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談美》讀後感(通用23篇)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通用2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光潛《談美》讀後感(通用2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

  本文作者朱光潛,字孟實。他90歲生涯的大部分都貢獻給了中國的美學事業,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稱為“美學老人”。

  朱光潛的《談美》寫於1932年,由著名的開明書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寫過一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用書信的形式,漫談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問題,發人思考,指點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響,成為重印了30多次的暢銷書。但這本書主要談的是人生修養,還沒有充分展示朱光潛的美學思想。於是,作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潛以“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為副標題,寫作了這本《談美》。

  作者是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寫這本不厚的小冊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淨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讀了這本書後同樣受益匪淺。

  美是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為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聯想到金錢,並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的。純粹的美,永遠是一種“專注”,離開了專注,就已經離開了美了。

  講解了基本的美學觀念之後,作者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遊戲、藝術與想象、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告訴我們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

  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這裡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沒有情感的統帥,想象也許會雜亂紛紜,有了情感的主導,則綱舉目張,“意”與“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說:“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我認為確實如此,透過他的講解,我真正認識了美,欣賞了美,發現了美。他的見解也的確“人性化”。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

  我認為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境界。若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說“今生無愧”了。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2

  美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認識美?朱光潛先生認為,對於這一問題的解答,是一個關係到能否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決的美學難題的大問題。這也是這本書的根本問題,到底什麼是美學。

  我透過讀這本書分析出了三個重點問題:1)美學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每個人對美的定義是不同的。2)透過談美,引入了許多治學的問題和很多怎樣做人的問題。3)美學源自於生活,研究個方面美學,要從生活中找到根源。

  當美學發展到了21世紀,他並不拘泥於藝術上的美學,而是徹底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也處處有美學,並且,關注自己心靈,精神成長的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研究美學。舉個例子,穿衣打扮已經是現代人每天必備的功課了,而房屋裝修更是一門重要的美學學問,比如:歐式概念,田園風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所以美學能為人帶來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實用主義,而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他可以讓人們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以及精神上的享受。

  不僅僅是生活,在《談美書簡》中,作者以親身的經驗,談了許多隻學為人的道理,對於怎樣開展治學工作,他教導說:“我們乾的事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恆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擾和阻礙的勇氣。”很顯然作者是很重美學這門學問的。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學呢?如果一個人能將美學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麼他就能內外兼修,他處理問題又瀟灑的風采,研究問題又有嚴謹的態度,這就是紅樓夢中所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及文章”吧。

  最後我想提朱光潛先生奉行的“三信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得起,不推諉給別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該在此時做,不推延給未來。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這是朱光潛先生不尚空談,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很值得我們青少年去學習。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3

  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我對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美無處不在,然,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一個人,其肉身與靈魂一體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舉止皆是個人內在修養的表徵,靈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個人情操。人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見諸於個人情趣。情趣根源於人生,藝術又是情趣的表現,因而藝術與人生緊密相連。今日所談關於美的言論,與藝術相連,更根植於人生,因為生活本就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雲端。人生的藝術化把“真”、“善”、“美”整合一體,如此這般美便有律可循,繼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動,並影響個人的現實活動。所以,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不同於古人吟詩作對大談風月,談美,要求人生美化,進而人心淨化,領略美蘊含的時代思想與情趣。因為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而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宏偉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門藝術,在創造和欣賞時都抱著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態而不計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當今社會浮躁之氣可見斑駁,以強硬的態度為達到目的施展“三頭六臂”的人不在話下,而趨功近利往往容易矇蔽人心,這般不能免俗,便與美失之交臂。縱觀世界各國成功人士,志存高遠,眼光獨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賞,以美感的態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穫。

  一個人,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志和慾念,正因為他不推求關係、條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夠放開自我,更偏重於直覺思考。你以為他在天馬行空,其實他在探索更深層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意志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裡活動偏重於直覺,便能更加敏感於善惡、真偽、美醜,真善美也就見諸於此。正如我們看崇山峻嶺,閱世人無數,嘆流年如夢,悔當初所遇,驚羨他鄉林業高樓,醉情古樸茂林觴詠,都如隔岸賞花,陸上觀霧,不受利害關係牽絆,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窺視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往往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進而品味出它獨特的意義。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美的本質在於理念,只有這種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恆的美,才是一種具有客觀意義的實在。這種對於美的理解,是滲透進精神層面的定義。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隨之改變,而人骨子裡的美感經驗卻是可尋其跡。心裡印著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態於自我,便不自覺陶冶了性情。可見,美好事物的不自覺的影響,對於個人修養的培養,是有一定好處的。

  對於美,存著欣賞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據與批評。腳踏實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時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評判美醜,無所謂雜念,無所謂紛擾,便能更加客觀的領略箇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雖所愛但不加以慾念,雖不喜不偏以歪理,胸無纖塵,以觀其趣,美儘自得。

  生活盡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雲相輝映;腳踏實地,天時地利人和齊彙集。肉眼可識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識美,便如清泉潤心。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見,發現美,感受美,傳遞美,天下大美。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4

  看完朱光潛的《談美》,感覺好像聽到了蘇格拉底的談話,翻看了塞涅卡的書信,閱讀了蒙田的隨筆,一些眾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來闡明自己的理論。深入淺出,微言大義。一滴水雖小,卻能從中看見七彩的陽光;一片枯葉的飄落雖不起眼,卻能預示著秋的來臨;眼睛在整個身體中佔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細觀察它,卻能洞悉人心;脈搏的跳動經常讓人意識不到,但醫生認真感受它,則可以瞭解你的身體狀況。理論希望為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它是抽象的,但它卻來源於無數的具體現象。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現象太多了,心中的誤解也太多了,而這本書,正是一位能夠幫助我們撥開迷霧,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義的書,書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真”的領域有邏輯學來研究,“善”的領域有倫理學來研究,“感性”的領域則有美學來研究。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美是怎樣的?一連串的問題等待著美學去回答。開卷有益,作善至祥。讀完《談美》,確實對美學有了一點體味。

  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

  記得好像是2000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有這樣一個辯題: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當時場上雙方唇槍舌劍,說得天花亂墜,把我弄得一頭霧水。說它是客觀存在,有些大家看起來很難看人的,在藝術家那裡也許就是美人,這顯然是人主觀意願的作用;說它是主觀感受,倒也不完全是,畢竟美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純主觀的。

