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精選5篇)

最新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精選5篇)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穫了不少成績,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大家知道工作總結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1

  思維是數學的體操,數學思考是數學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進行分析、對比的數學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進行歸納、整理的數學思考;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進行判斷、推理的數學思考,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有效措施。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拓展運用中獲取解決問題的數學經驗。從而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促進學生進行各種有效的數學思考,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在童趣化的教學情境中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發現數學問題。

  數學情境是學生髮現問題,進行有效數學思考的重要源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創設一些童趣化的教學情境,才能使數學變得更為學生樂意接受和思考的學習素材。所以我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課件出示由許多個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組成的輪船圖,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帶有童趣的數學情景中,透過觀察發現這些三角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某些相似之處。從而促進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對比的有效數學思考——按什麼標準把這些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進行分類呢?讓學生在數學思考中發現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願望和興趣,又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把三角形按角和邊的特點進行分類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究豐富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

  記得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你看見了的,就記住了;你做過了的,就理解了!我們的數學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在自主探究中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在學生透過討論交流得出可以按三角形角和邊的特點進行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先商量按什麼標準進行分類,再小組成員分好工,最後小組成員合作按商量好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好後小組成員在組內說一說這樣分類的理由,讓學生在動手把三角形進行分類的過程中,經歷按三角形角的特點可以把三角形分成銳角、鈍角和直角三角形,以及初步體會這三種三角形的區別與聯絡;按三角形的邊的特點,可以把三角形分成等腰、等邊和任意三角形,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在全班彙報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各類三角形的本質特點,從而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體現了“做中學”、“做中悟”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從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但解決了問題,對數學知識進行了再創造,而且透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以及組與組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學生進行歸納、整理的數學思考,並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拓展運用中獲取數學經驗,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在拓展運用中,讓學生舉例說一說生活中什麼地方用到等腰三角形,為什麼?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點。對於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犯錯誤的地方: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才能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不一定是銳角三角形。我採取有趣的遊戲拓展運用,安排了根據露出的一個角猜一猜信封裡裝的是什麼三角形的遊戲。這個遊戲的重點放在只露出一個銳角來猜信封裡裝的是什麼三角形上,這個答案不是唯一的,它可能是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這三種可能。透過這個遊戲的`拓展運用,讓學生獲取解決問題的數學經驗,促進學生在運用中進行判斷、推理的數學思考。從而得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三角形分類》的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和諧發展的過程;給學生創設感興趣的、有個性的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才能激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給學生創設實踐運用的空間,讓學生真正親近數學,讓數學真正走進學生生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啟用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得到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2

  按照上級檔案精神,為了切實解決下午放學後家長不能準時接孩子問題,我們學校全面展開課後延時服務。從上學期到本學期在不斷最佳化調整服務方案,不斷提高課後延時服務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作業當堂做,家長再無憂。

  我校的課後延時服務分為兩節課,第一節課為作業輔導時間。學生們在校就能完成家庭作業,而且疑難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就能解決,回到家無業一身輕,可以更好地放鬆休息。

  二、遊戲變課程,延時也快樂。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我校活動場地小,學生分佈在學校周圍的情況,不斷最佳化調整服務方案,不斷提高課後延時服務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校本課程“快樂遊戲課程”為課後服務抓手,根據不同學段兒童的心理特點,精選益智遊戲內容,在室內開展數學遊戲課程,比如漢諾塔、九連環、華容道等,在室外開展傳統老遊戲課程,比如滾鐵環、跳花繩、特色翻花繩、拍方寶等。“快樂遊戲課程”以遊戲促學習,最大限度的利用學校有限的空間,讓學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鍛鍊。

  除了遊戲課程,我校還有豐富多彩的特色社團課程。美術社團、舞蹈社團、合唱隊、書法班、快板社團等等,孩子們的特長有了充分展現的舞臺。

  三、政策暖人心,家校樂融融。

  我校延時服務以生為本,從孩子角度出發,將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孩子們在校學得開心,玩得開心,孩子們說:“以前在家寫作業總是管不住自己。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總被爸爸媽媽罵。現在在學校就完成作業了,不會的題老師也會講解解決,回家可以輕輕鬆鬆玩了。”

  家長們無疑是課後延時服務的最大受益者,他們不必為早接孩子、輔導孩子功課而發愁犯難,學校就為他們解決了後顧之憂家長們感激地說:“多虧了學校,把課後延時服務做得這麼好,我們可以安心工作,不用擔心孩子的接送問題了。”

  老師們雖然相對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更全面地瞭解學生,因材施教,更順利地展開今後的教學工作。課後延時服務就像一劑家校溫情的催化劑,使家校關係更加融洽。

  在今後的實施過程中,我校將繼續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課後延時服務工作模式,以教育溫度解決家長後顧之憂,讓課後延時服務成為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民生工程。

  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3

  一直以來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始終困擾著每位數學教師,許多數學教師經常會說:“教學中,批改學生的作業時,總是發現我們的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常出現:不是看錯數字,就是抄錯數字;或是加法忘了進位,減法忘了退位;或是把加法當減法,把乘法當除法等的錯誤;更有在作業本上有時用橡皮擦擦了一次又一次,用塗改液塗了一次又一次……”因此我們就把“計算教學中算理和演算法的體驗”來作為這一學期教研課題研究的重點,也是本學年教研工作的重點。對於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收穫,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每位教師從思想上重視計算課的教學。

