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傳》讀後感(精選19篇)

《杜甫傳》讀後感(精選19篇)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杜甫傳》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杜甫傳》讀後感 篇1

  杜甫,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代詩人。他的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詩歌被當代稱為“史詩”《杜甫傳》的作者馮至自幼熱愛杜甫,無論在什麼時期,他都沒有停止對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節選。

  初到長安,杜甫漫遊時代時的豪邁之情還未消逝,但與社會現實的接觸漸多,豪邁之情也被一種心理矛盾漸漸替代。由於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徵象,杜甫這種矛盾心理也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也愈甚。經過這十年的磨礪,使他的詩風形成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這幾年的流亡生活,也讓杜甫更加貼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間疾苦,使其是個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當時社會狀態、政治形勢,表達了人民的情緒與願望。

  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毀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毀了他的仕途和夢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和他在中國詩壇中不可磨滅的地位,猶如鳳凰涅盤般重生!從官宦世家的公子到為在長安謀職而不擇手段的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內心矛盾的無奈詩人;從只為個人忙碌計程車人到憂國憂民的沉鬱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進入“詩聖”,一步步邁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內心困頓轉而進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愛國詩人,一位萬方多難成就的詩聖!

  《杜甫傳》讀後感 篇2

  讀完這本杜甫傳才知道杜甫和我透過以前學習瞭解的他並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認識裡,杜甫似乎沒有年輕過,永遠都是四五十歲甚至更大,為生活發愁,為國家命運發愁,為百姓發愁。在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他也是年輕過的,也曾滿懷壯志,意氣風發。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艱難,國家的動盪使他的詩歌內容風格發生了巨大改變,成為了那個我的認識中沒有年輕過的詩人。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是杜甫《贈李白》中的詩句,此時的他和李白同樣有著豪放、熱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終希望能夠出世做官,在長安時,他廣泛結交名流,擴大自己的名聲,奔走於權貴之門,還經常向達官顯貴們投贈詩稿,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援引,

  為了獲得一官半職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討好奉承達官貴人,此時的他絲毫看不出有成為那個憂國憂民的詩聖的潛質,如果他得到了官職會怎麼樣呢,也許歷史上會出現一位平庸的官員和詩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獻三大賦後得皇帝賞識而平步青雲,成為寵臣,住在華麗的庭院,衣食無憂,也許他的詩作就只有《天狗賦》《雕賦》這些阿諛奉承,粉飾太平的詩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也就不會出現了。那個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著想,無時無刻不在為人民擔憂的人就會消失,也許正是他的不得志,窮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亂的開始,也標誌著杜甫流亡生活的開始。他自己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看到國家滿目瘡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兇殘可憎,他的詩歌內容產生巨大變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著失去國土家園的痛苦。他積極號召人們奮力進行征戰,以保衛國家民族的安全。他寫詩悼念為國捐軀計程車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濱役給社會造成的黑暗景象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組詩六首。

  在寫三吏這組詩,杜甫的心情十分複雜。對於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他堅決擁護。百姓為支援這場戰爭作出了慘重犧牲,他又極為同情。正是因為杜甫是一個愛國又憂民的詩人他才會有矛盾複雜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自己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仍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嘆“天地終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總是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將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從這本杜甫傳中可以看出杜甫為國家憂愁,為人民憂愁,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一開始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為此阿諛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沒能如自己所願的成為一名官員。可也是因為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機會和百姓接觸,瞭解老百姓的疾苦,從而寫下那些憂國憂民的詩篇。可以說杜甫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在苦難中他的善良、忠誠、關懷天下的心態被激發出來,他的眼界開闊起來,不再是隻盯著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國家統一,他同情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統治者,他用詩歌來記錄當時的實情,表達自己的感情。

  我認為不能說是苦難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難中成長起來。因為只有內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國家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時才會去關心,去為他們吶喊,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當看到人民生活悽慘時只會保持冷漠,更何況杜甫當時自己的生活也很艱難。

  杜甫在自身狀況十分糟糕時依舊不忘國家人民,是因為他將關懷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認為那是他理應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為了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後來他的詩是另一種方式的心繫天下。不論成功與失敗,始終抱著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這就是杜甫的詩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杜甫傳》讀後感 篇3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這些偉大的作品背後,是一顆偉大的心靈,一種博大的情懷。

  憂國憂民是杜甫詩作的一大特徵。這種風格不僅是亂世的產物,更是詩人偉大人格的體現——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國家與人民的立場,心憂國家,心繫民眾,同情百姓的苦難遭遇,一顆挽救社會的心在劇烈跳動,一種幫助人民擺脫沉重枷鎖的激情在湧動。長安十年,歷盡坎坷,杜甫仍舊不願徹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顆渴望救黎民於水火的誠心。這些因憂國憂民而興起的滿腔熱忱,形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力量源泉,這種從政的熱情,在屢遭冰霜之後,代作“詩史”創作的雛形。

  把詩人從政的願望轉化為批判揭露黑暗現實正是當時的腐朽社會。這種沉悶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從政救國救民的理想,但同時,它一次又一次戲弄著一位詩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於黎民,那它將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毀了一位救世之臣,那麼,它將催生了它所摧毀不了的一代詩人。長安十年,個人的淒涼際遇,與黎民的苦難交際交融,孕育出了現實主義的巔峰之作,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創作的靈感源泉。

  《杜甫傳》讀後感 篇4

  “你的貧窮在閃爍發光,像一件舊衣裳,就是一絲一縷在人間,也有無窮的神的力量。”這是馮志眼中的杜甫。人們都說杜甫的堅守,少年時不愛,愛時已非年少。而我剛過碧玉年華,僅僅初嚐到杜甫的光芒。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有數的幾個偉大的詩人裡的一個,由於他對祖國與對人民的熱愛,寫出許多反映現實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在過去,無論在多麼黑暗的統治下,這些詩都不曾停止放射他的光芒。他的詩篇與他的人生經歷有斬不斷的聯絡。他經歷過無數艱苦的過程與矛盾,超越了他階級的侷限,體驗到被統治、被剝削的人民的災難,從而使唐朝的詩歌得到巨大的發展。

