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1

  近期,透過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幼兒創意美術教學方法》,使我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我認為創意美術是幼兒美術活動中創立新意,注入新觀念和新想法開展多元的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是現代幼兒美術中一種新思維意識活動,是指在原先的繪畫基礎上更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創造力。我作為一名縣區幼兒教師,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談談自己對幼兒創意美術教學的一些心得和看法。

  一、創設環境,開展創意美術活動。

  蒙臺梭利強調指出,對於幼兒生理和心理的正常發展來說,準備一個適宜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說:“必須注意為兒童期設定一個適當的世界和一個適當的環境,這是一個絕對迫切的需要。”只有給兒童準備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開創一個教育的新紀元。幼兒教育中的“創意美術”興起在當今兒童美術行業中,為了告別千篇一律的簡筆畫而體現兒童個性的一種美術形式。寬鬆的心理環境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只有在寬鬆愉悅的環境下,幼兒才能大膽作畫,會想象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創意,才會開啟思路,激發思維。在幼兒創意美術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繪畫過程,關注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的細節,不要過於的在乎繪畫結果。尊重孩子的想象、表現力,在繪畫過程中讓孩子有自由選擇的權力、與朋友輕聲交流的機會和繪畫的時間,孩子可以靈活地運用創作材料,大膽地進行探索,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創作,才能充分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

  二、激發興趣,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每個幼兒天生就是藝術家,有豐富的創造力,在後續的學習中,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根據每個階段孩子的特點,來培養興趣。孩子都是在發展的,每個時期他們的動手能力,關注點都不一樣,興趣點也不一樣,孩子喜歡新的事物,會動的事物,這就需要老師有更高的教育內涵。好的繪畫作品並不是孩子畫的和老師有多像,創意美術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創意,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對孩子作品的評價是很重要的,老師的一句“畫面真豐富”“畫得真好”這樣的肯定會使孩子信心大增。讓孩子來說自己的畫,有的會邊講邊想,畫面中的一個圈、一個點、一段線、一個面,孩子都可以展開無盡的想象。

  三、積累經驗,讓創意美術變的更有詩意。

  沒有生活經驗的積累,幼兒的思維也很侷限,正所謂見多識廣,瞭解有助於幼兒開啟眼界,豐富自己的內涵。當然有了想象,一定的美術基礎也是需要的,否則那就是憑空想象。如,我以前所教的小班的孩子,你沒有教過他一些簡單的繪畫技巧,就給他一些材料,他只會在那用線亂塗亂畫,從孩子的作品中,你是看不出來的,作品中所呈現的只是一團線。這就需要老師來掌握尺度,適度地教孩子一些繪畫技巧,讓孩子在創造中插上自由創作的翅膀。

  四、從興趣入手,激發幼兒的創意思維。

  注重幼兒的興趣培養,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內在動力。創意美術往往比較費時,孩子在繪畫時用時比較長,有些孩子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品。我們將孩子感興趣的創意美術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中,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充足的時間裡體現成功感。

  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2

  在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鍛鍊孩子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和創造能力,幼兒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應儘量避免呆板單純學習繪畫技巧的教學方法,而要透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1、興趣激發法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創造性的基礎,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怎樣激發幼兒的興趣呢?教師要注重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調動幼兒繪畫的積極性。並透過遊戲活動,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在幼兒繪畫活動中,教師運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活動,也可以使幼兒毫無思想負擔,在自然、輕鬆、愉快的遊戲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候要大膽創新,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喜歡的美術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繪畫是幼兒的遊戲,但也有的孩子對畫畫沒有興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兒、選材合不合適?是否是幼兒能夠獨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經意的評價也會影響幼兒的繪畫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考慮選材是否合適。

  2、觀察與認知脫離“示範—模仿”的傳統繪畫教學方式,要求幼兒要透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完成創作。但也有的孩子畫不出形來,這往往是因為他沒有很好的觀察事物。如,幼兒畫樹時常常把樹幹畫成一個長方形,老師可以帶幼兒觀察一顆真的大樹,摸一摸樹幹、看一看樹枝的樣子。

  3、構思、繪畫法鼓勵幼兒先想後畫來學習構思,使繪畫活動不僅是幼兒動手操作的活動,更是動腦思考的活動。透過老師的引導,幼兒學會了在生活中學習構思,在遊戲中學習構思,在想象中學習構思,在觀察中學構思,幼兒美術活動的全過程都強調以遊戲引發孩子的興趣和表達表現的慾望,探討怎樣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點內容表現在畫面上,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美術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引導幼兒的想象力。

