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工程專案實習報告(通用7篇)
2022工程專案實習報告(通用7篇)
充實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自己的實習生活做一下總結。可是怎樣寫實習報告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工程專案實習報告(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1
實習時間:
7月9日
實習地點:
xxx
實習內容:
在李組長的指導下,學習國家相關的規章制度,瞭解各種工程程式;透過閱讀圖紙,瞭解設計的意圖、設計方案、施工細部;
瞭解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實際問題,並學習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等。
(一)建築學知識參觀東郊初中建築工地瞭解分析以下內容:
1、根據所學知識,對所參觀建築組群的總平面佈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進行分析。
2、參觀建築物外觀及內部,瞭解各層平面佈局及房間佈置,觀察建築外觀特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建築平面佈局、空間造型和立面處理方法。
(二)房屋構造透過去參觀在建工程現場情況,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該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築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瞭解該建築物的地基及基礎型別、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瞭解該建築物的牆體型別、結構佈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瞭解該建築物板、梁、柱等的型別,配筋方式及其與牆、梁的連線構造,瞭解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瞭解該建築的樓梯、陽臺等的詳細構造;
6、瞭解建築物的建築裝修構造。
(三)建築材料透過去建築工地實地參觀,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水泥、磚、砂子、石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2、瞭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工藝所用裝置以及養護要求;
3、瞭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
4、瞭解有關裝飾材料的情況。
(四)建築施工透過去施工現場參觀,要求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特點以及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及穿插作業情況;
2、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3、建築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裝修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特點及方法;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裡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裡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
(五)基礎
1.基礎選用型別採用獨立基礎,基底標高為-5.10M
2.鋼筋基礎地面應作強度等級為C10的100厚墊層,墊層宜比基礎每側寬出100
3.鋼筋基礎曾厚度,有墊層處》40,無墊層處70,與土壤直接觸外側建築防水做法的鋼筋擋土牆,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護層厚度應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1.地層土性描述:基礎應置未擾動的卵石層上,撐載力特徵值F=350KPa
2.基槽檢驗應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和施工圖要求進行,並需要有勘察設計人員機參加。
3.基礎設施完畢用不含對基礎有侵蝕作用的戈壁土,角礫土或黃土分曾回填礫實。
4.基礎開挖應按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規定放坡,對臨近建築有影響的基坑,應由具有岩石設計與施工單位做支護設計及施工。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
目的:為使我從實踐中對自己從事的行業獲得一些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習不僅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還將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透過生產實習會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建築工程技術的重要性,瞭解發現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完成實習報告,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能力。
二、實習單位
實習單位:山西同煤宏遠施工單位專案部
三、實習時間
x月28日—x月1日
四、實習地點
地點: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煤礦棚戶區
五、工程概況
建築功能:住宅和商用(安置樓)
結構形式:商混結構
建築層數:地下一層,主體29層(區域性儲藏室為一層)
建築面積:建築總面積40788.40㎡;建築地基面積:1430.43㎡;
一二層商業網點:1871.08㎡
本工程包括25、26、27、28、29、30及部分儲藏室,由大同宏遠公司承建,大同城鄉設計院設計。採用商混剪力牆結構,柱子為暗柱(高規中規定寬長比在4—6內為短肢剪力牆,小於的為異型柱,大於6的為普通剪力牆)。面積為20788.40平方米,由兩棟樓組成的商住樓,以及東、西段樓組成的住宅樓,商混剪力牆結構。
六、實習內容
一、防水簡介:分公司專案部
建築防水在建築設計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直是建築工程中投訴最多的問題之一,層面漏、衛生間漏、廚房漏、外牆漏、地下室也漏,被視為建築物“癌症”。防水工程是建築物的一個重要分部工程,層面防水技術是保證建築工程結構免受水蝕,內部空間不受水害的一門科學技術。
二、按設防的部位可進行如下分類:
1、屋面防水
(1)卷材防水屋面施工