  世界,遠遠不止於地球這顆行星,遠遠不止於我們整個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邏輯性地從人身體的現在條件出發向外伸展。它從我們的位置、時間和方式出發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間、時間和邏輯方向上。世界太大了,無限的大,我們則太渺校還是禪者說的好: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讀完最後一節,心裡覺得很震撼。“人生的藝術化”,可以說是朱光潛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十分詩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是不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任何理論和學說,都來源於對於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卻又經常給人感覺遠離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點、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聽他們的政治理想。四人說完後,孔子最終讚賞曾點的意思。曾點希望自己能夠陶醉在禮樂教化所帶來的社會和諧、人民安樂的景象之中,使禮樂教化真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裡。朱光潛似乎也有同樣的意思,美是藝術的,它就在生活中。我們藝術的生活,讓美滲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藝術,即是美。這是何等美麗的境界埃。

  看完這一節,又想起叔本華的一段話:“事實上當我們正在進行某項偉大事業或創造某件不朽作品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身。我們每日辛勤勞作,考慮的只是達到眼前的目標,完成當下的計劃。然而,只有當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個聯絡著的整體時,我們的品質和能力才能展現其真實面貌。我們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彷彿是某種幸福的靈感引導著我們在千百條趨向毀滅的道路中,選擇那唯一真實的途徑。”日子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關鍵在於你怎樣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覺得它是一本日曆,每天撕掉一頁就少一頁,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乾枯的。你覺得它是一本日記,每天記錄一些故事就會使你的生命豐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積極的、情趣豐富的。在這個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過都是些平凡人,但我們要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我們是平凡人,但我們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中國的民樂其實很美,寧靜、淳樸且毫無功利性,但是我們的心太浮躁了,聽不下去這些“土氣”的東西。但是,在傷心的時候偶然聽到《二泉映月》,在高興的時候湊巧聽到《金蛇狂午》,也會怦然心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聞得到,因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裡的綠地越來越多了,每天從旁邊經過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其實只要稍作停留,會發現草地裡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間蹦蹦跳跳的喜鵲和麻雀也很可愛。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少的只是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還是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5

  最近幾天,我爸推薦朱光潛的《談美》給我,我隨意地翻了翻,發現除了書信沒有其他的東西,覺得無趣就放了下來。過了幾天,當我翻到傅雷寫的《傅雷家書》時,我突然想到,會不會《談美書簡》也是本很好看的書呢?我便帶著懷疑的態度讀了起來,讀完後才感到,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

  這本書中,寫的都是朱先生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他所總結的很多人生道理和觀點。我覺得雖然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真的是把人生上許多不起眼的、重要的地方都勾勒了出來,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曾經被我們忽視的東西的重要性。我想如果只是單純的把人生大道理寫下來,我想不會有太多的人接受的。聰明的朱先生便用書信的形式,再加上用形象的語言解釋抽象的美學感念,讓我們很容易接受。

  在“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中,有幾句話寫得很好:“種田的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話說:‘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對於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看,僅僅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卻把道理說得那麼清楚,而且也用了幾個簡單的例子,讓我們很容易接受。朱先生用很樸實很精確的語言將一系列抽象的美學概念給我們描繪了出來。其實我們應該常常站在別人的角度多去思考問題,考慮人家是怎麼看我的,瞭解人家對我的態度;有時,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適不適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決定。大部分人都會因為盲目而錯失良機,總是會因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堅守自己的東西。

  除此以外,這本書也詮釋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讓人百看不厭。難怪我父親在我看這本書之前就告訴我,如果你看了這本書,精神領域基本上就上了一個層次。現在一感覺,真的是這樣啊!小小的《談美》,總共可能不到7、8萬字,但是其中每行每列都滲透著朱先生親身實踐了一輩子的認真態度,不得不感動你我。我想他的這些文字會促使我一點點的成長,讓我看到一個深層次人的所作所為。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獻到了這裡,難道我們不應該敬佩他嘛?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6

  很久之前我就對朱先生的這本《談美》有所耳聞,因為種種緣故,一直無緣拜讀。直至近來,耐不住友人的強烈推薦,將早以束之高閣的此書翻找出來,拂去封皮上的塵埃,細細品讀。讀罷,帶給我深深的震撼和回味悠長的思索。

  談美,究竟何為美?美是一種主觀意向,是一種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來進行欣賞。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講的,談美的主要目的在於研究如何"免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作為在凡塵俗世中沉浮的我們,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們卻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過程中,領略到些許"免俗"的樂趣。

  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時能夠領略到一種樂趣,知曉什麼樣的經驗才是美的,然後再把美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讓人生美感化、藝術化。

  藝術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經過人情化的,個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個人所得於松、山、水的也不一致。美景於心,是經過藝術化的自然,得益於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和載體相互融合,產生一個完整的境界。美,就在這情感的綜合中迸發出來。超以象外,得其環中。藝術家們透過他的所看,將他的所想轉化成意象,融合於他的作品之中。

  觀賞者則透過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其物象,將其感受的意象翻譯出來,從而感受到藝術家透過他的作品想要傳達的感情,再結合觀賞者自身的情感與經歷,進而引發出強烈的共鳴,達到一種與藝術創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藝術家所要傳達的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就是作品的神韻風骨。這也是一個藝術作品的靈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風骨神韻。孔夫子自道修養經驗有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

  "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從心所欲"。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遵循藝術的形式而能脫化藝術的形式,行雲流水,自成一派,猶如戴著鐐銬跳舞,卻依然能使觀賞者感受到舞的靈動和灑脫。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所講的,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見,迷於五光十色;耳之所聞,亂乎五音六律。我們的追求,我們的想法都被世間的繁雜,世間的奢華,世間的迷亂所誘惑。

  有出世精神的人會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這些俗世的誘惑都超越過去,抱著這種"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遠的理想,才能夠"望盡天涯路"。這種出世的,"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使他們把所作的學問和事業當成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只求滿足於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於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離開藝術便無所謂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進退取與,小到聲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體現,如水行山谷之中,行於其所不得不行,止於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處,完整、自然而又和諧。

