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精選26篇)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精選26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精選2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

  一本好書就象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給我們諸多啟示。《自動自發》就是這樣一部勵志佳作,它涵蓋了勤奮、忠誠、敬業、自信等內容,是指導我們正確對待工作和學習的一位良師益友。當讀完《自動自發》後感覺受益非淺,對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

  什麼是自動自發呢?自動自發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自覺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工作呢?是一味推脫拖延還是積極主動,是做工作的奴隸還是做自己工作的主人?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認真工作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首先要做到:對待工作勤奮認真。如果你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你就會得到他人的稱許和讚揚。同時我們也知道:每一份成績的取得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付出艱苦的努力是永遠不會有成功的。馬克思曾說過:“在科學的大道上,沒有坦途可走,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能最終到達成功的頂點。”勤奮工作是實現理想的基礎,貪圖安逸會使人墮落,無所事事而退化。勤奮工作還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樂趣。同時還因為工作給予我們的要比我們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將工作視為學習經驗的機會,那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比如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很多傑出人物所具有的創造能力、決策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是他們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的。在工作中他們學會了瞭解自我,發現自我,是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有所施必有所得。當我們盡職盡責,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終將有獲得回報的機會,每個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

  其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還要求我們要敬業。敬業就是尊敬自己的職業,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當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知識,得到更多經驗,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得到樂趣。做事善始善終,一絲不苟是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敬業會帶來雙贏。

  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對待工作要忠誠,要自信。忠誠就是工作時真誠負責,尊重學生。工作時對自己要自信。正如書中所言:這個世界為那些具有真正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多麼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能夠把心中的理想變成現實。自信使我們決心更堅定,自信使我們意志更堅強,它給我們思想以力量,給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促使我們立刻採取行動把可能變成現實。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所寫。本書以真實、稚嫩的語言,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生動有趣而又天真爛漫的兒童世界。它讓我們透過孩子的視角瞭解到:小林先生——“巴學園”的校長偉大而樸實的教育思想。該書出版後,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

  故事的內容講的是:小豆豆剛上小學一年級,但卻讓老師頭痛萬分。她總是不停地開關她的書桌,“她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足有上百次。她把筆記本、文具盒、課本等一樣一樣地全部放到書桌裡面,然後又把它們一樣一樣拿出來”。可是,小豆豆為什麼要這樣呢?老師不理解,甚至為之生氣,因為這影響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學習。只有媽媽明白,因為小豆豆第一天放學回來後,就興奮地向媽媽報告:“哎,學校就是了不起!家裡桌子的抽屜,是這個樣子地往外拉。但是學校的桌子,卻是把蓋子往上提。就像垃圾箱的蓋子那樣,要光滑得多。桌子裡裝得下好多東西,棒極了!”

  她把自己最珍愛的錢包掉進了學校的廁所裡。小豆豆沒有哭鬧,而是立刻跑到校工叔叔放工具的庫房裡,扛了灑水用的長把舀子出來。她找到廁所的掏口,開始了她的浩大工程。結果,地面上堆起了一座挺高的小山,而便池卻幾乎被掏空了,但那個錢包仍然無影無蹤。但是,這時小豆豆已經覺得“即便錢包沒有了也挺滿意的”,因為自己幹了這麼多的活兒。實際上,在小豆豆的滿足之中,還有一點是因為“校長先生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生氣,很信任自己,把自己當做一位很有人格的人來尊重”,因為校長見到後,只是輕輕地說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小豆豆有一天單臂吊在樹上,校長走過來問她在幹什麼。小豆豆說,她看見牛肉也是這樣整天被掛著,她今天想做牛肉。校長聽完,只是輕輕地哦了一聲就走開了。小豆豆愛鑽籬笆,衣服總是弄得破破爛爛的,校長很瞭解孩子的樂趣,為了讓他們毫無顧忌地玩耍,他請家長們給孩子穿上最破爛的衣服到學校裡來……

  豆豆在學校,不是被媽媽當著校長的面“揭瘡疤”,也不是“要是再那樣的話,你就沒學上了”之類的恐嚇、聳聽之危言。而是校長把媽媽打發走之後,把椅子拉到小豆豆麵前,面對小豆豆坐下來,說:“好了,你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然後,小豆豆就把陳穀子爛麻的事情都搬了出來,甚至把“擤鼻涕、鑽籬笆”的事都說了出來,當小豆豆因絞盡腦汁仍找不到有什麼可說的而傷心時,校長摸著她的頭說:“好了,從現在起,你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校長的一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浪費”了,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沒打,也沒有露出一次不耐煩的樣子,而且像小豆豆那樣,把身子向前探出來,專注地聽著小豆豆的話”。雖然小豆豆非常開朗,不把什麼事情放在心上,但她還是感覺到了“只有校長一個大人這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和這所學校的校長在一起的時候,她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能和這個人永遠在一起就好了”。

  孩子是好奇的,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無忌的。所以,教育就要給孩子一個觀察、表現、挑戰的環境,讓孩子充分地發揮個性、張揚自我。巴學園的周牆是各種各樣的樹木;巴學園的校長可以在任何場合和任何學生說話甚至學生可以坐在他身上;巴學園教室裡的位置是可以挑著坐的;巴學園的大樹一人一棵,隨便地爬……所有的這些怎麼能不讓孩子高興?怎麼能不讓孩子盼望天快點亮、早點到學校?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發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閉起來,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自然地成長。在小林校長的觀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禮堂裡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讓孩子在晚上看“新來的電車”是教育,露營、走夜路試膽量也是教育;運動會是教育,茶話會是教育,學種莊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醫院慰問受傷的軍人是教育,參加同學的葬禮也是教育。總之,要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讓孩子在陽光下、空氣中、社會上成長,這是自然的成長、健康的成長。小林校長經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所以,小豆豆每天都有好心情;對高橋一直說的是“你絕對能做到”,所以,身體有殘疾的高橋後來成了某公司的要員;而每天呆在酒精燈、燒瓶、試管邊的阿泰則成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當然了,到學校第一天就給校長說了4個小時話的小豆豆則成了電視主持人和社會活動家。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真的瞭解我們的教育物件嗎?其實有時學生們做的一些事情就是出於好奇,並沒有像我們所想的那些複雜的思想。我捫心自問,感到如此的汗顏,我們何曾嘗試著去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去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以一個平等的身份去同孩子們進行交流呢?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大多數做的只是制止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認識到錯誤,而沒有深究學生之所以犯錯的原因。作為教師,我們簡單地制止甚至是約束學生的行為不去犯錯,僅僅起到了管理的作用,而沒有起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作用。那麼,不難想象,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又怎能在學校順利地完成社會化的過程呢?行動起來,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做一名瞭解自己教育物件的教育者吧。

  在我們眼中,小豆豆純粹是一個問題兒童。在巴學園中,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眼中的問題兒童。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會自卑,好像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聯絡自身,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下,今天班上的小朋友為什麼不願上學,是家庭因素還是老師的原因?是學校原因還是整個教育制度的原因?孩子屢教不改的毛病,是我們的教育方法不對,還是……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善於傾聽,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認真、專注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呢?傾聽孩子,這才是愛!這才是責任!。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與孩子平等對話,理智地順應孩子的發展,還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吧!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3

  《格列弗遊記》是斯威夫特的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出版兩個多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作品運用諷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矛盾,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敗和罪惡,並抨擊了侵略戰爭和殖民主義。儘管是對宮廷和政治家的諷刺,但作品卻超越了它的時代和地方的侷限,尤其是前面的那兩個部分,被認為是文學的偉大寶庫之一。

  外科醫生格列弗出生在諾丁漢郡的一個家庭,曾就學於劍橋大學,學的是醫科。格列弗更喜歡在船上當外科醫生。而不是在岸上謀求一個較好的職位。經過幾次深海航行之後,他成了“羚羊號”船上的一位外科醫生,這艘船在萬迪門西北海岸遭遇的一場強烈的風暴中失事了。

  船上所有的人中,只有格列弗一個逃到了岸上。他筋疲力竭,一倒在地上就睡著了。醒來時,格列弗發現他的胳膊和腿都已被綁住,周圍是一群群極小的矮人。他們給他拿來食物和水,把他運送到他們的京城去。威嚴的國王比他的臣民們整整高出半英寸,他和他的官員們一起來看格列弗。

