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導語: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範文,希望有所幫助!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
讀了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這是本很值得讀的書,書中強調品行修養的同時,還介紹了為人處事的技巧。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長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本書將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與“意願”三者的混合體。這種定義雖是第一次聽說,但確實有道理。人類在幼年時候必須完全仰賴他人,經由長輩的引導與養育而成長,但隨著光陰的流逝,我們日漸獨立。生理、心理、情感與經濟能力等方面都不斷成長,直到有一天終於能夠完成自立。
是的,我們從出生就已開始在學習不同的習慣,良好的習慣讓我們終生受用,其中它裡面講的成熟期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清晰地展示了一個人從依賴到獨立再到被依賴與依賴之間的發展歷程。
書中透過一些細緻生動的故事來漸進入自己的觀點,它涵蓋的不僅僅是一些大的道理和人生方面的東西,更可貴的是他還探討了一些具體到家庭、教育與人相處等方面的事物。
這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為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已”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它們相輔相成,不管是領導還是職工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得失。
書中主要強調品行修養的同時,還系統地介紹了為人處事的技巧,其中有兩個習慣卻在一旁觸動我、提醒我,值得我去為他深思,那就是“積極主動,”“要事第一”的習慣。
積極主動,就是對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懇主動,勇挑重擔,高效能人士為自己行為以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他們效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的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透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充套件自己的影響範圍。作者告訴我們,工作中要採取行動,化消極為積極,不要說“我辦不到。”
作者要我們認識自己,有時問題的反面是契機,學會成功地與人合作的習慣。要事第一就是自己管理的原則,這個習慣是一個讓人受益的習慣,它可以說是前兩個習慣的具體實踐,書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麼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我們的重點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見、情緒或衝動所左右,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己管理的實質就是自律和條理,是對計劃的實施。
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進步,我們必須不斷地自己更新,自己提高,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的經驗是靠不住的,不能靠吃老本。我們要圍繞目標,自己投資,把身體、精神、智力和社會情感都保持健康、積極地狀態,與時俱進、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新知識,堅持把新知識理論付諸實踐去檢驗。
堅持學習,堅持實踐,不斷地堅持,不斷提高,進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趨勢,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最終達到由內而外的造就自己的目的。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們進步,從這本書中,我學到很多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把要事時刻放在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左右。
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兩人意見不同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2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在讀完這本書後,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深刻地認識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從改變自己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方法以及對競爭環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輔助一些必要和實用的有效方法。“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為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己”的溝通,“統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會使每一個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它們相輔相成,既講到了個人要全力以赴確立目標,進行個人修煉,並由依賴轉向獨立,從而實現“個人成功”,也講到了要透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等,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不斷更新更是涵蓋了前六個習慣,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其中讓我啟發最大的是“要事第一”這一種習慣。
“要事第一”是一種自己管理的原則,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作為一名商業客戶經理,每天必然會被許多如針對性營銷政策的落實、客戶的走訪、對區局營銷支撐、領導交辦的臨時事宜等瑣事纏身。自己以前在工作期間,感覺到在工作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經常被這些事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去做最該做的事。
有時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矇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應該做的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學習了“要事第一”這一章後,我認識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一把抓,要分輕重緩急,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節奏、有條理,達到良好效果。
為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對一天的需要處理的事情進行羅列和分類,按照如下四個方面畫一張圖表:重要而且緊迫的事情、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緊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對照圖表規劃自己一天的工作。
這樣堅持一個月後,我覺得圖表讓我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首先,圖表讓我的工作目標變得可以觸控和實際,從而避免浪費時間和漫無目的地瞎幹;其次,圖表為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我每天可以排定事情的優先次序,可以明確一些事情究竟是應該做還是不應該做。