  人生之路,猶如靈魂在一段段藝術作品中冒險的旅途。你讀過的每一本書,走過的每一里路,經歷過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記,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不經意的流露出來,默默地展現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險。

  人生之路亦是尋美之路,慢慢走,欣賞啊!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7

  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中這樣寫到"牛希濟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兩句詞就是好例。詞中主人何以"記得綠羅裙"呢?因為羅裙和他的歡愛者相接近,他何以"處處憐芳草"呢?因為芳草和羅裙的顏色相類似。這是朱老先生對聯想中的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的一個好例,在本章中,對美感和聯想的關係論述可以說十分精彩,下面我們就跟著朱光潛先生的思路,細細品味這其中奧妙。

  介紹了聯想的含義後,作者寫到"聯想有時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數情境中,聯想是自由的、無意的、飄忽不定的",這是在寫聯想的性質。我認為是非常真實且貼近生活的,比如我們晚上休息時,本應是一個意識漸去,身心放鬆的過程,但白天所見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腦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現,你越想擺脫他們,聯想就越活躍的進行,由此可知意識在活動時就是聯想在進行。而且這個聯想線索前後相承,雖有關係可尋但它們都是偶然的。於是作者寫到"多數人覺得一件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

  接下來作者在顏色,有歷史性的作品和音樂方面論述了聯想勢力,然後提出了本章的關鍵"聯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紹了對這個問題的兩個學派,肯定的是內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而作者贊成形式派的主張,即反對雜聯想於美感中。作者認為聯想是妨礙美感的,美感起於直覺,不帶思考,聯想卻不免帶有思考。聯想最多隻能增加對一個作品的好感,但並不能增加美感。

  這就是本章中作者傳授給我們的道理,看起來很平淡,但運用到生活中,卻可以反應出很多事實。比如你在街上聽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喜愛拿手的,腦中就不免有許多回憶聯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會充滿甜美快樂,但這這是聯想所帶來的快感,並不是真正的美感經歷。真正的美感經歷在於"無所為而為",摒除內心的一切聯想雜念,寧靜專一,只在意那件事務本身,如此美感才出現在心中,否則只是無端的快感。

  在放眼當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金錢世界中,朱老先生教會我們的就是靜下心來,擁有一顆純粹純潔的心,一顆感受世界之美的心,更是一顆只屬於自己的心。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8

  《談美書簡》是作者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的一次回覆。全書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朱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一系列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徵、文學的創作規律及特點作了詳盡的闡釋,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談美書簡》不是一般的高頭講章,它採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

  八十二歲的高齡仍然著書立說,對美學思想回顧和整理,給青年朋友們回覆,關心美學教育,這是何等的學者風範和社會責任感!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9

  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專心談了美感態度,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

  朱光潛在書中,把人生態度分為三種: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實用態度求的是善,科學態度求的是真,美感態度求的是美。於是,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文章層層遞進,從人們看待事物的三種不同態度到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中讓我們知道美從哪裡來,究竟什麼是美感,明白了什麼是美感之後進而討論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麼”的討論中讓我們明白美和自然的關係,讓我們明白了欣賞的道理,朱先生於是換一個方向從討論創造入手,讓我們明白創造本身以及與情感、格律、模仿的關係,進而明白美的特點。該書滲透了朱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正如書中文字:“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當今義務教育階段,一切學習都應該自美的體會開始,美育的有效途徑是培養美感的敏銳度,真正的任務在於激發學生審美能力,形成一種判斷力。正如朱光潛的人生觀:人生的藝術化。人生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藝術。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幅西方的美術作品——《向日葵》。

  這是荷蘭畫家凡高的油畫作品,作品以飽滿而純淨的黃色調,展示了畫家內心似乎永遠沸騰著的熱情與活力,那一團團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僅散發著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現出畫家對生活的熱烈渴望與頑強追求,那一塊塊灼熱的黃色,不僅融集著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洩著畫家對生命的盡情體驗與永久激動。畫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實寫照,而是畫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熱情為生活高唱的讚歌。

  我們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0

  在接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之前,我曾一直認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個戴著頭飾的美人,讓人一眼方知,這就是美。

  愛美之心,不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是美食……可見,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放棄過對“美”的追求。

  《談美》一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是“美”?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然而,我們忘記了,美是一種高階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透過不斷訓練,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這也讓我忽然意識到,人們對“美”的認識也是可以不斷地成長的。

  大語文之魅力

  想到這裡,我的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一位溫柔的女子——著名主持人董卿。她的美,不止於姣好的容顏,更源於她淵博的學識和涵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每每,她那攝人心魂的談吐,令我一次又一次臣服於大語文的魔力。

  有人說,語文之美,是對大江東去的嚮往;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是怒髮衝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煙的雄渾;是小橋流水的婉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美育”是值得學習消化並滲入語文課堂的。正如高爾太說:“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顯然,“美”是一種主觀意識,卻也離不開客觀事物。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就可以從教會學生欣賞語文的魅力開始。

  品味語言之美

  語文有這樣的魔力,會讓你沉淪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裡行間的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品味語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在這一環節,我們常常做的就是帶領學生美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例如我在教學統編教材《伯牙鼓琴》時,透過配樂讀、生生互讀、師生合作讀、接龍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語言簡練之美、駢儷對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帶領學生從語言美中走來,再向語文美中走去。

  感受意境之美

  朱光潛先生說:“所謂美感經驗,起事不過數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父王迴流而已。”這就是移情和意境的體驗。在語文課堂中,探尋美的旅程中,我們也該帶領學生感受意境之美,從中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伯牙鼓琴》中,我透過不斷提供課外資料,讓學生對這個流傳千古的佳話有更深入的瞭解,為學生更好的體會意境做好鋪墊。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這個故事,化身為伯牙和子期,深情流露。這樣挖掘文字的意境之美,移情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是語文教學的要求,更是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審美的過程。

  體悟情感之美

  朱先生告訴我們,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語文的學習就是體悟情感之美的過程。語文的學習就如同在孩子心靈播撒一顆美的種子。不同的文章蘊藏著不同的靈魂,飽含著不同的養分。每一次情感體驗的過程,都在不斷地澆灌這顆美的種子,不斷地薰陶,終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破土而出,豐盈他們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很難成為一個創造美的藝術家,但我們卻可以成為傳遞美的教育者......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1

  這是一本大學時代我一度無法駕馭的書,彼時我總以為人嘴兩張皮,世界本沒有規則,知識和規則都是人為臆想出來的東西。

  有些書好像時機到了你就會拿起來讀,有些事時間到了就會去做,有些地方到了生命的某個階段就是很想去,彷彿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在召喚,聽起來很宿命,但不得不承認人生並不總是有跡可循,明天會遇到什麼人取決於你在明天所處的時空裡是否會看上他一眼,並不一定你們素未謀面。那麼為什麼你會看上他一眼?

