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讀後感(精選11篇)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精選11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麥琪的禮物》讀後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1

  星期六的時候見到了“自由的貓”,因為我實在是一個不善言語的人,某人又把我一個人撂在那,所以其實還是蠻緊張的。在“自由的貓”家中,看到了滿滿三櫃的書,感覺像到了書店一樣。其實一直蠻喜歡看看書,寫寫東西,但好像隨著時間的增加,看的書越來越少(幾乎沒有了),寫的東西也不那麼深動有“色彩”了。

  我一直希望家裡有個書架,慢慢的擺滿喜歡的書,在某個下午,太陽斜斜的照進屋子,窩在沙發上看上一下午的書,那樣的日子一直令我非常向往。家中還是沒有書架,也漸漸的沒有時間休閒的看書了。所以當我看到那一書櫥一書櫥的書時,便很是高興。

  “自由的貓”借給我兩本書,其中一本他說非常好看。書名是《麥琪的禮物》,是本短篇小說。星期天在家便先看起了這本書。星期天一直在下雨,不知道什麼原因,人一直昏昏沉沉的,所以也沒有看幾篇。第一篇便是《麥琪的禮物》,故事中的一對夫妻,生活都已經很是拮据了,但是兩人為了給對方一份聖誕禮物,卻賣掉了原本對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妻子剪掉了心愛的長髮,為了給丈夫買一條白金錶鏈,丈夫賣掉了心愛的金錶,給妻子買了一套髮飾。他們放棄自己對自己珍貴的東西,為了給對方快樂,儘管此時他們給對方的禮物都已經失去的使用的價值,可其實,那是什麼禮物早已變得不再重要了。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2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作品的選集。書中,社會上那些巧取豪奪,坑蒙拐騙,利慾薰心,爾虞我詐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們的醜惡行徑,被揭露無遺。透過他們的種種表現,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讀者展現了“禮貌社會”的黑暗與滑稽本質,弱肉強食與天良喪盡的現實,並喻示在金錢萬能,唯利是圖的生存環境中,人性的異化和畸變。

  然而在眾多對醜惡人性的描述之中,也不乏許多使人肅然起敬的“小人物”,讓人對荒誕,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後,感慨萬千。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麥琪的禮物》這篇文章,它讓我真正領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有些人認為錢是萬能的,有了錢就擁有了一切,但我一向堅信真摯的感情是無價的。即使你有千百萬,那也換不來真正的感情。或許金錢讓你獲得一些感情,但那些都是虛偽的。當你不再擁有萬貫金錢時,虛偽的感情便會破裂,最終留給你的是萬分痛苦。

  《麥琪的禮物》就是因為金錢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一對夫妻因為想給對方買一件聖誕禮物而捨棄了自己的心愛之物。可惜最後彼此的禮物卻都失去了使用價值,但他們都得到了人世間最寶貴的禮物——彼此的真情。我認為他們是幸福的,雖然他們很窮,生活拮据,但在他們心中,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的真情,只要擁有它,他們感到比有錢的富翁幸福百倍。

  換一個角度來看,假如小說中女主人公德拉家財萬貫,即使她買了昂貴禮物也看不出真情所在,傑姆也就不會感到那麼幸福了。德拉秀麗的頭髮,傑姆珍貴的金錶,兩樣各自引以為自豪的東西都失去了。他們本來想讓對方更加秀麗,卻使禮物失去了使用價值,然而他們更加感到幸福。正像作者所說:“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我想,在一切理解禮物的人當中,他們也是最幸福的。許多人都會羨慕這對夫妻。

  也許,有些人會對此不屑一顧,無法理解他們的做法。假如萬貫家財和一份真摯的感情同時放在你面前,你會選哪一樣呢我會毫不猶豫地選取那份感情,因為真摯的感情是無價的!我相信真心的付出終會有真誠的回報,擁有真情才能擁有幸福。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3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寫的一篇感人的文章。它講述了聖誕節前夕,一對住在公寓裡的貧窮夫婦德拉和吉姆的故事,德拉想送一件禮物給自己的丈夫吉姆,送他一個驚喜,但是她只有一元八角七分,她明白這點錢根本不夠買什麼好的禮物,於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髮剪下來賣了,換來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最後買到一條樸素的白金錶鏈,以配上吉姆的那塊金錶。然而吉姆也想給老婆一個驚喜,他同樣賣掉了引以為自豪的金錶,為德拉買了她羨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玳瑁梳子作為聖誕禮物。