  以前,在數學教師的心目中總認為計算對於學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而對於計算課的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對於學生作業中存在的計算問題也沒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對於上述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麼教師就簡簡單單歸結為馬虎,要麼就是老師反覆對學生說:“做題一定要仔細,做完認真檢查……”這樣的話語,其結果是收效甚微。自從我們把“計算教學中算理和演算法的體驗”來作為這一學期教研課題研究之後,老師們對於計算課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從思想上有了足夠的重視,計算課的教學有了新的起色。

  二、把研討工作落實到平時的教學工作中。

  這個學期我們教研組教師集體研修共組織的兩大活動,首先是全組教師的聽評課活動,在10月份完成了,此次活動展示了每位教師計算課的教學情況;其次是集體備課活動,在11月份中旬開始,12月初結束,透過這一輪的集體備課,既優化了每位教師的教學,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研討能力。

  在為期將近三個多月的分散研修過程中,每位教師透過讀書,認真做好學習筆記,提升了自己的理論水平;每位教師不斷探尋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現在全組基本形成了這樣的統一模式:上好計算課、反思調整、日常口算練習、計算練習綜合課、階段性總結、改進再調整。

  三、教研效果透過一段時間的研討,每位教師的計算課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學生的計算問題有了明顯的好轉,數學成績有了一定提高。

  總之,對於這一課題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希望透過自己認真的研究有更多新的突破,切實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4

  眾所周知,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源泉,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於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是從活生生的生活中來的。

  在教學時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在小數除法中商的各數位的意義。反饋甲、乙商店牛奶的價格時,我把握好教學的基點,在反饋甲商店的牛奶價格後,就引導學生更多地去關注直接用豎式計算小數除法的方法,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然後在反饋乙商店牛奶的價格時,又讓全體學生都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不斷髮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覺得理解什麼、掌握什麼、運用什麼都不應該是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讓學生透過上這樣一節實踐活動課,使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數學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同時在學生出現兩種演算法中,我還能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演算法的最佳化,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在計算過程中,小數點的位置是關鍵,在教學中出現了學生不知道商究竟商到哪一位的現象,於是藉此機會在教學中就小數點的位置在哪兒進行學生辨論,或許這樣學生對小數點的位置確定會更全面、更深刻。但是關於“是先點上小數點,還是最後再點上小數點。”還可以透過小數的意義和計數單位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在讓學生討論如何計算11.5÷5時,如果有學生能夠用計數單位來解題,教師也應當給予肯定,11個1除以5就是把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個1還餘1,在商的個位上寫2,再把1跟十分位上的5合起來,就是15個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分之一,先在個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在十分位上商3,所以商是2.3。在教學中就有一些學生表述的非常不錯。這節課的內容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商的小數點處理好了,對後面的學習至關重要。所以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了一下幾點:

  1、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計算題,學生容易遺忘商的小數點。

  2、商中間有零的除法掌握情況不太好,需要及時彌補。

  3、整數部分不夠商一要寫商零的道理。

  4、除不盡的時候一定要補零繼續除。

  課堂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但我們寧要有缺陷的真實,不要虛假的完美!只有堅守誠信的數學教學,才能讓數學課堂流露出原有的本色,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真實的教師,真實的課堂,真實的數學和真實的自我。

  小學數學課後服務工作總結5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上冊比較物體長短的基礎上學習的。儘管學生已有這方面的經驗和基礎,但由於長度單位及其操作應用是多種知識的綜合,涉及數、數數、空間觀念的形成和實踐技能等,針對二年級的小朋友的認知能力來說,也可以說難點了。

  知識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認識釐米,用釐米量”這一節課的目的在於透過觀察、測量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之後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引導學生用直尺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一、從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產生學習長度單位的慾望

  教學時,我創設了“我想給同學們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須知道桌子的長和寬,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實際中測量長度的必要性,然後讓學生自己選擇實物作測量標準去量桌子的長,結果量得的數量不一樣,由此引起認知衝突,使學生體會到,要想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從而產生學習長度單位的慾望。

  二、向學生提供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

  這是一節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課,當學生有了學習的願望後,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如:設計了觀察直尺,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他們透過觀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構造,既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為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打下了基礎。認識1釐米,安排了三次活動:第一次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釐米的長度,體會每一大格的長是1釐米——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第二次讓學生找一找身邊、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釐米,學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寬度、一節手指的長度、牙齒、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這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我想對學生建立1釐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勢比劃出1釐米的長度。透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正確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釐米的長度觀念。然後應用釐米來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讓學生在嘗試測量、比較、交流中,逐步總結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課堂上學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對準0刻度,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釐米”這種方法,也有的學生採取其它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數的方法,透過讓他們對比,明白前一種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斷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體現方法多樣化,注重學生的自主性。

  三、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測量方法之後,我讓他們用直尺選擇身邊喜歡的事物進行測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開始量書本、練習本的長和寬;有的量鉛筆的長;有的量刀子等,達到了在玩中練,在練中玩的學習效果。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從而體會數學的內在價值。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而這些活動對於建立學生正確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數感,有著重要意義。

  透過兩節課的學習,大多數學生都能明白為什麼要統一長度單位,而且也學會了如何任用刻度尺量較短的物體長度。但也有個別學生在量物體長度時總忘記對準“0”刻度。看來在今後應該多給學生提供測量的機會,以便熟練掌握測量方法,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