卷材防水是平屋頂應用最廣的防水方法。以卷材的種類分為: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卷材鋪貼的一般工藝要求:a、工藝流程:基層表面清理、修整、噴塗基層處理劑、節點附加增強、處理定位、彈線、試輔鋪貼卷材、收頭處理、節點密封清理、檢查、修整保護層施工。b、鋪貼方法:防水卷材一般用滿粘法、條粘法和空鋪法來進行鋪貼。c、鋪貼方向:當屋面坡度小於3%時,宜平行於屋脊鋪貼;當屋面坡度在3%—15%時,卷材可平行或垂直於屋脊鋪貼,應優先採用平行;當屋面坡度大於15%或受震動時,油氈應垂直於屋脊方向鋪貼;當屋面坡度大於25%時,一般不宜使用卷材做防水層。當採用多疊層卷材組成防水層時,上下層卷材不允許相互垂直鋪貼。d、搭接方法與鋪貼順序:當卷材平行於屋脊鋪貼時,應按從排水口、簷口、天溝等屋面最低標高處向上鋪貼至屋脊最高標高處的鋪貼順序進行施工。
(2)屋面塗膜防水的施工
塗膜是用防水塗料,塗於屋面基層,形成一層防水膜,故稱塗膜。
①塗膜防水層適用範圍和塗層厚度:
適用範圍:塗膜防水屋面只適用於屋面防水等級為Ⅲ、Ⅳ級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塗層厚度防水膜的塗層厚度是根據防水等級和材種的不同而不同。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3
一、實習單位及崗位簡介
(一)實習單位簡介
xx置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xx年,公司以建築安裝工程為主業,集建築施工、房地產綜合開發、裝置安裝、機械及道路橋樑施工、高階裝飾等多種經營為一體。
(二)實習崗位簡介
生產實習階段我從事的崗位為施工員,主要工作內容是測量放線,並在專案經理領導下,深入施工現場,協助搞好施工監理,與施工隊一起復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現場所需材料規格、型號和到場日期,協助師傅做好現場材料的驗收簽證和管理。
二、實習內容及過程
xx月xx日,來到xx置業有限公司的一個在建廠區報到,這是我第一次來這個公司實踐,有點小小的緊張。
1安全培訓
首先公司安排了一個老員工給我進行3天的培訓。講解應該檢查的專案,如何預防排除安全問題等等。
2施工現場檢查
我每天跟著師傅在工地上四處走動檢視,主要的檢查專案有:
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不得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腳上班;不得穿硬底和帶釘易滑鞋上高空。
施工現場的各種設施,安全標誌、警示牌,安全操作規程牌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動,要移動必須經現場施工現場負責人同意方可。
施工現場設的交通指示標誌,不得隨意拆拿;場內工作要注意車輛來往及機械吊裝。
本階段現場學習,向現場的老師傅學習,學習現場工作的程式。在這2個月的工作和學習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現場知識,使得我對以前所學過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使我受益匪淺。
在實踐經驗積累上,我跟師傅在現場學習工作流程,並親身感受了訊號工的工作過程,使我開始積累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訊號工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細心體味著作為一名合格的訊號工應該具有的職業素質,同時積極配合我師傅的工作,做到不影響他的正常工作的同時多問多學現場知識,對不知道和不明白的地方堅決做到深知熟解,並能舉一反三。
在現場的感觸很多,首先,要全身心加入工地這個大家庭。要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工作,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在工作中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積極主動地做好分內之事。
一要充滿信心。認識到改革機遇大於挑戰,環境的改變、“身份轉換”政策的實施,會創造新的、良好的競爭氛圍。
二要有緊迫意識。培養自己的大局意識,主動去適應改革。努力工作,要把壓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第三,在緊張嚴肅的環境下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杜絕利己主義,心浮氣躁。
第四,要勇於開拓創新,永葆工作中的生機和活力。在工作中要勇於開拓創新,勇於大膽實踐,不斷總結以往工作的經驗,謀劃新思路,採取新舉措,開創新局面。
三、實習收穫與體會
緊張的xx周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xx周裡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穫。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閒暇時總是憧憬著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終於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
短短xx周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原來的那種心高氣傲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學習。當我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初涉社會工作的被動狀態轉變到開始適應社會的主動狀態,以放鬆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緊張的學習工作當中時,我忽然有種這樣的感受:短短xx周,彷彿思想又得到了一次昇華,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4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
1、透過參觀實際建築,進一步提高自己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2、透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透過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透過實習,鍛鍊自身勞動技能,發揚理論聯絡實際的作風,為以後從事建築工程教育教學工作上水平。
三、實習計劃和實習要求:
計劃
A、瞭解該建築物的地基及基礎型別、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B、試分析柱、梁、樓板、牆等的模板受力狀況、荷載及傳遞路線。
C、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縫留設原則是什麼?對不同的結構構件應如何留設。如施工縫、變形縫和後澆帶。
D、觀察在工地現場中看到哪些建築及裝飾材料。
E、磚牆臨時間斷處的接槎方式有哪幾種?有何要求?