排定優先次序可以幫助我確定將最重要的事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第三,圖表大大地調動了我的工作積極性。每天制一張圖表,使我對自己的工作目標更加清晰,當一天的工作結束時,檢視當天的圖表,可以發現哪些工作還沒有完成,哪些工作還可以做得更好,從而使自己的積極性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
透過一個月的實踐,我覺得我的時間分配比以前更加合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每天工作的心情也更加愉快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和他人的經驗,是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只有把從書中學來的東西用到實踐中,才能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透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透過培養這七個習慣,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不斷的進步,逐漸成長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商業客戶經理。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3
“習慣”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卻內涵深刻,回頭仔細想想,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習慣從本質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內涵和素質,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今日的你是過去習慣的結果;今日的習慣,將是你明日的命運。改變所有讓你不快樂、不成功的習慣模式,你的命運將改變,習慣領域越大,生命將越自由,充滿活力,成就也會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就已開始培養習慣,比如小時候我們會哭著依賴別人,長大以後,我們必須養成更加適應當前環境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終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從正面反面兩個方向來展示證明每個習慣的重要性,並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和親身感悟闡述了自己對每個習慣的認識。
透過閱讀《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才發現,事業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他層面和諧發展才是正真的成功。我們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單以行動,而是靠良好的習慣,要提升自己,樹立克服“慣性”的意識,並且“由內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習慣左右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的使然。
讀書使人進步,這本書讓我們學習了很多東西。今天的我們是由無數個過去所組成的,我們重複舊有的習慣,只能得到舊有的結果,我們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軌跡。就像薩達特在自傳中寫道:“如果一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思想構造,就永遠無法改變現實,也永遠不可能取得進步”。所以我們先改變我們的思想,然後讓思想來決定行動,讓行動來決定習慣,讓習慣塑造性格。一個人有優秀的習慣,想不成功都難!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對於個人而言,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們能有“積極主動”的態度;“以終為始”的願景;“要事第一”的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知彼解己”的溝通;“綜合綜效”的合作;“不斷更新”的創造,我們一定會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4
人們常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無疑告訴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重要性。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好習慣和壞習慣並存的,好習慣的多少往往會對成功與否起決定性的作用。在競爭力日漸激烈的社會,一個人要是想成功,想成為一名“角色”,甚至想要創造印在史冊的卓越痕跡,就必須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養成這些品質,與一個人的好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提到的七個習慣,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有直接的影響,因為它貫穿人的一生。下面我將談一下看完這本書後,對這七個習慣的一點感想。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在工作中催生改變。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初入愛柯迪,面對新的環境,未知的事物,十分好奇,對待工作有一種莫名的衝勁,交代的工作會認真完成,碰到不懂的會主動去詢問前輩們,現在回想一下,這大概就是積極主動的習慣讓我避免許多沒必要的失誤。就好像打籃球被圍堵去突破的時候,變向運球多運幾次就成功躲開對手了。除此之外,這個習慣還有其他的作用。當我們在開發新型別產品時,總會遇到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點,積極主動的人會竭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會消極迴避,甚至謙虛低身向別人請教。總之,就像書中所說的一樣,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
習慣二: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即是要在工作中樹立自己的目標,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作航天員,月球及未知的宇宙便是我們的目標。柯維教授提到的第二個習慣要求我們做到事事有目標,朝著目標制定行動計劃,一步一個腳印。例如,打造隱形冠軍、鑄就百年企業是IKD的願景;再比如,新產品壓鑄試模中一次成功試出合格的產品,這是我們作為壓鑄模具工程師的目標。總之,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朝著目標前進會讓我們時刻充滿激情,永遠積極向上。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告訴我們要學會做自己時間的主人,不要被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牽著鼻子走,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要能夠分清工作事務的輕重緩急,因為我們常常會把緊急的事情當成重要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我會將比較重要的事情在郵件中置頂,將公司製作的電腦桌面桌布利用起來,用桌布背景上的“緊急事項區”、“正在處理事項區”、“待辦事項區”、“臨時歸放區”來區分不同的事情,將要事放在一個獨立的區域。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即是待人處事的原則了。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我們實際工作中亦是如此。工作當中總有難事、繁事,一味地將工作任務、責任推給他人,是不可行的,這隻會惡化雙方之間的關係。我在工作中遇到新專案的開發,前期流道渣包的設計時,會去壓鑄車間、模具車間尋找並瞭解類似產品實際生產中的情況,然後將好的方面運用到新產品中,這樣我們設計方案思路打開了,車間師傅的工作也省事了,達到了雙贏。