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的讀後感6篇

《逍遙遊》的讀後感6篇

  《逍遙遊》是戰國時期哲學家、文學家莊周的代表作,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逍遙遊》的讀後感1

  逍遙遊與齊物論作為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對於《莊子》一書具有觀點上的統攝作用。而且《逍遙遊》作為《莊子》一書的第一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準確地理解逍遙遊對於把握莊子的哲學思想有重要意義。

  本次作業,我就對於我對於逍遙遊的看法觀點加以敘述。

  什麼是逍遙遊,在我看來,逍遙就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遊就是運動活動,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這裡的逍遙遊是與無為想通的,即逍遙遊也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運動狀態。

  關於本篇的結構,一般有這樣的觀點: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聖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餘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遊自得的生活旨趣。但是我一直好奇於兩點,第一點是文章至“聖人無名”已經基本寫出了莊子的核心觀點,甚至已有總結之意,而後面兩部分有種新增、補充之意;第二點是在第一部分中文章兩次提到鯤鵬的例子,感覺有種重複的嫌疑。或許這樣的不夠嚴謹的結構,恰恰顯示出莊子的逍遙不羈。但是真要解釋這兩點疑問的話:第一點或許就是如前所述,是逍遙遊本篇的新增與補充,尤其是第三部分“無用”的補充;第二點的疑問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前一次提到鯤鵬的故事是為了直接透過它來論證“無己”、“無功”、“無名”,而後一次加上了“湯之問棘也是已”則表明儒家所提倡的商代也這麼認為來進一步論證。

  從內容上看,逍遙遊的主旨便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也就是“人格達到頂峰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臻於完美的‘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文章第一部分透過寫蜩與學鳩、斥鴳與鯤鵬的對比,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與宋榮子與列子與至人、神人、聖人的對比,說到鯤鵬“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宋榮子“雖然,猶有未樹也”,列子“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透過寫朝菌、蟪蛄、眾人與冥靈、大椿、彭祖的對比,說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從這些語句上看,莊子是認為無論他們代表的對立面的兩方面,都沒有達到最高的境界,而按照莊子的說法,最高的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也就是一種物我兩忘的“無己”的無所待(憑藉、依靠)的境界。

  文章第二部分與其說是為了論述“無名”,不如說是為了論述“無功”。因為三段內容都是講有權力的或者將有權力的人放下或忘記自己的權力,尤其是第二段透過寫姑射之山的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來間接論證之。第三部分是寫“無用”的觀點則眾所皆知了。那麼“無名”的觀點從何而來,其實在我看來“名”不僅是名譽和地位,更是與“實”相對應的概念的範疇。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的這個。也就是說,莊子的“無名”類似於“無己”,只不過一個是“名”、一個是“實”。實際上,這三無的核心無非就是一個“無”字,也就是“道”。道的特性是無,人要做到逍遙遊也要符合無的要求。

  當我們再看逍遙遊,莊子是要強調弱化自我、無所憑藉,那這是一種真正的自由自在的境界嗎,在我看來,自由是屬於擁有自由意志的個人在社會中的自由,一個人如果連“自由”的“自”都不存在了,那也無所謂自由了。也許莊子的逍遙遊不是要強調自由,更是一種作為在那個黑暗的戰國時代的對於自我的超越,一種超脫世俗的、從個人出發的、為了個人的“無為”的社會理想。

  《逍遙遊》的讀後感2

  一、“逍遙遊”——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遊

  人教版第四冊所選《逍遙遊》為《莊子》一書的首篇,主旨是講人生的境界。在莊子看來,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遙遊”。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

  先說“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一書中,“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或內心狀態。《莊子》一書中,多次使用到“逍遙”一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和“彷徨”一詞對舉使用,但詞義始終不變。如“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莊子。逍遙遊》):“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莊子。大宗師》):“逍遙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故“逍遙”的本質是指一個人自由自在、任性適意的人生狀態。其次說“遊”。“遊”作為人的主體活動,既可指向人的精神,也可指向人的肉體。

  《莊子》一書在使用這個詞時也兼有這兩個詞義。但莊子哲學是談人的精神自由的,他關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是要從人的精神自由中尋找人生的出路。故《莊子》中使用“遊”一詞時,多數情況下是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是指人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精神漫遊”。

  “逍遙遊”中的“遊”也是如此。“遊”是心遊,是讓心遊於“無限時空”中的精神漫遊,是讓心同“道”、“造物者”、天地自然進行的交遊、交往,也就是《莊子。天下》中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泰然狀態,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這樣的“遊”才“逍遙”。

  二、“至人”“神人”“聖人”——精神自由的“逍遙”者

  莊子世界觀、人生觀的核心是“道”論。莊子認為,“道”生天地萬物,“道”使天地萬物生滅流變,無窮無盡。天地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無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也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都是這個“道”執行的結果,也是這個“道”的具體表現,這叫“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莊子。至樂》)。“道”的本質特徵就是自自然然,無為無不為,無目的又合目的。人類是順“道”而生的,所以人的生存,在本質上亦如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甚或無生命的天地日月一樣,本屬自然,無目的又合目的,無所為又是自然天成的。