  我一直覺得醫學是門很沒有美感的學科,它會讓我很難透過直覺去感受世間萬物進而產生共情,求真和求因的思維定式使我在美感的路上漸行漸遠,這便是大學時代我一直抗拒它的原因,若不是別無選擇,我定會放棄。從宏觀來講,個體生命之於人類歷史,人類歷史之於地球,地球之於銀河系,銀河系之於宇宙,宇宙之於更高維度的空間存在形式猶如一粟之於滄海。前人並沒有給我們留下長生,醫學的存在是整個人類對於生命的渴望和不捨,如果非要把醫學強加一個美的概念便是人類對於渴望和不捨亙古不變的執著吧,但也不屬於醫學本身。

  朱光潛先生說,美是“無為而為”,美感是物我共情的感受,不摻雜利己和實用的感情色彩亦不摻雜聯想和意義。

  圖書館裡,她坐他對面,他看著她,心裡想,“這就是個男人啊,這寬廣的臂膀,這175的身高,以後衣服都不用買了,她的我都能穿”。她哪裡美呢,是哪裡讓他生出的美感呢,她認真說一件事時專注的樣子,她點菜時專業品評的樣子,是的,這舉手頭足裡流露出來的積澱和多年的偏執留下的痕跡讓他生出了共情,每每此時,便覺賞心悅目;彼時初見,只一眼就痴了,“這個妹妹好似哪裡見過”,心生熟稔,不問緣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對美感最好的詮釋,物我合一,是顧不得思考的;而有些人,最美的是性格和聲色,鉛華褪盡也未減半分,情人眼裡出西施,便是把眼中情人的美放大至極致,外人覺得,他那麼帥怎麼會娶了她,可是唯有他知道在這段婚姻裡他賺了多大。兩個人能生活在一起一輩子,肯定是在拋卻最本能的生物快感的滿足以外,還有其他的可以欣賞的特質吸引著彼此,對方身上散發的人性的光和暖和散發的荷爾蒙一樣深深吸引著你,令你不能自已。

  我明晰地感知到生命的流逝,知道三十歲和四十歲的區別,知道三十五歲的極盛和四十歲的力不從心,到了五十歲不免生出“隨他去吧”,知天命就是這個意思。等容顏和荷爾蒙隨著光陰都耗盡時,能夠欣賞的不再是勃勃生機下的欣欣向榮,而是歲月留在生命裡的從容不迫和圓融豁達,抑或是歷盡千帆過盡後的深邃雋永耐人尋味。

  一直活在我們心裡的不是三皇五帝、英雄豪傑和才子佳人,而是史官和詩人筆下的人情世故和過去未來。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2

  最近又重讀了美學大師朱光潛的《談美》一書,跟上次讀起來感覺又有很大不同,收穫良多。這或許正是經典書籍的魅力所在:除了百看不厭,還能讓人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談美》開篇舉例了三種人對一顆古松的不同態度。一位木材商,一位植物學家,一位畫家,三人同時來看一顆古松。三人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古松,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木材商難掩商人習性,只用木材價值來審視古松;植物學家知覺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春的顯花植物;畫家卻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

  同樣的一棵古松,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形象都是個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觀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即便是極客觀存在的美,也要透過審美(主觀)的眼睛才能見到。我不由得想起那句懷才不遇的老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再優秀的設計作品也得同樣有眼光的業主才能欣賞和認可呀(笑)。

  說回上面的三種觀點,作者認為分別代表了實用性、科學性和美感性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先說實用的態度,做人首先要維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講究如何利用環境。“環境”對於生活有些有益,有些有害,有些不關痛癢。於是我們對於他們就有了愛惡的情感。這就是實用的態度。實用的態度起於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於經驗。

  科學的態度則不然。它純粹是客觀的,理論的。就是把自己的成見和情感完全丟開,專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索真理。科學的態度源於公式、資料和理論。

  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所以美感的態度,是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也就是偏重直覺的心理活動。

  我突然聯想到,書中所說的三種態度這不就是設計裝修中的三方參與者的心理活動嘛。我們不妨將這三種態度代入裝修工作中來看。

  實用性——業主方。

  什麼是實用性呢,具體來說,比如衛生間地磚是否防滑(安全第一)、廚房牆地磚好不好打理(衛生第二)、開關位置合不合理(再也不用石頭剪刀布老虎棒子雞決定誰關燈)、不同位置燈光明暗設定得好不好(起夜開燈晃瞎眼)、門窗開扇方向合不合適、櫥櫃高度會不會影響操作(不下廚理由±1)等等。

  綜合整個裝修週期來講,絕大部分的業主最為關心的還是裝修實不實用,畢竟他們才是房屋的最終的使用者,實用與否決定了他們對裝修工作的蓋棺定論。

  科學性——專案經理。

  天馬行空的設計方案如何實現(還能這樣做?!不要錢的嗎),裝修成本和裝修質量該怎麼權衡(缺錢or缺德),施工工藝的選擇與改進等等等等,事無鉅細都需要科學、嚴謹的態度才能做出最為合理的決策。

  美感性——設計師。

  優秀的設計師往往都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他們專注於建築物本身的形象,往往會先大膽構思一種或幾種最能展現建築美的方案,自我欣賞不能自拔(大霧),再結合業主的要求,從實用性和科學性出發,在滿足實用功能和可行性的基礎上追求整體居家環境的美觀性,從而將家居生活感化,達到功能性、科學性和美感性的和諧統一。(畢竟連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更何況裝修設計呢)

  我們常說藝術(或者美)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可見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和高度,才能產生美感,而在美感方面保持洞察力正是設計師的基本素養。