  4、在評價中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對於自己的作品,幼兒很在意老師與同伴的評價。鼓勵性的評價可以保護孩子的創作熱情,期待下一個活動的到來。評價的目的就在於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幹,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3

  一、幼兒美術教育最富有意義的

  就是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引導幼兒發現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影象,表達自己的認識,是創造性美術的活動的重要特徵。期間,教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從幼兒己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出發,遵循幼兒在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幫助幼兒不斷克服障礙。

  幼兒知識技能水平與其生理特點有著密切關係,例如,3歲幼兒一般畫頭手人,是由於觀察力較籠統;4歲幼兒常畫正面直立兩手平舉的人物,又是由於對空間的判別還停留在上下、左右兩個度上;6歲幼兒開始畫側面人的.簡單動態,反映了幼兒對傾斜、透視和前後關係的初步認識。幼兒從一種認識水平發展到另一種認識水平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的教學過程即在兩種認識水平之間為幼兒搭建一個個距離不太大的階梯。幼兒每前進一步,既是上一步的發展,又是下一步的準備,為此,我們必須觀察和研究幼兒在兩個階段之間面臨哪些問題、困難,按難易程度進行安排。

  2、改變傳統的運用範例、示範和講解等由教師單向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運用範例統一影象,這用教師單向的示範與講解來阻止矛盾衝突,要求幼兒按自己的步驟與方法,這種看來既省時又簡捷的方法,似乎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抑制了幼兒的創造,會使幼兒產生沒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服從權威的心態,不利於健全人格的發展。

  幼兒時期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幫助幼兒積累各種經驗,比形成概念更切合幼兒的需要與可能。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必須認真地設計提問,組織討論,變教師單向地傳授知識技能為師生創造性地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討論中培養幼兒將過去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景中,養成他們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認識,樂於表現不一般的認識的習慣。

  二、幼兒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1、選材應適度新穎

  幼兒的學習是非常情緒化的,與興趣有極大的關係,要使幼兒對學習保持穩定的興趣,教材必須新穎,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十分注意把握每一個教學活動中所提出的問題是否適度,要力求既與幼兒己有的經驗有關,又有足夠的新鮮感,使幼兒感到既不陌生又很新奇,願意主動去獲取新的經驗。例如,3歲幼兒尚未具備有目的地選色意識,教師可從鼓勵幼兒大膽地調換顏色入手,使幼兒逐步體會五顏六色真好看,從而使幼兒對顏色產生興趣,進而有目的地選擇顏色。有些小班教師擔心幼兒選錯顏色,就給幼兒規定用某種顏色畫某種東西,甚至為了怕幼兒塗錯顏色,把其它顏色都拿走,結果幼兒對並沒有對顏色產生興趣。到了中班,在己具備選擇與物體相似的顏色的能力時,卻對顏色刺激的敏感性明顯下降,仍機械地按小班時老師規定的顏色去選色。由此可見,超越了幼兒的認識,過早地教給他們一些今後自主發現的東西,就會使幼兒失去主動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思考

  我們常看到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後,總希望幼兒作出正確的回答,如果答錯了,教師就採取不置可否的態度,再請其他幼兒回答,直到答對為止,並把少數幼兒,有時甚至把一、二個幼兒的正確答覆當作全班幼兒已經掌握的知識,這種提問的方式,對答對的幼兒來說,只不過是重複己有的經驗,對答錯的`幼兒來說,仍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對沒有機會回答的幼兒來說,更沒有參與到討論中來,卻毫無收穫。因此,老師應明確提出問題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回答一個正確的答案,而是要調動幼兒的思維、引導大家來參與討論,積極思考,在比較中,建立新的知識。就美術來說,同樣老師不要怕幼兒畫錯或做錯,應鼓勵幼兒大膽地畫,即使畫錯,也可在判別中逐步糾正。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一幅沒有想象的作品,不會是幼兒的作品,更不會是好的兒童畫,幼兒總會冒出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們常把自己想象成最喜愛或最崇敬的大人,如爸爸、媽媽、警察、機器人、邊畫事物,幻想著上天入地、變大、變小。這種幻想反映了幼兒急於快快長大,更多地認識世界的需要。幼兒之所以喜愛美術正因為它是一種最直接、最簡單地表現幼兒豐富想象的活動。幼兒的豐富想象又與成人的態度有密切的關係,如果老師經常用“像”或“不像”去評價幼兒作品,或用標準影象去要求幼兒,那麼幼兒的想象就會受到抑制。

