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的讀後感
天龍八部的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天龍八部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天龍八部的讀後感一
在描寫愛情故事方面,我估計金庸的小說是寫得最為精彩和成功的小說之一,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純粹的言情小說。
在天龍八部裡面我最喜歡的不是王語嫣,而是木婉清。木婉清多麼美的名字啊,而金庸先生更是用了一個獨特的形容詞“花樹堆雪”來形容她。自從八年前讀過,這輩子都難以忘懷!天龍八部本身是佛教意義的詞彙,註定小說的悲劇意義。她一出場就有預設的悲劇情景,誰要是看了她的容顏她就會嫁給誰。當她知道自己發現愛上的段譽居然是自己的哥哥的時候,多麼不能接受啊!可是上天好像有意捉弄人,當她對愛自我放逐的時候,段譽又不是自己的哥哥了,可是還能在愛過麼?人生是多麼奇妙的東西啊,讓人琢磨不透,像是有點宿命的味道,可是真的是命麼?錯過,不能說愛錯了,只能算是過了,而愛還沉澱在心裡!
喬峰和阿朱,註定是悲壯的故事。喬峰是大英雄、大男子主義的代表,可是一個人一旦擁有了真正的愛情,再大男子主義也會變得感情細膩。說好一起去塞外牧羊騎馬,在草原上採摘野花。誰知道因為生活的誤解,自己居然親手殺死了自己心愛的人!悲劇,宿命的悲劇。喬峰那輩子是再也不能愛了。愛已經變成了聖潔的符號。世界上沒有完美,也決定了喬峰最終的結局。可是這又衍生了另外兩段沒有結果的愛。就是阿紫愛上了喬峰,而莊聚賢愛上了阿紫。阿紫在表達愛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也可能是在她的身世才有如此的世界觀、愛情觀。愛有很多時候真的說不清楚。也可以說,阿紫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同時,莊聚賢亦是如此,沒有什麼可以為他們的愛正名,只能是小說結尾一起跳崖的悲壯,這也是對愛的交代吧。
段譽之於王語嫣,可以說是窮追不捨、死纏爛打而後成功的典範。金庸老先生不自覺的在小說中平衡了,對愛孜孜不倦地追求還是有希望的。沒辦法,誰叫王姑娘愛上的慕容復也是不能自主選擇而要復興燕國的人呢?如果從事業角度考量,男人應該做大事。但是這對愛情中的女孩太不公平了。畢竟愛與事業並不衝突啊!不然人常說,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支援他的女人!慕容復是不懂的愛是什麼的。段譽給予王語嫣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每個女孩子渴望得到是實在的東西,而不是空洞的承諾。
虛竹和夢姑,他們的`愛情帶有唐吉可德式,一個犯了戒,一個不知道該不該,但是已經如此,還是讓人嚮往。我認為他們是先有了情愛,而後才有愛情。這有點像,先結婚後戀愛,當然這也比較具有冒險性,但並不排除現實可能性,因為這種愛更多是責任。
在天龍八部中葉二孃和少林方丈的愛情充滿著原罪。誰會知道這個殺人不眨眼的葉二孃,在四大惡人中排名中排第二,曾經會有怎樣的感情世界?誰不曾年輕過?愛情讓她無怨無悔,讓她在惡中尋找到人性!誰願意去觸碰曾經滄海的往事。只要愛過就不後悔。曾經的郎君現在是遁入空門的高僧。誰還會去打攪他呢,畢竟他在自己的心裡已經是一輩子!可是上蒼的安排總是有因果報應。既然這樣那就承受吧!這是愛的原罪!金先生本來信佛道,所以就有少林方丈我佛殉道,而葉二孃便只有殉情了。愛情無關生與死。
愛上段正淳的人是痛苦的、無奈的。正淳段是一個愛到處留情的主。如梁秋實所說的,多情的無情。我認為他沒有確實的愛,只有喜歡,當然這與韋小寶不一樣。首先段是文化人,對感情比較容易觸動。但是沒有確切的思想,究竟自己最愛的是誰,可能他自己說不清,我估計他自己或許根本沒有想這個問題。而更悲劇的是,喜歡的女孩子都認為他最愛的是自己。其實男人們的花言巧語可信度畢竟不高。真正愛你的男人不會說什麼海誓山盟的,如喬峰和阿朱。可是也驗證了那句話,愛情會使女人容易變傻,明知道很多不可信,但是還是寧願相信。但是段正淳最後的結局終於對自己的多情有了交代,為喜歡的女人們付出了生命,而她們最後也是全部都是以祭奠愛情告終。我認為,女孩子們對於太多情的男人,選擇還是慎重點吧。畢竟在天龍八部中有比較好的愛情結果的是,段譽和王語嫣,夢姑和虛竹,可見愛情偏於平淡。就像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爭了一輩子,最終才發現無涯子喜歡的是已經死去的師妹!世事無常啊,最後臨死才發覺,只能一笑風塵了。