  所以,在滿足功能和成本要求的情況下,希望業主朋友能夠更多地採納設計師的意見,向光潛先生所說的“不令人俗”的境界再靠近一些。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3

  讀完朱光潛的《談美》,讓我對美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畫家提筆作畫,一展丹青,他們用水墨雕砌的瓊樓玉宇,是人們口中的藝術品;隱士不問名利,在絕境桃花源裡,在後院梅花香中,淡泊寧靜,致遠,這本身就是極富美感的生活。不朽的人向陽而活,向死而生,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他的一生也是美好的。

  我們談美,談雕像畫卷的一筆一畫,那每一分景象,又折射出作者的品性,而作者的作品集又展露了他們的一生。

  美,是可以給予人精神支援的。若不是那五顏六色的召喚,窮困潦倒的凡高怎會畢其一生獻於藝術?無論是斑斕勝於光影的星空,還是滿面太陽的笑靨的向日葵,都是美的代名詞。凡高為著它們,窮盡了一生的苦痛,依然無懼風雨。我相信美是靈魂的解藥,在深陷泥潭時,它將披荊斬棘,為低處的泥沼種下花草。

  疫情期間,很多的藝術家、歌唱家為白衣天使們獻出自己的作品。奮戰一線,生死間忙碌,他們得到的慰藉不再是一粥一宿,而是直擊內心的美。這一種美用最精緻的形態給予世間安寧幸福。

  在嚮往高潔清廉之士時,我們其實是在嚮往一種真善美的世界。“決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晨起耕耘、帶月而歸的閒適,“明朝散發弄偏舟”的浪漫,“九萬里風鵬正舉”的一種無畏與大氣磅礴。這一種對生活春暖花開始終抱有愛的真摯。我們推崇的風流風骨,是對生活的苛刻,也是對美的砥礪。全由一種“無所為而為”的心態,才能將臃冗的一生待盡,“慢慢走,欣賞啊!”

  像用52HZ的歌唱的鯨魚,一生的訴說只給懂它的人聽,像高山流水遇知音,像所謂鮑叔牙管仲之交……人一生不過須臾之間,只為了“一騎紅塵妃子笑”,好像也是值得的。這一種真心,比起所謂功名利祿,在某個不朽的人心中,要珍貴的多。

  美,是對人生的選擇。

  在藝術、生命中,不吝惜時間一兩分,由心而生的前程似錦,將自己託付於一切美;於深夜中創造星子,去辨析“無所為而為”的真實,感受慢處的涼意,傳播處世的美好。

  這一生,慢慢走,欣賞啊!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4

  本以為《談美》會是一本結構鬆散的散文集,卻沒想到朱光潛先生可以把這麼抽象的概念用以類似一篇結構清晰、邏輯嚴謹的論文形式呈現出來,且語言通俗易懂,對初涉美學的讀者來說十分友好,即便如此,卻依然能感受到文字背後作者深厚的美學、文學、歷史和哲學功底。

  朱先生先是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對古松的態度引出了美感的特點,接著指出想要發現美,就必須要和實際的人生保持一定距離,畢竟太熟悉的事物是很難產生美的。之後又對美感與快感進行了區分: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接下來還對其他關於美的問題進行了論述。但其實全書最打動我的就是一句話,而這句話回答了困惑我很久的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需要藝術?朱先生的答案是:“藝術本來就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藝術的最高目的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們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之藝術呢?”

  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態,或許就是對不完美的遺憾和對完美的嚮往,讓人類有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總是會對美麗的事物發出讚歎。人不可能永生,但是一幅好畫、一幅好字、一本好書卻可能流傳千百年。人類喜歡音樂書畫、熱愛創作,或許都是為了撫慰不安的靈魂,能在藝術中找到一份平靜,來以此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憾的方法。“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所以,儘量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無生趣的牢籠,不要去過度追求快感,慢點走,可能反而會更快活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5

  譬如《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幾句話決沒完全描寫出孔子說這番話時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籠統,沒有把當時的流水形容盡致。如果說詳細一點,孔子也許這樣說:“河水滾滾地流去,日夜都是這樣,沒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這流水時常變化不盡麼了過去的事物不就永遠過去決不回頭麼了我看見這流水心中好不慘傷呀!……”但是縱使譬如《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夕”幾句話決沒完全描寫出孔子說這番話時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籠統,沒有把當時的流水形容盡致。如果說詳細一點,孔子也許這樣說:“河水滾滾地流去,日夜都是這樣,沒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這流水時常變化不盡麼了過去的事物不就永遠過去決不回頭麼了我看見這流水心中好不慘傷呀!……”

  之前一直覺得有時候自己的表達過於詳細,反而很尷尬,會破壞一定的美感,正如朱所言

  據這個雕刻,討論美術上含蓄的道理。以上是從各種藝術中信手拈來的幾個例項。把這些個別的例項歸納在一起,我們可以得一個公例,就是:拿美術來表現思想和情感,與其儘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因為在欣賞者的頭腦裡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較儘量流露的還要更加深刻。換句話說,說出來的越少,留著不說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人世間的偉大不是由理性鑄就談情與理性,朱光潛這一點和烏合之眾不謀而合,

  這就是人性,群體中的個人不但在行動上和他本人有著本質的區別,甚至在完全失去獨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讓一個守財奴變得揮霍無度,把懷疑論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實人變成罪犯,把懦夫變成豪傑。群體在智力上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但是從感情及其激發的行動這個角度看,群體可以比個人表現得更好或更差,這全看環境如何。一切取決於群體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麼性質。……群體固然經常是犯罪群體,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義的群體。正是群體,而不是孤立的個人,會不顧一切地慷慨赴難,為一種教義或觀念的凱旋提供了保證;會懷著贏得榮譽的熱情赴湯蹈火……這種英雄主義毫無疑問有著無意識的成分,然而正是這種英雄主義創造了歷史。如果人民只會以冷酷無情的方式幹大事,世界史上便不會留下他們多少記錄了。

  所以說再很多事情上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壞人也有憐憫之心,源自於我們內心的潛意識,是人類幾千年來的傳承,這才是人性,這才是我們的信仰,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但是人性究其根源還是神性與劣根並存的種類,有時一念之差,差之千里,一定要發揚自己神性的一面,以木棒撬動地球。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6