  一直以來我對杜甫的印象僅限於課本上的《登高》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的悲情吶喊讓我覺得杜甫一直都是一個鬱郁不得志,憂國憂民,一生窮困潦倒的愁苦“詩聖”。

  然而,杜甫的一生並沒有如此刻板。

  他也曾是“庭前八月梨棗樹,一日上樹能千回”的天真孩童;他也有“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豪壯;他經歷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豐實”的盛世確幸;他暮年在草堂定居時,也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閒情雅緻。

  讀這本書時,“詩聖”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隨著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軌跡,以及他對人生信念的堅守,鮮活的映入我的眼簾。

  杜甫出生在一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裡,雖然他的家庭正在逐漸沒落,但杜甫的童年不可謂是不幸運的。杜甫是晉代名將杜預的後人。杜預曾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他的子孫後代都以他為榮,杜甫也不例外。他曾多次在詩中對自己的這位祖先推崇備至。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創作的詩歌和宋之問、沈佺期齊名,同為五言律詩形式的奠基者。這樣的家學淵源也讓杜甫十分熱愛詩歌。

  李白曾說:“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像許多的文人志士一樣,少年時期的杜甫也踏上了遠遊的行列。他經歷了兩次的漫遊旅程,相比於為自己找活路的功利心,他更多的是遵循自己內心的渴望和向望。這兩次的經歷讓他初次接觸到了生活。

  在杜甫到長安的十年裡,便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原本心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滿腔熱血,卻遭到意外的雙重打擊。當時的玄宗已經成了一個糊塗天子,朝政大群全落在佞臣李林甫手中,他害怕新上任的文人不受自己控制,他控制了科舉竟一個人未錄取。視這場考試為唯一出路的杜甫因此備受打擊,同時他任職奉天縣令的父親也去世,這給他的經濟帶來了重創,杜甫在長安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窮困。

  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危機四伏,時常的暴力征兵讓百姓的生活因為這暴虐的統治而苦不堪言。杜甫也在看到悽苦的百姓後寫出了第一首為人民發聲的詩歌《兵車行》。從此,他便成為了百姓的喉舌,講述百姓被奴役的故事。

  苦難才剛剛開始。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攜著他的家人開始了流亡生活。風餐露宿,櫛風沐雨,一路無數的艱辛。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杜甫得到了左拾遺這個職位,然而因為他的剛正不阿得罪了皇上,又被貶官為華州司功參軍。一路上杜甫又一次接觸到了流亡的百姓,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映像,寫下了留名萬世的“三吏”“三別”。

  安史之亂後,杜甫流亡成都,他藉助朋友的幫助,開闢了一片草地,蓋了一間草屋,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這是時常流離失所的杜甫心中淨土,正是這裡讓他過上了一段安寧清淨的日子。自己的日子固然清貧,可他也沒有忘記關心百姓,他和他當官的朋友說要恪盡職守,愛護人民。

  公元770年冬天,在湘江飄蕩的一葉小舟上,杜甫發出他的嘆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位一生悽苦飄零的詩人永久的閉上了他疲憊的雙眼,生命終結在59歲。

  一位偉大的詩人就此隕落了。

  他的貧困是終日以藜羹度日,他身上的衣服寸寸都是補綻,他的疾病終日纏身,他看他的死期將近卻無法回到自己的故鄉。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都沒有忘記國家的災難,他寫道“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是怎樣堅定又執著的信念,讓他一直將自己目光聚向人民,為人明訴苦,為國家擔憂。他時刻帶著向上向善的力量,對國家安泰的希冀,對人民富足的憧憬,支撐著他勞苦艱難的一生。

  “這個時代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著,我不在乎結局。”我生活在一個安定繁榮的時代,我可能不會經歷杜甫經歷過的,但我也會面臨困難和迷途,我希望當我走投無路時,可以也有杜甫一樣的雄心,也可以像他那麼堅定,什麼跳澗猛虎金睛猛獸都可以在我坐懷不亂的威風中迎刃而解。

  願我們裘馬輕狂,笑對人間百態。

  《杜甫傳》讀後感 篇5

  世人回想大唐時的詩人們,最先想起的似乎就是“李杜”二人。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譽為“詩聖”。但似乎更多的人鍾愛李白,而不喜歡杜甫,覺得他太古板太灰暗,從來沒年輕過,詩裡也總是帶著暮靄沉沉的死氣。那杜甫究竟為何方神聖呢?

  一、熱血輕狂的杜甫

  杜甫少年時代可謂是十分肆意,家族中出過名將也出過能臣富貴,自是不用說的。他追求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歷覽山河家國,心中滿腔抱負。鮮衣怒馬的少年郎還曾寫過“詩是吾家事”“吾祖詩冠古”這類狂放的詩句。在詩中,杜甫豪情萬丈,充滿自信,狂放傲氣。杜甫恰逢青春年少,意氣風發之時,站在高高的泰山頂上,傲視天地,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嘆。這也說明,在杜甫的體內曾流著狂放和熱血。

  二、掙扎沉浮的杜甫

  二十三歲的杜甫赴洛陽應試,遙想著未來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為國家效力。只不過,世事總是不如人願。應試不第,失敗並沒有將他打敗,他仍然抱著為國效力的真心。然而,再一次的應試中,仍然落榜。想要在朝堂上一展才華的願望落空。此時已經三十好幾的杜甫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一無是處,是否真的毫無才華。但他仍舊充滿熱枕,不忍放棄。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嘗試了許多他年少時曾不齒的辦法,最終當上了一個小官。只不過官職太小,職權太低,他為國家、為人民的抱負無處施展,官場不得志。這個時候的杜甫,又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恰逢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而後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這個時候的杜甫,一定在痛苦著,掙扎著,不甘心就這樣鬱郁一生。他的世界是苦難深重的。