  格列弗終於弄明白了,他是在小人國。他們把他捆綁了好長時間。最後格列弗讓他們相信,他並無惡意,並以名譽擔保,絕對不傷害他們,他們就把他鬆開了,還請來六位教育學教授,教格列弗學習他們的語言。為了使格列弗維持體力,他們給他提供了足夠他們自己一千七百二十四個人吃的肉和飲料,這個數量是他們根據格列弗的身子和他們的身子的比例用數學精算出來的。他們叫來三百個廚師和七十二個待者為格列弗做飯上菜,派了二百個女裁縫給格列弗縫衣服,三百個裁縫給格列弗做外套。

  在格列弗的需要都得到滿足後,格列弗也想為他們做點事兒。他第一件要做到的事是在到處走動時不傷害他們的人或是他們的財產。這是極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為這些人是這麼小,格列弗可以把他們中的一兩個人偷偷藏在外衣口袋裡。在街上走,如果格列弗的腳步重一些,就有可能讓他們的大樓搖搖晃晃倒下來。或者說,如果眼睛不留意下面的東西,就很容易一腳踩死幾頭牛。

  一天,國王極其友好地來找格列弗,因為他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毗鄰的布來夫斯古國的君王已威脅要把小人國夷為平地。布來夫斯古國的海軍有五十艘大戰船,正在準備啟航。格列弗就又趟水又游泳地到達了他們停泊船隻的主要港灣。用小刀割斷了五十艘戰船的錨索,接著,在每條船上栓上一根纜繩,拖著船走了回來。這一來,就迫使布來夫斯古國投降了。

  這一功績為格列弗帶來了榮耀,也給他樹立了幾個強敵,其中的一個是小人國海軍的高階將軍。當然如果格列弗願意的話,他可以把他們這些人和整個王國都碾碎在他的靴子下,但格列弗曾保證不傷害他們。因此,當他們密謀要審判格列弗並將他的眼睛刺瞎時,格列弗別無他法,只好逃走了。格列弗來到布來夫斯古國,他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請他留下來。可格列弗對國王和親王們都感到厭倦了,他告訴他們,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只要一隻船離開。

  他們在船上儲備了一百頭牛、三百隻羊,有母牛,有公牛,還有四百個廚師準備好的肉,這樣格列弗就不會捱餓了。第三天格列弗啟航了。在途中遇到一個英國商船船長,當格列弗把他的故事告訴他時,他認為格列弗瘋了。直到格列弗從口袋裡拿出幾頭牛,他這才相信了格列弗。讓格列弗非常傷心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船上的一隻老鼠拖走了他的一頭羊。

  回到家,格列弗才知道叔叔約翰去世了,他把在埃皮附近的莊園留給了格列弗,這些財產足以使格列弗一家不再遭受貧困。但格列弗心中還是熱切渴望著漫遊,他又一次出海了,這次乘的是到蘇拉特去的“冒險號”船。

  航行途中,一場大風暴之後,船駛進了一個陌生的海灣去找淡水。在岸上漫步時,格列弗和他的同伴們走散,落入了當地大人國的巨人手中,這些巨人幾乎沒有哪一個身高低於六十英尺。

  他們把格列弗拿出去展覽,格列弗的名聲傳到了國王和王后的耳朵裡;他們命令把他帶到宮廷去。格列弗被帶到了那兒,由一個抓獲他的人的女兒照管,那個小姑娘名字叫格盧姆達克裡奇,她九歲了,個頭長得比年齡小,還不到三十英尺高。乘著王室的火車,格列弗遊遍了他們的王國,這個國度長六千英里,寬三千至五千英里。京城長五十四英里,寬四十五英里,是個很奇妙的城市。國王的宮殿方圓七英里,主殿高達二百四十英尺,寬度和長度相稱。國王的馬廄也是一幢漂亮的建築,能容下五百匹馬,這些高貴的牲口都身高五十四至六十英尺。

  格列弗常說,小人國裡的人從外表看沒有瑕疵,而大人國的人卻粗糙不堪。後來他才想到,小人國裡的人的瑕疵與他們的個頭成比例,缺點太小,看不出來;而大人國的人可能比他們實際上顯得更粗糙一些,那是因為他們巨大的身子把每一個缺陷都放大了。這些身體龐大的人至少在有些問題上心胸更開闊,比如說:開啟一枚雞蛋,是從大的一端打好,還是從小的一端打好?這個問題幾乎使小人國一分為二,但是大人國的人根本就不會被這種事搞得睡不著覺。這一點格列弗是從大人國國王談到一個政治問題時看出來的。格列弗講起了自己的國家——英國。“一個政府要求持不同觀點的人改變或是不改變他們的意見,”他說,“這是專制。”

  陛下對英國很感興趣。格列弗詳細地講述了英國的歷史,他為此感到十分驚訝。他斷言那似乎只不過是一連串的陰謀、兇殺、革命、流放,都是貪婪、內訌、虛偽、憎恨、慾望、怨恨和野心帶來的最不的結果。“怎麼能讓這種可惡的害人蟲在地球上爬行呢!”他說。他的這種誹謗性的判斷令格列弗痛苦萬分。

  現在,格列弗已經成了一個偉大民族的寵兒。但卻是以喪失人類的尊嚴為代價的。格列弗多想又和他的同類在一起啊,他還想吸一口面對著祖國的大海的空氣。格列弗的懇求得到了允許,他被帶到了海邊。格列弗的小保姆格盧姆達克裡奇病了,由一位詩童來照看他,他把格列弗獨自一人留在海邊,只管自己去找鳥蛋了。就這樣,在格列弗單獨一個人時,一隻大鳥叼起了他睡在裡面的那隻旅行箱,把他帶到很遠的大海上,接著箱子掉進了大海。幾乎就在這一刻,一艘英國船隻正好駛過,把格列弗撈了上去。就這樣,格列弗奇蹟般地被救了,再一次安全地被帶回了英國。

  格列弗又去航行了,經歷了幾場冒險。最奇特的一次是一個島上的居民把他從荒蕪的陸地上救了出來,他們的島是在空中飛的,同樣神奇的是有一塊巨大的磁石在吸引著飛島上升下降。飛島上的人把自己看作是高人一等的種族,而在格列弗看來他們無非都是一隻眼睛向裡凹、另一隻眼睛直瞪天頂罷了。

  後來的一次旅行把格列弗帶到了人形獸和有理智與人性的馬的國家去了。這些人形獸是馬的奴僕,他們有一些與人類十分相似的惡習,而那些叫作“慧馬”的聰明而有道德的馬甚至到最後都把格列弗看作是一個人形獸,這令格列弗痛苦萬分。

  “慧馬”的外形像馬,他們訂有比格列弗以前與之一起生活的人所擁有的更為合情合理的法律。他們對人類的許多習慣深惡痛絕,以至於使格列弗後來也蔑視他的同類了,格列弗但願自己也是一匹“慧馬”,能讓自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可是他們怕格列弗成為人形獸的頭頭,有朝一天會給他們帶來麻煩,就把格列弗從他們的王國趕走了。他們答應給格列弗造一條小船,又裝滿了食物。這樣,格列弗划著小船離開,最後又到達了英國。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4

  我有一個最好的朋友。憂愁寂寞的時刻,它陪伴我左右;緊張慌亂的時刻,它送我一個好心情;歡樂充實的季節,它教我學會珍惜;苦悶煩惱的時候,它耐心啟迪我,別用苛求的目光看世界……它就是書。而要說好書,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大概也可以算一個。

  《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主要講述了朱重八由一個放牛娃華麗轉身為明朝開國皇帝的故事。

  元朝末期,國力衰敗,偏又逢上黃河氾濫,百姓叫苦不衷,流離失所。朱重八的家人相繼餓死,導致朱重八不得不去做了和尚。可和尚們都把雜活給他做,不過他已經很滿足了,因為只要能混口飯吃就可以了。饑荒嚴重,迫使朱重八出門討飯。這時被抓來的民工又在河道里發現了一個只有一隻眼的石人,背上還有一句話: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於是一個個造反軍隊便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冒了出來。朱重八本想繼續當和尚,卻又有人揭發湯和給他寄了一封投軍信。朱重八隻得算了一掛,算出:卜逃卜守則不吉,將就兇而不妨。無奈,他被逼走上了造反路線,並改名為朱元璋。

