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通用14篇)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通用14篇)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1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也許有點誇張。但論語的重要意義是不能忽視的。《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讀了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基本瞭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孔子對“孝”的理解,對現代社會的教育意義不減當初。近年來,空巢老人等詞彙的問世,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這一問題;還有文化名人于丹對論語的解讀,也有“孝敬之道”這一篇節。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論語中孔子對“孝”的解讀: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看過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現在這個經濟,科學都非常發達的時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們所忽視。小孩子們,在家都被寵著,哪裡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們追逐自己夢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竟都忘記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們獨自在家中,雖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們並不幸福。他們一年到頭也難見他們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們的心靈是空虛的。他們只求一聲問候、一起吃個飯、常回家看看.......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回頭看看那為我們而白了的頭髮,為我們而皺了的臉頰。

  論語中的“孝”讓我們拾起那顆久違的“孝心”吧!!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2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侑了些瞭解,還侑了些興趣,感孔老夫子既侑學問又侑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侑、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祂的筆墨不多,但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祂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說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祂生活在現代,應該是一茖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尙外交部長了。據說祂當年白淨的臉尙長著侑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現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祂這樣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男人,即使沒侑得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麼著也算得尙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裡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茖大家庭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說的。不然分米的人怎麼主動要求給祂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祂已經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侑幾茖比祂更富的?現在又侑多少人開著寶馬穿著裘皮大衣的?在史書尙,似乎沒侑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說,祂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祂的能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3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先譯一下,再結合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最後讀完論語有了以下感受和想法:

  全書共20篇,採用語錄體,透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辯等等,每個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鮮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僅在於刻畫人物方面,在內容上也讓我獲益很多。20篇中將“學”放在首篇,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教導我們要善於學習並且多加思考。“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是關於知道的真諦。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這告訴我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要善於反省,取長補短,並且要多向優秀的人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教育了我們要孝順父母,尊重師長,誠實可信,多學習知識。

  在八佾篇中提到了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想和大家更深一層來探討這句話,魯國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中演出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違背了禮的規定,引起了孔子的極度憤慨才說出了這一番話。但站在音樂發展的角度來看季桓子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敢於衝破禮制觀念的束縛,不僅敢“八佾舞於庭”還敢摒棄雅樂欣賞民間流傳的俗樂,這也造就了後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從此禮樂制度成為歷史的陳跡。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4

  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卷上,記錄著一位飲譽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禪大師贊為“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的先哲——孔子。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徙的言行,是後人瞭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傳最廣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裡去。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建立統一王朝的兩千多年裡,曾經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對於傳統的中國人具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中的許多格言和概念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語詞。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準確,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論語譯註》彙編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獻《論語》二十篇,並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和解注。透過文字,我們彷彿和孔聖人正面晤對,聆聽他“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而在我腦海中最難以忘卻的是他“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時時想徹的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國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這一教育思想的經典論述。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5

  關於《論語》的譯註,從古至今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為廣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論語集註》、清代儒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還有現代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等等。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明白譯了一下,以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為藍本,加之本人讀論語時的感受和想法,期望對那些和我一樣想透過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對自己有所裨益的人們有所幫忙。

  起初我在編譯的時候能夠說隻字不敢有違楊先生的想法,原本抄錄。但這天,摘錄到第三天,我有個感悟:這距今數千年的典籍能夠流傳到如今,時代背景完全不一樣,孔夫子如置身當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儲存,我認為,正是為人所用的結果。

  但是,朱熹、楊先生,也包括楊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們對於《論語》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的明白都遵循了夫子們那年那時的本意了嗎?我說未必。畢竟那個擂鼓震震、戰馬齊鳴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仍去誦讀經史子集,只正因它能夠為時代所用,為人的行為做嚮導。可見,真理亦或信仰,必須是不受時空侷限的,更不受人們的身份地位所限。雖然不一樣時代、不一樣社會、不一樣階級、不一樣人群對它的明白不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經典教與大家要仁愛,要寬容,要講孝悌,仍是我們如今的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因此,不好拘泥於某種解釋中,按自己覺得舒服合理的解釋去看它們,其實越是典籍離我們就越近,正因真理就應是最淺顯易懂的,晦澀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說出來的,必定是偽真理。

  千人讀《論語》必有千種解釋。不好為了解釋而解釋,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們的靈魂。否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6

  此次疫情很突然,來勢兇猛。在這個關鍵時期,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有許多抗戰在一線的人員在前方拼搏,為病毒作鬥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們作為一名普通公民,理應積極配合,一起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我作為一名大學生,也是一位熱愛閱讀的讀者。近期利用在家時間,我仔細地閱讀了《論語譯註》這一本書。這本書籍是楊伯峻的研究心得。它出版於20xx年10月1日的中華書局。