  三、堅韌不拔的杜甫

  家國沉淪,他的生活條件也從原本的富貴安逸淪落到窮困潦倒。要名氣沒名氣,要地位沒地位,要金錢沒金錢。似乎他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過,曾經擁有的也已失去。人間所有苦痛,他都嚐了一遍,一般人可能就此沉寂無聲,自生自滅了,可是,在黑暗中他無數次昂起頭,強撐病體,寫了1400首詩,3天一更,頻率驚人,直到他離開人世,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談及杜甫,人們永遠忘不了他的憂國憂民,忘不了他滿頭白髮依然心懷國家。“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種“艱難苦恨”也許就是人生的艱難和抱負無成的苦恨,“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恐怕是他生平最大的願望了。

  如果說,李白的詩裡是狂浪不羈、直衝雲霄的奔放。那杜甫的詩裡就是在歷遍世事的磨難後,依然隱忍著,對家國抱有希望。他是曾年少熱血的.杜甫,是田園牧歌的杜甫,是以衣換酒的杜甫。雖然朝堂上沒有他的位置,但是,唐詩的巔峰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杜甫傳》讀後感 篇6

  杜甫字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華農業文明發展的頂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業文明由盛轉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的兩側: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頭是仰著的,看到的是無窮盡的藍天,悠悠的白雲和翱翔的雄鷹,因而心胸開闊,歌聲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頭是低著的,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得陰暗,因而憂心忡忡,割聲悽苦。

  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標誌,盛唐過去以後,他就凝固成一座無法攀登的危峰,使後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轉入中唐的代表,他從忠君愛國的立場出發,痛斥禍亂,關心人民,因而隨著封建秩序的日益強化,他成了後代詩人學習的楷模,成了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詩人。由於影響大,儲存下來的有關他的古蹟也就特別多。

  他出生在河南鞏縣,在這裡度過青少年時期,於是這裡有杜甫的故里紀念館。三十五歲左右他到過長安謀求官職,曾“朝叩富兒門,幕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出潛杯心”(《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而一無所獲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幾年,陝西長安縣於是有紀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避難,路過甘肅成縣時,曾停留一段時間,於是這裡也有一座紀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將進四年,這裡紀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規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歲時他離開四川,經湖北轉入湖南,兩年後死在這裡,於是湖南平江縣這裡有紀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詩名並不大,跟無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時韋編選的《才調集》,選唐詩一千首,裡面連杜甫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在當時,杜甫還談不上什麼知名度。到封建秩序開始強化的宋代他才變的詩名赫赫,到明、清時期,他才被尊為是聖。

  《杜甫傳》讀後感 篇7

  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羨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長安謀得一個官職,他懷念李白,羨慕李白還繼續著那種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卻不得不跟這種生活告別。人的一生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一顆心,兩個方向,雙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無奈。轉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許久的童稚想有一片遊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卻牽著握筆的雙手遨遊在書海,無奈,惟獨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嘆仕途。

  上帝以胃口為誘餌將一顆顆飄蕩的心領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蕩蕩,起起浮浮,忠的呈現似乎註定要以奸來陪襯,陰謀籠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這種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擊,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憤!憤奸臣,這不是一個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當時社會的悲哀,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嘆詩才。

  “詩聖”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詩史”,他寫“絕”了唐詩,也寫“完”了唐詩。他之後的詩韻格律,最終都以他的詩篇為金科玉律,“三吏”、“三別”、《兵車行》、《麗人行》、《北征》,他的律詩千秋無匹。當杜甫二字成為教科書上的常客,當稚嫩的童音將杜甫的詩讀入空際,心中的那份讚歎無法壓抑。

  嘆人格。

  一首首堅硬的詩源於一個偉大的人格,一雙腳觸控這片曾經流血的土地,一雙眼看盡戰亂的殘酷,人生的悲涼,一對耳聽盡人間的哀哭,這一切築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將這份內心的震撼揚於詩中,搖動了封建這座堡壘,將民憤、民怨、民飢、民寒訴說。

  獨坐孤石,心立堅竹,俯瞰塵世,寫盡悲苦,滿心愁緒的詩人。

  《杜甫傳》讀後感 篇8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中這兩句詩是對於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於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聖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願的惋惜。

  杜甫,這樣一個現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於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一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一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一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個破舊的草堂裡,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

  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

  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髮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裡,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湧動……

  《杜甫傳》讀後感 篇9

  杜甫被後世尊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與詩仙李白齊名李杜。可他卻和李白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他的詩詞主調大多是哀愁,他彷彿也從未年輕過。他在那個時代也許只是個詩人,在現在回望,他卻是個聖人。他出生在一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裡,卻成功蛻變,從愛家到愛國,從愛己到愛民,從小愛到大愛。

  可他並不是一出生就這樣的,他出生在鼎盛的唐朝,見證了這個時代的衰落,他是名仕之後,他也曾年少輕狂過。是那個時代迫使他成長,迫使他蛻變。他少時愛好劍舞,九歲便慣於書寫大字。他也曾寫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他也曾覺得自己不可一世,將屈原,賈誼,曹植等古人都不放在眼裡。青年時代的杜甫就像當代的年輕人一樣,有裘有馬,能用放蕩與輕狂來鄙視人間的庸俗,只因未受過人間疾苦,有理有據卻只得紙上談兵,空有一腔大志,卻無真才實學。往往高估自己,認為天下不過如此。那時的杜甫還配不上“詩聖”的名號。