  朱元璋憑著過人的軍事天賦、大度的品質和智慧的頭腦,一舉打敗了張士誠、陳友諒等人,著名的鄱陽湖之戰便是朱元璋和陳友諒一手打造的。此時,常遇春、徐達這樣的名將,也開始嶄露頭角。在打敗了自己的阻礙後,朱元璋開始了自己的復仇——滅元!元朝雖有像王保保那樣的名將,可面對比他們強大許多倍的朱元璋,還是顯得不堪一擊,連連搬家。當徐達縱馬奔入大都的城門,這載入史冊的一刻標誌著失去400餘年的燕雲地區收復了。打敗了元朝,朱元璋便成立了自己的國家——明。

  由於朱元璋同志十分勤奮肯幹,開國沒多久就幹掉了許多人:貪官?殺!不服?殺!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藍玉案……,一個個人物倒下了,雖然有些冤,但表明了朱元璋肅貪的決心;廢除丞相、恢復生產、設定法律……,一個個政策下達了,雖然有漏洞,但證實了朱元璋治國的實力。他讓之後的藍玉給了元朝致命的一擊,還給附近的高麗王國取了一個新的稱號——朝鮮。可生命是有限的,朱元璋也已漸漸的失去了原先旺盛的精力,在將所有的事都解決後,朱元璋縱馬馳奔,向壯美山河投去最後一瞥,仰天大笑: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可九個藩王的身影又籠罩在了他的頭上,他只能削藩。本不想造反的朱棣在削藩的威脅和姚廣孝的勸說,不得不造反了!在軍事白痴李景隆的“英明指揮”下,南軍節節敗退。可此時朱棣的部下——平安又出兵平叛,朱棣差點被打敗,但如果不是朱允炆下達了勿傷我叔叔的命令和刮來刮去的大風,只怕朱棣的墳頭都可以收莊稼了。鐵鉉和盛庸的奮力抵抗還是沒能防住朱棣。之後朱棣用創造性思維讓南軍追得團團轉。最後,叛徒李景隆迎接朱棣進城,可他們發現建文帝失蹤了!之後,朱棣進行了血腥的屠殺,經過四年的造反,朱棣終於可以仰視自己的國家了。在故事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個個費解的疑團,都令人回味無窮……

  春秋更迭,朝代興衰,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的。作為後人,我們能做的,只是汲取古人的教訓與經驗,揚其優,棄其劣,如是而已。這,便是我讀《明朝那些事兒》的心得。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5

  在這個烈日炎炎的暑假終日沉浸在書海中,享受著書籍給我帶來的快樂。我帶著強烈的好奇品讀了《巧克力味的暑假》這本書。

  這本書說的是小學畢業生項心儀,雖然通過了畢業考,但也嚐到了畢業的獨特滋味。曾親密相處了六年的四個好朋友,在畢業之後勞燕分飛,心中那無限的孤獨和無奈,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所幸的是他又到了新同學和朋友……友誼的滋味,對她來說,猶如巧克力一般苦澀而又甜美。

  雖然我不是畢業生,但卻能體會到暑假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我的暑假也是多姿多彩的呢!我每天都按時按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業,此外媽媽還幫我安排了許多課外小練習,因此我的暑假生活是十分充實的,而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哥哥、姐姐家作客,我們在一起互相玩耍,別提有多開心了,我會珍惜自己的每一個假期,爭取成為時間的主人。

  她有巧克力味的暑假,我也有豐富多彩的暑假!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6

  暑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對於我來說,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它帶給我無窮的樂趣和知識。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絕佳拍檔之成長不煩惱》,這本書的作者是商曉娜,出版社是明天出版社,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兄弟——馬一左和馬一右。書中講的就是他們和家人、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他們兩個吵架了、運動會前他們和父母之間的商量、晚飯後他們的爸爸媽媽爭吵誰洗碗、馬一右有了微博後到處去找“粉絲”、他們的媽媽要參加考試……

  在這麼多有趣的故事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們幫老奶奶發傳單的事情。一天,馬一左和馬一右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見了一位發傳單的老奶奶,他們看見老奶奶的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傳單,於是上前問道:“老奶奶,您要發多少張傳單啊?”“500張,”老奶奶說,“我還得發完才能回家去呢。”老奶奶的話讓馬一左和馬一右大吃一驚,他們覺得老奶奶好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可憐,小女孩要賣完火柴才能回家,老奶奶要發完傳單才能回家。於是,馬一右從老奶奶的手裡搶過了一半的傳單,老奶奶愣住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馬一右說:“讓我幫你發一些傳單吧!”說著,他就跑了。馬一左也搶過一點傳單,一起幫忙派了起來。不到20分鐘,傳單就全派光了。第二天,全班同學都知道了這件事,放學後,他們突然發現,在他們後面跟著一串“小尾巴”,這條尾巴是班上的大部分同學排成一列而組成的。到了昨天發傳單地方,馬一左和馬一右發現老奶奶又在發,於是就想過去幫忙。誰知,那些同學竟然都跑了過去幫忙。老奶奶愣了在那裡,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時,傳單已經被髮完了;馬一左和馬一右眼睛直瞪著那些同學,那些同學搶了“屬於他們”的好事……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把她推薦給大家。書中講的故事,都是我們身邊常發生的事,可是我們卻沒有用心去體會它的樂趣。其實,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除了上學、做作業,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陪著我們,只要你細心觀察,慢慢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它無窮的樂趣。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7

  一天,我在家中,仔細閱讀、品味了一下這本名為《小王子》的書。它講述了“我”——一位飛行員因飛機故障,被迫降落在無邊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中,遇見了小王子之後發生的奇妙之遇。後來,小王子離“我”而去,回到了屬於他的星球。“我”也修好了飛機的故障,飛回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六年後,“我”非常悲傷。“我”一直非常懷念“我”們共度的時光。“我”為紀念小王子寫了這個故事。其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大人世界缺乏想象力和充滿著功利主義而表露出的憂心與無奈。

  在故事中,小王子住著的B612號小行星令人不可思議。它上面的生物種類雖然比地球上的少得多,它的表面積也比地球小許多,幾棵巍峨高大的猴麵包樹就會佔據整個星球,甚至撐破這個星球。但是在這顆小行星上卻沒有大人世界裡那令人窒息的教條之間的衝突、矛盾,對他人也沒有任何成見與偏見,充滿著天真無邪的想法與觀點,還能夠隨意地幻想著這個星球外世界的樣子,探索人生的奧秘。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不能太講究實際,幻想也會讓人感到身心愉悅,有了前進的目標;有時,我們不能太遵守教條,打破成規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們要像那個飛行員以及小王子一樣,珍惜現有的友誼。我們更要學習小王子的精神,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探索未知人生,獲得啟迪。也希望社會中的人們能夠對他人沒有任何成見與偏見,和諧相處,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口號——共創和諧社會而努力吧!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8

  不要以為科學就是愛迪生的一盞燈,居里夫人的一顆鐳。法布林告訴我們,其實科學還是身邊的一隻螞蟻、一隻蚱蜢。

  “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云云,他們都是科學,都是我們身邊的觸手可及的事物。

  法布林用他的《昆蟲記》,讓我們知道其實科學離我們一點也不遠,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法布林是偉大的,《昆蟲記》是成功的。他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情趣。在法布林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此時,一個個昆蟲的故事就像活的一樣浮現在我的眼前。

  昆蟲無處不在,科學也無處不在,只要你細細觀察,處處留心,你,也是一個科學家!作文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9

  一次大地震,讓人行善的光芒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熠熠生輝。

  黃春榮,一個留守少年,一個在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他很孤單,被人視為垃圾,為了女孩宋佳玲,他與男生鍾雷在郊外山坳上決鬥。地震突然來臨,他和鍾雷、宋佳玲等六位少男少女被困在山上,最終,他們一起共度難關。

  鍾雷,一個優秀學生、英俊少年。他把宋佳玲當成了自己的妹妹。面對黃春榮的挑釁,他選擇了決鬥。在災難面前,他突然發現,自己懂得了許多。

  女主人公宋佳玲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黃春榮和鍾雷竟為了她鬧得要決鬥,但是在地震中,這個老師眼裡成績平平、麻煩不斷的漂亮女生表現出來的卻是她堅韌一面。

  大地震爆發了,六名少男少女被困在郊外,回不了鎮上。在缺水缺食、又有人受傷的情形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與複雜。這幾個少年。性格和人生經歷都完全不同,其中還有好幾個還是別人眼中的“壞小孩“,他們居然能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我想,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從此選擇堅強!在災難面前,個人的恩怨原來如此渺小,災難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許多事情;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展示出了最真實的自己;在災難面前,他們不管從前的利益紛爭,不管從前的矛盾,他們團結一心,走出困境。這也讓我們明白:一切的一切在危險降臨時,便統統化為烏有。

  王巨成的小說總是那麼感人。這本書對心靈的震撼,不亞於一次地震,它會告訴我們許多。讓我們緊緊擁抱在一起,感受溫暖,學會團結,學會堅強。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0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這本書寫得生動有趣,其中也不乏驚險和悲傷,《海底兩萬裡》寫於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真實的所見所聞!

