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時,徵北海太守詣行在所》閱讀答案
《武帝時,徵北海太守詣行在所》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題。
武帝時,徵北海太守詣行在所。有文學卒史王先生者,自請與太守俱:吾有益於君。君許之。諸府掾功曹雲: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實,恐不可與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遂與俱。行至宮下,待詔宮府門。王先生徒懷錢沽酒,與衛卒僕射飲,日醉,不視其太守。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謂戶郎曰:幸為我呼吾君至門內遙語。戶郎為呼太守。太守來,望見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北海,令無盜賊,君對曰何哉?對曰:選擇賢材,各任之以其能,賞異等,而罰不肖。王先生曰:對如是,是自譽自伐功,不可也。願君對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所變化也。太守曰:諾。召入,至於殿下,有詔問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盜賊不起?叩頭對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之所變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安得長者之語而稱之!安所受之?對曰:受之文學卒史。帝曰:今安在?對曰:在宮府門外。有詔召拜王先生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為水衡都尉傳曰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財。
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①,亦可以解紛②。
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註解:①談言微中:談話微妙而切中事理。②解紛:解除糾紛。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自請與太守俱 俱:同行。
B、徵北海太守詣行在所 詣:到去。
C、對如是,是自譽自伐功 伐:討伐。
D、安得長者之語而稱之 稱:稱讚。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吾有益於君 至於殿下
B.安所受之 非臣之力
C.何以治北海 《禮》以節人
D.賞異等,而罰不肖 安得長者之語而稱之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漢武帝時,召北海郡太守到皇帝行宮。王先生自動請求與太守一同前往,太守答應了他,但太守府中的不少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B.到了皇帝行宮後,王先生只顧揣著錢買酒,整天醉醺醺的,不去看望太守。直到太守跪拜後,他才出來見了太守。
C.王先生告誡太守,不能把治理北海郡的'功勞佔為己有,應該表示是皇上神明威武發生的作用。太守同意了他的建議。
D.武帝聽了太守的回答後非常高興,但也知道太守是學了長者的言語,於是召見了王先生,並對他們兩人都進行了嘉獎。
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
有 詔 召 拜 王 先 生 為 水 衡 丞 以 北 海 太 守為 水 衡 都 尉 傳 曰 美 言可 以 市 尊 行 可 以 加人 君 子 相 送 以 言小 人 相 送 以 財
9.翻譯下面語段中畫線的句子。(9分)
①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4分)
②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