  杜甫始終是一個出生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的人,受到家庭的薰陶,與大多數人一樣,執著於功名利祿,也有著自己的政治訴求。但杜甫可能並沒有什麼官運,在最縱橫的年,遇上了一個從精明到糊塗的帝王——唐玄宗。在長安的十年裡,他用盡全身力氣,卻也做不出任何改變,只得孤寂寥落,離開長安。他看見宮室裡的華美,不禁想起長安街頭的餓殍只得嘆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終於開始蛻變,經歷過安史之亂,國家破敗不堪,再不能享受朱門裡的生活,杜甫的生活,落魄了。再失去了李白,那個他一生嚮往崇拜的男人,他身心俱疲。他從此顛沛流離,於天下游走,見識世間疾苦。

  應他家族的觀念,他無可厚非的追逐著功名利祿,而他只剩偏偏與官無緣。皇帝身邊盡是奸佞小人,侍奉皇帝也變得如此艱難。國家遍是胡人的侵略,人民飽受胡人的摧殘,大地滿目瘡痍。想要救國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希望寄託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時代,不可能對於帝王制度有任何懷疑,他所擁護的朝廷平時是剝削人民的,到了困難的時候,也不能發動人民抵抗。想救國家,只能徵兵役,而人民在兵役在家破人亡。在這當中,一個正直的詩人自然要感到極大的矛盾,若是強調人民的痛苦,反對兵役就無法抵禦胡人,但是在人民在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當中,到了難已忍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閉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說。他所站在人民的立場反對侵略戰爭,這時他除去替人民訴苦外,還不得不考慮到國家與民族所面臨巨大的危機。在這時,杜甫把他今生聽到的、經歷的作出了這三吏三別,他一生成就中的一所高峰。他的詩已然能成為“詩史”。

  杜甫對這世間的疾苦卻又無能為力,他終於是放棄了做官,對當前的政治表示無望。國家不興詩家行,在任何時候,杜甫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筆,杜甫依然還有滿腔的熱情,又投入到了詩歌的創作當中,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詩聖與詩史。

  杜甫離開了長安,去到了成都。那個談杜甫都不會忘掉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四川這個地方,杜甫在深山中曾經常說怕死,在途中永遠只能被“高人”小視。杜甫說這樣的話未免太過忠厚,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能小視杜甫,反而是杜甫的肩膀與實際的精神,使一切所謂“高人”都會自慚形穢。杜甫覺得他的一生免於荷役,已經享有特權,也就不辭路途的艱苦吧。杜甫去到了他成都的草堂,結束了他十載長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得一棲身之所,清苦但快活。難道杜甫沉醉於自己的生活中,忘記了人民的痛苦與國家的災難了嗎?並沒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天下,他從未忘記,他依舊心繫天下。他二度出川,無奈這天下實在苦難,最後只落得個悲劇的結局。一生最後,仍不忘北歸,終了在湘江一漂浮的小舟中逝去。那年冬天,他五十九歲。

  他是個偉大的詩人,他的一生是個悲劇。一個正直的詩人,在封建社會里必然的悲劇。他對著社會抱著無限的希望,最後落得極大的失望。他這一生中不乏政治熱情與創作熱情,他的詩才,也不曾因為生活上的阻礙而枯竭,因為取之不絕的源泉就是生活。

  可能每一個初出江湖的年輕人都曾年少輕狂過,都認為清華北大不在話下,都認為自己定能在這世間闖出一片天地。到真正面臨生活的一座座大山,無數人不得翻越時,才有人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無力。杜甫也曾真真正正奮鬥過,遭受過無數的打擊,最終也放棄了他的政治抱負,但他從未放棄過的,是手中的筆,他抒發內心的武器。一支筆桿撐住他腐朽的身軀,不朽的靈魂。杜甫是站在人民一邊的,杜甫仍是符合當今社會主義的詩聖。

  我們現在正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有裘有馬,但我們不得猖狂,唯有經歷過,才知世間疾苦。也許我們也會不斷的經受打擊,但請記得,握住了筆,也要握住初心。

  《杜甫傳》讀後感 篇10

  《杜甫傳》,顯而易見,記述的就是一代詩聖杜甫的生平。“杜甫”這一名字,如雷貫耳,我們都不陌生。想必大家從小都學了不少杜甫的詩歌:《春夜喜雨》、《絕句》、《江畔獨步尋花》、《石壕吏》、《賣炭翁》……但我們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詩歌,對他的生平也並不是很瞭解。在馮至先生筆下,我看到了一個獨立於詩歌之外的杜甫,一個雖然自己尚在苦難中掙扎仍關心民間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於是在萬方多難中成就了“詩聖”的大名。“詩聖”的名號家喻戶曉,“詩聖”的詩歌更是被千千萬萬的後世人誦讀和傳承。而這一巨大影響的背後是杜甫那坎坷、顛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縱身一躍汩羅江,讓後人記住了那堅毅斷絕的身影。杜甫也相類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混亂的時代給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動力,使他創造出眾多名流千古的詩文,讓後人記住了這麼一位心繫百姓,博學多才的大文豪。

  或許杜甫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為名利謀劃、奔波。長安十年裡,儘管他真真切切地羨慕李白的瀟灑生活,但依舊不肯放棄謀取一官半職的想法;儘管他明白官場的黑暗,甚至親身經歷過中書令李林甫的陰謀,但在所進之賦中仍然對那些權貴極盡奉承之詞。在這黑暗混亂的時代,杜甫也不得不隨波逐流。

  但是杜甫終究是杜甫。《杜甫傳》向我們刻畫了這麼一個後來的杜甫。逐漸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窮困潦倒,甚至連自己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依然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仍為“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而哀嘆“天地中無情”,仍為“積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個自身難保,未老先衰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著想,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擔憂。這時的杜甫已經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為了後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漢》中說自己是“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裡,杜甫當是身陷泥淖卻心繫蒼生的偉人形象。