天龍八部的讀後感二
每個人都哭泣過,不論是豪邁悲壯的熱淚,還是若隱若現的淚花,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天龍八部”俯瞰著大幹世界,芸芸眾生,看著每一顆淚珠,在臉頰上流淌。每個人的淚都不一樣,因為它飽含著自己獨特的情感。就像故事中的三個主角,他們在《天龍八部》這波瀾壯闊的畫卷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段譽的淚夾雜著年少輕狂時內心深處春情萌動的剎那芳華。沒有風花雪夜,沒有花前月下,只是酸甜的夢一場,在武林中的愛恨情仇中悄然而生。這也標誌著當年自己陰陽差錯的奇遇,更代表著自己邁入成熟的步伐。長大了,回首曾經的歲月,雖然覺得傻里傻氣,可那真情的流露,更加熟悉了自己,銘記了青春。
虛竹的淚流淌著佛家的慈悲。一個在少林寺裡默默無聞的小僧初涉江湖,不僅讓他感受到了奔走四方的刺激,還讓他懂得了人心的險惡,才真正明白自己該用什麼眼光,什麼心態面對這個風雲莫測的世界,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敲著木魚請求佛徂的庇佑。每一滴淚,都令自己變得堅強、變得堅毅。
蕭峰的淚,蘊含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氣概。人在山頂處,只覺得空氣中瀰漫的都是孤獨。身為丐幫幫主,面對各種小人、各種陷阱、各種意外,身經百戰的他也會不知所措,一輩子就困在了這個“仇”字裡。
蕭峰是一個英雄!他生前的最後一滴淚,是辛酸的。他欣喜自己為世界帶來了和平,不白之冤終被洗脫;他悲痛的是自己曾經在身世的矇蔽下為中原殺了不計其數的契丹人,到後來才知都是自己的同胞。蕭峰無法忍受犯下的過錯,儘管他拯救了蒼生,感動了天下,可為了一個自己的“義”,蕭峰毅然用冰冷的長矛刺進自己火熱的胸膛。
這世上,需要一筆勾銷的不是仇,是義!
三個人的故事成就了這部著作,三個人的淚化成了書的精華。它讓我們摸透了人性、穎悟了社會。這世上,有些事被熟記,有些事,被銘記!
天龍八部的讀後感三
終於把《天龍八部》讀完了,這本書拖的時間確實夠長的了。現在想想,各個版本的電視劇都還算忠於原著,修改的都是些小地方,並不影響主題的表達。
讀的時候,我對段譽挺失望的,電視劇裡的他僅僅是對王語嫣一片痴心罷了,但讀了原版才知道他已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時候實在是太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尊嚴了,這還算是男子漢嗎?還好他最後能夠醒悟,明白自己只是惑於被自己美化的心魔罷了,他真正愛的並不是現實中的王語嫣。相信這才是作者的深意吧。最後他與木婉清,鍾靈順利成婚,而王語嫣仍痴痴的守著她那瘋瘋癲癲的表哥,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他還沒與王語嫣相遇時的情景,可見所有的痴迷到頭來還是一場空,看來有些東西是冥冥中註定了的,或許這就是命運。
至於蕭峰,我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大英雄,不僅武功蓋世,為人豪爽,而且大仁大義,願意用死換取世間的和平,這等胸襟實在讓人敬佩。可是我不能理解他為什麼要尋死,即使他背叛了結義兄弟,要挾他撤兵,但不需要賠上自己的性命呀。難道經歷了這麼多,他還是不能忍受他人的誤解嗎?什麼不忠不義不孝,這些話就讓那些無聊之士茶餘飯後去嚼舌根好了,男子漢大丈夫,自應頂天立地,能屈能生。其實他的義兄早已對其起了殺心,只是礙於情面沒發作罷了,因此背叛他不算不義。再者,他挾持遼帝只是希望維持宋遼兩國的和平,避免生靈塗炭,這不僅保護了大宋,也讓許多契丹家庭免了骨肉分離,家破人亡之苦,這不僅不是叛國,更是救國,是大遼百姓的大恩人,因此不算不忠。此等英雄壯舉,雖然當時少人理解,但大丈夫只要求心中無愧便好。從此以後,銷聲匿跡,隱居山林,或是回去女真部落,與完顏阿古打等好兄弟過著打熊獵虎的逍遙生活豈不更好?選擇死,他又能得到什麼,最多是早早解脫,快些到陰間與阿朱相會。可對於阿朱來講,或許她會更希望蕭峰能好好的活著,即是她已經不能陪在他身邊了,可她仍然活在他的心裡,他們甜蜜的回憶裡。至於遼帝,他更加不能明白蕭峰的苦心,只能帶著滿肚子的憤恨鳴金收兵,打算將怨恨發洩到女真部落。那麼蕭峰的死,又有什麼意義呢,只是空留無限的感嘆與惋惜。又或許他早已看透了整個世界,萌生死意,不願殘存於世,因此只求速死,否則他又為什麼匆匆的傳與虛竹打狗棒法與降龍十八掌呢?