  幼兒美術活動,不僅能激發美感、陶冶性情,而且涉及到幼兒興趣、態度、情感、意志、智慧、知識及身體發育諸方面,所以任何一個美術活動都應從培養學習興趣出發,重視課程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力求使對幼兒終生有益的多種因素得到發展,使整個活動過程成為幼兒不斷探索發現、不斷創造的過程,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使他們逐步地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的人。

  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4

  轉眼間我們幼兒園開展米羅美術課程一個學期了,所有的培訓、教學、成果都歷歷在目。透過一個學期的培訓學習和教研,我們的。美術教學也在不斷的成熟中。

  記得今年夏天外出學習,我第一次接觸到米羅可兒,當時是聽的一節拓印想象的課,從開始對這節課的迷茫,到後來的不信任,到最後的驚訝、讚歎,使我深深的喜歡上了米羅可兒。

  繪畫是一種兒童十分喜愛的活動,能充分發揮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兒童快樂。而米羅可兒美術的智慧美術課程體系是以借形想象為核心,以相關、相似、相對想象為基礎的系列兒童創意想象美術活動體系。所謂借形想象,是將人類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運用到兒童教育中來的一種形式。本著這種理念,我開始了本學期的美術教學。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節課是小班的《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在排出課程表知道那周要上這節課的時候,我就開始精心的準備。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幾面小鏡子,然後準備所需要的各種材料。終於開始上課了,我先和小朋友們做了個臉部表情的遊戲,然後每一組發了兩面小鏡子,讓小朋友們觀察自己豐富的表情,此時孩子已經非常感興趣了,我趕緊進入正題,問問小朋友上幼兒園快不快樂,是不是像鏡子裡的自己一樣笑得那麼開心,為什麼喜歡上幼兒園呢……開始畫了,怎樣擺脫孩子畫的像小拳頭一樣小呢?嗯,這個早就想好了。我告訴小朋友們把你們的小手開啟放在畫紙上,畫的時候一定要畫出的比自己的小手還要大。還要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一眼畫一筆,一定要畫出自己的特徵。這時孩子就開始認真的畫了,我對個別不敢畫的孩子進行著重引導,並來回的觀察孩子畫的情況,當我看到文文畫的畫時我開心極了,她把自己獨特的小眼鏡也畫上了,還有她那兩個可愛的麻花辮。她很認真的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一眼,畫一筆。當她覺得很滿意的時候,我及時的表揚她,然後告訴她如果再加一些什麼會更漂亮。一節完美的美術課結束。

  幼兒園教研藝術課心得體會5

  美術,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活動之一,美術教育是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人生啟蒙教育的重要一環。孩子們不僅能夠從美術活動中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而且還可以發展動手動腦能力、創新能力、模仿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滿足其好奇心與求知慾,使他們的創造思維、求異思維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什麼是幼兒美術教育?其實,幼兒美術教育應與成人的專業美術教育相區別。具體來說,幼兒美術教育包括三層含義:

  一、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是滿足幼兒審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兒喜歡塗塗畫畫,他們對美術有一種天然的嗜好,他們對美術感性地把握世界,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因此,幼兒美術教育應為幼兒提供情感溝通與滿足的機會。

  二、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創造教育,是以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每個幼兒都有美術創作的潛能。在幼兒的美術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愛的形象,如不合邏輯的構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隨意安排的空間構圖等。這些都是幼兒從自身經驗出發,經過大膽想象而創造出來的。因此,幼兒美術教育應當鼓勵和指導幼兒以自己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形成有個人特色的藝術表象,並透過大膽想象藝術地表現自己的體驗。

  三、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操作教育,是培養幼兒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創造沒的過程,幼兒需要手、眼、腦的協調活動,他們需要用腦去想象、理解和加工審美意念,用語言表達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因此,幼兒美術教育應當為幼兒提供充分操作的機會。幼兒園美術教學是幼兒美術教育的一部分,並且是佔據重要地位的一部分。

  “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是從事美術活動的必要前提。我們在開展美術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和操作的機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