  《杜甫傳》讀後感 篇11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詩人,都說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那同樣杜甫也是一個特別傳奇的人物。

  其實對於歷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記載,而文學家記載的相當少,但是他們留下的作品已經足以證明他們在歷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馮至的《杜甫傳》透過部作品我重新認識了杜甫。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有數的幾個偉大詩人裡面的一個,由於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寫出了許多反映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在過去無論多麼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詩都不曾停止放射它們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個屬於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家庭裡。他是晉代名將杜預的第十三代孫。

  杜甫年輕時和很多年輕人一樣自高自大,誇張甚於實質。當時就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說,他的文章超過屈原、宋玉、他的書法勝過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堯舜,在文學上把屈原賈誼、曹植、劉禎都不看在眼裡。從這裡我能看出來一個放蕩不羈,心高氣傲的年輕人的張狂。這一點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會當雲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杜甫早年成長在唐朝發達的“開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母親在他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時候經常生病,由於身體不好活下來也算是一個奇蹟。杜甫七歲開始學詩,九歲開始學書法,他不斷地作詩、寫字、學習。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陽附近,杜甫身受洛陽文化的薰陶,在他常常上樹折取梨棗的年齡,已經由於他的詩文在洛陽顯露頭腳了。

  年輕的杜甫喜歡出門遠行,他喜歡結交好友,欣賞祖國的好山好水。杜甫漫遊了十年,經歷了不少秀麗和雄偉的山川,認識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後來“安史之亂”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負百姓。這一段時間他改變了自己的風格,他開始關心平民百姓。於是他寫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杜甫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詩句豪邁灑脫。儘管他一生經歷了很多的磨難,他慢慢變得成熟。他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不得不說杜甫是一個傳奇的人物。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我們要做一個內心豁達的人。

  《杜甫傳》讀後感 篇12

  旁人寫詩,大都描寫風花雪月,只有杜甫,聲聲嗚咽,字字泣血描寫這人世間的疾苦哀怨。旁人的詩大多深奧精妙,只有杜甫以詩寫史,心憂天下。

  在我看來,杜甫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概括。他前期與後期的生活境況與唐王朝息息相關。他出身士族,家境優渥,足以支撐他遊歷江南的經歷,當時的他有裘馬頗清狂的豪邁不羈,他用放蕩和輕狂鄙視人世的庸俗。也正是因為家族的影響,杜甫與所有的文人一樣,有求取功名的上進心,於是他來到長安渴望憑藉詩情與宏圖偉志在官場上大展身手。但當時,官場的爭鬥讓他無官可做,他卻仍然不死心,困居長安十年之久。十年間政治顯露腐敗,百姓生活日益艱苦,他心中的矛盾更加濃烈,心中的無奈愈加嚴重,十年的磨礪讓詩歌形成了沉鬱頓挫的風格。

  安史之亂開啟了杜甫的流亡生活,他見證了繁華的衰敗,經歷了百姓的疾苦,他長期處在社會的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士子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把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兇殘,親人的悲歡離合都寫進詩中,把自己的哀嘆與對國家的期待融進骨血。晚年的杜甫疾病纏身,窮困潦倒甚至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但他仍然為天下的寒士發聲,為貧窮的老婦送去食物,他無時無刻不在為百姓著想擔憂,念念不忘國家的危機和民族的命運。公元770年,杜甫在一葉孤獨的扁舟上逝世,一顆明星就此隕落。

  杜甫一生擁有數之不盡的朋友,有些引薦他,有些接濟他,有些擔憂他,卻只有一個人杜甫受他影響,仰慕其風采,那人就是李白。這是何等的友情能讓後人評價李白與杜甫之間猶如雲霓和繁花的相遇,這是何等的友情能讓杜甫在聽到李白,世人皆欲殺的言論寫下不見李久生,佯狂真可哀的詩句。杜甫一生寫了15首關於李白的詩,他們的友情像大鵬與鴻雁的相遇,山川共仰,鴻雁不斷的為相遇吟鳴,而大鵬已經懷著熱情的心翱翔。

  杜甫從世家公子到官場小吏,從周遊四方的遊士到心繫天下的詩人,杜甫一步步走向人民,他沒有李白的瀟灑,沒有陶潛的避世之心,有著屈原式的堅忍卻比屈原更堅韌。杜甫的一生雖是不可避免的悲劇,但卻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杜甫傳》讀後感 篇13

  羨慕和嚮往李白的謫仙風度、灑脫赤誠,但更敬佩杜甫的憂國憂民、大氣博愛。

  杜甫的一生是一個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我曾想過,倘若杜甫不是出生於一個官僚家族,倘若他沒有熟讀詩書,而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市井之家,那麼憑著雙手辛勤勞動,或許杜甫一生還能多吃上幾頓飽飯,晚年也或許不至於那麼淒涼吧。可我又想,在那樣一個亂世,像杜甫這樣的官僚世家子弟,可以免除賦稅、徭役,他又是一個有名氣的詩人,尚且落魄至此,若是做個普通老百姓,恐怕多半也就是他筆下“三吏三別”中人物的下場,甚至更悽慘吧。

  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無法改變;杜甫就是杜甫,家世、才華和當時的社會共同造就了一個詩聖,一個獨一無二的杜子美。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讀杜甫的晚年,耳畔彷彿響起了這熟悉的歌詞,歌聲悽婉,聞之動容。

  流亡天涯,衣食無著,舉目無親,故交不斷喪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親友故交;放眼望去,身在他鄉,盡是陌路,我不識你,你不知我。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

  人生在世,無論多麼艱難的日子,也會因為有親人和朋友的存在而變得容易堅持一些。相反,即使富可敵國,卻舉目無親,沒有一個知心朋友,那再富足,又有何意義呢?當歲月流逝,年華老去,最害怕聽到的訊息恐怕就是親朋故舊的死訊了吧。