不過說起沒有意義,阿朱的死才真正沒有意義。以前我一直以為她是為了不讓蕭峰傷害她的父親,才願代父一死。可原版卻說,她跟段正淳沒有感情,只是怕蕭峰殺了段正淳得罪了大理段氏,引來六脈神劍的高手。這在我看來簡直牽強至極,再說怎麼能把阿朱說得如此冷漠不孝!莫說大理根本沒有什麼六脈神劍高手,即使有,以蕭峰的武功和阿朱出神入化的易容手段,還怕不能逃到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嗎?再說事情還沒明瞭,段正淳還沒有親口承認罪狀,急著胡整什麼呀。還不如早早在那橋頭等著,就算段正淳親口承認了罪狀,待到蕭峰出掌時再急撲出來阻止,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當然這一切只是假設,如果真能事先計劃,那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我還是反對她如此輕易的就用死去做交換,死字哪是這麼容易說出口的!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相反的,我越來越喜歡虛竹這個小和尚,書裡總說虛竹面貌醜陋,可我想象中的卻是一個平凡敦厚,相貌平平卻十分謙和的人,總不願把他往醜裡想。他的一生可說是傳奇至極,可幸得他天性善良,才有此際遇,說來也是緣分。我喜歡他的隨和寬厚,真誠質樸,傻里傻氣,雖看似柔弱,但外柔內剛,不像別人愛耍心計。想來他在那靈鷲宮與一群姐妹們和睦相處,生活真是幸福至極,哎,定是逍遙無塵戀,快樂似神仙呀!
通讀完全書,我認為最精彩的是少林寺一役,兄弟三人各顯神通,鬥智鬥勇,尤其是段譽將慕容復打得披頭散髮那一段,實在是大快人心,要知道,我看慕容復不順眼很久了,此人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又攻於心計,實在是假君子,真小人。看他顏面掃地實在是有趣至極,大呼痛快。還有那包不同,一天到晚唱反調,實在讓人厭煩,真不知道他那三個兄弟怎麼忍受得了。但我也敬他是條漢子,為人處事敢做敢當,最後死得確實冤枉,只能說是遇人不淑吧。
書內出現了很多佛家用語,深澀難懂,但揭示的主題卻是明確的。戰爭帶來的只有傷亡,它僅僅滿足了為政者勃勃的野心,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可想要統一祖國,擴充套件疆域,靠的也只有戰爭,這便是為什麼人類總免不了戰爭禍害的原因。歷史學家總說和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可要知道,廣闊的版圖是用多少人的血拼成的。光是要攻克一座城池,就要犧牲上萬人的性命。我有玩過《三國群英傳》,整個遊戲的最終目的便是統一全國。想要攻克城池,必須用車輪戰。對方佔據了天時地利,我只好讓士兵們輪番衝陷,用自身的巨大傷亡換取敵方的彈盡糧絕。
血與淚都在訴說著戰爭的無情。可使人類還是愚昧地繼續著戰爭。
書中的那些熱血俠客,每每以天朝上國自居,總是空有一腔熱血的大罵他人是契丹走狗,南蠻夷子,實在愚昧至極。當得知蕭峰因力柬遼主不可南伐而被囚禁時,丐幫的吳長老竟然大呼對不起蕭峰,是他們冤枉蕭峰是契丹走狗,請他一定要重掌幫主之職。還有那少林寺大師更大讚蕭峰是棄暗投明,到底誰是明,誰是暗?此等愚昧之舉實在令人心寒,難道一定要蕭峰一死,他們才能明白契丹也有好人,也有英雄?是狹隘的民族情感矇蔽了眾人的雙眼,使得一代英豪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