要求
A、服從帶隊教師的領導,遵守實習紀律。
B、遵守建築工地的各種規章制度。
C、遵守施工操作規程,在工地現場時要注意安全。
D、尊重工地工程技術人員及職工,虛心向他們學習。
E、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四、實習內容及體會:
1、地基基礎
2、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築主要採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也採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一個採用的是剪力牆結構。另一個採用的是框架結構。第一個河北科技大學青年公寓是剪力牆結構體系的典型應用,充分發揮剪力牆結構的長處,既能為建築提供較大好的整體性,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效能,有相當大的剛度。另一個是石家莊二中教學樓是典型的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在平面佈置上比較靈活,容易得到大空間結構,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的空間分割,滿足教育教學、實驗、辦公等功能。
建築的結構型別有多種形式。有磚混結構,有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異型柱,框架與磚混結合。框架結構的跨度比較大,適用於公共建築,在財富名門花園主要是用於商場,酒店等。框架——異型柱主要用於住宅,異形柱與牆體相同的厚度,在保證了承重與抗震的同時,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空間利用率,因此,在高層住宅中這種形式被廣泛採用。磚混結構一般用於多層住宅,這種結構的抗震效能沒有框架結構的好,因此對房屋高度有限制。像一些建築下面幾層是商場上面幾層是住宅,如果住宅層數不高,就可採用框架與磚混的複合形式。如果上部住宅層數多,則適合採用框架—剪力牆的結構形式。
3、施工縫、變形縫和後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後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牆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後澆帶是在高層建築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縫中鋼筋可採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後再澆注混凝土。後澆帶都是用於建築長度大於50米的建築。而當建築長度小於50米時並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的設定單元牆來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後澆帶的施工工藝具體是A、由於施工原因需設定後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結構形狀而定,留設位置應經設計院認可。
B、後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按設計要求確定,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不少於40天。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下,應保留60天。
C、後澆帶的保護。基礎承臺的後澆帶留設後,應採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保護措施可採用木蓋覆蓋在承臺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後澆帶各寬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牆豎向後澆帶可採用砌磚保護。樓層面板後澆帶兩側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構造柱
二次砌築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築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築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範,我們設定一定數量的連梁和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效能構造柱的設定位置的規定:規範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縱牆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牆和內橫牆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定。上人屋面的女兒牆也應設定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梁,如果不設定牆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
建築工程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認識實習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其目的是透過實踐,學習有關本專業的實踐知識,增強感性認識,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作為一名剛剛接觸一點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能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接觸一些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只能從實踐中對我們專業獲得一些感性認識,為以後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實習指導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我們所有人都做到了:
(1)嚴格遵守實習紀律和實習工地的有關規章制度。
(2)嚴格遵守實習期間的時間安排。
(3)記錄參觀施工情況。
心得:
這幾天裡,我們接觸了有關土木工程的很多知識。
1、瞭解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築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瞭解建築物的地基及基礎型別、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瞭解建築物的牆體型別、結構佈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瞭解建築物板、梁、柱等的型別,配筋方式及其與牆、梁的連線構造,還有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瞭解建築的樓梯、陽臺等的詳細構造。
6、瞭解建築物的建築裝修構造。
7、瞭解水泥、磚、砂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8、瞭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工藝所用裝置以及養護要求。
9、瞭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和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10、建築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還有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透過本次實習,我對建築工程的現場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觀地認識,增強了對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並綜合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詢問了工程師一些工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且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建築工程的各方責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實際的瞭解,深刻體會到工程建設中的種種限制、種種實際問題。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裡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裡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等等。在工地上所見所聞,更加激發了我對本專業的熱愛和憧憬,也深深體會到要在建築這個行業上有所作為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更是在實際的應用中。與此同時,我也深深的體會到一份責任,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增瓦,實現自身的價值。在這次實習中,我們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進步,相信這次實習給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幫助!
