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精選讀後感
《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精選讀後感
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對比:
在18世紀,人文主義從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走向以人為中心,把神推到了一旁。
而在21世紀,資料主義則可能從以人為中心走向以資料為中心,把人推到一邊。
作為人文主義的忠實擁護者,對未來是絕對的樂觀派,不相信資料主義會推倒人文主義。
科技變革的21世紀,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努力創造的時代,一切與我們息息相關。作者所說的演算法統治世界的`假設,不管多麼有理有據,反正我是不會相信。
人文主義能取代以神為中心的宗教主義,是人真正需要愛與自由,而對於資料主義取代或是推倒人文主義的說法,感覺有點虛妄。資料是人創造的,反過來又操控人,那人真的那麼需要資料嗎?
就目前的形勢看,雖然科技的列車在極速前行,但人們總是在“居安思危”地預測著,防範著資料統治人心,資料主義稍露苗條就會被人們所厭惡,就算演算法比我們更瞭解自己,作為充滿好奇心與好勝心的人類,怎麼可能將自己的世界局現在演算法推薦的標籤裡?
相反,我覺得科技變革不斷推進,資料主義的出現只會讓人們意識到人文主義的重要性,在大量資料流中,人們最終會覺得,最珍貴的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