  56歲的杜甫,一身是病。瘧疾、肺病、風痺、糖尿病不斷地纏繞著他,牙齒落了一半,耳朵也聾了,眼也花了,花白的頭髮也快掉光了,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

  57歲的杜甫,耳聾了。客人和他談話時需要把要說的話寫在紙上;右臂偏枯了,寫信需兒子代書。醜陋而衰老的容顏受盡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有時去拜訪他們,扶杖步行,傳達不肯通報,想乘轎子,又沒錢去僱。

  他人生最後一年半的歲月大部分是在一隻小船上度過的,因為陸地上再沒有了他的安身之所。最糟的時候,他整整五天沒有吃到一點點東西。公元770年的冬天,這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死在了湘江上的一隻小舟中。他死後,家人無力安葬,把他的靈柩厝在嶽州。

  讀完了杜甫悲劇的一生,心情無比的沉重,眼前彷彿浮現了詩人病臥孤舟的淒涼景象。

  然而就是這個悽慘可憐的人,卻留下了珍貴的史詩“三吏三別”,留下來《春望》《赴奉先縣詠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名篇。就是這樣一個悽慘可憐的人,臨死之前仍不忘憂心百姓的疾苦,擔心國家的命運。

  杜甫,始終是值得我們景仰的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偉大的靈魂!

  《杜甫傳》讀後感 篇14

  在泱泱中華光輝燦爛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發出讚歎;在泱泱中華根深葉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綠樹,高聳入雲,你不得不需要仰視;在古往今來異彩紛呈的文化史節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詩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誠拜讀!

  帶一份崇敬,懷一絲心酸,品讀杜甫,就如品讀一部詩集,一部寫滿悲憤,同時也蓬勃著英雄豪情的詩集。

  舉世不第,壯志難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雲似地飄來飄去,將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賦予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壯闊,賦予了杜甫“白鷗沒浩蕩,千里誰能訓”的氣魄;人民的疾苦,賦予了杜甫“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

  杜甫雖有“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遠大抱負,但大唐的土地上卻沒有留給杜甫施展抱負的那一片空間。於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雲,一片寫滿了詩的雲。

  仰視這片雲,它偶爾也能與別的雲相遇,使他暫時丟掉了孤獨寂寞,但這短暫相遇之後呢?當然幾片志同道合的雲消散了,永遠離他而去之後呢?此時,充斥著杜甫的內心,映入了我的眼簾的卻又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孤獨和悲涼。

  你想做一隻鳥,卻沒有高天任你來飛;你想做一條魚,卻沒有闊海憑你來躍。

  你只能做一片雲,飄在滿是憂愁,滿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著戰火紛飛的大唐土地,看著浮華衰敗的大唐朝廷,看著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轉頭然後默默地掉著眼淚,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靈魂卻化成了一部詩集,記錄了你的所見、所聞、所感。

  這部詩集落在了人間,被無數人看到,又被無數人傳播;讓無數人落淚,又讓無數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讀了它。

  《杜甫傳》讀後感 篇15

  這篇傳記展現的杜甫生命中的一個片段,如同一首苦難而又壯美的歌。

  這篇傳記是詩人寫詩人,作者馮至是中國現代傑出的詩人。這本書創作追求忠於史實,所有描寫都有史實作為根據。但又不作煩瑣考據。作品所展現的杜甫形象生動,性格心理發掘很深入,作品達到了藝術性與文學性的完美結合,是一部傳記文學的佳作。長安十年杜甫35歲時(746)也到了長安,但他的眼光並沒有侷限在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這些事物外看到統治集團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長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並不是顯耀的官職,而是對現實的認識,由此他給唐代的詩歌開闢了一片新的國土。

  他的眼光是那樣的特殊。他對國家和人民倍加關心,統治集團的腐化是鎝不到官職的一個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詩的思想源頭之一。最後達到憂國憂民的上一層次。李隆基將政權交給裡李林甫,使得賢才,有能力的人,幾乎沒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與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裡的人不是像楊國忠那樣的貪,就是像陳希烈那樣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為改變,不得不放棄那種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後,他放膽的述說出他幾年來心中的悲憤,對於自己的生活的描寫更體現其受迫害之深。他生活貧苦,曾做過別人的賓客,但目的還是為了謀取一個官職。他被貧窮所壓迫,一方面被事業心驅使,達到為了得到一個官職不擇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樣的抑鬱,無奈。“麗人行”是描繪了楊氏姊妹醜惡的行為,在這政風糜爛,邊疆失利,民生漸趨凋敝的時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卻有加無減。這是杜甫在長安的真實收穫?他步履從貧乏的街巷到貴族的園林,從重樓名閣,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徵人出發畢經的咸陽橋,他由於進士要求的失敗,認識了這個政治集團的糜爛,由於自身的飢寒觸到了人民的疾苦。若是沒有進士的失敗,想必他也不會體會到這種社會的現實。

  流亡在安史之亂,及以後的戰亂中他困居長安,從秋到冬再從冬到春,除去為國家憂愁外,自然他也時常思念他的家人;遠在鍾離的韋氏妹,滯留平陽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長久的不到家中的訊息,並聽說胡人到處殘殺,一直東到雞犬。後來恢復了,他才得一令他稱心的官職。短短三個多月,杜甫念及兩京淪陷,人民疾苦,他忠於他的職責。似乎沒有這些經歷杜甫也不會堅守他的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遺。是風翔的一段經歷給他的教訓太大了呢,還是這平靜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視野僅限制在皇帝周圍,而看不見廣大的人民呢。這為杜甫再一次回到群眾中作了一個鋪墊。