思考:
展望未來,建築工程必將面臨許多新興的事物和挑戰。地球上可以居住、生活和耕種的土地和資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長的速度是不斷加快的,人類為了爭取生存,必然要發展新的可以居住的空間。因此,建築工程未來的目標就是為人類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高空延伸,即將建築向高層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築將拔地而起。向地下發展,把建築往地下修,以後人類在地下修築的建築也許不會亞於在地面上的建築。向海洋拓寬,人類現在對海洋的利用還十分的有限,地球大部分面積都是海洋,充分利用海洋的空間可大大增大人類的居住空間。向沙漠進軍。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有廣闊的沙漠,由於水源的缺乏而不太適合居住。向太空邁進,隨著科技的巨大發展,人類向太空發展的夢想並非不可實現。不管我們朝哪個方向發展,都離不開建築材料,就向在建築工程的歷史發展一樣,建築工程的未來同樣也離不開建築工程材料的發展,建築工程材料仍然將引領建築工程走向輝煌的未來。同時,"綠色,環保,節能,智慧化"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得到了越來越多認得認可和接受。例如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建築工程的使用材料在未來必將會採用汙染少、更重複利用的材料,諸如纖維聚合物等。在結構的使用功能上,智慧化建築、仿生建築將比當今的普通建築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兩種建築都是功能上以人為本、使用上方面舒適、耗資上既節能又可提高工程利用率。近年來,由於災害的頻繁發生,結構抗災效能的提高已成為結構發展的首要課題,未來的建築工程可能不僅可以抗震、抗風,甚至可以抗暴、抗海嘯、防火、防撞、防輻射等。總之,未來的建築必然是走"綠色,環保,節能,智慧化"和以認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路線,以及更加科學和合理的建築工程經營,相信建築工程必然會有輝煌的未來。
緊張的一個月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月裡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穫。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我堅信透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將使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5
我們這學期的前四周是畢業實習時間,之前我們分別進行了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建築施工與管理實訓,這次是畢業實習。我們都很重視這次實習,因為這是我們在校期間最後一次有學校組織的實習了。我們專業一共分為八組,我就在第八組,有胡老師帶領,老師說實習的工地可以自己找,我在同學的介紹下,在xx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樓的一箇舊房改造工地上實習。實習期間我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絡,每週都有回報實習進展和心得。在老師的熱心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實習期間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在實習中當遇到不懂得地方,我們都及時問指導老師,所以在實習中我們都感到收穫很大,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20xx年2月28號我去了工地,工地地點在焦作市和平街東段塔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礦山機械廠對面,礦山小區院內。到了工地見到了專案經理—劉經理,他很樂意接受我這個實習生,他給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內容,我的工作是專案部裡的施工技術員。本工程是一箇舊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東塔東社群的醫院綜合樓,本樓房的樓房層數是三層,本樓是建於50年前,三層中沒有構造柱和圈樑,只是樓板是現澆的混凝土樓板,這一點讓我很驚訝,在50年前的設計師就已經利用了現澆混凝土樓板了。本工程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廣成規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施工的;監理方是河南建達工程建設監理公司進行監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為20xx年3月1號至20xx年9月1號。這次實習對我老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因為我之前還沒有接觸過舊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視這次實習。