畢竟不是所有的競爭都是要撕破臉皮的,競爭中合作,合作中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即是移情溝通的原則。正所謂,傾聽是有效溝通的橋樑。習慣五知彼解己要求我們以理解對方為前提,傾聽者要學會站在講的人角度上去思考,並模擬自己在做這個工作中遇到了相同問題的處理方式是怎麼樣的。要做好這點,我們還可以學著去了解對方的講話語氣、肢體動作等,在瞭解對方的同時也讓對方瞭解自己,這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我常常在工作中感受到與人溝通的有效性,比如在模具設計中,聆聽實際試模師傅的試模問題點,並做好記錄,那麼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就有方向,能夠避免類似的失誤。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即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習慣六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去系統性思考,不要僅僅停留在一個方面,而是要t'g這個事情發散更多的方面,從而衍生出更全面的內容。同時,它是前面五個習慣的集中考驗,只有做好前面,才能綜合綜效。平時工作與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大局觀思想,多方位思考問題。比如一個新產品來的時候,我們除了設計出良好的澆注系統外,還要綜合考慮後道工序是否方便加工等事項,最終得出一個滿意的方案。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即始終堅持自己提升。每個人都想擁有自由的時間,想過自己嚮往的人生,這往往不是財富能解決得了的,因為財富可能總有一天會用完,而知識不會,倘若你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提升自己,知識在你腦海裡別人是拿不走的,而且自己變得優秀後,財富自然而然也有了。所以,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多走出去,多去別的兄弟工廠、標杆工廠或企業等地方學習,或者透過網際網路等平臺進行學習,因為只有不斷更新自己,才不會被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所淘汰。
在閱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以後,把自己以前零零散散的總結算是清晰地歸納了,更明白自己今後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做什麼,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會好好用這七個習慣來時刻提醒著自己。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5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在第一次粗略地瀏覽了一下時,感覺枯燥乏味,讀的次數多了,就會慢慢發現裡面的精氣真髓。從而潛移默化地加深我的感知感悟,擴大了我的視距,使我的認知提高了一個層次。本書透過有趣味性的例項,講述了良好習慣對於個體及企業團體成敗的影響。書中講的道理通俗易懂,字裡行間都帶著闖勁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揚個人的命運控制受自己控制。書中介紹的七個習慣,讓人深思、令人回味。
第一積極主動這個詞的涵義不僅僅是主動採取行動,在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積極主動是我們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所必須具有的人生態度,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自己總有選擇的權利。所以,要對自己時刻有一份責任感,因為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裡,而自己並不是環境或他人的附庸。因此,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主動的人所取得。每一種逆境都含有等量或更大利益的收穫。同時,那些似乎看是逆境的環境,其實是隱藏著諸多的良機。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著不少令自己沒有重視的陋習,這些不良習慣勢必會影響思維的連貫性,造成顧此失彼的結果。在工作中不要由於沒有成功就不停地找藉口責備他人,埋怨他人。總認為是事情找上自己,使自己無法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其實我們要以樂觀人生態度,積極面對一切,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天的工作。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分析問題所在,處理好,最重要一點就是要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習慣是生活的累積,是能夠刻意造成的,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並且做的更好。在整個人生中,主動和態度都起著雙重作用:你既激勵別人,別人也激勵你。要從工作中找到樂趣,使它能形成一種良性迴圈,產生最佳影響效果。對於那些有積極主動的人來說,積極主動就是一切成功的起點的,
第二以終為始是首先確立在做任何計劃時,先擬出願景和目標,確定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在清晰明確目標後,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我們很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和明確人生的目標,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往往缺乏的是規劃,沒人去想很遠,所以目標決定是很重要的。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都要經過規劃和目標,其次才是實現。遠期目標決定的是未來,而不是到了未來我們在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要積極努力培養自己的目標意識,在工作中要勇於探索,不再只是被動地、盲目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只有調動自己的主動積極性,確立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切合工作中的實際,然後全力以赴地奔向自己人生目標。第三要事第一是一種自己管理的原則,怎樣掌握好“要事第一”的管理。重點是,它要求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要分輕重緩急,無論事情迫如何切,個人與組織均要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如果弄不懂什麼是“要事”,就難以把時間掌握好。每個人的“要事”都不一樣,由價值觀來決定事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部室的工作性質屬繁雜瑣事諸多,以前在工作期間,感覺到在工作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自己管理的工作方法,經常被這些事弄得不能靜下心來。有時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矇蔽,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其實這也與平時沒有制定明確的目標有關。現在認識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是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方法。先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自己掌握住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用少量時間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確保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第四雙贏思維是透過雙方共贏的角度來尋求互利互惠的共同願望,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時,要換位溝通,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雙贏就必須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感受,是對人的品德、能力、價值的認可,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要求。