  1866年,上海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怪物,阿龍納斯參加了捕捉行動,但在捕捉行動中阿龍納斯和一些人都不幸落水,於是,他意外到了這個怪物身上,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怪物,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從此這個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帶著他過著海底的生活,帶他環遊海底兩萬裡。

  我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海底的生活是多麼的有趣啊!他們每天都吃魚,當他們的食物不夠時他們還到海底“打獵”。他們環遊了南極、大西洋。潛水艇裡非常漂亮、繁華。如果我要是能有這樣的潛水艇我也要環遊世界各地,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啦。

  他們環遊世界各地過著童話般的海底生活當然是不可能事事順利的。有一次,諾第留斯號受到了衝撞,機器上的一根槓桿被弄斷了打中了一個人。當時副船長在那個人得旁邊,他奮不顧身衝上去擋在那個人的前面經受槓桿撞擊,結果那個船員後來還是得病了。尼摩船長要阿龍納斯先生為他治病。但結果卻是讓人很傷心,那個船員只能活兩個小時了。最後,其他人為他準備了海底葬禮。還有一次他們遊覽到南極。一天,潛艇突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層給壓在了海底下。壓著船身的冰層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內的空氣只夠用48小時了。他們每天顧不著吃飯,從早到晚拿著鏟子去鏟冰。可他們每天只能剷掉一米厚的冰。到了晚上,寒氣增多了,早晨被他們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來。就這樣,兩天過去了,尼摩船長不得不放出了倉庫內儲存的氧氣來維持生命,見挖冰的方法不行,於是他們採取用熱水去衝冰的方法。一天下來,冰層還剩4米了。最後一天,當冰層還剩1米時,船內的氧氣幾乎所剩無幾了,阿龍納斯昏了過去。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那是他朋友將他們儲存的空氣給了他。於是,他們又信心大增,努力衝了出去!

  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美麗的島嶼,它告訴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遊,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這麼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麼的羨慕。

  而且難得可貴的是,能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

  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這本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非常佩服他們都不自私自利。

  佩服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這本書還寫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不得不說,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1

  對於一本書,我一直都是以一種快速瀏覽的方式閱讀完它,之後腦子裡面就會沒有一點印象,猶如走馬觀花。於是,每次想起要閱讀一本書是總有種卻步的感覺,似乎對自己不再相信,漸漸地對閱讀就疏遠了。不久前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這本書,希望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閱讀方法,我想這樣的一本工具型別的書一定有它的意義。於是我抱著幸運的心開始閱讀。

  “這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尤其是想要閱讀書的人。說得更具體一點,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這本書開頭就說明了本書面對的群體,閱讀靠的是自己主動去閱讀,在書中作者也談到了“只有一種方式是真正地在閱讀。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為止。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高的閱讀技巧。”

  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即: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動閱讀。我覺得在這四個中分析與主動閱讀最重要,也是獲得資訊最多的層次。要想好好地閱讀一本書就必須自我要求,用心去讀才會有效果,這正是我要加強的。俗話說:“你必須讀出言外之意,才會有更大的收穫。”作者鼓勵讀者去寫出言外之意這樣的話就可以達到最有效的閱讀境界,還要學會去做筆記。

  之後再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並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豐富我們的知識,擴充套件我們的視野,充實我們的內心,增長我們的見識。況且,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資訊時代,是一切都飛速發展的時代。倘若我們每一個人在這資訊時代中不讀書,不學習,不前進,我想,即使我們天資聰明,我們也很快會被人們所拋棄,被社會所淘汰,被時代所遺棄。 所以,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我要要讀書,讀好書,掌握讀書的方法和技巧,高效的閱讀。

  作者還從閱讀不同讀物中教會我們方法,這些就是為了達到閱讀的最終目的,即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感受很深,以後就可以運用這些方法度更多書本,也希望在閱讀的人並且沒有找到方法的讀者可以看看這本書,可以讓自己很快地融入書本,和作者對話,找到樂趣。每一本書,不論是多麼難讀的書,在無關緊要的間隙部分就可以讀快一點。而一本好書,總會包含一些比較困難,應該慢慢閱讀的內容。這幾句話,我好喜歡,也是對我自己在讀書的時候提出的要求。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2

  按照部、局、院讀書活動安排,我選擇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從上班以後少有時間認真看書,但是我發現了一個好的方法可以補回來缺乏的閱讀時間,我上下班在車上時間較長,我就利用這段時間,只要車上光線好、有地方可以站著或作者讀書,我就會讀一會。雖然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才閱讀完這本書,也沒有仔細的閱讀,缺乏連貫性,但我還是從這本書中受益不少,瞭解了閱讀的幾個層次和方法,尤其是我覺得學到了一些關於主題閱讀的方法,對做研究很有幫助。我想就書中的一些知識和收穫與大家分享。

  一、 這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

  本書從書名可以看出是一本工具書,他有“如何”兩字,明白告訴你這是講閱讀的方法的書,再看目錄和簡單的摘要,你會看到這本書老少、高低都可以找到感興趣的地方,因為只要是喜歡讀書的人,總會喜歡一種讀物,這裡講述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很多地方我與作者有同感,比如閱讀詩歌最好的是大聲朗讀,我在給女兒朗讀古詩的時候就覺得重新感悟了一遍詩意和畫境,透過我的描繪,女兒很容易記住了一首詩。閱讀戲劇要有角色的想象,也就是入戲。閱讀故事最好是一口氣讀完,保證故事情節的完整和你對故事中情感的強烈共鳴,才會因這個故事而受益,我喜歡讀童話故事,在讀每一個故事中體味人間的真善美,讓我記住一個個寓言,在繁瑣的生活中比照,淨化自己的靈魂。本書講解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的不同方法和步驟,如檢視閱讀的有系統地略讀或粗讀,怎樣做摘要、筆記,培養閱讀的習慣;分析閱讀中編寫大綱的方法和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主題閱讀的步驟等,還有例子可以驗證你在這本書學到的方法掌握的怎麼樣。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好好讀讀本書,學會本書的一些方法,指導學生們閱讀,這將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很有幫助,對學生作研究也很有幫助。

  二、 本書講到主題閱讀,我覺得對做研究工作的人很適用。

  研究工作就是要針對某個問題,研究為什麼?怎麼解決?在眾多資料中進行相關主題或同一主題的大量資料查閱,透過實驗、推理去驗證或得出自己的結論。這裡介紹了主題閱讀的步驟,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一是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觀察研究範圍。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書目(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建議和書中索引);遊覽書目上的所有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二是進行主題閱讀。閱讀你收集到的與你的主題相關的書。分五個步驟,找到相關的章節;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釐清問題;界定主次議題;分析討論。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和看法。