  有幸拜讀了朱光潛老先生的《談美》,發現讀文章可真是萬分也急不來,讀朱光潛的《談美》更是格外需要細嚼慢嚥,細細品讀一番。

  就如同第一章中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的確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一個人可以說這個事物是美的,這只是你的個人想法,你不可能阻止另一個人的想法,他的不同想法認為這個事物是醜的,以年齡層次上的差別看待一棵古松結果差別不大,若是從從事古松有關行業的人來說,比如木商,比如植物學家與畫家之間,那看法就會是有所不同,以三位行業中人不同的心性看待古松,當然會不同,三人的反應態度不同,分別是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都是各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所以每個人欣賞品讀美的品位方向是不相同的,我非常贊同朱光潛老先生在文中的一句話,是壺酒可以貯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樣,顏色都要好看呢?吃飽了飯就可以睡覺,何必又嘔心血去做詩,畫畫,奏樂呢?人亦是如此,作為僅僅旁觀者而言,你又怎能要求世界之諾大中還存在著完美的一個人啊。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這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如此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閒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緻。人啊,活在世上,可不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麼。可笑就在明明早知道此道理,卻依舊沉著於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拔,亦無法知道原來自己就是那個前些天還嘲笑著當局者的你自己啊。

  這就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就如同一件本來惹人嫌惡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遠一點看,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藝術是與實際人生有距離的,所以藝術與寫實主義不相符。

  我們需要深刻了解清楚這點,經驗儘管豐富,終不能創造藝術,藝術是至高無上的美的象徵。

  這僅僅是前兩章的閱讀之感,讀完之後使我佩服朱光潛先生,其實,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學習心理學,這《談美》別名叫《文藝心理》,所以每每閱讀《談美》我就與之產生共鳴。看完後,我也更堅定了對學習心理學的目標,並且明白人生在世最為重要的事就是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雙善於觀察美德眼睛啊!

  談美,談美,到底何為美,何為藝術?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7

  什麼叫做美,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係上面;但這種關係並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這種說法和我畫畫的理念不是不謀而合嘛!於是果斷買了。

  書的最後一句話說:“好書不老,常讀常新”。

  我讀完了確實是這樣的感受。冊子雖小,但是內容真的是太豐富了。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種名家的畫作,我沒見多的畫幾乎佔一大半。我買的是電子版的.書,裡面的高畫質大圖讓我驚喜不已。我甚至看一部分就能寫出好多心得,簡直收穫太多。

  我自己從15年堅持每日畫畫到17年真的這樣一天不落地實行後,我慢慢發現自己想要表達的繪畫風格。讓我很開心的是,看我畫的人也透過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內心想要表達的情緒。我的畫的確是我的心藉由畫面表達的形象來表現我內在的情趣的。這樣的說法簡潔而準確,非常棒。

  朱光潛的眾多身份裡面不包含藝術家這個頭銜,不過他的確知道藝術為何物,也知道做藝術的人都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我們常常說,我們應該抱有感恩之心。我一直認為我們也很應該感謝一直努力的自己。就因為自己的不斷努力才會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會收穫朋友們的時刻掛念。去年也找了同齡人學了我需要學習的那部分畫畫技巧,收穫了繪畫技巧的同時,也收穫了一個朋友。我明白了美在於創造,更在於辛勤和規劃。就拿我學畫的那個美女舉例,在別人眼裡她成天就在吃喝玩樂。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靜地畫畫,為了擁有自己的獨立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搬到新的工作室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當然別人看到的只是她發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圖。

  這就像我剛畢業的時候看到有位同事帶壽司當午餐時想的一樣,她好有錢可以買壽司吃。後來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壽司。我現在出去和朋友們吃飯,她們都知道我做的飯很小資,一定要給我點顏值高的食物。我分享的生活狀態中的每一張美圖,都是我自己親手創造的生活,很多人認為我每天都是在創造美。

  談美這本小冊子雖然內容不多,我卻慢慢地讀了挺長時間。藉由書中的一段話來完成這篇讀書筆記吧: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8

  最經,我閱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頗受啟發,收穫良多,這本書為我打開了美學這一陌生學科的大門,讓我第一次真正領略到美學其獨特的知識魅力。最難能可貴的是,朱光潛先生能夠用樸實無華、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原本深奧枯燥的理論分析地如此客觀、如此透徹、如此深入淺出,讓我們這些美學的門外漢也能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觀點。讀完這本書,頭腦裡不是堆積如山的理論包袱,而是一種通透的、簡單的、貼近於生活的印象,這也就使我在閱讀後收穫了更多的知識。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於1932年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章節,章節間的思路連貫,層層深入,其間的論述有理有據,語言深入淺出。本書主要探討了關於美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美是什麼,美從哪裡來,美具有什麼特點,美與自然的關係,美與實際人生的距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美學問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朱光潛用客觀、精確、凝練的語言對其加以分析和論述,使讀者初步瞭解和認識美學,正如朱自清在《<談美>序》中所說:“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點論述了美感是什麼,美感從哪裡來的問題。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顆古松為例,將人們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三種態度加以比較和區別。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於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係,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所以,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在第二章中,作者強調要以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定的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長時間不曾讀書,更不曾這麼認真的讀書。《文藝心理學》又名《談美》,是朱光潛先生一部談美學的論著。朱光潛先生在美學界的造詣這裡無需過多贅述,他是我國研究美學的始祖,一代美學大師。通讀完後,首先的感覺是朱先生知識的淵博,旁徵博引,學貫中西。在他的書中,古今中外的文獻引用得極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國關於美的論述都是他最早翻譯過來的。

  其實粗讀一篇,我真沒有弄明白到底什麼是美。雖然他通篇都在介紹什麼是美,從心理學角度、從哲學角度、從自然科學角度去研究、論證美的本質意義。但是我讀的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麼的深邃;眼光是那麼犀利;觀點是那麼獨到。都說讀書就是讀者和作者心與心的交流,我只覺得朱先生穿著一身長馬褂,在某個黃昏的清風中,向我娓娓道來,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樣,他持才並不傲物,從容淡泊,虛懷若谷。對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形容了。

