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遊玉泉寺》《戲贈丁判官》《山水記》比較閱讀及答案
《獨遊玉泉寺》《戲贈丁判官》《山水記》比較閱讀及答案
一、宜昌(古稱夷陵)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閱讀下邊兩組古詩文,然後答題。(本題共9小題,計16分)
(一)
獨遊玉泉寺
(唐) 白居易
雲樹玉泉寺,肩舁①半日程。更無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葉千萬影,殘鶯三兩聲。閒遊竟未足,春盡有餘情。
------
①肩舁(yú):即滑竿。
戲贈丁判官
(宋)歐陽修
西陵江口折寒梅,爭勸行人把一杯。
須信春風無遠近,維舟處處有花開。
山水記(節選)
(清) 王之棟
去城十五里為白洋,面俯江流,峰巒四列,有商英墓、傳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賞。四十里,入滄茫溪,一帶澄然如秋水。……從滄茫溪而進,別是一洞天。仲春時,桃花盛開。春暮,落花片片,點衣沾履。高巖遠壑,蒼松鬱然;平疇廣野,飛樓跨之。而尖山飄遙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荊門兩峰相對何其雄也。……
1.閱讀《獨遊玉泉寺》,寫出與詩題中的“獨遊”相照應的詩句。(2分)
2.《戲贈丁判官》中“爭勸行人把一杯”和一句膾炙人口的唐詩意思相近。寫出這句唐詩。(2分)
3.解釋《戲贈丁判官》中加點的“維”的`意思。(1分)
4.請給《山水記》中劃橫線的句子加上3個標點,使句子讀起來通順。(2分)
5.把《山水記》中劃波浪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答案:
(一)1.(2分)更無人作伴,只共酒同行。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句”的能力。
2.(2分)勸君更盡一杯酒。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語言環境調動記誦積累”的能力。
3.(1分)拴、系。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句”的能力。
4.(2分)折之而西,虎牙、荊門兩峰相對,何其雄也。此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準確的停頓、重音、語調朗讀”的能力。
5.(2分)暮春時節,一片片飄落的桃花,沾滿了行人的全身(衣鞋)。可意譯,可直譯,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