雙贏精神無法存在於你爭我奪的環境中,雙贏思維是在不傷害自己還要讓雙方互賴的一種合作方式,而不是做損人利己之事。要學會雙贏的思維,同時,也要有利人利己觀念的豁達胸襟。在助人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工作的快樂。透過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及感覺,共享與他人的互惠互利和資源合作成功的喜悅。第五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動去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因為“知彼解己”單方面去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一定要拿出誠意來,坦然而談。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進而,雙方對彼此的瞭解也就更流暢自然。
傾聽是一門溝通的藝術。要了解對方,首先卸下心防,專注於對方所說的話,傾聽及回應理解對方含義、動機及感受,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忽視對方發洩情緒,沒有耐心去了解對方透過語言音調所表達出來的感受,就更談不上了解對方,所以就不可能協作好。在有了雙贏思維的基礎上,人就會耐心的去傾聽,以瞭解心去聆聽別人,真誠地給予回應,讓對方覺得自己真正被瞭解。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資訊,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解己需要勇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才能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第六統合綜效的精髓是以真誠瞭解的意圖,去傾聽有效的、正確的讓每個人都受益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是要大家齊心協力,比自己各自奮鬥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號召大家要有合作精神、團隊精神。並且能夠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夠達到統合綜效。綜合綜效是以原則為中心的領導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要實現人際關係中的綜合綜效,首先實現個人的綜合綜效。要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能夠正視個人認知的侷限性,透過真心誠意與人交往來獲得更多的資訊。而統合綜效的溝通,則需要每個人都敞開心扉,坦誠相待,貢獻自己的想法,並接納別人的優勢,從別人的想法中得到對自己有益的部分。當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有分歧的時候,那分歧的部分肯定有自己沒有想到的東西,這時就需要別人的看法來拓展自己的知識經驗。因此尊重差異的存在,相信這些差異有助於增強自
己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大家彼此加深溝通,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6
近日,利用春節假期的時間,拜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通俗易懂,讀來頗為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維博士經過運用很多生活、工作中的例項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最終告誡我們,如果能遵循這七個原則,並把他們化為行動,那麼實現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會遙遠。
這是一本關於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的書,書中認為人生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1、依靠階段
2、獨立階段
3、互賴階段,也就是從0到一1,1一N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現,處在依靠階段的人,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你”,如“這事都是因為你,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為在這個階段中他們常常需要別人來對他的問題負責,需要別人對自己情緒負責,最終需要別人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我們能真正擺脫依靠,那麼,我們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階段:獨立階段。在獨立的人的語言中,經常會聽到“我”字,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計劃、“我”的觀點。然而,從依靠到獨立是人生成長中最艱難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蛻變。所以,當我們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公里征途中,我們走到了哪裡?是0.1還是0.9?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科維認為接下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賴。互賴階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贏我也贏,即以實現“雙贏”為目標,他們不僅僅能看到雙方的差異中各自的價值,也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潛力,最終到達1+1》2。
2020年我就要踏上寧杭文旅市場部的新崗位,對我而言面臨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這樣的時間節點讀到這本書,彷彿讓我看到了一盞明燈。書中講到的兩大思維模式“遵循原則”和“由內而外”,就像是新徵途上的指南針和發動機,能夠幫忙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選擇正確的方向。
文旅工作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戰性的,特別是進入市場銷售這一隊伍,就越發有難度了,這不禁讓我壓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適應新崗位,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呢?科維在書中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從七個習慣的第一個習慣做起:積極主動。我們常常會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我們人生的這場演出,導演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應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是失去信心,放棄期望,還是自己當導演,去積極主動地應對困難呢?我的答案,當然是後者。積極主動,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從依靠到獨立最關鍵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從正心、修身做起。那麼,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經常問一問自己,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我是否堅持著一顆“初心”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7
博學不窮,篤行不倦!