  楊伯峻原名楊德崇,是湖南省長沙市人,著名語言學家。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註等方面。他卓越的成就離不開他的祖父對他的教育。他從小足不出戶,由祖父親自授讀古書。讀過《詩經》《左傳》《東萊博議》等書籍。祖父對他的啟蒙教育影響了他的一生。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的影響力很大,家喻戶曉。但是真正堅持下來看得人並不多。如果你仔細閱讀這部作品,就會受益匪淺。

  全書共20篇,首創“語錄體”,善於透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每個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鮮明,給我們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僅在於刻畫人物方面,在內容上也讓我獲益多多,深有感慨。“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教育了我們要孝順父母,尊重師長,誠實可信,多學習知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個人每天需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守信,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複習。每天堅持做這樣一件事情,你就會把自己變得更加完美。所以,我們要時常反省自己的言與行。

  在學習方面,也有很多讓我難忘的名言。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教導我們要善於學習並且多加思考。“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關於知道的真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這告訴我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要善於反省,取長補短,並且要多向優秀的人學習。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在生活上,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有差異,也都有自己特有的習慣。對待同一件事情,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此時我們不應該懷疑自己,或者是一味的去迎合別人的看法。我們應該有獨立的思想,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做就好。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所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重要。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侍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所以對於很多事情,我們大家都要有自己的分寸和屬於自己的原則,適可而止,尊重一切事物,不多加干涉。

  這就是我對這本書一些言論的看法。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能陶冶人的情操,並且能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古往今來,大家對於《論語》的評價都很高。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這部偉大的作品,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用心讀。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7

  讀《論語譯註》已有三週,這本書大概是同學們在所有已讀書籍中讀的最慢的一次。從不懂到看翻譯,從看翻譯到得不到智慧,讀的慢,讀不懂是自然的。為此,推薦趙文瑄主演的《孔子》電視劇讓學生在週末的時候看一看,來幫助自己理解書中的語錄。從上課的回答中,從課後與學生的交流中,從週記中,慢慢發現他們讀出了少許的味道,這實在是讓我興奮不已的事。

  半部《論語》治天下,“仁者愛人”“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都早已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希望《論語譯註》這本書的閱讀帶給學生更多的人生智慧。

  在欣賞《論語》時,我慢慢地去咀嚼它,規範我的言行和學習方法。印象最深的那一次:步入高一時,我急於求成,忽略了對公式定理的理解,學得不紮實,使一次次的考試失利。現在,我讀《論語》時深有體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等一些話語使我受益匪淺。它倡導老實、嚴謹的學習態度,多複習,多重複更有用。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它的原則,不僅僅是學習,更是生活。否則,必然失敗。我豁然開朗。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8

  有語曰:“有些事想多了頭疼,想通了心疼。”孔子說過,想得太明白未必是好事,糊塗一點也未必是壞事。正是這個道理。一天10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已經夠我們受了,如果還整天的胡思亂想,疲憊的不只是我們的身體、精神,我暫且認為那樣是叫“心累。”老師常講只要自己忙起來,我們就會想得更少。我也同意這句話。忙之所以會讓我們想得更少(強調這裡的想是指一些與現實與自己的生活毫不相關的胡思亂想)是因為這會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甚至會麻痺我們的神經。所以對於學生,對於公職人員,治癒“心累”的方法,只有“工作”。唯有不斷地學習、工作,才會探索出新知,才會得到你想要的問題答案。

  這周我看完了《孔子》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有16集,但是它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任何天才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並不是說他具有天賦,而是他善於讓自己成功,這才是我理解的天才。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是他面對生活的態度,和他留給我們的知識大道。我看到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奔赴於各國,處處碰壁,最終能實現自己的大道了,可楚國君王逝世,自己終也未實現他的最高理想——大同。雖“大同”在現如今還是古時候都不太現實,但他在逆境中的生活追求、生活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所以無論在學習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9

  這周繼續看《孔子》,我覺得相對於讀《論語譯註》那簡短而又不知深意的古文,似乎更具影響力,因為讀那些古文時,對於一些詞的釋義或解釋總不能恰到好處,當自己不懂時,就會忍不住看翻譯,之後暗示心理會告訴自己:原來這話是這意思,所以並不會有太多思考。

  而當我們看的時候,首先,視覺上會形成一個識記過程,印象更深刻。且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一個社會背景,看到孔子在什麼境況下說的話,而非籠統地去背,這種學習方式更是寓學於樂!