  三、 從達爾文的故事中感悟“閱讀與心智一起成長”。

  每一個成功的學者都離不開大量的有益的閱讀,達爾文利用科學閱讀與實驗成就了他的“物種起源”,讓他葬在牛頓的旁邊。你對同一問題閱讀量越大,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深刻,你對待某個事物的觀點會越接近於事物的本質;你對不同主題的閱讀量增大,你的知識面會變廣,你的思想會變得開闊,不鑽牛角尖,學會辯證地看問題和思考。你讀的不同的故事越多,你對人間的喜樂悲傷、離情別緒看的就越開,可能你會多愁善感,但不會因為某個打擊一蹶不振,你不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因為你有逆境中不妥協、順境中不驕傲的榜樣。我們的人生困惑會因為閱讀到相同經歷的故事而得到啟迪。我們的心情會因為閱讀美好的文學作品而變得愉快。我們的信念會因為閱讀一類主題的書籍而堅定。無論現在有多少工具可以代替閱讀書籍,如電視、電腦、網路、 報紙等,但是我覺得閱讀書籍(包括電子書籍)仍然是一個人收穫最多的一種古老的行為。所以請你無論多麼繁忙,抽空閱讀一點書吧,無論什麼,你總會有收穫的。

  四、 養成閱讀目錄的習慣。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甚至沒有過多的時間對自己喜歡的一本書作仔細的閱讀,然而無論是工作的進步或心智的提高都需要我們不斷地補充知識。這就要學會閱讀目錄。如看小說的章回,就知道故事的大概。從一本書的目錄中我們瞭解一本書在講什麼,對我們有何用,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對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閱讀,略過不重要、不感興趣或無關的章節,讓我們感到閱讀的輕鬆、愉快,即節約了時間,又收穫了知識。從目錄裡我們可以進行主題閱讀中確定與你研究主題相關的書目。我們同樣還可從報紙的標題中搜索與我們業務相關的報道,汲取經驗和教訓,幫助我們改進工作。

  總之看看這本書,用書中的方法來試驗一下,體會作者的方法對你有沒有幫助?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呢。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3

  俗話說得好:“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蘿蔔、有人喜歡青菜。“同學們暑假要怎樣過得好呀?”我想:這個應該是很多同學想了好久的問題。我想有的同學會這樣想:過暑假我要趕快把所有的作業做完了才能玩得開心,因為我要到江門購書中心看一本好書,因為讀書讀得多了我知識就會更多,還有的同學可能會想:放暑假了我要出去玩!“這個同學的想法是不對的!第一個同學的想法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寫完作業就能玩,就能到江門購書中心看一本好書了。

  其實看書也有樂趣!因為書裡有我們的沒見過的故事、作文、畫片。所以看書也快樂的樂趣。比如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就要把讀書的時候心情要非常變得虛心,釋放出來。

  平時,我最喜歡看楊紅櫻啊姨所寫的《笑貓日記》,還有《男生日記》,我看的心情非常興奮,因為我想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楊紅櫻啊姨所寫的《笑貓日記》中的《塔頂上的貓》裡面所說寫了笑貓,它很多的心情,這隻貓是用笑來表達。它用笑來表達的。它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苦笑,還會皮笑肉不笑。它是一隻思想的貓,它相信格決定命運。它喜歡觀察人,也能聽說的話。它的主人是杜真子,笑貓以前是住在杜真子家,因為杜真子的媽媽不喜歡笑貓就把笑貓趕出家門,而且她經常傷害笑貓的自尊心。從此笑貓就離開了杜真子家。杜真子的媽媽有個姐姐,她很美麗、優雅的女人。她有一顆童心,就是活到八十歲,她的心也不會老。她尊重孩子,杜真小特別喜歡她,她有一個兒子他叫馬小跳。笑貓喜歡到她家住,她也歡迎笑貓去她家住。所以笑貓搬到馬小跳住,杜真子經常去看笑貓。

  看!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是多麼重要!我讀了這本書我的讀後感是:童心是多麼重要啊!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4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老人與海》這一部小說,但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機會去讀一讀這本小說。而高一課本中就有《老人與海》這篇小說,雖然說是刪減版但亦足矣。

  在語文課本中,這篇課文可以算的上長的了,但我還是耐著性子把它看完。當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被這個故事中老人的勇氣所震撼到。一個人是怎麼做到在年紀這麼大的情況下,坐在一艘小木船上,是怎麼樣殺死數條鯊魚的?有些人或許會說,他殺了那麼多鯊魚有什麼用?最終他最開始打的魚已經被鯊魚咬光了,有任何意義而言嗎?我認為這種想法既是正確的同時也是錯誤的。從客觀而言,沒錯,老人的目標沒有達成,沒有將那條魚帶回鄉鎮,他最初的目的是沒達成的。但是從主觀上來看,他在乘船回來的過程當中,他心中唯一的願望就是活著回到鄉鎮。這個心願達成了,即便他帶著只剩骨頭的魚回來我認為他也是成功的。我想,不管他的目的有沒有達到,他絕對是成功的。

  當我第二次讀的時候,我更加仔細了些。發現有許多許多在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其中,固然有對老人勇氣更加細節的描寫。但最主要還是我發現了一些其他的東西。在老人第一次抵擋住鯊魚後,老人進行了一段長時間的自言自語。一開始沒仔細看其內容,認為只不過是老人增加自己信心的手段。但第二遍仔細讀了之後發現,其內容竟是老人對他自己殺了一條鯊魚,一個生命的譴責,以及說服自己,自己只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採取的手段。這個片段我至今未能理解,還是我自己本身弄錯了呢?所以並不作過多評論。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老人自認為活不下去的時候,想到了鄉鎮燈火通明,許多許多的人都在等他回去,而不知是諷刺還是因刪減或是因為其他,當老人回到鄉鎮的時候,一切都靜悄悄的,感覺像是沒有人在關心他的感覺。這點我也至今為明白。

  雖然諾貝爾獎頒獎言是圍繞著主題的,但我卻發現了其他的一些東西。或許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吧,也許也只是我的粗心或是其他原因罷。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5

  本學期初,為了拓展我們的視野,園裡給每班老師配備了一套教師教學內參。因為本學期的教研重點是語言領域,因此我格外著重的看了語言領域的書目,從中發現了一本叫《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原以為這樣的書會寫的比較死板,晦澀難懂,可是我不僅把它給看完了,而且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很值得人回味,最重要的是,從這本我本以為不怎樣的書裡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方法,是我增加了許多見識於不同的觀念。透過閱讀和分析,認識到正像作者看待的那樣,每本書都像一個人,美麗的封面之下都有著一套自己的骨架,肌肉包裹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盛裝而來,而作為讀者的我們,需要有一雙X光射線般的透視眼,看到盛裝下的骨架,這是瞭解一本書、掌握其內涵的基礎。

  本書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就說“這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尤其是想要閱讀書的人。說得更具體一點,這本書就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他這首先就讓我們瞭解到本書是為何而寫的,讓我們為能夠進一步的閱讀打下一個基礎。本書中提到閱讀的規則就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閱讀,就像是非輔助性的自我發現學習。而且閱讀應該分層次而閱讀,閱讀共分為四層——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主要講解針對一本好書我們該怎樣閱讀,講求的是利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達到閱讀的目的,展開來說吧,閱讀的目的就是提升心智的活力和成長,就此呢,作者作了很深刻的講解:“如果我們沒有內在的生命力量,我們的智力、品德和心靈就會停止成長。當我們停止成長時,也就邁向了死亡。”

  從書中我們瞭解到,閱讀:

  一、在方向上:

  書中談到兩種,獲得資訊和提升理解能力。我覺得還有一種方向,也是更高的一種方向是突破思維。這一直是許多智者的追求,也一直是我的追求。

  二、在方式上:

  可以有兩個緯度來看。如果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就是四層閱讀層次,即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如果從務虛的角度來看,就是閱讀者的主動性和習慣性的問題。

  三、在方法上:

  書中給出了不少在不同場合下非常實用的閱讀技巧,比如檢視閱讀的順序該如何安排,對於一本論述性的書籍可以提出的四個問題等等。這些技巧在多次運用後的確可以大大提升一個人的實際閱讀能力。

  四、總結。

  如果說每本書都是一條幽黑的通道,通向一個神奇的地方,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便是尋寶指南,使你順利抵達,滿載而歸,不至於迷失途中。它時刻提醒人們,要做一個主動的讀者。就像棒球比賽中的捕手,儘可能接住投手投來的任何球,捕捉作者傳遞過來的每一個訊息。至此,讀書才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智力遊戲,成為與作者的心靈交流。這是本工具書,在指導人們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亦貫穿著作者關於讀書的理念。

