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蘭亭集序

王羲之書法蘭亭集序

  導語:王羲之是中國偉大的書法家,在書法界有著很高的地位,而他的作品《蘭亭集序》更是被人們稱讚為“天下第一行書”。

  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浙江紹興蘭亭風雅集會,流觴曲水,飲酒賦詩,各抒情懷。王羲之即興揮毫作序,趁興疾書,寫下了《蘭亭集序》這篇傳頌千古的書法藝術作品。全書共28行,共計324字。通篇筆勢縱橫,點畫相映,變化無窮,似有神助。行書起伏多變節奏感強,佈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

  《蘭亭集序》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更是書法藝術中的傑作,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盛譽,對後世的影響極大。真跡據說在唐太宗去世的時候葬在昭陵,有褚遂良、虞世南等大家臨本傳世。《蘭亭集序》被人稱為“書法精品中的精品”。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表現物件,以毛筆為表現工具,以線條為表現手段,透過點畫結構,行次章法等造型美,來表現書法家的美學追求和人格情操。千百年來,我國書法界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佳作如林。但是,正如鍾柏華說:“中國獨有的美術書法——書法也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靈魂——自從晉人的風韻中產生的。魏晉的玄學使得晉人得到空前絕後的精神解放,晉人的書法是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體最適當的藝術表現。這抽象的音樂似的藝術才能表達出晉人空靈的玄學精神,和個性主義的.自我價值。”晉人的書法和唐詩宋詞一樣,成了後世無法企及的高峰,在他們面前,後人只能歎為觀止矣。而在晉人書法中,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堪稱極品。

  王羲之山東琅琊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他的兒子王獻之也是著名書法家,他們父子歷來被稱為“二王”。王羲之七歲就開始學書法,初從衛夫人,13歲時書藝以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後來他四處遊歷名山大川,見到李斯、蔡邕等人,所書碑刻,使他獲益匪淺,集秦漢歷來諸家之大成,融匯古今筆法,加以變化發展,開創一代風情,形成獨特風格,具有自然的天性和人格的風采,被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可以說是採天地之靈氣,集人間之精華。在如畫的山水風景中,與文人雅士飲酒賦詩,興之所至,一揮而就,宛若天成。據說蘭亭集會以後,王羲之又寫過幾幅想分贈親友,但再也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了。《蘭亭集序》這幅書法作品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其中唐太宗獨具慧眼,指出其“若斷還連”與“如斜反直”兩大特點甚為精彩。《蘭亭集序》的“若斷還連”是指這幅書法作品的總體佈局,錯落有致,疏密相宜,在連斷的處理上很有特色,整幅作品呈現出斷續之美,因而在章法上具有生動活潑的氣韻。

  “如斜反直”是指《蘭亭集序》中每個字的大小、斜正均有變化,其中不少字均已側勢取勝,常常是左低右高,貌似傾斜,然而在整幅作品之中卻恰到好處,呼應對比,變化無窮,充分體現出行書起伏多變、節奏感強、骨力勁健的氣勢和特色。當然《蘭亭序》的成功之處,關鍵還在於人格的風韻和書法的風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