  到底什麼是美?為什麼美?朱光潛先生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對於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說是理論研究者,簡單草率地定義某種事物,總不免會把讀者引入歧途甚至會怡笑大方。偉人如柏拉圖也曾犯下把人定義成沒有羽毛動物的錯誤,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屬性,不能科學定性地定義。譬如我們說水,這是可以嚴格定義的,凡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質就是水,這個不會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變。然而我們很多人對美的定義其實都是成為美的條件,我們說腳長的女人比腳短的女人要美,對稱的比散亂的要美,但這都是成為美的條件,但具備這些條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氣含有水分是雨的條件,但空氣中的水分卻不是雨。因此有人問聖·奧古斯丁:“什麼是時間?”,他回答:“你不問我,我本來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麼,你問我,我倒覺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義,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那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朱先生告訴我們,美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事物屬性,當我們見到美的事物時,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別美,不僅要在物本身著眼,同時還要著重觀賞者在所觀賞物中見到的價值去研究。通俗一點講,就是美不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世界上沒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所以美學研究的理論,不僅要講藝術,而且要講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講美,我才疏學淺,讀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窺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闡述的理論。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有一個疑問,自已認為美就是美,瞭解那麼多有意義嗎?

  為什麼要研究美?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攀登過山,遊玩過水,欣賞過畫,背頌過詩文,當我們發現某處景色讓我們心情愉悅時,我們會說,這裡真美;當我們讀到某處詩文讓我們身臨其近時,我們會說這首詩真美;當我們讀到某篇文章讓我們長期心靈的桎梏、精神的困頓豁然開朗的時候,我們會說這篇文章真美。我們在說美的時候,其實都只是一個隨性的判斷,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經驗,至於為什麼會覺得美,我們都沒有意識進行仔細的考量。我們要欣賞、判斷美,其實是不能離開理論支撐的。如果我們沒有決定怎麼才是美,就沒有理由說這幅畫比那幅畫更美;如果我們沒有明白藝術的本質,就沒有理由說這件是藝術品,那件作品不是藝術品。只有當我們明白美的本質的時候,才能使欣賞和創造的過程得著更準確的力量。

  對於讀這本講哲學,講心理學的理論書籍,讀起來非常費力。要來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一以貫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覺得不認真讀完都是對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論到一個觀點,都列舉了十幾個思想流派的主流觀點,然後自己不輕易的判斷某種觀點的對錯,也不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在以過自己認真思索、艱苦探索的之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他在《談美》中說到寫此書時“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這讓我想起,他在這本書附錄《作者自傳》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時候,還努力去學習俄文,並且可以達到讀寫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書上看到北大王選在60多歲的時候,再去學計算機程式語言,併成功開發出漢字排版軟體,打破了國外對漢字排版領域多年的壟斷,被譽為“當代畢昇”。

  在這裡不是想說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覺得我現在還很年輕,悲觀、懶惰的情緒時常在纏繞著我。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19

  俗語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人們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斷的追求美,無論是外表的美,還是心靈的美,只要能被認可為美的東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的加深對美的理解,對美的解讀也在變化。但無論怎麼變,美的核心卻是始終如一的。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就有一本叫做《談美》的書,以自己的認識來談對美的理解。而這裡的美,當然不僅僅是外表的美麗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這是作者朱光潛為人的準則也是全書的一個基本觀點,我認為本書<談美>的一個落腳點就在於如何來“出世”。就像他自己說的,他是在談論美學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礎上將“美”推及到人生永珍,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獨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舉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顆古松,我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種實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學家的客觀角度,如植物學家,另一種則是以美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在三種不同的角度中,實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這顆古松做成精美的傢俱,或者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而科學家所想的則是這顆孤松的年齡,屬類等,這兩者都在無意間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業,學識等聯絡起來,都把古松當作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聯絡的各種事物上去,但是美學家則是把古松獨立於自我之外,從第三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覺去體味。

  獨立性體現在人格的獨立、思想的獨立,只有用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間作為一個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則就如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一般,多麼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會里,能真正“獨立”卻又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20

  最近養成了拖拉的壞習慣,作業往往到了最後一天才寫,每月必讀書籍往往日期過半才讀,朱光潛先生的這本書也是。

  五月中旬才尋找這本書,我把《談美書簡》當做了《談美》,曾有一本《談美書簡》,書裡很多概念如藝術、文學、美學、主義等概念弄得我迷迷糊糊,翻出來又快速讀了一遍,感覺還是枯燥。是這本書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疑問,《談美書簡》和是同一本書嗎?在網上一搜才知道我弄錯了,是兩本書!趕快網購了一本《談美》,我買的是生活。很精緻,書中包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談美》,讀完之後我必須要說,這本書非常美,語言精美,內容更美。

  朱光潛先生說過,“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我深深記住了他這句話,這本書也讀了兩遍,只是時間緊沒有慢下來。

  齊邦媛在《巨流河》裡寫到,“說中國古詩有相似的‘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樑’之句,此時竟然語帶哽咽,稍微停頓又繼續念下去,唸到最後兩行……老師取下了眼鏡,眼淚流下雙頰,突然把書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滿室愕然,卻無人開口說話。”這至情的眼淚深深刻在作者的記憶裡,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朱先生是一個真誠的人。

  朱先生用書信的形式談美,普及美學,語言樸實,讀起來興趣盎然不忍罷手,讀了這本書,讓我對美學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什麼是美?如何欣賞美?怎麼創造美?收穫頗豐。我們許多人都是世俗之人,眼裡只有利益。世間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眼睛。比如,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陽,許多人視若無睹,公園裡鬱鬱蔥蔥的樹木,讓人敬佩自然之美,在司空見慣中發現許多美,讓我感到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人們看待一件事物,往往是實用的眼光,缺乏美學。像教育也是這樣,一切唯成績至上,我們曾提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的教育側重於“智”,美卻少有提及。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美學,是一門培根的學問,提高學生的素養,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如果在中小學開一門美學的課,我想自殺者會大大減少。