  閱讀不僅是消遣、獲取資訊,而是挑戰自己,讓心靈豐富、成長的過程。應該說,這樣的讀書觀,並不新鮮。但在現在看來,卻反而顯得熟悉而又陌生。遇到這本書是件值得慶幸的好事,它教會人們避免在書山中毫無頭緒地亂轉、走彎路,儘可能減少讀書時的迷思困擾,更好更快地感受到讀書的愉悅。整體來說,這本書的思維邏輯是非常嚴密的,也是前後呼應的。實際上這本書也是我們可以運用以上的閱讀技巧好好分析的一本範書。

  其實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有相當的多,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的許多寶貴概念更是能讓我們一生受益。我想說的是,這本書教會我的不是“如何閱讀”,而是作者對於許多事物的觀點真的是使我大開眼界,這是我認識到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要深入裡面觀看其本質,還有就是看事情不僅僅只從一個方面認識它,而是我們應該學會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去理解,讓我們真真正正的從裡到外的把握住其內涵。活用閱讀的技巧是閱讀時相當重要的一環,我們都應該好好地掌握,把它運用於實際,不要因此而浪費更多的時間和汗水,俗話說的好呀:時間就是金錢。希望藉由吸收《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技巧,大家都能夠自在的徜徉在閱讀的殿堂裡,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利用讓自己的心智與生命時時有所啟發、領悟,當一個快樂的閱讀人。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6

  《細節決定成敗》與其他眾多裝飾禎精美的書沒多大區別,區區幾萬字,讀後卻揪著你的心,不自覺地自思、自省,是繼《誰動了我的奶酷》之後,又一激人奮進之力作。

  兩本書的不同之處在於:《誰動了我的奶酷》暗示著我們在面對變化和危機時,應像小老鼠那樣迅速穿起掛在脖子上的跑鞋,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裡向前奔跑;而《細節決定成敗》以眾多案例剖析每一位成功人士運用細節的張力,如:加加林成為太空第一人的秘密僅僅是因為在進入座艙前脫下了一雙鞋子;而一把椅子卻使菲利走上了人上夢寐以求的成功之路;一張不同座位的飛機票,促使一家公司將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等等,來告知我們:“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我們每個人都期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但事實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書中所說的:“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複,也許這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也是成就每一項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

  看平日工作質量的好壞,往往只是取決於一些細節上下的功夫。而細節的命運卻不那麼樂觀。其一,疏忽,沒有注重細節。如一位工程技術人員錯打了一個小數點,或者忽略了一個數字或變數,造成的後果都不堪設想。還記得前些年澳星發射是怎樣失敗的嗎?它也僅僅只是在配電器上多了一塊0。15毫米的鋁物質而導致的澳星爆炸。再看看我們身邊發生的安全事故,浙江寧波電業局“3。3”安全事故、重慶萬州梁平供電公司“6。30”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等等,哪一個不是因為思想麻痺,違反《安規》,習慣性違章造成的?這些不都是因為事小而造成的大錯嗎?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認真負責,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唯有盡力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任何一件小事,追求每一步精確到位,追求每一件事情的完美,就會得到天壤之別的結果。

  其二,敷衍了事,無視細節。很多小事,兩個人都能做,可做出來的效果卻大不一樣。一種人對工作充滿熱情,極其認真,將小事做細,注重每一個環節;而另一種人無法從重複的工作中獲得樂趣,把工作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他們永遠被動地做別人分配給他們的工作,即使這樣也不能完全把事情做好,對於他們而言更談不上細節。一個看不到細節,或者不認真對待細節的人,是無法領會工作的真正含義,當然他也失去了在細節中尋找成功的機會,從而也不會成功。

  以上這兩種情況都將使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忽視細節,是因為我們覺得它太微小,不足掛齒;無視細節,是因為看不到細節鑄就成功的必然。我們每個人都浮躁地期待觸手可及的成功,卻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去做任何一件小事。

  何為小事?就是日常工作中簡單得不屑一顧的事情。何為細節?就是為把小事做好而細心考慮的各個環節。其實對於智者而言,他們是不會簡單的這麼看。他們善於以小見大,從平淡無奇的瑣事中參悟深邃的哲理。他們認為決定成敗的也許不是細節本身,而是細節背後所蘊含的那種追求卓越的思想,那種鍥而不捨的執著。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又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積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在工作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可以把握成功之源,為成功奠定一定的基礎。

  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把處理瑣碎的小事當作負累,而把它看作是獲得經驗的一種途徑,是做一番宏圖偉業的必備條件。舉個簡單的例子,做事就好比燒開水。水溫達到了100℃才能將水燒開,使水沸騰。就算是從0℃燒到99℃差1℃,如不再繼續加溫,永遠都不能成為滾燙的開水。做事也是如此,我們想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更大的價值時,就要心思細膩,從點滴做起,以認真的態度做好每一件小事,以負責的心態對待每個細節。那些一心渴望偉大、只看中大事,不拘小事的人,成功了無蹤影;而那些甘於平淡,認真對待每個細節的人,成功卻不期而至。

  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後的驚喜。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7

  近些天,爸爸給我購進了一套書,名叫《百年百部》。據說還是世紀好書呢!我迫不急待地捧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在其中我看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個故事名叫《人與狼》,大概是這樣的:有一隻狼撿到了一個被人所拋棄的男嬰,因為膝下無子,就把他帶回去,哺給他狼奶,待他就像待自己親生兒女,那個嬰兒白白胖胖的,眉毛上有一顆特別醒目的黑痣,時間一長,他們之間就建立了一種感情。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眨眼就是兩年時間。這時的母狼更辛苦了,不僅要每天出去捕食,還要時時刻刻注意保護男嬰的生命安全,不讓其它野獸來偷襲。可是再警覺的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有一天,趁狼外出捕食,有一個進山打獵的獵人碰巧看到了這個在狼窩裡的孩子,因為也無兒無女,便把這個孩子抱回了他的家來養育他,並教給他關於打獵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時間就如流水般嘩嘩逝去,一轉眼十六年過去了,當年的男嬰也變成了一位年輕英俊的優秀獵手。這一天,老獵人六十大壽,請來了他的所有朋友。老獵人正在興頭上,便叫小夥子出去打獵,拿回來獵物給客人們展示展示、助助興。於是小夥子就跨上駿馬,帶上弓箭出發了。

  他在野外打到了一大堆小動物,有麻雀、野兔、山雞等。正當他準備班師回朝時,忽然有一隻狼闖入他的視線,這使他激動不已,對準那隻狼拉滿了弓。老獵人曾經說過,真正的獵人都要打一匹狼來顯示自己的水平。可他馬上掃興極了,因為他發現這是一匹萎靡不振年老的母狼。本來沮喪的他想放棄,但他還是想,打一隻狼就是好樣的。於是就把箭向那隻狼射去,可箭只射在狼的前腿上,狼一驚,帶著箭傷向前逃去,小夥子緊追不捨。狼逃著逃著,竟逃到懸崖上了。小夥子步步緊逼,把狼逼到了懸崖邊上。正當狼絕望時,突然認出了小夥子眉毛上的那顆黑痣。頓時它表現出久別重逢的喜悅,狂熱地撲向對方,想要擁抱對方。可正當它跳起來時,一支箭卻洞穿了它的胸膛,使它直挺挺地倒下懸崖,在它掉下懸崖的一瞬間,它嗷叫了一聲,飽含慈愛和欣慰,卻沒有半絲抱怨。正是這聲嗷叫,使小夥子愣了一下,勾起了他對往事的記憶。當他明白一切後,瘋狂地用弓狠抽了幾下馬臀部,馬嘶叫一聲,載著他奔向懸崖。“媽媽!”這是他第一次喊,也是最後一次喊狼媽媽。這洪亮的聲音將會永遠在懸崖裡迴盪、迴盪……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慨萬千,同時更為《百年百部》這套書之好感到震驚。雖然我還沒有讀完,但它其中的一本書中的一個故事都寫得栩栩如生,讓人覺得身臨其境,便可知其一整套書的魅力是深不可測的。“《百年百部》真不愧是一個世紀的文學瑰寶啊!”這句話是我發自肺腑之音。希望聽完我對這套書的介紹後,你也會感受和理解到這套書的引人入勝之處及其精華所在。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8