蕭掄謂有文章曰:“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孟郊在勸學中亦云:“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在現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感謝融譽生讀書活動讓我們重拾書本,能夠再次從古往今來偉人的文字中豐富我們的知識,拓寬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境界。
讀完《高效能人士的期個習慣》這本書,我不禁感嘆,它不愧為融譽生必讀書單的第一本。這是一本可以多次閱讀,反覆琢磨,並運用於實際生活中的書。它所提到的七個習慣具有很高的普適性,我相信,其中肯定都有能令我們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部分,甚至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這本書並不是講所謂“假大空”的道理,而是透過許多生動的小故事來進行循序漸進的講解;並不僅僅提供工作事業上的指導,而是在為人處世以及生活的各方面都給予了我們幫助。從這本書中我第一次聽說可以將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與“意願”的混合體,第一次聽說成熟的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和互賴期,而佔本書主體的七個習慣,也並非相互割裂的七個主體,是相輔相成、互相印證的。
在提高個人修養方面,我們需要養成“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的習慣。方誌敏說,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積極主動的人關注自己的影響圈;以終為始的人學會高效的自己領導;要事第一的人掌握有重點的管理方式。我們的工作並不是流水式的記賬工作,猶如一灘毫無波瀾的水,我們的工作有寧靜的水灣,洶湧的暗流和美麗的浪花朵朵。每一項工作,我們在心中都要有一個合理的主次排序,重要的工作往前放,具體在我工作上就比如新系統的上線,資金的調撥規劃,而每一項工作,無論大小,都不是能夠無腦完成的,完成前總要思考這樣的目的和動機,從而從根源上發現和解決問題。
在社會合作溝通上,我們要遵循“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綜合綜效”的原則。正如作者所說“人們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樣的不同。”雙贏在曾經的商場人眼中難以理解,但法國有這樣一句諺語:聰明人與夥伴同行,步調總是一致的。在工作中,區域其實處於城市公司與集團中間,是從上至下溝通的橋樑,反饋的渠道。我們要做到有同理心,理解城市公司遇到的各方困難並給予區域的幫助,理解集團需要達到的高標準並提供有力的支撐,從而最後達到雙贏、三贏的局面。如果在溝透過程中遇到了意見不一的情況,也並不是說哪一方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各方因為所處角度不一,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們也要努力做到設身處地想問題,從而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法。
最後,“不斷更新”是我們永恆不變的追求。所謂“滿眼生機轉化均,天工巧人日爭新”,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我們內在不變的是對事業的熱情,而外在不斷地變通與創新則是唯一不變的追求。兩千多年前,司馬遷說:“周失之弱,秦失之強,不變之患也。”到了現在,不斷更新自己的法則依然適用。在融創,今年是各個新系統上線的一年,光拿我接觸到的財務方面來說,經營分析系統、收入合同系統以及物料盤點系統都是剛剛上線使用或已處於測試階段,銀企直連繫統會在近期上線,SAP系統也是今年才上線使用,處於運營維護期,到現在依然會出現各方面的問題。所以融創近十年的飛速發展中,“變”的文化十分深入人心,如果我們不懂變通,一直沿用舊系統,那麼遲早也會被社會、被市場所淘汰。
一本好書猶如一個老友,陪你經歷人生的低谷與高峰,伴你走過生活的風霜和雨雪。荀子曰:“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讀書最終的目的還是運用於工作和生活,學而不行,只會按圖索驥,紙上談兵;學而行之,方能時刻自省其身,而通人情練達。作者:胡雨露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8
閱讀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對書中所介紹的7個習慣有了新的理解,雖然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即主動進取、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培訓主題了,但卻是為數不多的經典之一,當我係統地重溫這七個習慣的時候,還是能夠有一些新的領悟的。
這本書第一章就提醒我們,要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則的,僅有當我們學會並遵守這些原則,把這原則融入到自己的品德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要由內而外地全面造就自己,首先要轉變思維,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需要你自內開啟,敞開你的心靈,努力探尋你的心靈,因為生活源自於此。書中還講到品德為成功之本,品德比本事更加重要。有本事而品德欠缺的人可能會取得一時的成功,但無法獲得長遠的成功。人的品質比他的言行更具說服力,品質好的人即使不能說也不會道、不擅長交際,也會贏得信任。比如此刻人才市場的招聘,招聘單位越來越看注應聘者的人品,因為他們相信,本事和技巧都是能夠很快培養出來的,而一個人的品格卻是需要時間和複雜的條件下養成的。再如,一個好的企業必然秉承著正確的價值觀,一個好品格的員工更加容易認同這些正確的價值觀。個人要在任何領域真正實現高效能,必須同時具備高尚品格與本事。能均衡發展這兩個元素的人,才能成為值得被信賴的人。
