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4篇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14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天,我無意間看見了一篇文章,卿浩洋是一名小學生,班中的小宇同學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只能坐在輪椅上。卿浩洋第一個到小宇面前介紹自己。聊天中,兩人發現他們住在同一個小區裡,卿浩洋便與小宇約定“一起回家。”這個約定讓他足足堅持了六年。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對卿浩洋的樂於助人和誠實守信的精神感到佩服。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要向卿浩洋學習,爭做一名美德少年。

  那怎樣做個美德少年呢?

  在學校裡,我會做一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的“小夥伴”。一次,書法課上,一位同學忘記帶鋼筆了,擔心被老師責備,急得像熱鍋裡的螞蟻——團團轉。我恰好多帶了一支鋼筆,當我把鋼筆遞給他時,他彷彿得到救心似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真是幫助別人,自己快樂。

  在獨立面對生活時,我會做一個胸懷寬闊、心理健勤奮自主、善於創新的“小主人”。有一天,在下課時,由於道路狹窄,在混亂中我被一位同學的手肘打到了嘴。他向我連聲道歉,但我並沒有生氣,只是笑了笑,應了一聲:“沒關係。”生活中,只要胸懷寬闊,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諒解,也許世界上也沒有那麼多戰爭,那麼多爭吵。

  在家中,我會做一個孝順父母、關心他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我從不頂撞父母,不說一些傷及父母的話;隨時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從不浪費;我也經常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父母減輕一些負擔,因此,成為家人眼中懂事的乖孩子。

  在社會上,我會做一個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我在生活中會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貢獻;不說髒話,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吵鬧、喧譁;答應了別人的事我就一定會做到。

  我會做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我不會隨地吐痰,不會亂扔果皮紙屑,我會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看見垃圾,我都會主動拾起,扔進垃圾桶裡。

  品格決定人生。德、智、體、美、勞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具備的美德。我們要爭做美德少年,長大後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作出貢獻!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2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 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是人們充滿嚮往、無比渴望的。美德就在我們身邊,比如說:有的同學喜歡樂於助人、有的人很堅強、有的媽媽很勤勞……在我身邊也發生過一件無不足道德小事。

  這天清晨天氣晴朗,我和奶奶、老太婆一起乘坐地鐵去南京玩。因為是星期天所以地鐵上的人很多,上去時座位早已被坐得匯成商學院的。我們抓著扶手,站在三位年輕人身旁,一位男青年望著老太婆似乎在想:我身旁站著這麼年邁的老太太,如果我不讓座心裡一定會非常慚愧。就在這時這位男青年果真伸著手對頭髮蒼白的老太婆說:”老太太您老了不宜站著,您坐。“接著兩位女青年微笑地對我和奶奶說:”您帶著孩子,她又小,您年紀也大了你們坐。“我心想:這三位年輕人真有美德。

  美德不僅是樂於助人還是誠信。一節品德課上老師為我們講了一個既誠信又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女士的工作很繁忙,又想天天都買彩票,就託人幫自己買。終於一次,被託買彩票的人重了一百多萬元的大獎。她完全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再買一張彩票,把重獎的彩票給家人去對換。可她卻把一百多萬元寄給了那位女士。聽完了故事,我心想:真是人與人之間誠信比金錢更重要啊!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一首動人的歌曲,迴盪在耳邊;美德是靈魂的力量,催人奮進;美德是生命的財富,尋找生命的價值;美德是一種境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所謂的“美德少年”——就是有著至善至純美好的少年,它不是一張純粹簡單的獎狀,而是浸透著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著光輝的作用。傳統美德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槽粨,取其精華的結果

  首先要良好的行為,良好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習慣也是。《弟子規》裡的“冠心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責,食適可,勿過則”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社會公民就是每天都要從小事做起,習慣也就是在這些小事上形成的。

  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奉獻的人。做人就必須在社會上立足,社會要我們合同建造,一個好的社會離不開具有美好品德的人。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記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身邊的小事開始,養成好的習慣,爭做美德少年。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充滿著競爭,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對新一代祖國的花朵要求不僅是博學的才能,而且要有高尚的美德

  正因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更加激勵著我們去提高自己的美德,讓自己成為有修養的人,實際上社會也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美德少年。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

  文明美德,你猶如一泓清泉,滋潤我幼小的心田,你猶如陽光雨露,沐浴著我健康向上、茁壯成長。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做一個大寫的人。是啊,“人”字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起來的,是頂天立地的。它寫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我也常常在思考,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呢?答案毋庸置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人。文明是什麼?美德是什麼?是路上相遇時的微微一笑,是他人有難時伸出的熱情之手,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真誠付出,是見到師長時的深情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彎腰將一片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美德是尊重,是禮讓,是誠信,是寬容……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必須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家庭裡,我孝順長輩,關愛兄弟姐妹,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在學校裡,我文明禮儀,團結友愛,勤奮學習,當好老師最滿意的小助手,做同學最好的朋友;在社會上,我尊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所以我經常得到人們的信任、誇獎和喜愛。