  乍一看,這個故事裡,兩個人在聖誕前夜都收到了各自無用的禮物,雖然表面上看他們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他們各自最寶貴的東西,但我深深地感到,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他們能犧牲自己最貴重的物品,為的是給對方買來最好的禮物。但是雙方賣掉了自己貴重的物品,那麼送給對方的禮物已經不再適合對方了,而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都是為了對方著想,根本沒有思考自己的得失。正是因為他們互相愛著,而且是深深地愛著對方,才犯了這樣一個秀麗的錯誤,才有了這樣一個感人的結局。

  第一遍讀完這篇文章,我笑這對夫婦的傻,覺得看了一篇冷笑話,是二個愚人在聖誕節前犯下的愚蠢的錯誤;但是第二次讀完這篇文章時,我流下了感動的淚,因為我懂得了真愛,感受到了無悔的真愛。在這麼淒涼、窘迫的生活中,這對天使般的夫婦卻有著天使般的愛,寧願為自己深愛的人付出自己最珍愛的東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關愛別人,這樣別人才會關愛我們,正是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會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才會有真正的溫情和友愛,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變得如此得貼近。

  一場大雨後,狹窄的街道上,因為坑坑窪窪而積成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水坑。一輛小汽車與一位騎腳踏車的老者在同一個水坑處停下了,幾乎是“頭頂頭”的“車禍”。司機把頭伸出窗外,不解地問那老者:“老伯,我特地把車開在水坑裡,把身旁乾的路面留給您,您為什麼不走,偏偏要騎在水坑中呢”那位老者卻抱著歉意地一笑:“我是想把乾的路面留給你,免得你走在水裡,濺起汙水,弄髒別人的身呢。”好一對差點釀成交通事故好心人,好一對始終為他人著想的好心人!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正如一首歌中這樣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轉成完美的人間。每個人都願意把內心深處對家人、對親友、對社會的關心和愛獻出來,這就是博愛。南京人的“博愛”精神,其實正是處處為他人著想的關心和呵護!

  願天下感人的錯誤常犯,感人的愛常在!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4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名作。它透過寫在聖誕節前一天,一對小夫妻互贈禮物,結果陰差陽錯,兩人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他們卻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珍貴的東西——愛,告訴人們尊重他人的哎,學會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表現。

  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一塊金錶,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髮。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純金做的珠寶梳子;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髮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他們都為對方捨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作用了。

  吉姆和德拉,即使只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卻擁有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對方的深愛,在這些溫暖的感情面前,貧困可以變得微不足道。

  故事裡出現的有些誇張的偶然,讓兩位生活在困窘中的主人公更加窘迫,而透過這個帶著些悲劇情調的故事,更突出了“禮物”的價值。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5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著名文學家歐·亨利寫的一篇短篇小說,它透過寫在聖誕節前一天,一對小夫妻互贈禮物,結果陰差陽錯,兩人珍貴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他們卻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寶貴的東西——愛,告訴人們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表現。

  正如諸位所知,麥琪是聰明人,聰明絕頂的人,他們把禮物帶來送給出生在馬槽裡的耶穌。他們發明送聖誕禮物這玩藝兒。由於他們是聰明人,毫無疑問,他們的禮物也是聰明的禮物,如果碰上兩樣東西完全一樣,可能還具有交換的權利。在當今社會中我們被越來越多的物質條件所迷惑,看見好東西就像佔為幾有,很少送給別人禮物。爸爸媽媽都能清楚的記得自己小孩的生日,但是又能有幾個小孩能清楚的記得父母的生日呢?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你們。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6

  只有大舍才會有大得 這是讀了《麥琪的禮物》我得到的感悟。

  《麥琪的禮物》記敘了:德爾和吉米夫婦,在聖誕節的前夜為了送給對方禮物,吉米賣掉了他的寶貝——三代祖傳的金錶,而德拉賣掉了自己比女王的珍珠還要美的頭髮。他們倆把自己賣掉寶貝的錢為對方買了禮物。

  他們倆,為了買到對方喜歡的東西,而賣掉了自己的寶貝。但是因為德拉的大舍,而得到了各式各樣的梳子,有梳兩鬢的,有梳後面的,有梳劉海的等等;而因為吉米的大舍而得到了一條白金條鏈。失去一樣東西就會得到一樣東西。

  記的有一次妹妹很喜歡我新買的傘,於是我便把這把傘送給了妹妹。過了幾天,我去妹妹家玩,我看到一個漂亮的繩子,說:“哇!好漂亮啊!”妹妹說:“你要喜歡我可以送給你。”雖然我失去了我心愛的傘,但是我卻得到了漂亮的繩子。