價值觀是什麼?它是我們對人、事、想法、原則的重要性及優先順序的認識,是自己選擇的信念與夢想。當一個人感知或確認自己的信念是真實的、可靠的,那他就會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而原則是自然法則或基本真理,它獨立存在於我們的認知以外(比如:正直、忠誠、自制、質樸、勇氣、同情心、貢獻、公正),是人類良知的一部分,每一個崇高人生都是由原則來塑造的,原則控制了一切!雖然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行動,但唯有原則才能真正主宰這些行動所產生的結果。僅有我們將行為的、價值觀的結合到原則的層次,將使我們的適用性更寬廣、格局更大、內心裡更舒坦,而言行更能趨於一致。僅有專注於自己能控制的東西,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東西,並且有足夠的智慧來對二者作出區分,人才會活得少一點憂慮,多一點充實,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能。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因為他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的影響我們的品德,暴露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七個好習慣,要我們積極主動、以始為終地開始行動,習慣是知識、技能與意願的融合,關鍵是你想要做,自己有意願。七個好習慣是實現個人與人際關係高效能的途徑,而其精髓不僅僅體此刻每一個習慣,更蘊藏於各習慣之間的相互依靠關係及先後順序上。
習慣一:積極主動——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僅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回應方式,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的環境。個人願景的原則一向以主動行動,最終達成結果的一個過程,是自己主動進取的典範,比如,時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主動進取的本質是內心擁有選擇的.力量。主動進取的人是一個擁有內在安全感和自信的成熟的人。當我們遇到外界刺激的時候,積極主動是源於價值觀和原則做出的自己的選擇,採取主動,並承擔自己選擇的職責。實踐積極主動的人會從我做起,一切操之在我。積極主動的另外一個層面是要堅持積極主動的心態,即專注和擴大我們的影響圈。
習慣二:以終為始——太多的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事物。所以,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願景,然後勇往直前的堅持到底,是生活充滿意義。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撰寫著自己的人生劇本。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裡,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其實自己領導的原則就是以終為始的,他是心智創造先於實際創造,點燃生命的熱情。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己管理的原則。時間管理有諸多的著作,核心資料不外乎時間管理矩陣。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他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我們總是被各種事物所左
右,我們總是隨波逐流,哪些事情緊急而重要?哪些事情重要卻不緊急?哪些事情緊急卻不重要?哪些事情不緊急也不重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到底該怎樣做?要事第一給我們供給了一個模型:在從容與救火之間,要做一個選擇。更多去關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從此入手,消除干擾,啟動一個良性迴圈系統。書中提到的一個提議倒是能夠試試,就是不管每一天被緊急的事情如何纏得無法脫身,也要抽一點時間來幹自己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就是時刻臣服於自己的使命宣言。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雙贏思維是近年來的熱門詞語。雙贏者把生活看做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這個世界並不是非強即弱,非勝即敗的。人際交往有六個模式,即利人利己,損人利己,捨己為人,兩敗俱傷,獨善其身,好聚好散,而利人利己皆大歡喜才是雙贏的結果,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的空間,他人之得不視為自己之失。李光耀說過:擁有陽光已經足夠。雙贏思維做為一個概念人人都能理解,但養成一種習慣,卻需要正直、誠信、成熟、知足的雙贏品格和遠見灼識。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雙贏還需要必須的勇氣。其實我們所要做是,人人都養成雙贏思維的習慣,共建雙贏的規則和體系,讓雙贏體系存在於我們的單位,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家庭和我們的朋友中。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知彼解己有兩層意思,即善於傾聽和換位思考,正確合理表達自己的,讓別人瞭解
