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唐詩《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賞析

盧綸唐詩《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賞析

  《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是唐代詩人盧綸所寫,全詩詩人是透過怎樣的文筆來體現自己的心情的?

  《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

  寺涼高樹合,臥石綠陰中。

  伴鶴慚仙侶,依僧學老翁。

  魚沉荷葉露,鳥散竹林風。

  始悟塵居者,應將火宅同。

  【前言】

  《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是唐代文人盧綸在慈恩寺避暑時所賦寫的詩作。該詩表達了詩人願意出離的迫切心情,體現了詩人寧靜、祥和的禪心。

  【註釋】

  ①合:環繞、圍繞。此處意為寺廟被參天大樹環繞

  ②沉:沉下。此處意為魚兒浮下水面

  ③悟:頓悟

  ④火宅:法華七喻之一

  【鑑賞】

  慈恩寺隱藏在群林高樹之下,在炎熱的夏天,散發出誘人的清涼。詩人在此正舒適的躺在綠蔭覆蓋的石條上,逍遙自在。

  猛的覺得此時如有白鶴相伴,那這份悠閒,恐怕連神仙也沒法比,因為自己跟隨寺廟裡的高僧學習佛法,猶如老翁,有了幾分看破世事的清淨。這份心悟,已經超越還大有執著的.神仙。頸聯更是以景色表達自己心境。

  平靜的水面遍佈香遠益清的荷花,荷葉上滾動著露珠,魚在水裡自由自在的遊動。風吹過竹林,傳出悅耳的清音,一群自由的鳥飛來,四散而去。全部都是自然,寧靜,祥和,如同詩人的禪心,全體現成一派天光。

  尾聯直接切入自己的思想,一是認同塵居如處火宅,無處為安。表達了自己願意出離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應該將火宅般的塵居與現在的寺院清涼生活統一起來,而不分別執著。只要心清淨,哪裡都是淨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