無時無刻不在他的腦海裡氾濫。

  生在鄉村,有更多的機會體驗到生死的抉擇。這是一個生死的理想的場所—醫院,閒陪一位朋友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這裡的病人幾乎每天都會感到自己與死神擦身而過。以前,對於生死,我腦海裡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幸好有這個機會,來自病人的吶喊,讓我體會到生與死之間的距離。生既是死,死既是生,生死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

  好長一段時間,我找不到生死之中真實的自我,隨意地揮霍生命的週期。漸漸的,我厭煩了這個讓我心緒浮動的環境。時間一點一滴地在腐蝕著我稚弱的魂靈。我不想擁有太虛假的形體,也許,軀殼早已經麻木不仁。沒有體驗精神瀕危的感受,是難以讀懂人生這本書的。或許靈魂就是在生與死的縫隙中存活。

  人生有多少東西值得我們留戀,親情、友情、愛情,究其底,最後的結局只不過是一出生離死別的戲。讀了這篇文章後,對於死的內蘊,我的腦海裡開始有個清晰的印象—讀懂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很公平的,是及其的頑強卻又很脆弱。因為思想不停的運動,所以生命很頑強。因為思想時動時歇,所以生命很脆弱。既然思想還未停歇,那麼便沒有理由讓生命在死的邊緣徘徊。生存也是死的一種寄託,一種更高層次的精神解脫,因此,不要輕易捅破生死的隔膜。

  死並不是馬上就消亡,在思維還未完成建造之前,在靈魂還未真正清醒的時候,死是無意義的,稱不上消亡。當一個人擁有了對生死體驗的權利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在周圍,許許多多的生命已是那麼的岌岌可危,他們是不懂得享受生死的饋贈。

  說到死,史鐵生還有另一種體會。拖著一具殘骸,放縱靈魂,茫然的飄逝,實則也是玷汙了生與死的名節。很多時候,生是很可恥的,相對與死,則是一種高貴的精神的產物。與其邋遢的生存,不如潔淨的死去。慾望只是物質的設想,精神上的寄託,是生與死的饋贈品。對於死,應該是一種鳳凰涅磐的重生,是沒有形體的負重。

  擯棄一切重負,在史鐵生的身上已經找到答案。帶著對人生的期求,他拖著孱弱的軀殼,用思想點綴生命的誓言。他很渴求死,但他更希望另一種“死”。死也許是他人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經過長年累月的思考,也體驗了生與死的抉擇,他逐漸擺脫了精神的困惑,眼前的視線越來越清晰。對於死,他已不再畏懼,他的思想不再受死神的束縛。史鐵生的人生,將會是一部超越生死界線的無字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