  我看到孔子對禮的追求,對道德的堅守,劇中他在去季孫家赴宴路上,一直在做著同樣的動作,似乎是一種禮節,但路上的人卻總是對他的行為有些不解,可孔子似乎覺得“我走我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到門口後,陽虎並未讓他進去,此時孔子說:“季孫此舉是違背了禮的,因為他用了天子才能享有的八佾,八珍。”可陽虎並未在意,放狗咬孔子。他回家後,對他哥哥說:“人不能只為了口飯活著,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可見他對禮的崇尚,重視,孟孫恰巧拜訪他,他頓時慌亂說要以禮相見,整理裝束,並自將草蓆放在正南方向,以示尊重。

  我們可能會想孔子既是教育家,又是聖人,他對禮節如此崇尚,他的思想又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食糧,我們為什麼不一直繼承禮,而要去簡化禮節不去效法孔子呢?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思想對現代的我們來說有些封建,是舊俗,但我們不能否認孔子在歷史上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他是的的確確的教育家。他對於學習六藝的堅持是我們所需要的品質。

  又回到君子謀道不謀食上,以我們今天來看,很多讀書人,包括大學教授和科研工作者他也許有時還沒有明星一部電視劇收入高。但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這種高難度職業呢?這時,孔子這句話便很好的得到論證了,學者是真正有學問,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君子,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祿和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都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可若此時讓我們去掃大街了,我想我內心也會極其抗拒。若只謀食,只要靠勤勞的一雙總會活自己,但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肯定不是為了餬口。所以我想告訴自己,讓自己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不要,不要貪圖物質享受,而要從學習找生命真正的意義。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10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試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遙遠的時代,就有人能發出如此真確的主張。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不錯,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無法在這世上立足?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集齊了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告訴讀者大大小小做人的道理。雖然孔子的政治道路不是那麼的理想,但是他的教育事業還是十分成功的。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裡,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11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

  再後來,透過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

  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

  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

  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12

  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忠,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謹而信 ,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意義至大。“三人行,出則弟,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社會會更加和諧。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令我受益匪淺。今後,不遠遊;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 可是,就如孔子說的,而親仁。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而親仁,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泛愛眾,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沒有德與孝不行,好知不好學,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讀《論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就再去學習知識、是否被偷走。”

  這裡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山之所以高;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謹而信,使父母擔心,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觀其志,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就像讀《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信,快樂的事有很多,我不怨恨、惱怒、嚴謹、實事求是,更注重物質化的世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但在社會上做事,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小人常慼慼,因為他們很快活,從此,那名學生開始被同學們排斥,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 這些便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治國、為政,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是有必要一讀的:“父在、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觀念,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泛愛眾。像“父母在,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則弟;海之所以闊,值得我們去學習?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那個學生學習很好,很受同學與老師們的歡迎,但是卻有同學發現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傳不習乎?” 現在的大人們,最終不得不轉學,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道不同,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不正是一種謙虛。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弟子入則孝,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要觀察他的志向,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卻恰似給我們亮了一盞明燈: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有關她的學生的故事。”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為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君子坦蕩蕩。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繪畫巧匠、書法好手,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子曰:“弟子入則孝: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 曾子曰。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高山,是那樣地雄偉,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 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德,人之本也。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敏而好學。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齊家的孔門秘傳,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必有我師焉,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本立而道生。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13

  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窮的沒有辦法。端木賜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竟每每猜對了(就像在說證券投資一樣)。

  這裡提到的端木賜,複姓端木,字子貢,孔門十哲之一。大家都以為孔子最喜愛顏回,但端木賜也是他的得意弟子。《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57次,而顏回的名字僅出現32次。他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子貢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他是孔子周遊列國經濟上的支持者。經商成為他宣傳政治主張和實現外交才幹的重要條件。《史記·貨殖列傳》載:“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越王勾踐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貢透過經商,達到如此顯赫地位,成為孔子的代言人和傑出的外交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端木賜發揮自己經商的才能,積累鉅額財富,從而有能力推動儒學的傳播。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雖然微不足道,但也有自己的理想。足夠的財富有助我們更好、更快的實現我們的目標,所以努力賺錢不代表“鑽到錢眼裡去了”,而是我們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

  為了理想,而努力賺錢吧,只要不忘初心即可。

  著作《論語譯註》讀後感 篇14

  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應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就應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與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形象直接關聯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教師不朽的追求。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教師的愛與眾不一樣,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因此,在這條道路上,我願將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們一齊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職責,將一隻只凝聚著師愛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藍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種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樣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正因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因此能夠安於貧窮,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正因他們的喜怒並不依靠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

  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務必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論語》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就應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就應學習的,也是我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正因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這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