這次實習對我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之前我實習過磚混結構、實習過框架結構的高層、實習過修公路;這次實習舊房加固改造,我還是第一次,對我這方面的知識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讓我對課本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加深,為我的以後工作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實習中我經常看圖紙和圖集,因為我一開始對房屋加固的施工幾乎是一竅不通,但經過我的努力,一個星期後我就能看懂是怎麼一回事了,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細節搞清楚就行了。
現在把在工地學到的知識簡單的敘述一下:
1、磚混結構抗震加固方法簡介:
從結構抗震機理出發,抗震加固可以分為減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結構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線抗震加固法。減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透過增大結構週期或加大結構阻尼來實現,一般應用於大型公共建築的抗震加固;增大結構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牆體抗震效能的外包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增大結構整體性的壓力灌漿加固法、增設圈樑(構造柱)加固法、拉結鋼筋加固法;透過增設抗震牆來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構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設牆體法等,這些方法施工相對簡單,大量應用於多層的磚混結構當中,尤其是民用建築中。多道抗震防線加固是建築物採用多重抗側力體系,第一道防線的的抗側力構件在強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壞後,後備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立即接替,抵擋後續的地震衝擊,可保證建築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於倒塌。
從結構抗震加固方法上來講,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內加固法,夾板牆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結合磚混結構的層數及抗震鑑定的結果,需要在建築外側增加不同數量的構造柱,圈樑,以及保證構造柱、圈樑和抗震牆體協同工作的拉桿。這種方法一般不佔用室內建築面積,用於住宅樓,對住戶影響較小,但對建築立面造型影響較大;內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設構造柱,圈樑及拉桿,必要時,如原有牆體抗震不足,需加設抗震牆體或提高原牆體抗震能力,內加固法不會改變建築立面造型,一般適用於公共建築,特別是臨街建築;夾板牆加固法為在加固原有牆體抗震的基礎上提高抗震效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即在要加固牆體的單面或雙面加設鋼筋網,用錨筋、插入短筋、拉結筋等方法把鋼筋網四周與樓板或大梁、柱或牆體連線。
2、如何增設圈樑和構造柱。
(1)增設圈樑:
1)加固依據:根據《xx》:外牆及內縱牆在每層樓蓋處設定圈樑,內橫牆在每層樓蓋處設定圈樑。
2)加固方法:圈樑有外作、內作和在牆體上做,內作外作影響建築物的外觀和使用,所以選擇在牆體上作。根據規範第xx條規定縱筋不小於xx,箍筋不小於xx,截面高度不小於xx。
如果板下皮距門、視窗上皮間距為xx,也符合磚的模數,則圈樑高度取xx,符合抗震規範要求。
縱向筋取xx,符合抗震規範要求。
箍筋若按規定取xx,箍筋穿透牆體則需每隔xx在牆上打孔一個,這樣既破壞了牆體的整體性,施工也困難。採用加大箍筋直徑和間距的方法,實配箍筋xx,為保證上下皮縱筋位置,在牆兩側加φ[emailprotected]的附加鋼筋(見圖一中④號鋼筋)。
3)施工方法:a、牆兩側去除抹灰層,全長開槽,深xx,高度xx、每隔xx上下各打一孔,直徑為30mm—50mm,用於穿過③號鋼筋;c、牆側在放置②號鋼筋處,去掉抹灰,將磚縫剔鑿,深10—20mm;d、放置②號縱筋,穿過③號箍筋與②號縱筋綁紮,同時綁紮內側④號鋼筋,②、③、④號鋼筋就位後,將孔用1:3乾硬性水泥砂漿塞牢;e、放置①號縱筋並與③箍筋及④筋綁紮;③號箍筋搭接焊牢,焊縫長度xx,焊縫高度xx;f、內外兩側用1:3乾硬性水泥砂漿將牆上的槽抹平,再裝飾恢復。
外牆圈樑圈樑高度、配筋均同內牆圈樑,施工時,在外牆內側均剔鑿磚縫xx,放置縱筋,其他施工方法均同內牆圈樑。
4)縱橫牆交接處處理:
在橫牆上,與縱牆圈樑縱筋對應部位,打孔xx,將橫牆圈樑縱筋穿過並水平彎折,彎折長度為xx,與縱牆圈樑縱筋綁紮,用x:x乾硬性水泥砂漿塞實。
(2)增設構造柱
根據規範(xx第xx條,構造柱最小截面尺寸xx縱筋不小於4φ12,箍筋不小於φ[emailprotected],本工程補做構造柱採用xx,縱筋xx,箍筋採用xx。
補做構造柱的難點是:一是與原有牆體的可靠連線;二使如何穿過原有樓板。下面就是這兩點分別闡述:
1)構造柱與原有牆體的連線。
構造柱均放置在內外牆、縱橫牆交角處或樓梯拐角處,本工程採用銷鍵法與捆綁法相結合,使新加構造柱與原內外牆形成整體。
銷鍵法是在原牆體上開燕尾槽,內大外小,形成一鍥體,在槽內放置鋼筋,並澆築xx高強自流平細石混凝土。鍥體外口做xx,內膛做xx,深xx,放置xx形鋼筋,鍥體沿高度方向每隔xx做一個。
捆綁法就是透過在牆上打孔,穿鋼筋,與新加構造柱的縱筋綁紮在一起,本工程是在內外牆上每隔xx,打孔穿xx環形鋼筋與構造柱縱筋綁紮,澆築xx高強自流平細石混凝土。
2)構造柱穿樓板。
為保證構造柱在高度方向為一整體,構造柱須穿過一、二、三層樓板,具體做法如下:
一、二層樓板處,對應構造柱縱筋位置,在樓板上鑽孔徑為xx,共xx個,如為預應力空心板,所以打孔時應避開板肋,在每個孔內穿xx鋼筋,板上、板下均露出xx(搭接長度),穿好後,用xx乾硬性自流平混凝土將孔塞實,填塞灌注時應儘可能充盈原板孔洞內,塞好後與構造柱縱筋綁紮,澆築混凝土。構造柱主筋頂部錨入三層樓板或梁混凝土內。