  在書中,朱先生談到了美學的很多方面,如距離產生美,我小時候很貧窮,學習也很苦,時隔多年,回憶童年,那是一段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光,昨天微信裡有一篇談過麥的文章,讀起來很親切,回憶起來很溫馨,不過當時真是揮汗如雨啊。詩與散文有區別,詩歌意味無窮,而散文寫實,給人留的想象空間沒有詩歌大。我喜歡讀散文,好的散文給人美的享受,美文美景。而詩,是最近才開始讀的,以前讀不懂詩,讀詩經,讀唐詩,讀阿紫,讀懂了一些。詩歌可以提高藝術鑑賞力,如詩人阿紫所說,“讀詩吧,寫詩吧,詩歌讓生活充滿詩意。”

  我國是詩的國度,我們有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也有陶潛、李白、杜甫等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如今詩歌遠離了我們,浮躁喧囂替代了高雅,端午節讓我們記住了屈原,愛上了粽子,但,有幾人想起楚辭,讀過離騷。好像是梁啟超說過,沒有讀過離經的不能算讀書,大決若此,原話還要慷慨。稱離騷為離經是最近才聽說的,可見這首長詩的偉大。端午節讀離騷更有紀念意義,讀不太懂但每年我要讀上幾遍。傳統文化有很多美,語言之美,思想之美,讀國學原典,可享受古典之美,感悟文言之美,領悟聖賢的智慧。

  一年來,有空學學書法,喜歡上了讀貼,在微信上看到好帖,下載儲存,至今我的手機時存了上百篇名帖。以前有個疑問《蘭亭集序》怎麼稱的上是天下第一行書呢,塗塗抹抹,還有錯別字。但反覆閱讀之後才發覺它的精妙之處,魅力之所在。讀王羲之可以領略變化之美,讀顏真卿可以領略剛毅之美,讀趙孟頫可以領略娟秀之美,書法藝術真乃博大精深!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譽為第二行書,我還欣賞不了,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憤之情。一件優秀的作品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運用聯想我們會讀到作品後面偉岸高大的形象。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作文應這樣,學書法更應如此。模仿是必經之路,靜下心來,一筆一劃的臨摹,先繼承才能創新。古人誦讀千百篇文章才能下筆如有神,模仿是古人學習的利器。學寫作也應多閱讀,多學習,多模仿。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美知識,也讓我知道一些創造理論。

  這是一本很精緻的書,很美,適於慢慢讀,欣賞啊!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21

  美是什麼?經常用這個字,卻沒有深究過。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賞心悅目,帶給人愉悅感,這些都是我對美的直覺了。讀了朱光潛《談美》讓我對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是最令我驚奇的了!直到讀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潛先生開場談到的竟然是:“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我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假若你看過之後,看到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比從前感覺到較濃厚的趣味,懂得像什麼樣的經驗才是美感的,然後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願就算達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這是一次對美的體驗的深刻旅程!

  對一顆古松的三種態度讓我明白何為美感的。他說:由於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古松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旁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脫淨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

  我抬頭望向窗外,晴空萬里,一直能望到遠處的橋,橋上奔流的車,還有河對岸的高樓,生活從沒有因為誰停止過它的節奏;而眼前鬱鬱蔥蔥醉人的綠撲面而來,我手捧著書,輕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風徐來,享受片刻的歲月靜好!這或許就是生活之美吧!當我們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看人生世相,於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

  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湯,味道非常的鮮美,乳白的湯中點綴著紅綠,煞是好看。兒子卻開玩笑說,不過就是個海腥味嗎!我說你怎麼這麼剎風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讀讀朱光潛《談美》你大概就能體會到了。“鮮美”呈現的是多麼美的意象呀!

  生活的美還需要一顆能夠感知美的心呀!感知美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在“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一篇中寫道:“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的點。”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乾枯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拼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

  若生活沒有“覺得有趣味”的欣賞,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美是欣賞,美是生活的趣味!

  朱光潛《談美》讓我認識到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22

  朱光潛先生的《談美》寫於1932年4月的倫敦。從十五個方面來論述,有: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八、“依樣畫葫蘆” ——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與遊戲。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創造與情感。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 ——創造與格律。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創造與模仿。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天才與靈感。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在《談美》中,朱光潛先生將一件事物從多方面進行了論證。

  在“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中,對於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用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則是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裡映襯了三種效果。從經濟、科學、美感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感受。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說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著光,指引人們的靈魂、淨化人們的思想。

  在“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中,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所以“當局

  者迷,旁觀者清”是從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進行的闡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結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從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中,我們可以學到看待一件事物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地看,並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內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談美》,我想,這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朱光潛《談美》讀後感 篇23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這是朱光潛先生為人的準則,也是《談美》一書最基本的觀點。書中這樣比喻,當你走在一條河流的兩岸,如果你在河岸的這邊,你就會發現對岸的景色比這邊的美,而當你走到了河的對岸時,你又會發現對岸的景色又要比這邊的美。對此,朱光潛這樣說道:你在河的這邊,對岸對於你來說是孤立的,你在欣賞它的時候是不受它的羈絆的,而這邊的景色卻因為你身處其中,為其所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俗世中的我們總抱著利用它來達到自己目的的心態,將它當做自己的墊腳石。須知唯有獨立絕緣地看待事和物,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方能體察其美,若懷實用性目的,則心態已失。佛家經典《心經》的前三個字就是“觀自在”,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獲得。

  全書也是以此為目的,把其中經歷的各種過程、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舉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種實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學家的客觀角度,如植物學家;另一種則是以美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在三種不同的角度中,實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傢俱,或者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而科學家所想的則是這棵古松的年齡、屬類等,這兩者都在無意間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業、學識等聯絡起來,都把古松當做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聯絡的各種事物上去;但是美學家則是把古松獨立於自我之外,從第三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覺去體味。

  如果把這種美學經驗和我們的生活聯絡起來,我認為這就是積極的人生態度,而這也是作者透過本書向我們傳遞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風平浪靜,特別是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初學者”,總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頓,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霧。但如果此時你能以一種美學的態度去觀察這個世界、這分生活、這種狀態,恰如一劑清涼劑,你就會發現一種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從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體察生活,欣賞生活,因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實際的切身利害的牽絆,就能安閒自在地玩味另一種生活,並從中得到美感。

  舉目凝神,我彷彿看見朱先生透過這茫茫的紅塵俗世蹙起雙眉、欄杆拍遍。

  最後,以阿爾卑斯山上路牌寫給遊人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那就是:“慢慢走,欣賞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