  大舍大得,在你失去一件東西時,也許你會得到另一件新的東西。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7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寫的一篇有趣的文章。

  故事發生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家住公寓的貧窮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個驚喜。德拉在商店裡找了半天,找到了一條價值21美元的純白金鍊子,正好配吉姆的金錶。

  另一邊,吉姆也想給妻子一個驚喜,他還賣掉了自己引以為豪的金錶,買了一套德拉羨慕和渴望了很久的漂亮梳子作為聖誕禮物。

  從這篇文章中,雖然看起來他們不明智地為彼此犧牲了家庭最寶貴的財產,但我深深地感到他們彼此相愛。為了給彼此買最好的禮物,他們可以犧牲自己最寶貴的財產。

  他們雙方都賣掉了自己的貴重物品,對方的禮物不再適合自己,而他們做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對方,沒有考慮到自己。正是因為他們彼此深愛著對方,才有可能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結局。

  讀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們應該去愛別人,這樣別人才會愛我們,是有了愛,人們才會相互理解,人與人之間才有了溫暖。正是因為人與動物之間的愛,動物才會信任人類,不傷害人類,與人類和平相處。

  愛的力量真的很大,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印度洋海嘯發生時,世界各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錢捐物,幫助災民重建家園,讓失散的親人團聚。透過這件事,我感受到了各國人民之間的純潔友誼。我相信,只要我們充滿愛,我們的世界就會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8

  只讀過課文裡的那篇故事,是我讀過為數不多的小說中的一篇,但對我影響猶深,可以說我的整個愛情觀都是建立在它之上的。

  初讀時,我滿腔悲憤,因為年少的我從作者那細膩的筆觸下只讀懂了絕望,以為整篇小說只是在講述一個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道理。我彷彿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那對年輕的戀人,一個理想中的家庭:女孩子溫柔善良,男孩子成熟體貼。我彷彿看見了那女孩子,為了戀人剪去了自己珍愛的秀髮後,因害怕自己的戀人沒有辦法接受短髮的自己,而憂心忡忡,甚至回到家裡,面對丈夫時的忐忑不安,手足無措。

  我彷彿看到了那位年輕卻擁有責任感的丈夫,面對困窘的生活,不曾絕望放棄,依舊堅強撐起整個家的丈夫,在他的世界之中沒有什麼比讓自己心愛的人快樂更重要的事物了。就是這樣的一對完美的人兒,面對生活的困苦時,他們卻如此的脆弱,女孩最後在真相大白之後,那如“捱了燙的'小貓”的哭泣聲。猶如一根刺,深深的扎入了我的心底,那時的我,認為那是絕望的哭聲,是對命運的哭訴。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那對理應得到全世界最華美的事物與祝福的年輕人經歷著難以承受的心酸?一定是貧窮!我詫異的認識到,原來物質上的貧困盡然可以打敗精神上的完美,因此,從那時開始,我開始憎惡貧困,並執著的堅信財富才是幸福的守護神,沒有物質的保證,愛情都會變得很可悲,談什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多年以後,在我也經歷了一段絕望的愛情之後,重讀,剎那間,我淚流滿面,我讀懂了作者的真正用意,他並不是認為愛在現實中是那麼無助,從來都不是,他想說的是,如果兩個人在絕望之中依然,緊緊的抓住對彼此的愛,那麼愛就會為他們帶來希望,帶來力量,帶來安慰,帶來支援,帶來一切!那女孩最後的哭聲,也並不是感情的崩潰,而是一種只有因著愛,才能產生的感情的釋放,明白了這些,那女孩的哭聲,也由原來的一根心頭的刺,變成了眼中的一束光亮,我開始羨慕這對年輕人,瘋狂的羨慕,這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奇蹟的產生,原來僅僅只需要兩個人傻瓜一般的相愛著。

  不好意思,寫的有點多了,有感而發而已,我其實想強調的是,一個好的語文老師非常重要,可惜我的老師那時沒和我講這麼多,要不然我那時的愛情,就不會收尾的那麼淒涼。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9

  聖誕前夕,貧窮的夫妻,真摯的感情…

  想要給丈夫一個驚喜,卻只有一元八毛七的德拉,剪去長髮為吉姆買了一條漂亮的錶鏈;而吉姆也想讓妻子高興,賣了引以為豪的金錶,買了德拉羨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聖誕禮物。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讓我覺得溫暖。實話說,他們倆的行為真是笨的能夠,賣掉自己僅有的寶貝,只是為了送給對方一件滿意的聖誕禮物。然而他們都沒有覺得生氣,反而覺得感動、快樂、滿意。他們真的得不償失了嗎他們真的失去了最珍貴的寶貝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還收穫了最真誠的愛!