  杜甫經歷了有關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裡他寫了“三吏”“三別”等佳作。這風雲多變,憂患重重的現實社會,導致了杜甫一生無窮的苦難杜甫詩感人的力量由此產生:詩人無論“慨世”還是“慨身”,他的感情總是和國家危機,人民疾苦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大部分詩篇都充滿著個人的與時代的血淚。“杜甫傳”讓人們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而杜甫又是這個現實的受害者與申述者。

  《杜甫傳》讀後感 篇16

  記起清江南織造曹氏四代宦海浮沉,沒於曹雪芹。他過著從“糞土金銀,棄擲珍饈”到“舉家吃粥酒常賒”的生活,於是十年功成《紅樓夢》。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開元盛世和中唐亂世,於是在“萬方多難”中成就了“詩聖”的大名。曹雪芹和杜甫,二者同樣以文學作品填充了命運的落差,創作出至今仍領風騷的文學作品。

  杜甫的一生,有兩個主要的矛盾推動著他文學與生活的程序,一是他早年入仕和歸隱之間的矛盾,二是他中年應順應本性愛民還是幫助統治者削民之間的矛盾。

  在作者馮至筆下的唐長安城是整飭、莊嚴的,然而家家戶戶紅牆映著的已是夕陽。被國家富強之景翳眼的玄宗不知桑門害政,將社稷國運交託於佞臣,便與貴妃縱情聲色,諷諫受阻,忠者見謫,信者被害,而當時蒙在“盛唐”政治上的便是陰霾。在後來驅使著杜甫詩載民間疾苦的一腔愛國熱情、憂國思情在這時只被買買官職前為官之一次又一次的名不副實的選官考試和越來越窘迫的生活打擊著,這說明唐朝在沒有破落得要買賣官職前謀官之路就如老鼠洞――見則堵之,也使得他與李白相處時親睹的其豪放生活與現時入仕無門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一邊想念著李白,又一邊不斷予權貴以求官之詩,貧困與事業心註定杜甫無法瀟灑。而此時杜甫的詩正如原文所說,“不外乎個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麗與雄壯”。

  杜甫詩風的變化與他人生矛盾乃至唐朝國運的轉折在時間上是有重疊的,但是最前者首先起了變化。孔語“四十而不惑”,從杜甫的詩歌之路的選擇上看來的確如此。40歲寫下的兵車行一詩開始,他詩的國土擴大了,他的現實主義詩歌由受苦受難的百姓填充而越來越入木三分,導致這個變化的是“他由於進仕要求的失敗認識了這個政治集團的腐敗,由於自身的飢餓接觸到人民的痛苦”。因為“君子不仕無義”而在入世與出世間揀出前者,又因為這個選擇而悟得上述道理進而發生後來文學創作上的改變,看來杜甫本人雖然佛緣不深但他一生的經歷總是規規矩矩的循了因果論。

  “拜應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這是杜甫朋友高適臨官場有感,但對於杜甫以往歷歷在目的何止是這冰山一角,對百姓的憐憫之詞又豈止這三言兩語?那時他44歲,身無一職,在縣尉的烏紗帽前,卻又不願步高適後塵,然而當時唐朝的山河也即將要破碎在安史之亂中。後來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流亡時期他又獲得左拾遺一職,這個職位低得可憐得官職是皇帝身邊負責上柬與薦良的。這樣他人生的第二個矛盾(中年應順應本性愛民還是幫助統治者削民之間的矛盾)出現了,像撞石鑽土、喧豗不止的滂沱雨,雖然來勢洶洶,但卻為杜甫詩風改變這早已播下的種子得茁壯生長提供了機會。

  對水深火熱人民的無法割捨將杜甫從皇帝身邊拉向群眾,即使這並不是杜甫樂意的。一組詩篇傑作――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的出現已可說明矛盾哪方佔優勢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終於,杜甫無邊落木與不盡長江的磅礴之氣沒有化成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浪漫與不羈,他點石成金的文采也不會化成近代作家們的刀槍筆桿,他的那條詩路就像農人咬牙忍著烈日,漁夫挺腰頂著風浪後最真實卻有力的訴說。杜甫的詩撼人心扉,是因用筆的力度重似寫史。

  世界上許多文學家認為沙翁不是屬於某個年代的而是像他自己的作品一樣的永恆,但是即使這個信念再堅固,人們在研究和欣賞的時候也無法輕易的跨過時代與文字運用不一的坎兒,我們在研究杜甫的時候也是遭遇這樣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這篇傳記終於讓我停在以往一貫奔走著的驛道旁,稍將重點從分析《蜀相》中“自”和“空”是否可以換掉、《登高》的首聯到底可以數出多少個對仗結構,移向真實具體的蓬亂的長安之春是如何讓杜甫驚心、濺淚,移向擁洞庭勝狀的岳陽樓上杜甫是如何因目睹戰火而愁思不斷,而這些都是走馬無暇目及的花。

  《杜甫傳》讀後感 篇17

  在我的記憶裡,您似乎每天都是愁眉苦臉、老淚縱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對年輕的我來說,這樣的您太過沉重。在那些年輕氣盛的日子裡,我有意躲避著您。

  在我的記憶裡,您又是那麼孤獨、那麼潦倒,“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對怯懦的我來說,您的痛苦我無法承受。有些歲月只是太過浮躁,我的靈魂無處盛放。

  在我讀了馬昭先生的《草堂春秋》、馮至先生的《杜甫傳》後,我為我的無知而羞愧。我想對您說的太多太多。

  我為您受過的貧捱過的苦而落淚。自經喪亂,奉先喪子,棄官華州;秦州賣藥,身患瘧疾;同谷境內,衣食無著;艱難蜀道,風雨草堂。流亡梓州,奔走閬州;成都幕府,受盡苦楚;流落夔州,老病一身;流浪荊州,苦苦掙扎;暫居公安,乘船嶽州;潭州衡州,漂泊不定;病死湘江,巨星隕落。

