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1

  1、什麼是文化的多樣性?高二上學期政治會考知識點

  相對於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樣性):

  (1)民族節日:

  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_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

  地位和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要保護文化遺產。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

  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又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5、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

  民族文化起著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樣,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也屬於整個世界。總之,尊重和儲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的含義及特點

  ①消費結構的含義: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

  ②消費結構的特點(影響消費結構的因素):消費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變化。消費結構變化的方向遵循著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順序。

  (2)恩格爾係數

  ①恩格爾係數的含義:恩格爾係數是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們消費結構、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一個係數。

  ②恩格爾係數大小與消費結構變化的關係:

  恩格爾係數越大,意味著食品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越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影響發展和享受資料消費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消費質量,消費結構單一,消費水平低。恩格爾係數越小,表明人們的消費結構越完善、越最佳化,人們的消費水平越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越高。

  1、貨幣的發展形式: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

  2、結算與信用工具:

  (1)結算的方式一是現金結算,二是轉賬結算。

  (2)結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①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其中,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B.信用卡的作用:信用卡作為轉賬結算的一種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減少了現金的使用及不便,簡化了收款手續,節省了交易費用,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為持卡人帶來極大便利。(簡捷、安全、方便等優點)

  ②支票:

  A.含義: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由出票人簽發,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種票據。

  B.種類:分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轉賬支票適用於辦理同城轉賬結算。

  C.現金支票注意事項及特點:妥善儲存,不得摺疊;準確性,現金支票要查驗金額的大小寫是否一致,單位書寫是否正確;有效性,要在有效期內到指定銀行支取;間接性,不能拿來直接購物,支票一般用於同城結算。

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2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1、勞動者的權利:是指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律行使的權力和享受的利益。

  (1)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

  (2)取得勞動報酬。

  (3)休息休假。

  (4)獲得勞動保護。

  (5)接受職業培訓。

  (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7)提請勞動爭議處理。

  (8)依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2、勞動者的義務:是指勞動者必須履行的責任。

  (1)完成勞動任務——最基本的義務。

  (2)提高職業技能。

  (3)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

  (4)遵守勞動紀律。

  (5)遵守職業道德。

  3、權利和義務的關係。

  勞動者在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兩者是統一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要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的。

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3

  一、對“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理解上的易錯誤區

  易錯誤區一:感性認識的總和就是理性認識。

  解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兩個不同質的.階段: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是認識的低階階段;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認識的高階階段。事物現象的總和不等於其本質和規律,只有對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才能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因此,認為“感性認識的總和就是理性認識”混淆了兩種不同質的認識。

  易錯誤區二:理性認識來源於感性認識。

  解析: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必經階段,沒有感性認識就沒有理性認識,但無論是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都來源於實踐。

  易錯誤區三:理性認識是可靠的,感性認識是不可靠的,所以,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可靠。

  解析:(1)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人腦對事物的反映既有如實的反映,也有歪曲的反映,所以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既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我們不能籠統地說理性認識是可靠的,感性認識是不可靠的,反之亦然。

  (2)判斷一種認識是否可靠必須以其是否正確為前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正確就可靠;在二者都正確的前提下,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可靠;錯誤的理性(感性)認識是無法與正確的感性(理性)認識進行比較的。

  二、對“創新”認識上的易錯誤區

  易錯誤區一:

  創新就是強調人類要創造出新的事物。

  解析:

  (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遠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東西,而新出現的事物並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如“電腦算命”等就是新出現的事物,但就其實質而言,卻不是新事物,因而不能算是—種創新。

  (2)在人類產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種的進化,都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但其中並沒有人類的創新活動。因此,創新並不就是指人類創造出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也不—定就是創新的結果。

  易錯誤區二:

  創新就是要敢於否定舊事物中的—切。

  解析:

  創新是指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面對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敢於提出新觀點和新方法。創新必然要求對一些落後的、不符合時代需要的舊觀念、舊思想進行否定,但並不是說要否定舊事物中的一切,對舊事物中合理的、科學的成分仍應予以保留、繼承,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大力創新和發展。

  易錯誤區三:

  創新就是要敢於打破常規,“想人之所未想,見人之所未見”,所以,只要敢想敢幹就能創新,創新就一定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解析:

  (1)創新要求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安於現狀、不從實際出發進行創造性思考的舊觀念、舊思想,創新需要敢於打破常規,“想人之所未想,見人之所未見”,但這決不意味著可以違背客觀規律進行憑空主觀臆斷,而是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在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新知識,運用科學的方法,把科學的態度和精神結合起來,才能創新;反之,違背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主觀臆斷地進行蠻幹,就不能創新。

  (2)要推動事物向前發展,就必須創新,但創新僅僅是其中的一個主觀條件,人們只有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知識構成、創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觀條件,同時又能夠尊重客觀規律,充分利用客觀條件,才能推動事物向前發展。

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4

  一、解析重點——正確區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二者作為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雖然都是講矛盾的不平衡問題,但有嚴格的區別。

  (1)兩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複雜事物中所包含的“諸多矛盾”相互比較而言,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則是就“同一矛盾”的雙方相互比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個,而次要矛盾則可以有多個;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兩者內涵不同。主次矛盾講的是複雜事物包括許多“矛盾體”,每一矛盾體可以稱為“一個”或“一種”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講的則是“矛盾側面”。正因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體”,其內容都包含著矛盾的雙方,因此,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兩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程序,其原因是主要矛盾處於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

  (4)識別的方法不同。主次矛盾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辦事情既要善於抓重點、抓關鍵,又要學會統籌兼顧。一般材料中有“中心”、“關鍵”、“重點”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講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的關係原理來分析。例如,“牽牛要牽牛鼻子”,“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矛盾的主次方面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流。一般材料中有“抓本質”、“抓主流”、“認形勢”、“識大局”、“辨方向”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講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要求用矛盾主次方面的關係原理來分析。例如,我國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評價一個人的功過是非,形勢的好與壞。

  (5)兩者的對立面不同。主要矛盾在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與許多次要矛盾相對立而存在,以各種次要矛盾為自己的對立面;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比較而存在,以矛盾的次要方面為自己的對立面。

  2、二者的聯絡。

  (1)它們都是屬於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都在自己的矛盾體系中居於支配地位,都規定著事物的特殊性及其發展過程。

  (2)分析主要矛盾,抓重點,主要是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3)二者在實踐中都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人們在認識事物解決特殊矛盾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反對和克服一點論、均衡論。

  (4)二者都是和各自對立面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並依據一定條件互相轉化。

  二、破析難點——正確理解兩點論與重點論

  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既是重要的原理,又是重要的方法論。對此,應掌握以下幾點。

  (1)關於主次矛盾的關係,要全面理解主次矛盾在複雜事物中的不同作用,對它們既不能等量齊觀,搞均衡論,又不能因抓重點而忽視次要矛盾,搞“單打一”、一點論。

  (2)關於矛盾主次方面的關係,要注意二者對事物性質的不同影響,不能忽視矛盾次要方面對事物性質和發展的作用,不能認為事物的性質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3)關於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這既是主次矛盾關係的要求,也是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係的要求,它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抓住重點和主流,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三、辨析近點——關於重點論與抓重點

  重點論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關係原理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抓重點則是在認識複雜事物發展過程時,要全力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以帶動其他次要矛盾的解決,它是主次矛盾原理的要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