  我用我真誠的心,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記得去年冬天,快放寒假時,六二班的楊椿楓同學家裡不幸著了火災,看著他傷心的樣子我真的好難過。我和同學們一樣,把自己積攢了一年多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他們家,還把自己的衣物、學習用品送給了他。當我看楊椿楓同學的`媽媽,拿著大紅紙書寫的感謝信來到學校時,我覺得心裡暖烘烘的!張超同學是從鄉下轉學到我們班來的,由於他家境貧窮,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他總是顯得有些恐懼與不安。我要主動地向他伸出溫暖之手,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向班主任要求和他同桌,和他一起學習,下課和他聊天,幫他熟悉學校環境,邀請他參加同學們的活動,我還發動同學們捐給他許多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品,幫助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漸漸的,他的臉上的笑容增多了,成績也有了飛速的進步!重陽節,我和班裡的幾位同學,買上幾個大的西瓜,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們,為老人們唱歌、跳舞,陪老人們開心地玩了一整天。像這樣的小事,我總是在默默地做著。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文明美德之花,裝扮了我心靈的春天,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大家一定聽過《讓地三尺》這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在官,他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生了爭執,兩家誰也不讓誰。張英知道此事後,給家人寫了一封書信,內容是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勸解家人,對人要寬容,主動謙讓。張英的家人接到信後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這樣心胸寬廣,非常感動,也朝裡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為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一時間,兩家處理問題的做法傳為佳話。

  尊重、寬容和謙讓,是一種美德,令人間平添許多溫情!古人尚且如此,那麼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更應該學習。星期一的那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穿著姑媽從上海給我寄來的漂亮的群子去上學。可是意想不到地事發生了,當我蹦蹦跳跳地去學校食堂吃早餐時,突然與端著一碗粉只顧埋頭走路的張明宇同學撞了個滿懷。明宇一個趔趄,將一碗粉全潑在了我的身上。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所有的人都楞住了,似乎等待著一場“唇槍舌戰”暴風雨的來臨。明宇也嚇呆了,結結巴巴地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微微一笑,關切地問“你沒燙髮著吧?”瞬間,矛盾在微笑中變得雲淡風清。是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文明美德,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嗎?讓我們從小播下文明美德的美好種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爭做一位名副其實的文明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因為我們不保護環境,讓地球變得千瘡百孔;因為我們不注意禮節,讓社群少了一些溫暖的話語;因為我們不懂得謙讓,讓社群學校多了一些矛盾,多了一些不必要發生的事。

  在前幾天,我看見一個人,滿頭大汗,可能做了什麼運動。在商店裡買來一根冰棒,他拆開包裝紙,朝周圍看了看,確定沒有人之後,他將包裝紙隨手扔在地上,竟還心安理得大口舔著冰棒。我在一旁氣極了,可我如果上去管的話,我怕他罵我多管閒事,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社會上雖然處處都有不文明的事情,但也有因寬容而化解的事: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姐姐,騎著腳踏車,好像在趕路。她不小心撞到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孩子的媽媽就在旁邊,剛剛還在和別人耀武揚威的炫耀著什麼,現在突然臉色蒼白,惡狠狠地盯著那個姐姐。那個姐姐苦笑著,對孩子的媽媽連說了好幾聲對不起。孩子的爸爸聞聲過來,我在一旁,心裡想:這一場暴風雨是不能避免的了!哪知,爸爸對孩子說:“來寶貝,走兩步給爸爸看看。”孩子踉踉蹌蹌的走了幾步後,孩子的爸爸對姐姐說:“能走路,沒事了,你若有事就先走吧!”想不到,一場暴風雨就這樣化解了,我以後也要學這位叔叔,寬容大量。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我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說話和氣文雅,有節有理,不說髒話,不罵人。

  2、會用文明用語,分寸適度,不油腔滑調,不惡語傷人。

  3、遵紀守法尊重他人,不打架,不罵人。

  4、尊敬師長,關心他人,不殘忍傷害他人,不傷害他人。

  5、保護環境,美化校園,不亂扔廢紙,不折花木。

  6、講究衛生,儀表整潔,不隨地吐痰,不穿奇裝異服。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從小講文明,懂禮貌。你的一句“您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你的一句“謝謝”給對方帶來多少快樂;你的一句“請原諒”,消除了多少誤解,化解了多少矛盾。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除陋習,樹新風,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講文明,懂禮貌,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它要求我們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在我們班,就有那麼幾個不文明的同學。