3)構造柱不單獨做基礎,下部應伸至室內地面以下xx。
3、新開門洞牆體加筋砂漿層加固
外加鋼筋砂漿層加固砌體牆,採用單面或雙面加固,
(1)工藝要求:
面層砂漿強度xx。
鋼筋網砂漿面層厚度xx,鋼筋外保護層厚度不小於xx,鋼筋網片與牆體的空隙不小於xx。
鋼筋網的鋼筋直徑xx,網格尺寸實心牆為xx,空鬥牆為xx。
單面加面層採用xx的L形錨筋,雙面採用xx的S形穿牆筋;L形錨筋間距xx,S形穿牆筋間距xx,梅花形佈置。
鋼筋網的橫向鋼筋遇門窗洞口時,單面加固宜將鋼筋彎入窗洞側錨固,雙面加固宜將兩側鋼筋在洞口閉合。
(2)施工順序:
原牆面裝飾層鑿除——鑽孔並用水沖刷——鋪設鋼筋網並安設錨筋——澆水溼潤牆面——抹水泥砂漿並養護。
(3)施工控制要點:
原牆面腐蝕嚴重時,應先清除鬆散部分,並用x:x水泥砂漿抹面,原鬆動的勾縫砂漿應剔除。
牆面鑽孔,按方案劃線標出錨筋位置,並用電鑽鑽孔。穿牆孔直徑比S錨筋大xx,錨筋孔直徑宜為錨筋直徑的2倍,孔深宜為xx,錨筋插入孔洞後,應用水泥砂漿填實。
鋪設鋼筋網時豎向鋼筋應靠牆面。
抹水泥砂漿前,先在牆面耍水泥漿一道,再分層抹灰,每層厚度不超過xx。
面層應澆水養護。
4、原有窗戶的加固。
窗戶的加固在整個房屋的加固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施工工序:
首先要準備鋼支架;其次是在窗戶的上樑上每隔xx公分掏出高為xx公分、寬度為xx公分的空洞,因為鋼支架的尺寸是長為牆厚減xx公分、寬度為xx公分、高為xx公分;接著是把鋼支架放入牆空洞中,由於鋼支架是空心的,所以緊接著就是把鋼筋放進去,支上模板就可以澆注窗戶的過樑了,下一步就是澆注窗框的混凝土了,這就是窗戶的加固的方法。
實習的時間過的很快呀,一轉眼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在這次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從中我收穫很大,實習的心得體會很多。
首先,我懂得在我們學習的時候不能太單一。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建築施工上,我們要儘量多學點知識,比如這次的舊房加固工程實習,讓我學到了不一樣的知識,讓我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使我以後在這方面的工作不至於很陌生,新建一個磚混結構的房子和對一個老房子進行加固是兩個不同的施工工藝,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很簡單,不就是磚混結構嘛,當我真正實習的時候才知道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裡面有許多知識和細節是我們沒見過的,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掌握的。這次的實習填充了我這方面的空白,我會好好記住這次實習的,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藝多不壓身,我們要好好學習,是自己的知識更充實,為以後我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在組織管理上我收穫很大。我以前的幾次實習都是隻參與施工,還從來沒有參與組織管理中,而這次的實習我在專案部是施工技術員,所以在施工中我的地位很重要,每週的例會專案部中只有我和專案經理我們兩個去參加,在工地上我要為施工隊提供技術指導和組織管理他們的施工。在施工組織管理上,一開始我並不懂怎樣去管理施工,在學校雖然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進入工地後就出現問題了,一系列的施工組織都不甚瞭解。例如剛開始我並不瞭解它的流程,在師傅的指引下透過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熟讀和理解,瞭解到它的規則是漸進式的環環相扣,為了常握這一規則,我認真的參加專案部發出的每一項施工組織指令,而且擬製施工指令,經過親身實踐,這一規則很快被我所掌握,但是在這次實習中,我準備的施工組織指令建議都沒有被工程師和施工隊所採納,他們說我的指令建議在工程進度的完成效率和工程質量的達標程度上,只重視質量忽視了施工進度,考慮不全面,工程進度和質量要齊頭並進,加強鍛鍊和學習,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經過這次實習,我對施工組織管理上有了很好的掌握,這對我以後實習和工作更好的去參與組織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我還學到了怎麼去填資料,在幫助資料員做資料的過程中,我學到了怎麼去做資料,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資料,需什麼人簽字等。這次實習讓我學會了怎樣去做資料,我發現做資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些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
在工地上實習的這一個月,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安全問題。在工地身為專案部的一員,自己必須要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因為工地的安全問題是很重要的,實習中我們經常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我在工地總結了一些安全問題:第一,進入工地必須保護好頭部,就是說必須戴安全帽;第二,同樣要保護好腳下,因為在工地裡很容易踩到釘子;第三,在外腳手架上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空,有時扎絲沒把竹片固定好,很容易劃掉,這一點也是經常安排在外腳手架上工作的工人們;第四,注意高空墜物,特別是同一個垂直面都在工作的時候,這一點在安全教育中也是多次提起,一定讓工人注意;第五,就是工地中的安全用電,在工地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電,不要把三相與兩相線搞錯了,還有就是不要亂接和亂搭電線,在外的電閘一定要注意安裝電箱,防止下雨淋到電線;第六,就是在工地一定要在危險的地方安放提示牌,這一點好多工地為了省錢,就不把它當回事,其實這點也很重要,因為工地的周圍的居民,這點不可忽視。