  哥哥為我買了一本書,書名是《小王子》。這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書的內容用中文、英文、法文三種文字來寫的,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的心情卻是無比的複雜。

  其實這本書的章頁很少,並且每一頁幾乎都會有一幅圖,這讓我們小孩子看起來不是那麼的乏味。聽書名您肯定以為這本書應該是個童話故事,但它不是,而是一本地地道道的耐人尋味的成人書。

  聖·埃克蘇佩裡是一名法國飛行員,在一次飛行出現故障迫降時,他差點兒丟了性命。就是在這次意外中,他幸運的活了下來。他把這次的奇蹟用想象中的人物神話般的講述給人們聽,於是他嘗試著脫離我們這一星球,在經過多次失敗、多次創傷之後,終於在地中海,他完成了自己的這一願望。

  假如我們用平庸的隻言片語,假如我們滿足於透過這些話語來尋找他身上的“一種高貴”,那麼我們就會產生種種誤解和錯誤,甚至製造一些津津樂道之事。比如認為貝多芬成為音樂家比貝多芬降生更為容易,聖。埃克蘇佩裡這樣寫道:“考慮到任何東西都不能和人的生命相交換,很顯然尋找生命的意義是很困難的。”

  聖。埃克蘇佩裡在大地與星空中度過44載之後,神秘的消失於大海之中,他的生命結束了,但他的思想、他的心靈、他的《小王子》永遠於世。這是一部寫給大人們的童話,所有喜歡這本書的讀者就像喜歡自己的一個朋友,甜甜的、淡淡的,帶有一絲哀怨。這本書的結局讓我忍不住紅了眼眶,可是如同他們的約定——五億個小星星就像小鈴鐺載著思念在天空中微笑,曾經有過的回憶依舊存在。所以,當夜晚仰望星空的時候,只有你——只有你能夠擁有會笑的星星。

  如今《小王子》已滿60歲了,它曾是法國最著名的書,也是全世界最令人喜愛的書,現在仍是!儘管這本法國人寫的童話於1943年在美國首次出版,而法國人卻只願意記得它的法國出版日——1946年4月。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19

  在放暑假的期間,我 在家讀了一本一生必讀經典 ――《天使在人間》,書裡主要講的不是真的有一個天使在人間,而是講有一些樂於助人稱他們為“天使”。

  我最記得有一篇是令我最感動 的那題目是《助人為快樂之本》,裡面講今天我幫助 了一個很可憐的小朋友 ,他被一塊香焦皮給摔倒了,但路過的人不但沒有幫助他,而且還取笑他,使他哭的更加傷心 。文章 中的我看見了,馬上走上去扶起他,並且勸他不要傷心了,我送你回家 吧!

  其實在我們生活 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我也親身體驗過,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小孩子 餓得沒飯吃,而我又沒有給他一些錢,又沒有給他飯吃。又有一次我家門口來了一個乞討的人,他說他很餓想討點飯吃。但我不但不給他,而且“啪”的一聲關了門,沒有理睬他。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們常常都說: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了自己 。以後我一定要向文章中的作者好好學習 樂於助人的好習慣 。相信 我吧,我一定會做到!我相信你們也會做到的。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 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所以從小我就酷愛讀書 ,書籍成了我的良師益友。隨著看的書多了,我也就學得多了。跟同齡人比,不免乖巧了一分。

  在書的藍天 中,我自由 翱翔。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四年前看的一本《安徒生童話 》。記得那時,我是一年級 的新生,老師 讓我們買一本《安徒生童話》。我迫不及待地跑進了書店,在一排排書櫃中,尋找著。突然,我的眼光一亮,只見一本嶄新的《安徒生童話》排列在書櫃中,好像等待 著它的主人。我一把奪下,跑到了收銀臺結賬。

  裡面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因為字裡行間洋溢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就是文字 的魅力。從普通的《夜鶯》、《小伊達的花》到耳熟能詳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醜小鴨》。從弱小的、只有一個大拇指大的姑娘到頭頂著天,腳定著地的巨人,這一切是多麼奇妙啊!

  從一年級到現在,我看安徒生童話已有四個春秋了。我總結出了這個道理:任何一本書都不需要老師來教,只有你看的多了,你就會慢慢地知道它包含的哲理 或道理了。安徒生就是利用一個個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個道理。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記住這句話吧!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0

  一本好書就象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給我們諸多啟示。《自動自發》就是這樣一部勵志佳作,它涵蓋了勤奮、忠誠、敬業、自信等內容,是指導我們正確對待工作和學習的一位良師益友。當讀完《自動自發》後感覺受益非淺,對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

  我最記得有一篇是令我最感動的那題目是《助人為快樂之本》,()裡面講今天我幫助了一個很可憐的小朋友,他被一塊香焦皮給摔倒了,但路過的人不但沒有幫助他,而且還取笑他,使他哭的更加傷心。文章中的我看見了,馬上走上去扶起他,並且勸他不要傷心了,我送你回家吧!

  其實在我們生活也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我也親身體驗過,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小孩子餓得沒飯吃,而我又沒有給他一些錢,又沒有給他飯吃。又有一次我家門口來了一個乞討的人,他說他很餓想討點飯吃。但我不但不給他,而且“啪”的一聲關了門,沒有理睬他。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們常常都說: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了自己。以後我一定要向文章中的作者好好學習樂於助人的好習慣。相信我吧,我一定會做到!我相信你們也會做到的。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1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感動小學生100個故事》。 我輕輕的翻開故事書,第一眼看到了《父親》這個故事,我是流著淚看完的。故事中的父親是用延長生命來保護女兒,創造了三天的生命奇蹟。我覺得父愛真的很偉大,父愛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蹟!

  讀到這,我想到了我的父親,一年到頭,我的父親讀在外面打工,我覺得父親給我的愛不夠多,可是讀完這篇文章,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也是非常的幸福,父親雖然常年在外,但是他經常打電話我,每次回家都給我買禮物,關係我的學習,而書裡的小孩卻永遠失去了父親,也沒有了父愛!我明白了這就是父愛!

  我愛我的父親,我感謝他為我做的一切!我愛他,尊敬他!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2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童話故事》書,我愛不釋手,裡面的《白雪公主》這篇故事更是讓我喜歡的不得了,讓我很感動。

  美麗的白雪公主善良可愛,可惜一出生卻沒有了媽媽,父親給她找了繼母,邪惡的繼嫉妒白雪公主的美麗,讓獵人去殺白

  雪公主,幸運的白雪公主化險為夷逃過了這一劫,因禍得福遇到了奇怪小矮人,小矮人和公主一起生活,繼母更是虎吼了,就給了白雪公主一個毒蘋果,白雪公主吃了後昏過去了一位老奶奶誰只有得到一個王子的吻才能醒了,最後王子出現了,公主的救了,繼母掉下了懸崖,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從小應該做好事,害人之心不可有,做一個好人!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3

  《五四班的新教室》中,有個年青有為的帥哥班主任綠綠老師,因為長得一副愛笑的模樣,脾氣又好,所以被稱為“綠柿子”老師。綠綠老師是個有愛心、孩子氣、開朗樂觀的人。

  綠綠在與“四大金剛”的較量中體現出了十分機靈的一面,次次躲開了“四大金剛”的惡作劇。對於這一次次的性質惡劣的事件,綠綠並沒有很生氣,而是做出了相應的理解與懲罰。在這裡,我很支援綠綠的所言所行。童年是個無憂無慮、懵懂的年代,綠綠在解決學生麻煩時,更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所以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喜歡。當知道五四班將被分散到其他班時,全班同學都感到天塌地陷。大家怎麼捨得離開綠綠老師呢?綠綠老師也捨不得離開同學們。於是,師生決定同心協力保住五四班。然而正在這危難時刻,轉來了一個叫喬韻芝的漂亮非主流女生,把五四班攪得天翻地覆,還曾站在教學樓頂上揚言往下跳。自殺事件讓大家汗顏,綠綠還在“瞎鬧”,“你跳,我也跳!” 最終救下喬韻芝。正因這件事,綠綠被領導批評,說處理不當,怎麼能鼓勵孩子跳樓呢?而且還被扣了獎金,外加寫檢查。經過這件事,綠綠竟成了第一位逃學的老師,後來還是給一位公園偶遇的老爺爺勸回去的。

