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去打撈一份心情隨筆

上網,去打撈一份心情隨筆

  我有時候已經忘了自己和文學的關係。很長時間裡,感覺到文字與我的生疏。自從有了電腦以後,慢慢學會了打字,也漸漸地打出了一些心情。慢慢歸攏自己的文心,我發現我沒有了從前對文字的熱情。我有個朋友說我:“從前你的文字是塊玉的話,那麼現在的文字是一塊曬乾巴的紅薯。”這句話讓我怔忪了很久。其實我知道我從前的文字也是稚拙的很。那麼現在的文字所以乾巴,我知道是這些文字缺少了真摯的感情。是人俗了,心燥了。

  我放不下喜歡錶達的慾望。表達就要用真感情。讓技巧見鬼去吧。這是我那次怔忪以後思考的結果。

  現在大部分寫散文的人都逐漸地把自己系統起來,開始寫長篇系列的散文,像寫鄉村系列的,像寫童年系列的,像寫親情繫列的……

  我並沒有刻意把自己系統起來。還是想起什麼寫什麼,不喜歡故作唯美,不喜歡矯情,不喜歡用典來提高自己的文采。還是抱著記錄生活的目的,普普通通地寫,寫出自己的味道。

  文字與文字相交,比人與人相交來得容易,在部落格上只要寫出字來,就有不相識的文朋詩友來喝彩。這無疑會慣壞了或誤導了自己的寫作水平。我決定上網上逛逛。去打撈一份心情。

  走進網路才知道,網路簡直就像大海,這麼多人在這裡玩(是玩,因為沒有人給潤筆費),似乎每一滴水都想掀起一朵浪花。這裡,讓你感覺已經是全民作家了。生地方敢露臉,試著在網上發幾篇新舊不同的稿子,沒想到的是卻意外地給我帶來了興奮與信心。有幾篇散文竟被網友和編輯熱心推薦,從不自信的我,被突然的這麼多人的認可,感到快樂的同時,也覺得自己的東西突然的重要起來。面對多家轉載,還有冒充的'作者,把我的文章竊為自己名下等情況有點不知所措。剛剛找到自信的我急得像兔子,想咬人。很沒境界地上網發聲明,求幫助,找編輯理論,嚴儼要官司一場的架勢。得到很多網友的支援,收到有關編輯的抱歉簡訊。可是再點自己的文章名字,還是出來一列不同網站的名字,還會有作品被無名轉載了。還有的作品被改換了題目,有的被改成南方語言,弄得亂七八糟……事後自己也覺得可笑與無奈。因為像我這樣作品被剽竊和被無名轉載的人太多了。在部落格上寫了一篇表示不平的文章,有博友勸告我不要再上網發表了。可是我剛剛打撈出一份好心情啊。要表達,不就是希望自己的思想被更多的人閱讀和認可的嗎?

  重要的是該靜下來想想,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字了,我記得有個朋友評我的散文具有“平民化的情感”,是對的,就憑這麼多大眾似的作者也能喜歡我那大眾似的表達。我知道他們喜歡的並不是我的文字優美,而是我平常的思想符合了大眾的思想。這也讓我想到作品的開頭和作品的題目對讀者相吸的重要。一篇文章的題目就像一個人的皮膚,我們與人接觸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個人的皮膚。題目也是文章給人的第一印象吧。

  我還會繼續寫的,接受朋友的批評,有感則發,不故作唯美,不寫矯情的文字,但也不能再寫無感情的文字。至於還上不上網發?是個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