你的真正意思。首先,每個人在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之前,先應當真心實意地去傾聽對方的表達,真心實意地瞭解對方的想法,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不至於曲解對方的意思或者引發對方的防衛心理。其次,依從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的原則和順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觀點。聽過和明白是兩回事,明白和明白是兩回事,明白和理解是兩回事,理解和運用是兩回事。溝通的四個基本原則:專注、完整、接納、同理心;溝通的五個基本要素:點頭、微笑、傾聽、回應、做筆記;溝通分五心:喜悅心、包容心、同理心、讚美心、愛心;溝通分四個層次:忽視、假裝、選擇、留意;溝通又有四個誤區:價值確定、追根究底、好為人師、想當然。真正的傾聽是以平等和尊重為前提的,而真正的表達則以品德與感情為基礎。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則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高品質溝通時有一句話印象深刻: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這一原則是人際交流的關鍵。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一樣,那麼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到奧妙。每個組織都在強調;團隊精神,統合綜效其實是雙贏思維與知彼解己的行動版本,在有了雙贏思維作為思想基礎和知彼解己作為溝通準則後,合作以追求高效的組織行為也就水到渠成了。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利基,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合作中有一點很
重要,也就是善於體察、學習和利用團隊成員的智慧,而不是覺得自己是團隊中最聰明的一員,要堅持謙虛的心態,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統合綜效談的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整合提練出第三種遠勝過你我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可是瞭解彼此,甚至是稱許彼此的歧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手法。實踐統合綜效的人際關係和團隊會揚棄敵對的態度不以妥協為目標,也不僅僅止於合作,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個體不一樣的心理、情緒、智慧,以及個人眼中所見的的不一樣世界。這是創造式的合作,所謂聰明就是能正確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於表現自己的聰明,善於掩飾自己的聰明叫高明,能夠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而現實世界裡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名的人基本上沒有。優秀團隊的特徵之一即團隊成員的互補性,如唐僧師徒四人不失為一個優秀的團隊,他們中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有不一樣的才能和個性,也常有不一樣的見解甚至能夠說他們每個人都有缺陷,但他們的目標是堅定和一致的,並且最終他們達成了目標。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己更新的原則。人生最值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所以不斷更新是前六個好習慣的源泉和動力,不斷更新身體、心智、精神和社會情感,僅有和諧地發展自己這四個方面的本事,才能不斷提升我們的產能,才能保證其餘六點習慣的履行和實施效率,不至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之徑,也
才能堅持個人和組織的持續發展。人生最高明的投資策略莫過於在生理,心智,心靈及社會情感方面,從日積月累的進展中,不但拓展了自己成長空間,也協助了他人成長。工作本身並不能夠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僅有具備了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和適應本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七個習慣並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則,它們是貼合人的成長規律。七個習慣澆灌出來的最高階、最完美、最甘甜的果實就是齊心合力,就是把自己、愛人、朋友和同事合眾為一。當今社會,成為高效能的個人和組織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要,這是進入賽場的入場券。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9
漫長的暑期來臨,炙熱的天氣無不考驗著人的意志,尤其是在繁重瑣碎的工作重壓之下,難免神疲怠倦。最近讀了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深刻領悟了需要用生命去踐行的“積極主動、以始為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人生精化。
節約不必消耗的時間,高效地度過每一天,這想必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做到的事情。雖然大多數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又被每天冒出來的各種瑣事衝昏頭腦,則又將希望寄託於明天,進而陷入永無頭緒的惡性迴圈之中。根據書中給出的七項高效習慣,結合高速公路收費站監控員的切身經歷,我打算從這幾方面培養職業習慣,來成就自己的格局人生。
首先談的是積極主動去工作。工作的情緒狀態必然影響著工作的質量效率,我們不能被迫地去從事工作,而是要積極主動地願意去服務奉獻,既然選擇了高速公路收費站監控員這份工作,就是肩負了一種責任,我們不僅必須要熱愛它,而且也有義務去承擔它。從心裡、從行為上,都要主動地去做有益於工作的事情,這樣能避免消極懈怠心理,從而實現高效工作模式。
然後要以始為終要事第一。這樣的思維模式使得我們從事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改變踟躕不前的現狀,領先一步跨越上路。正如我們繁重的監控工作,8小時奮戰卻貌似忙成了12小時,大事小事總是不斷,重要的事有時會被瑣碎的事擱淺,忙亂無序這就造成了工作的低效。這時,我們需要以終為始,學習高效能人士,在電腦前、在桌面上貼上便籤,在筆記本上列明每天要完成的實務,達到的工作成果,堅持要事第一的原則。這樣即使工作再忙碌,也有明確目標來提醒,從而少走彎路高效工作。