  瓦西夫在《情愛論》中證明過這樣的觀點:愛的最高境界是以對方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他和她,在那個聖誕節收到的,比我們一輩子加起來還要多。其實愛是無聲無息的,就彷彿,有些旋律從來沒有被歌唱,有些火從來沒有被點燃過,有些呵護和關心,從來沒有驚天動地。但是世界有了聲響,有了光,有了愛。

  最喜歡小說最後一句話:在一切饋贈禮品的人當中,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在一切饋贈又接收禮品的人當中,像他們兩個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任何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人。

  想起一句話來,不是每一份愛都許得起“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言;不是每一份情都需經受“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生死離別。“涸澤之魚,相濡以沫”,這也是幸福。

  這就是我們從其結果獲得的最真實暗示,也不需要個性,有如我們失去的,只是很平常的東西。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10

  《麥琪的禮物》這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對年輕窮困的夫婦,在聖誕節來臨之際,為了給對方買一份禮物而犧牲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妻子為丈夫買一條與他金錶相匹配的白銀錶鏈,賣掉了自己的一頭長髮;丈夫為給妻子買一套她嚮往已久的珠寶梳子賣掉了自己祖傳三代的金錶。

  也許有人以為他們很傻,他們都為對方捨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而換來的禮物卻因此變得毫無作用了。但是當夫妻倆各持"已無用"的禮物無語時,我卻覺得他們在用真摯的愛饋贈給對方。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要去關愛別人,這樣別人才會愛我們。在現實生活,我們得到了父母、師長無盡的愛,但是我們是否曾在他們的節日和生日獻上一份真心的禮物呢?多數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我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現在覺得很慚愧,我們應該付出一些來回報他們,我們應該接受愛,也應該學會去愛別人!

  《麥琪的禮物》讀後感11

  在西方宗教傳說裡,聖子耶穌出生在馬廄裡。有三位麥琪為他帶來禮物,象徵著尊貴、聖潔以及暗示後來遭受迫害,這便是聖誕節互贈禮物的來源。

  歐亨利小說《麥琪的禮物》就講述了一個關於聖誕節禮物的故事:德拉和吉姆是一對年輕平凡的夫婦,在聖誕節時德拉想送給丈夫能配得上他祖傳金錶的一條昂貴的白金錶鏈,但由於囊中羞澀她不得不賣掉一頭美麗的頭髮去交換那條錶鏈,可是丈夫回到家後卻告訴她,為了給她買一套可以更好裝扮她美麗頭髮的寶石髮梳,他賣掉了他三代祖傳的金錶,結局讓人啼笑皆非,在心酸與無奈中又為他們純潔的愛情和濃濃的溫情所打動。

  讀完歐亨利這篇小說,讓我感觸很深,在那拮据窘迫的生活現實面前,他們面對生活的熱情與勇氣深深打動了我,歐亨利因為他作品出人意料的結尾而著名,他也因此被稱為曼哈頓詩人,仔細一想《麥琪的禮物》結尾,其實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既然德拉願意把自己最引以為傲的美髮賣掉給吉姆換取錶鏈。那麼吉姆又何嘗不會犧牲金錶為德拉購買那華麗的髮梳呢?因為愛總是相通的。

  愛是什麼?幾乎每一個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對於故事的主人翁來說,禮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感到了幸福,這種幸福,就是愛,愛有很多種,不僅僅是愛情,只要為一個人付出時感到快樂就可以稱為愛。

  法國文學家左拉曾說過,“愛是不會老的,它留著的是永恆的火焰與不滅的光輝,世界的存在,就以之為養料。”愛不僅可貴而且擁有著強大的力量,人的內心是脆弱的,往往心中所向失去,就會感到不可抵禦的迷茫,然後就陷入沉淪,愛就像養料一樣,會滋潤人們的心靈,可以給予人們勇氣,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為了一時的利益,忘乎所以,斤斤計較,他們何曾想到,世界上比金錢和利益更重要的東西——愛,遠比我們身邊這些眼前利益更重要,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一旦愛真正潛入我們的心靈,就會給予我們生活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擁有希望。

  有人說,禮物對於德拉和吉姆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是的,沒了金錶和美髮,再好的錶鏈和再華麗的髮梳也毫無用處,就像沒有錢,再好的錢袋又有何用?不過,即便如此,禮物也並沒有失去意義,畢竟禮物只是感情的一種寄託,真正重要的,不是禮物的價值幾何,而在於禮物之中所蘊含的那份情誼的深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