我們快要畢業了,這也是我們的畢業實習,我們的最後一次實習,我們之前也有過很多次的實習,其實我認為實習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自我認為在學校裡學習的都是理論知識,還沒有上升到實踐,對於一個技術要求很高的專業,實習是檢驗學習水平好壞的一個過程。在實習中我們能發現很多的問題,透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但是我們的畢業實習時間太短了,希望學校以後能對我們專業安排畢業實習的時間有所加長。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6
本次實習雖說時間不長但不失為一個讓我增長專業知識的好機會,以前雖然接觸過一些建築方面的知識但可以說是相當的少,本次實習從開始的在室內觀看:建築安全技術培訓系列———安全案例剖析一直到後來到學校正在施工中的圖書大樓施工現場參觀,這些即增加了我建築安全方面的知識也讓我有了一個瞭解施工現場的好機會,讓我進一步瞭解到理論與實際的差別。
在觀看:建築安全技術培訓系列——安全案例剖析中,我深刻了解到重大人為責任事故,翫忽職守,沒有責任心,忽視安全生產和違法施工專案對人們生命財產的威脅和對國家財產的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片中提到的虹橋跨塌事故是一個典型的違法施工專案。
1、沒有正確立項未經主管部門立項
2、無可行性報告
3、無正規設計單位
4、無正規施工單位
5、無工程監理
6、無進行規範檢查驗收就投入使用等等問題,如果說這些都是隱患的話,那還有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片中提到的在一次橋上聚有很多人群時,橋身發生了一聲巨大的聲響和劇烈的搖晃。經檢查是由於橋身有一拉筋斷裂,在草草焊上後又繼續使用,沒有對橋進行全面的檢查是那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片中還提到某些人即不是專家又不是設計人員卻私自更改設計方案從而發生悲劇,當然如果你是專家,在沒有人生保障的前提下也不能隨意更改原設計,這些是必須遵守的。
從安全生產的角度來講我們應識別和分析建築施工中危險源點
(1)建築施工中不安全隱患存在的主要場所:高處作業、機械作業、交叉作業、垂直運輸作業、深基坑作業和電氣作業等。
(2)建築施工中傷亡事故多發的類別: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坍塌、中毒這x個方面。這六類事故佔事故總數的xx%以上。在工地我還發現很多,諸如,模板工程安全生產技術、起重吊裝安全生產技術、拆除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建築機械安全生產技術、垂直運輸機械安全生產技術、腳手架工程安全生產技術、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職業衛生、施工現場防火技術等等,我國工傷事故已成為國民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嚴重地影響了正常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會的穩定。建築業生產傷亡事故率排在礦山生產之後,成為威脅產業工人生命健康的危險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施工建設迅猛的發展,但我們重視科學、重視安全,xx年萬人死亡率xx;xx年萬人死亡率xx;xx年萬人死亡率xx,呈逐年下降趨勢。實踐表明,全民重視安安全生產,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營造科技進步、科技創新的社會氛圍,施工安全技術就將日益提高和進步。回顧我國建築安全生產的歷史,從傷亡事故的變化中發現,凡是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全民重視安安全生產的時期,傷亡事故率就下降,反之則上升。
透過參觀學校實訓中心讓我從簡單的建築材料看起到後來的鋼結構模型,還有鋼結構之間的節點連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擁有了很多智慧化的施工機械和檢測裝置等等,可以用來施工和檢驗試件和構件等。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全自動粉牆機,它在上升過程中料斗中的砂漿能攪拌,而在下落過程中即停止,我以前竟不知道有這樣一種機械,所以。給我印象特別深,這些都增加了我對建築的感性認識。
進入工地後,我的第一發現是不論是牆上還是磚堆上都貼有安全生產的標語,可見人們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第一感覺是這就是我以後的工作環境,也是以後我施展才華的平臺,所以我一定要虛心向現場的施工員和老師請教。
在參觀過程中,我們提了很多的問題,也許那些問題對於施工員和老師會顯得很不專業或者很理論化,但是前輩們還是很熱情的,耐心的向我們講解。比如說:
1、問:為什麼在模板頂部刷一層防護油?答:為了在拆模是使砼表面平整光滑不粗糙;
2、問:在模板上方用紅色的漆塗上箭頭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答:這是用來預埋電線管道時的走向示意的;