接著是要擁有雙贏的思維。設身處地地思考青銀高速組織想要實現的青銀願景,又將需要集體中每個人透過怎樣的努力工作、服務、貢獻來達成,愛崗敬業助推青銀組織發展的同時,個人的價值也在奉獻之中昇華實現;此外,還要與其他同事一同進步、努力、拼搏,在共同生存與發展之中,獲得比孤軍奮戰更多的上升空間。雙贏思維下,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再者是聆聽溝通統籌綜效。工作需要溝通,以最直觀簡明地瞭解事務狀況,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達成共識後有效展開工作,統籌資源綜和能效,更具目的性。
最後是不斷更新精進自己。科技網路特別發達的今日,並不是空有執行力就能快速開展任何工作。而需要不斷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知識理論,革新工作觀念方式。
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不要讓經年累月的不良習慣羈絆我們的人生,從現在做起培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好習慣,從而深諳謀略成就格局人生。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讀後感 篇10
讀完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掩卷沉思,感觸頗深。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書中論述的七個習慣不僅僅對於高效能人士有價值,也是人生自己修煉的信條,是十分精闢和正確的人生道理。它表達的是一種新的思想水平,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要求“由內而外”地實現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
作者把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與“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知識是理論範疇,指點“做什麼”以及“為何做”;技巧告訴我們“如何做”;意願促使“想要做”。要養成一種習慣,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如果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要經過不斷地閱讀和觀察總結來學習更多的規律和方法論,同時也要注意多實踐,來獲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維定式,向上,讓自己有意願去做一些應當做的事。
書中所論述的七個習慣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相輔相成。
習慣一:主動進取——個人願景的原則,即採取主動,為自己過去、此刻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創造改變,進取應對一切;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己領導的原則,個人、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注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己管理的原則,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的組織與實踐;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鼓勵我們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當我們改變以回答的心態,而以瞭解對方的心態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係,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個人之見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己
更新原則,在四個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會、情感、心智)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
讀書使人提高,這本書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僅有事業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事業、家庭、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人生其它層面的和諧發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要事時刻作為第一位,避免被偏見、情緒所左右。另外要有雙贏的思想,做到誠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與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兩人意見不一樣時,要多與人溝通,在分歧中尋求收穫。所以,我們在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時,重要的是一天一點實踐,一天一點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書時一陣活力,結果轉眼就又恢復了原先的自己。在不斷實踐“七個習慣”的過程中,完善自己。自己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之間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人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