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的手抄報資料

三字經的手抄報資料

  一、瞭解三字經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敘古千字文》、《續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二、三字經簡介

  《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三字經》早就不僅僅屬於漢民族了,它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於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範圍的推廣,也是兒童的必背讀物。

  三、三字經的作者

  《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

  一、明代黃《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敬《大雲山房記》 王應

  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代末年的區適子;

  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三字經》,南海黎貞。”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

  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黎貞增廣之說;

  四、世傳王應,王應(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學珠〉序》:“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矇者,鹹恭若球刀。”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所。 《三字經》具有識字、廣見聞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此書中有段僅用三百多字便括了中華五千年曆史的變遷,歷來備受讚譽。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而《三字經》後來居上。這裡的“居上”殆源於數字順序,未必便是根據三書之內容與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實上,綜其覆蓋讀者之廣、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傳時間之久觀而言,《三字經》 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不能不說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書。 巍哉,《三字經》堪稱“蒙學之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