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名句

李商隱名句

李商隱名句1

  李商隱資料

  李商隱(公元813—858),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漢族,唐朝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是唐朝著名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記載,李商隱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的名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悵臥新春白夾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化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香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

  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風朝露夜陰晴裡,萬戶千門開閉時.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流鶯飄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

  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幾時心緒渾無事,得及遊絲百尺長.

  日日春光鬥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鶯啼如有淚,為溼最高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

  月榭故香因雨發,風簾殘燭隔霜清.

  重衾幽夢他年斷,別樹羈雌昨夜驚.

  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

  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

  山上離宮宮上樓,樓前宮畔暮江流.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迴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

  日射紗窗風撼扉,香羅拭手春事違.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樹水精盤.

  匝路亭亭豔,非時嫋嫋香。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碧城十二曲闌干,犀闢塵埃玉闢寒.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露如微霰下前池,風過回塘萬竹悲.

  愁霖腹疾俱難遣,萬里西風夜正長.

  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家嬌女豈能望.

  更無人處簾垂地,欲拂塵時簟竟床.

  謝傅門庭舊末行,今朝歌管屬檀郎.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李商隱名句2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一、李商隱的《無題》中的千古佳句有兩句,分別是: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二、千古佳句分析:

  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賞析:詩人以象徵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

  三、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 ,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李商隱名句3

  近年來,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作為現代生活標誌的代步工具汽車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人們在充分享受汽車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的快捷、舒適、便利之時,往往容易忽視遵守交通道路安全法規的重要性,對交通違章不以為然,對交通事故心存僥倖。

  自從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已有4000多萬人慘死在飛馳的車輪下。“車禍猛於虎”,並不是誇大其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每年的汽車交通事故造成120萬人死亡,5千萬人傷殘。作為中學生,我們不僅要遵守交通法規,更要向周邊群眾宣傳。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外國教授曾在一次過馬路中發現了這樣一件事。一條寵物狗走在馬路上看見對面疾馳而來的汽車,毫不猶豫地停下了腳步,待汽車駛去,它才匆匆而過。一個原本不懂人性的牲畜也學會了自我保護,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不是更應如此?難道人們從血淋淋的教訓中還不能明白交通法規的重要嗎?或者是為了一時的便捷而背道而馳。在馬路上,稍不小心將留下終生的悔恨,留下一生的痛苦,留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造成幾個家庭的破碎!當今的社會,道路成了“無硝煙的戰場”,車禍是“無形的殺手。”可能在短短的幾秒就將與世隔絕。對此,我們決不能麻痺大意,掉以輕心。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不僅應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學校的重視,更主要的是人民群眾,還有學生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規範參與。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他們是否能健康成長為祖國的棟樑,關係著民族與社會的進步與興衰。教育不僅針對智力,還需針對紀律法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應從小抓起,讓學生從小接受交通知識教育,達到自己管理自己也是達到一代人和一個社會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計。

  每天,我們行色匆匆,汽車穿行在大道上,融合在來往人群中。與呼嘯而過的汽車相比,我們是弱者。所以,我們更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為自己生命負責。安全、文明、有序與暢通的交通環境是我們所向往的。讓我們從小做起,從我做起,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積極投入到交通安全管理中,為打造“可愛的上海人”作出貢獻。 為了他人,為了親人,“保護生命,安全出行”珍惜自己的一次生命吧!

  ……

李商隱名句4

  《無題》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無題》賞析: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裡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捨、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因重複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詩句的綿聯纖曲之勢,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迴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這樣的纏綿情態,在“別易會難得”等平直敘述中是不易體會的。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傷懷如此,恰又面對著暮春景物,當然更使她悲懷難遣。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力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徵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徵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於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彷彿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於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儘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裡,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迴圈,難以求其端緒;又彷彿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瞭如此複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裡是“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裡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蠟炬成灰淚始幹”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幹”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複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複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象對方。“雲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髮脫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裡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雲鬢改”而愁苦,並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於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鬱悒。這種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著痛苦而執著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他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感到環境悽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更趨暗淡。月下的色調是冷色調,“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淒涼之感。“應”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於對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於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於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容。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裡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徵,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於使者的結尾,並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表現著融貫全詩的複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複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李商隱名句5

  1、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2、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3、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4、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5、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6、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7、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8、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9、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10、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11、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12、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3、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14、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15、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

  16、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17、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18、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19、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20、賈化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21、曾是寂寥香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22、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23、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24、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25、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26、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27、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28、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29、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30、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31、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32、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3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34、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35、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36、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繡芙蓉。

  37、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38、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

  39、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40、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41、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42、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

  43、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44、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45、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46、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

  47、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48、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9、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5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51、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52、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53、風朝露夜陰晴裡,萬戶千門開閉時。

  54、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55、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56、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5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58、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59、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60、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6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62、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63、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64、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65、流鶯飄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66、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67、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68、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

  69、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7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71、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72、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73、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74、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75、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76、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77、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78、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7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80、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81、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82、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83、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84、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85、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86、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87、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88、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

  89、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90、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李商隱名句6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無題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暮秋獨遊曲江》。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

  此情可待成追億,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無題六首(其六)》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秋蔭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寄懷崔雍崔袞》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宮辭》

  春風猶自疑聯句,雪絮相和飛不休。《過招國李家南園二首》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暮秋獨遊曲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遊原》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重過聖女祠》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一首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化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香燼暗,斷無訊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