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中國夢校園廣播稿

共築中國夢校園廣播稿

  有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學生都知道,大家廣播前一般都會提前做好廣播稿,沒有廣播稿就不會有好的節目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廣播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共築中國夢校園廣播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共築中國夢校園廣播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夢在前方,路在腳下》。

  人生需要夢想,夢想是什麼?

  在賣火柴小女孩眼裡,夢想是噴香的烤鵝,是奶奶溫暖的雙臂。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裡,夢想是“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

  夢想,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追求。夢想是陽光的,她使我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遠大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鄧亞萍的夢想是在世界乒乓球賽上奪冠,雖然因為個子矮小曾被國家隊拒之門外,但她沒有氣餒,頑強拼搏,用十八個世界冠軍證明了自己。

  擁有了夢想,我們就要付諸實踐,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對於我們每個偉民人來說,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目標和時間,讓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限的意義,讓自己的每一個目標都在高效中完美實現;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管遇到多麼大的事情,都要時刻保持陽光心態,給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沿著自己的夢想走下去;管理好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一個學生在生活、學習、團隊、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所有責任;管理好自己的品格,要做一個聰明、能幹、文雅、健康的人。

  我相信,我們偉民的每一個同學都是自主管理的能手,因為你們每天都能穿著整潔的校服、繫上鮮豔的紅領巾走進校園;課上你們能夠專心致志的聽老師講的每一節課;課間你們燦爛的笑容、有序的活動,保證了校園的安全、整潔;是你們展示偉民學子的.才氣、大氣!

  老師們,同學們,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讓我們腳踏實地,齊心協力,實現你的夢,我的夢,還有我們大家的夢——偉民夢!

共築中國夢校園廣播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每一個民族也有自己的夢想,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夢想就是一個“中國夢”。“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是的,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經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歷經滄桑信心不改。

  當鴉片戰爭擊破“天朝上國”迷夢,當西方文明劇烈衝擊“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心理,當中華民族面臨“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千年未有之強敵”,中華兒女就有一個夢想,一個民族復興的夢想。

  170多年來,無數中華兒女就執著於這個夢,為民族復興上下求索。而今,在實現這個夢想的新的歷史征程上,深情的闡述“中國夢”,他引用了三句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於百餘年中國滄桑鉅變的歷史圖景,展現於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鬥的艱辛歷程,令人感慨、催人奮進。

  姚明在退役釋出會上感言:“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今天,我們每個人未必像姚明那樣盡情綻放了夢想,但我們都有自己的夢,也都或多或少地實現著自己的夢。

  儘管我們的夢想實現未必盡如人意,有的人還在埋怨,收入還不夠高,房子還不夠大,工作還不夠好,看病還不夠方便,但與自己的過去相比,夢想的旅程都早已離開原點,夢想的花朵已然開始綻放。

  也許,執著於自己的夢想久了,我們可能忘了夢想生長的土壤。也許,有的人認為,自己夢想的實現,得益於自己的奮鬥,這個時代、我們國家並沒有直接為自己做過什麼。

  然而,百餘年前的中國人不敢有夢,百餘年後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夢,其間的差別就在於“中國夢”。

  當“中國夢”沒有綻放,個人的夢又如何開花?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人夢想生長的土壤,都深深植根於“中國夢”。我們每個人夢想的成長,都有“中國夢”的成長相伴。有了“中國夢”的茁壯,我們才有了做自己的夢的自由。

  這170多年來,正是無數先賢把自己的夢融入“中國夢”,正是一代代人執著堅韌地接續“中國夢”,“中國夢”才有今日之榮光。

  這30多年來,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甚至命運,能夠讓自己的夢想次第開放,億萬農民工能夠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動,市場的生機活力在最貧窮的地方也能夠嶄露頭角。我們也不能忘記,這一切根本得益於“中國夢”的追逐,得益於黨帶領人民在追逐“中國夢”的程序中,創造了發展傳奇。

  “中國夢”與個人夢唇齒相依。我們追逐自己的夢,本身構成了“中國夢”的一塊塊基石。“中國夢”的建構,又為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提供了平臺和土壤。

  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我們要大聲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