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寧願你不要太善良!
孩子,我寧願你不要太善良!
現實中有許多的老好人,他們總是難以拒絕別人的幫助,其結果是:虧了自己的好意,全了別人的懶惰。我們應該注意教會孩子:在我們有餘力的情況下,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這才是最大的善!
善良有時也會壞事!
經常會有一些乞討的人在天橋和路邊,作為父母,通常會要自己的小孩拿一點錢獻愛心,他們覺得這樣教育小孩要善良有愛心,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看到乞討的人,就會條件反射想要表現自己的善良獻愛心,可是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看起來是善良的事情,卻可能因為心中的複雜貪婪而變成壞事,行善務必要考察清楚,你的善良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這些乞討的人倘若有手有腳,為什麼不能靠著自己勞動賺錢,而孩子這樣氾濫的善良其實並沒有辦好事,而且會從小對他在善良上有所誤導,覺得只要別人是弱者,自己就有義務去同情和幫助?這是很不應該的,不是所有弱者都值得同情的!
人善被人欺!
尤其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複雜社會里,善良更要有彈性和底線,要懂得靈巧的去善良和幫助 ,不然很容易被人利用,被騙,受到傷害。
請教導你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不用太善良,出門在外學會保護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不可能時刻守護在孩子身邊,那就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面對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
如果善良的孩子從小經常被欺負,那麼善良就會變成懦弱,久而久之成為性格使然。童年的經歷是最初的烙印,帶著特殊的印記,長大後再想去除已是難上加難。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那些一味跟孩子灌輸“忍讓”意識的家長,何嘗不是將孩子逼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善良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
相信很多人都有幫助別人而害了自己的經歷,比如有些人相信朋友,為朋友做擔保貸款,最後朋友選擇消失不見,這個鍋還不是這個善良的人去背。
因為天生善良,我們對本不善良的人有了惻隱之心,於是惻隱之心就鑄就了大惡,你認為你幫助人善良,可是你幫助的'人並非善良。
作為家長,你要讓孩子明白,幫助他人是有前提的,而不是盲目地一幫到底。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
就好比看到有人溺水,如果自己並不熟悉游泳,就要不顧自身能力跳下去幫忙。這樣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孩子知道,要在自身能力可及的範圍內,用恰當、合適的方法去行善。
孩子太善良是家長的錯!
從小老師家長就教育我們要經常做好人好事,要路不拾遺,要尊老愛幼,要謙讓功勳,要團結友愛,要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
善良的人,總容易把所有人想像成好人,心不設防,甚至一直為別人考慮。越善良,越容易受到傷害。其實這不是善良的錯,也不是善良的人傻,而是善良的人不懂得保護自己。
在教會孩子善良,對別人好的同時首先要讓孩子學會的是自我保護,學會愛自己,再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將來知世故但不世故,懂圓滑但不圓滑。
孩子的善意中有的不應該是消極和隱忍,也不應該是盲目的幫助,而應該是充滿愛的甜蜜、歡樂。首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