3、問:為什麼這根鋼筋不在正中,圖紙上的位置是在正中?答:是因為在此梁與柱在接點處正中以有鋼筋,與圖紙有矛盾,但不影響施工等等還有很多精彩的問答,讓我解除了很多的迷團,豐富了知識。當老師將手指向施工中的柱時,不難發現柱的鋼筋不在同一平面內,為什麼呢?原來是強度和構造要求必須如此施工。總的來說此次工地實習讓我有以下認識:
一、現澆結構的拆模順序和時間
二、梁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項
三、鋼筋的綁紮要求和質量要求
四、鋼筋綁紮的搭接長度要求
五、梁的保護層厚度的控制方法
理論與實際有時會有矛盾應正確對待。工程實踐經驗常先行於理論,工程事故常顯示出未能預見的新因素,觸發新理論的研究和發展。至今不少工程問題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實踐經驗。施工技術的發展之所以主要憑藉工程實踐而不是憑藉科學試驗和理論研究,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些客觀情況過於複雜,難以如實地進行室內實驗或現場測試和理論分析。例如,工程的受力和變形的狀態及其隨時間的變化,至今還需要參考工程經驗進行分析判斷。二是隻有進行新的工程實踐,才能揭示新的問題。所以在以後我們參加工作後要靈活處理。
工程專案實習報告7
實習時間:
x月x日
實習地點:
東郊初中建築工地。
實習內容:
在李組長的指導下,學習國家相關的規章制度,瞭解各種工程程式;透過閱讀圖紙,瞭解設計的意圖、設計方案、施工細部;瞭解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實際問題,並學習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等。
(一)建築學知識
參觀東郊初中建築工地瞭解分析以下內容:
1、根據所學知識,對所參觀建築組群的總平面佈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進行分析。
2、參觀建築物外觀及內部,瞭解各層平面佈局及房間佈置,觀察建築外觀特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建築平面佈局、空間造型和立面處理方法。
(二)房屋構造
透過去參觀在建工程現場情況,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該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築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瞭解該建築物的地基及基礎型別、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瞭解該建築物的牆體型別、結構佈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瞭解該建築物板、梁、柱等的型別,配筋方式及其與牆、梁的連線構造,瞭解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瞭解該建築的樓梯、陽臺等的詳細構造。
6、瞭解建築物的建築裝修構造。
(三)建築材料
透過去建築工地實地參觀,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水泥、磚、砂子、石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2、瞭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工藝所用裝置以及養護要求。
3、瞭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
4、瞭解有關裝飾材料的情況。
(四)建築施工
透過去施工現場參觀,要求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特點以及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及穿插作業情況。
2、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3、建築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裝修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特點及方法。
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裡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裡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
(五)基礎
1、基礎選用型別採用獨立基礎,基底標高為—5.10M。
2、鋼筋基礎地面應作強度等級為C10的100厚墊層,墊層宜比基礎每側寬出100。
3、鋼筋基礎曾厚度,有墊層處40,無墊層處70,與土壤直接觸外側建築防水做法的鋼筋擋土牆,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護層厚度應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1、地層土性描述:基礎應置未擾動的卵石層上,撐載力特徵值F=350KPa。
2、基槽檢驗應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和施工圖要求進行,並需要有勘察設計人員機參加。
3、基礎設施完畢用不含對基礎有侵蝕作用的戈壁土,角礫土或黃土分曾回填礫實。
4、基礎開挖應按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規定放坡,對臨近建築有影響的基坑,應由具有岩石設計與施工單位做支護設計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