  排在頭號的當數班上的”邋遢大王“。同學們叫她”邋遢大王“是有原因的,她不僅每天穿的衣服皺皺巴巴邋里邋遢,而且很少洗手,特別是老師上課時,她總是趴在地上或坐在窗臺上,老師說她她也不聽,屢教不改,根本沒把老師放在眼裡。因為她老這樣,我們班幾乎沒人跟她玩。好幾次,看她那副我行我素的樣子,我都想:要是我是老師,我會先平息怒氣,跟她好好談談,讓她明白什麼是文明行為,什麼是不良行為,我還要送她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真希望她能像動畫片《小邋遢》裡唱的那樣:”忽然有一天,小邋遢變了,邋遢大王她不邋遢,我們大家喜歡她。“那樣的話,我們都願意跟她做朋友。

  另外,我們班有些同學愛講粗話,動不動就爆*,習慣成自然後,幾乎出口成髒,聽的人覺得刺耳,而他們自己還察覺不到。我有段時間也受影響,跟著說髒話,還不以為然,老師和媽媽批評了我幾次後,我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慢慢改了不少。希望我們一起改掉這個毛病,讓我們班變得更文明。

  西班牙作家松蘇內吉說,文明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做文明人!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誇,我們要多幫助別人,做一個美德好少年。

  美的標準是什麼?善良、樸實。而美德又意味著什麼?至善和博大。一個人有了才能而且努力,還要修養濃厚的美德,不嬌不吝。

  記得有一次,我邊哼著歌,邊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之間,一位阿姨闖入了我的視線。那位阿姨左望右望的,像小偷似的,手裡還拿著一張皺皺的紙。“小妹妹,你知道培正中學在哪嗎?”那位阿姨“刷”的一下走了過來。我看著阿姨好像很急似的,回過神來,馬上告訴她了。“阿姨,你只要一直走,走到前面那個十字路口右轉就是了。”“謝謝你啊,小妹妹,你真乖,我先走了啊!”當阿姨走了幾步之後,我又想起來了:做好事做到底嘛,阿姨人生地不熟,要不要把她帶到去培正中學呢﹖我又馬上追了阿姨,問她一句:“阿姨,要我帶你去嗎﹖”那位阿姨馬上笑了起來,讓人感覺到很溫暖。“上學去吧,小妹妹,我自己去吧。!”……我第一次體會到助人為樂的意思,第一次發自內心的快樂。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溫暖啊!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如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我們應該注重內在的美,而不應該去注重外表的美。

  我一定要做一個美德好少年,給小的同學做榜樣!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福山,好少年。行端正,志高遠。”福山三字歌,引導著我要做一個誠信知禮、落落大方的小學生。

  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只有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中體現出來。

  每天清晨,我穿上整潔的校服、戴上綠領巾、佩戴好標誌、背上書包,快快樂樂地走進校門。

  校門前值勤的二年級哥哥、姐姐們一聲響亮的“Good Morning”, 立刻提醒了我,作為一個福山人,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於是,我認真地敬禮,響亮地回答“Good Morning”。

  站在操場上,國旗下的我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每天坐在明亮的教室裡,我認真地聽課。上課時不和同學說話,不做小動作,積極舉手發言。

  當老師迎面走來時,一個點頭,一聲問候,這就是我對老師的一份關心,一份尊重。課間活動時,我不和同學吵鬧。當別的同學有困難時,我還會幫助他們。不小心打擾到別人,馬上說一聲“對不起”。看到紙屑能馬上彎腰撿起投入垃圾桶。

  中午用餐時,我總是安靜地排隊拿飯。每次吃完後,很快地把餐具整理乾淨。吃完飯後把餐盤輕輕地放入桶裡。

  放學了,我們整整齊齊地排好隊,有禮貌地和老師同學說聲再見。回到家,我會親親熱熱地向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問好,有時還能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生活中處處都有文明,文明也在身邊的細微之處盡情綻放它特有的光芒。我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度過的,大家都表揚我是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孩子。奧運馬上就要來了,讓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爭做文明禮儀好少年!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0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統駐我心,美德入我魂》。

  祖國是遠航的巨輪,載著我們駛向光明的彼岸。學校是和諧的家園,每個人享受著幸福和溫暖。“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是我們欒灣學校的校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虛心好學,刻苦鑽研”,是每個學生的座右銘。“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每個少年時刻不忘的誓言。

  對高山你定會讚美她的高大蒼勁,俯看小草你定會稱讚他的堅忍不拔。是的,那是因為它們身上都飽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頑強意志,還因為他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髓。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嘗艱辛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頑強,靠的就是正氣磅礴,蕩氣迴腸的錚錚鐵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加美麗;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加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如此繽紛。然而真正的中華傳統美德是什麼呢?