  綠綠雖然有時候有點孩子氣,但對他的學生充滿了愛,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老師。說道責任,那什麼是責任呢?責任,是不可丟棄的使命,拋棄它可以感到暫時的輕鬆,殊不知會後果會不堪設想。曾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19xx年5月28日,一列火車向關內行駛。一位鐵路工人把起道機遺忘在軌道上,結果造成了震驚中外的火車翻車事故。一個小小的疏忽,經造成十節車廂報廢,三名旅客喪生。這次是事故原因,無疑是這位工人沒有盡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梁啟超曾說過:“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在盡責任中的樂趣。”所以我想,我做任何事,都要認真負責,才可能成就自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像綠綠老師那樣的有責任的心的人吧。盡責可以成就你我。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4

  在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叫《狼王夢》的動物小說,這是我第二次讀它了,小說中的內容讓我記憶越發深刻了。

  這次重讀,我還仔細地讀了下作者的介紹,這本《狼王夢》是出自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之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於1952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慈溪,他於1969年初中畢業後便赴雲南西雙版納插隊,在雲南邊疆生活了18年,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他主要以創作動物小說為主,創造出一系列以狼為題材的小說,已經出版的作品5百多萬字,我在讀小說的過程中瞭解到了狼的許多生活習性,覓食習慣,我問爸爸為什麼作者會這麼瞭解狼呢?爸爸說這是作者在長年的邊疆生活中,對狼進行長期觀察的結果,同時啟發我說我們要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每種事物,瞭解各種事物,積累各種學習與生活的經驗。

  這本書中主要講述了一隻叫“紫嵐”的母狼,懷著公狼“黑桑”的遺願——讓後代成為狼王,生下了“黑仔”、“藍魂兒”、“雙毛”、“媚媚”。然後辛苦地培育它們,想讓他們成為一代狼王,但是都失敗了,直到母狼“媚媚”長大後自己生下了新的小狼仔後,“紫嵐”為了自己的後代不被金雕獵殺,與金雕同歸於盡了。

  “紫嵐”為了完成公狼的遺願,無論自己付出多大努力,多大犧牲,她都毫無怨言,從黑仔到雙毛的培育,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讓自己的孩子歷練得更強大,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與血淚,甚至是生命。她的這種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所以在整本書中,我最喜歡母狼“紫嵐”。

  從“紫嵐”這位偉大的母親的生活映射出我們的母親是如何生下我們,又將我們養大成人的艱辛歷程,我們要好好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長大後成為有用之才,來達成母親對我們的期望。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5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寫的《童年》,使我受益匪淺。

  《童年》是一本自傳體小說,這本書使我瞭解了高爾基的童年生活。他的童年生活是悲慘的,是快樂的。他四歲喪父,十歲喪母,是一歲輟學,在鞋店、聖象作坊當學徒,在輪船上幫廚,先後做過洗碗工、裝卸工、鋸木工、園丁、麵包師、雜貨鋪店員等等以維持生計。在輪船上做洗碗工期間,高爾基遇上了被他稱之為“啟蒙老師”的廚師斯穆萊。斯穆萊儘管文化水平不高,卻經常讓高爾基給他朗讀各種書籍,這深深的感染了高爾基,喚起了高爾基對於讀書的強烈興趣。高爾基對讀書的願望是多麼強烈啊,他小時候儘管是悲慘的,可是他對讀書的渴望從來沒有變過,他的決心是多麼的大啊,這真讓我感到非常敬佩。

  和高爾基相比,我又是多麼幸福啊!高爾基由於家境貧寒,高爾基上學只好穿母親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他有時穿著一身五顏六色的不協調的裝束,因此引起同學的嘲笑。再看看我們,穿的是新衣服,有的還是名牌衣服。儘管有這麼好的條件,可我們卻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揀四,有的衣服穿的次數多了就不願再穿。

  高爾基為了上學,只得撿破爛換錢。每逢雙休日,他就一大早起來,揹著一個大布袋,走街串巷,撿一些破布頭,爛紙片給廢品加工廠,換點錢。多麼艱辛啊!而我們現在上學什麼也不用操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美好日子。相比之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加倍努力學習呢?

  讀著讀著,我又一次地流淚了。

  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 篇26

  《左手沉思錄右手智慧書》,講述的是人生的智慧。透過讀這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個人處世的方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仁愛、真誠對每一個人。

  人與人之間,像牛頓第三定理所闡述的一樣,力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以仁愛之心真誠對待每一個人,他人一次不能感受到,但是隻要持之以恆必能得到他人真誠的回應。在生活中,我們最難做到的是對與自己意見相左或相反抱以仁愛之心。歷史中也是如此,很難有人以仁愛之心對待對手。其中典範是,王安石和司馬光政見不同,但不妨礙他們是最好的朋友。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便是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容忍他人的不同意見及不涉及原則的冒犯。正如書中所講,武力可以使人屈服,但是不能使人心服。在用心生活的過程中,要極力收斂自身的戾氣,心平氣和去聽取並尊重他人不同意見,因為所有意見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即便是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的意見,都是所持者在一定條件下用特定思維思考所得出的。我們需要做的是,以仁愛之心對待各種意見,思考各種意見的來源,結合自身的情況作出相應判斷及行動。當然,這裡仁愛之心指的是擴寬自身的胸懷,使之容納不同意見或不違背原則的事和人。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需要把握度,在懷有仁愛之心的同時,對違背原則的事物不予以姑息。

  2、淡化利慾之心。

  利,正如其形,左禾右刀。在刻意追求利益的同時失去了對於人生更重要的快樂。人心不足蛇吞象,這是古語,是前人對人生的經驗教訓和總結。對於利慾,在我看來是生活的附屬品,要把它當做成生活的點綴而不能當成每時每刻的必需。世間其實道理大都相通,人生其實也是一場特殊的比賽,最大對手是自己。與現實生活中的競技比賽一樣,用平常心去比賽反而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越是看重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在人生的比賽中,用平常心去做最好的自己,不苛求利益也不一無所求無上進之心。

  3、堅持自我,儲存自身的色彩。

  隨他人大流,失去自我不是明智之舉。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我們需要做的是用知識充實自我而不是盲目去改變。一切方法或經驗都是有範圍和條件的,在充分認識自我的情況下,應用方法和使用經驗。堅持自我,首先要知我,所謂知我指合理認識自身各項能力。在知我的前提下堅持自我,才能做到與時俱進的自我,即不盲從他人的觀點和不被他人意志所左右,同時自我也要不斷髮展進步,不能原地踏步。

  4、做一個把握時機的人。

  機會往往是一瞬即逝的,大多數人總是認為自己把握能力超群,卻忽視平時的積累。但是,實踐總是告訴我們,機會更願意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所謂厚積薄發,正是我們需要追求的,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不斷學習積累,多總結、多思考。個人各方面的素質上去了,在面對機會的時候就可以達到遊刃有餘。有一句話是“有實力的人才會充滿自信”,自信通常來自於自身的實力,無論是知識還是閱歷都是自信的資本。對於準備,我總結了如下幾條,“用心、細心、專心”。用心,凡事都要認真,用心揣摩和與人交流以得到合適、合理的方法。細心,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把握事物發展態勢的細微變化。透過細心學習和觀察,得到支撐判斷的依據,使我們的判斷更加客觀。專心,這是高效學習的必備。在學習各種知識時,首先使自己完全靜下來,充分投入學習中。只有在專心的狀態下工作和學習,才能使效率達到最高。

  5、每日三省吾身。

  不斷自省,不斷總結才能使人進步。若是沒有總結,學習的內容再多也無法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我們所向往、追求的行為或素質,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通常是透過不斷的調整才能達到峰值。自省,是最佳的調整方案。透過每日三省,總結分析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從而將所學與自身融合,成為無縫的整體。

  沉思智慧,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智慧。我們需要的是用心靈去聆聽、感受,不光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當然,僅憑自我感悟也是不夠的,我們需要閱讀更多的書籍,從書中去聽取他人的觀點,去追尋前人經驗教訓的總結,去拓寬自身的視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