  您說:'我生若飄蕩,何時有終極“。是啊,此後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過著窮苦的生活,再也不能回到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故鄉的月呀,輾轉在重重險阻的巴江蜀道上,靜掛於浣花溪畔的茅屋上,等候在默默無語的湘江湖畔······

  梭羅說,一個人放下的東西越多,他就越富有。房琯罷相,您上書營救,言辭激烈,觸怒素宗,被放還。您放棄了安危,放棄了官職,卻寫成了著名的《北征》;棄官華州之後,“不爨井晨凍,無衣窗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雖然生活窘迫,但您的詩歌卻獲得了大量的藝術源泉,寫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可以說,一顆純潔的心靈賦予杜詩不朽的靈魂;一個悲劇的時代造就了一代“詩聖”杜子美。

  但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國家、人民、故鄉,您始終惦念著、牽掛著。

  公元760年,您離開了兵戈擾攘的北方,在成都有了自己的棲身之所。那浣花溪畔淙淙的流水,孩子們悅耳的笑聲,老妻楊氏幸福的眼淚,水木清華,天上人間。正是: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但,您的心仍然是屬於國家和人民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分明聽見您對人民的憐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分明是您對故鄉的思戀;“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分明是一顆泣血的老臣心。

  其實,這麼多年來,很多讀者對您的瞭解也就止於此而已。實際上,對於國事,您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安祿山叛變,朝廷向回紇求救,您認為借用外族兵力評定叛變會帶來無窮的後患;在鳳翔任左拾遺時,您認識到隴右防地空虛,情勢嚴重。您說:西極柱亦傾,如何正穹昊?後來,吐蕃果然佔領了一些要塞。另外,您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就能認識到“盜賊本王臣”、“喪亂死多門”、“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的社會現實,這樣的認識足夠深刻!

  “心以當竹實,血以當醴泉”。面對權貴,您直言不懼;面對戰爭,您理性對待;面對邪惡,您痛心疾首;面對飢餓,您活下來;面對失去,您樂觀豁達。這一切都源於一顆偉大的心靈,那裡有堅定的虔誠的信念!

  《杜甫傳》讀後感 篇18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巔峰。這些偉大的作品背後,是一顆偉大的心靈,一種博大的情懷。

  憂國憂民是杜甫詩作的一大特徵。這種風格不僅是亂世的產物,更是詩人偉大人格的體現——自覺不自覺地站在國家與人民的立場,心憂國家,心繫民眾,同情百姓的苦難遭遇,一顆挽救社會的心在劇烈跳動,一種幫助人民擺脫沉重枷鎖的激情在湧動。長安十年,歷盡坎坷,杜甫仍舊不願徹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顆渴望救黎民於水火的誠心。這些因憂國憂民而興起的滿腔熱忱,形成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力量源泉,這種從政的熱情,在屢遭冰霜之後,代作“詩史”創作的雛形。

  把詩人從政的願望轉化為批判揭露黑暗現實正是當時的腐朽社會。這種沉悶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從政救國救民的理想,但同時,它一次又一次戲弄著一位詩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於黎民,那它將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毀了一位救世之臣,那麼,它將催生了它所摧毀不了的一代詩人。長安十年,個人的淒涼際遇,與黎民的苦難交際交融,孕育出了現實主義的巔峰之作,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創作的靈感源泉。

  《杜甫傳》讀後感 篇19

  馮至的《杜甫傳》一書,是在準備開課時偶然尋得。開課的課題是杜甫的《石壕吏》,詩中的杜甫猶豫、徘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記錄下了石壕村中發生的抓壯丁一事。不瞭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讀懂“三吏”中的這一首,又何以走進杜甫的情感深處呢?於是,這本《杜甫傳》便成了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講到杜甫,總要同時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詩人之間的區別,《滄浪詩話》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從我的主觀角度看來:於人,更認同青蓮的飄逸豪放,於詩,則更欣賞少陵的沉鬱頓挫。

  “沉鬱頓挫”這四字評語,正是杜甫一生的艱難苦恨在詩句上的投影。從外部環境來看,杜甫生不逢時,中國正從歷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國家不幸詩人幸,亂世中的顛沛流離,讓杜甫吃盡了苦頭,卻給中國文學史獻出一位詩聖。

  然而從更深層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劇和藝術成就來自於文人生存的依附性與詩人思想的獨立性之間的互相擠壓。這不僅是杜甫,也是中國古代大多數文人苦苦掙扎的根源。

  長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羨慕自由,又渴望官職。在唐代政治日漸走下坡路,人民不斷被剝削的時候,杜甫開始關注民生。安史之亂讓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讓他擁有了接觸民眾的機會。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邊時,他的詩變得“充滿了初唐以來應制詩、奉和詩一向慣用的詞藻,缺乏充實的內容”,但事實上,杜甫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後來杜甫被派到華州,他才“從一個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詩人的崗位上”。從此,他開始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過,杜甫終究是“封建社會里一個愛人民、愛祖國的詩人”,人民因為國家連綿不斷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為了保衛國家卻不得不這樣,杜甫此時的矛盾已經不是關於個人,而是對於國家對於人民的無限憂慮。《石壕吏》正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杜甫傳》的作者馮至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研究德語文學的學者。因此,從《杜甫傳》中,不難從字裡行間看出作者的深情和嚴謹。全書篇幅不長,就十幾萬字,卻是高度濃縮,決不摻水。據說《杜甫傳》在《新觀察》上連載時,毛澤東是每期必看,連載完畢後,毛澤東說:“《新觀察》現在將《杜甫傳》登完了,我《新觀察》也不要看了。”

  國家不幸詩家幸。杜甫幸好沒有做上大官,沒有做久官,才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雄壯的詩篇。這從他秉持的理想來說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