  語文老師說:“中華美德是父慈子孝,夫義妻賢,兄友弟恭,待友誠信,為人正直,處事循義,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數學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條長長的線段,它連線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艱苦奮鬥、創造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無限美好的未來。”

  美術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而耀眼的。”

  音樂老師說:“中華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動人,他激勵著所

  有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我說:中華美德是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我們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我們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孔融讓梨》。

  古時候,有個名叫孔融的小朋友,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裡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覺得很奇怪,他問孔融:“這麼多的梨,你為什麼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們吃。”

  爸爸接著問:“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孔融才四歲,就知道讓梨,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所以這個故事呀,雖然很老很老了,可是一直講到了現在。

  聽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小故事。那是一天早上,媽媽帶我去吃早餐。早餐店人很多,坐我們旁邊的是一位奶奶和一位六七歲的孫子女。服務員端來兩碗牛肉粉,放到這位奶奶和孫女面前,只見小女孩端著自己的那碗,又一把奪過奶奶的那碗,還理直氣壯的說:“奶奶,牛肉是妞妞最愛吃的,必須全給我!”奶奶說:“好,好!只要咱乖孫女愛吃,夾去吧。”只見小女孩抄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起粉上面的牛肉來。牛肉吃完了,下面的粉絲,她卻像沒胃口似的只吃了兩口,然後把自己沒吃完的粉絲推向奶奶:“奶奶,我吃飽了,這些全給你。”奶奶還是笑呵呵地說:“好,好,奶奶來吃,奶奶來吃。”而這樣的情景,似乎每家每戶都在發生,我們家也一樣。

  但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後,我感到十分的慚愧,老師常常教我們說:“要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可我們常常不會注意這些。

  尊敬長輩,孝順長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小孔融為我們做出了這麼好的榜樣,我們當代的小學生更應如此。

  在這裡,我要呼籲所有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美德,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常常對我說,人要善良、有愛心並且要誠實。

  有一天下午,在補習班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改錯,有一位同學改錯的時候沒拿筆,她讓我幫她拿一下筆,我說:“我不幫你拿,你自己拿。”於是,她二話沒說就自己下來拿筆了。過了一會兒,輪到我改錯了,我也忘了拿筆,當時我想到了剛才不幫別人拿筆的事,感覺自己那樣做很不對,很後悔。這時我想起了媽媽經常給我說的那句話“人要善良、有愛心”之類的話,讓我真正明白了媽媽說的那些話的道理。可是現在我自己也忘拿筆了,也不好意思讓別人幫忙,只好自己拿筆了。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恬恬,你以後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只有你幫助了別人,你才是個好孩子。”從此以後,我深深地記住了媽媽的這句話,常常去幫助別人,之後媽媽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自從這件事後,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幫助別人也是一種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3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14

  你是否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道理?中華民族節儉的傳統美德已經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中取得了輝煌成就。

  祖國的未來藍圖需要我們團員青年來描繪,民族的希望要靠我們來實現,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更應有我們的所作所為,讓我們以實際行動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在此,特倡議如下:

  一、 增強時代責任感,樹立三種意識

  作為21世紀中國的建設者,時代賦予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面對我國資源缺乏的嚴峻形勢,充分認識資源供給不足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制約因素,從有效開發和利用資源出發,崇尚節儉、適度消費的理念,牢固樹立資源危機意識、勤儉節約意識和節約資源人人有責意識。

  二、 節約資源,從身邊作起,從一點一滴作起

  建設節約型社會離不開每一位公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努力實踐,資源的迴圈利用和社會環境的淨化需要從我作起,從身邊作起,從一點一滴作起。請“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分錢、節約一寸土”,倡導使用迴圈用水、節能產品和再生材料,倡導儉樸的生活方式和適度消費,推廣辦公電子化和資源變廢為寶。

  三、 積極實踐,為建設節約型機關、校園和研究院所建言獻策

  從建設節約型社會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戰略高度,結合各自工作崗位實際出發,w圍繞本單位在資源利用現狀、存在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建設節約型機關、校園和院所的意見和建議。廣大青年科技人員要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投身節約型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透過創新和改革,真正形成人盡其才、地盡其利、時盡其效的節約型社會。同時,節約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用我們青年率先垂範,廣大青年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學生,樹立以勤儉節約為榮的風尚,培養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

  青年朋友們,節約新時空已經展現,建設節約型社會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攜手共進,用我們的智慧和行動去改變我們所能改變的一切。

  勤儉節約美德不能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