  在《莊子》一書中,“真人”也被稱作“至人”“神人”“聖人”。因為“真人”是依乎天道、順乎人性自然地活著,達到了至道至性的境地,故莊子又稱其為“至人”:“真人”在人世間順性自然,無為無不為,超凡脫俗,故莊子也稱其為“神人”:“真人”是領受了天道自然之精髓的人,在世間生活已無所不通,《說文解字》說:“聖者,通也”,故莊子還把“真人”稱作“聖人”。《逍遙遊》中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三者名殊而實指為一。

  “無己”是忘我後的任性自然,“無名”“無功”同樣是忘我後的任性自然。這三種狀態都是人在體道自然中無為無不為的泰然人生。唯其如此,“至人”“神人”“聖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而“無所待”,才能在人生中作“逍遙遊”。

  《逍遙遊》的讀後感3

  孔子被人們稱為“聖人”,把莊子稱為“神人”。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遊》。莊子的《逍遙遊》居《莊子》內篇之首,文采絢麗,想象奇詭,構造種種神仙方物以喻世警人,奠定了莊子哲學的基調,也使我輩讀者得以一窺莊子文采的精妙。《逍遙遊》成為傳世經典之作,歷千年而不衰,也向我們昭示了莊子哲學的勃勃生機。

  《逍遙遊》借鯤化為鵬徙南冥的寓言闡明作者蔑視人間一切功名利祿以求不受外無限制的絕對自由觀,是莊子精神的集中體現,也貫穿了整個中國的思想史及文學史。其對當代人的啟示,在於其超脫精神,提升自我的心靈境界。在莊子的時代,如司馬遷《史記》所作浮世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功利的社會營營苟苟,紛擾異常。但在莊子看來,人世間的一切爭鬥,權謀,都不過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陷於其中,則終身受累,不能自拔。

  兩千三百年前的莊子時代如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又好到哪裡去了麼,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今天,很多人價值迷失,心靈恍惚。他們終日忙忙碌碌,鑽營謀取,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

  有些人捨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的是去泡網咖,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天道日淺,人慾日深。人類如何才能跳脫出“野馬塵埃”,如何才能和蜩與學鳩相區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援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閒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它,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暢遊。他們需要澄明的智慧,人們對抗物慾橫流的社會可以從兩千多年前的莊子那裡得到啟迪社會的進步。

  如何才能達到絕對精神自由的“逍遙”之境呢,莊子無疑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無名”、“無功”“無己”。真正的自由,在莊子這裡,不是由否定世界而獲得的,而是由主觀上的超越世界達到的,真正的自由者是在精神上得到自我的解脫。

  

  《逍遙遊》的讀後感4

  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期,我偏愛於道家代表人物莊周,也喜歡看他的代表作《莊子》,其中最讓我身臨其境的,就是被列為道家經典《莊子·內篇》的首篇——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第一句一出,讀起來就朗朗上口,別有一番韻味。文章描述的都是虛無縹緲,並非真實存在的。但在腦海中,卻能意外浮現出深海中一條大魚的情景。深黑的海,襯托著大魚更加的醒目。

  “而化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那名為鯤的大魚遊著遊著就飛起了,從深黑的海洋到湛藍的天空,他的翅膀就像天邊的雲彩,是那樣的輕巧。閉起雙眼,就彷彿我坐在他的脊背上,吹著微風,領略著河山的美,就突然冒出奇特的想法,像詩仙李白那樣,斟一杯小酒,那可真是逍遙自在了。

  逍遙遊,至始至終,語言簡潔,讀起來卻讓人深陷其中的意境,無法自拔。從文章的第一句開始,就陷入了章子創造的',只有在夢境李才會出現的畫面。就好像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無慾無求,逍遙自在的在自己的世界裡馳騁。

  《逍遙遊》全文想象豐富,構思新穎,雄奇怪誕,汪洋肆意,卻又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此文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一篇文章讀下來,哪怕並不瞭解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些什麼,但也能被它所散發出來的浪漫氣息和自由逍遙的氣息所感染。

  其實,文中不論是能借風力飛到九萬里高空的大鵬,還是可以御風而行的列子,它們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這篇文章藉此闡述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道理。說明不為世所用才能成為真正的“逍遙”。裡面的大道理,對於我來說或許很難一時去理解,但我能體會到,文章中每一詞,每一句所散發出來的自由和逍遙的感覺。

  莊子認為,只有忘卻物我的境界,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能是真正的“逍遙者”。

  我很嚮往那種忘我的境界,想去更深入的理解到底什麼是逍遙、什麼是忘我。在如今這個誘惑極多、十分嘈雜的世界裡,有誰能夠進入忘我的境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呢?我想做一個現代的“逍遙者”,做到“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暢遊。

  我對追求逍遙的理解就是減少對物質上的需求,我們需要提高在精神上的享受,做真正逍遙的人。

  《逍遙遊》的讀後感5

  “鵬之徙於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讀著這令人激情澎湃的文字,眼睛仍停留在書本上,心卻已經隨著莊周去那南溟逍遙的暢遊一番了。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其邪?假如我是那展翅欲飛的鵬鳥,我會不會去豔羨天空的湛藍和雲朵的潔白?亦或是僅隨本心,飛向廣闊的南溟?

  自古以來,大鵬便被人們賦予各種深刻的含義,大多是用來表達自己的豪情壯志和遠大理想。可是我卻覺得,此“逍遙”非彼“逍遙”,“逍遙”在詞典中的本義便是悠遊自得的樣子。而拼盡全力去追夢的路途註定無法逍遙自在,怡然自得。當鵬鳥不再逍遙,它還願意去那如夢般玄幻未可知的南溟麼?

  讀逍遙遊,最羨慕的,最喜愛的自然是鵬鳥的逍遙,而莊子作為道家思想的繼承者,主張不爭名奪利,主張隱逸避世,他筆下的鵬鳥自然是他思想的化身,他筆下的《逍遙遊》自然是絕對逍遙的。其實鵬鳥御風而行,它的最終目的地可能並不是任何一個固定的地點,途中經歷過的風景也好,北冥也好,南溟也好,天下之大任我逍遙,這難道不是自由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麼?

  在《逍遙遊》中,除了鵬鳥這個主角,蜩,學鳩與斥鴳這幾個配角也讓人眼前一亮。“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而彼且奚適也?”斥鴳最多隻能飛到數仞,它的眼界必定不能與大鵬相比,所以嘲笑大鵬南徙也情有可原,它的眼界被自己僅能看到的一小方天空束縛著,他不能夠向鵬鳥一樣盡情的遨遊。

  文章中多次運用對比的手法,不僅僅是學鳩與鵬鳥,還有適莽蒼者,適百里者,適千里者的對比,還有小智和大智的對比,小年和大年的對比等等。但這眾多的對比只是為了突出強調“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與定乎內外之分的宋榮子,御風而行的列禦寇之間的對比。先揚後抑,先對宋榮子和列禦寇大加誇讚,然後再透過貶低他們來引出文章中真正想要推崇的人,那就是修養最高,物我不分的至人,無所為無功利的神人以及不立名的聖人。

  這三者都是莊子的誇大之詞,亦或者說是想象中的人物,因為人活在世間根本就做不到完全無我,莊子所追求的絕對逍遙也是無法實現的。

  雖然莊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不能夠達到,但對於莊子本人來說,擁有豁達的情懷,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不被凡塵俗世所侵擾,保持一顆超然於外的心,難道不是另一種踐行逍遙的方式麼?正所謂“子非魚,安之魚之樂?”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莊子筆下的大鵬需要憑藉六月的大風才能夠飛行,待到風停歇下來的時候,鵬鳥雖然不能夠御風而飛,但仍然可以簸卻滄溟之水。在順境時可以乘風而上,在逆境時也可以不必狼狽度日,這才是真正的瀟灑。莊子雖貧,其廣闊之胸襟足以支撐他笑看人生,這何嘗不是一種逍遙?願鵬徙南溟時,逍遙任我行。

  《逍遙遊》的讀後感6

  初讀逍遙遊,是感嘆鯤鵬之大,世間無有。鯤廣數千裡而不知其修,鵬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在腦海中浮現如此龐然大物,氣勢無窮,頓是心胸寬廣,神思遊弋。而莊子的神思不知遨遊到哪裡去了,才有瞭如此浪漫大氣的想象。

  我覺得,莊子在《逍遙遊》一文中所體現的有道家清淨無為,自由飄逸的思想。堯讓天下與許由而由不受,藐姑射山神人無所謂而無所不為而天下大治,莊子以無用之物順應外境以為用而全其大用,闡述了無名無功無己的自由無為思想。這裡的自由不是任性而為,而是無所“待”而達自由,順氣而至逍遙,與萬物為一體。

  《逍遙遊》中有鯤、鵬、蜩、學鳩、朝菌、惠蛄、冥靈、大椿、彭祖等各種現實中存在或非存在,或小年或大年,或人或非人,都是自然中物。這些已體現自然之物都有靈,人與自然為一體。從“生物以息相吹”,到“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更是體現了莊子的自然觀,順應自然。鯤大而遊於北海,鵬廣而上九萬里,冥靈、大椿、彭祖壽命長久,這些大年與蜩、學鳩、朝菌、惠蛄這些小年形成了鮮明對比,若要達到或接近無所待而遊無窮,首先是為大年,在大年的基礎上,順應自然,無己而為至人,無功而為神人,無名而為聖人。

  《逍遙遊》中體現的道家思想是樸素純潔的,更有莊子的飄逸灑脫。與老子的思想相比,更沒有束縛,汪洋恣意,無拘無束。所以相對於老子的思想,我是更喜歡莊子的。對於《逍遙遊》這篇文章,更喜歡前半部分,特別是開頭對鯤鵬的描寫,就有莊子的感覺溢位,便無盡逍遙了。

  現代人是不得逍遙的,羈絆太多,倚靠太多,功利太重。一些所謂逍遙只是發洩或裝B,相比,心靈片刻的寧靜來得更實在些,但卻是不可及逍遙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