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說論文

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說論文

  【摘要】維特根斯坦後期語言哲學的核心為“語言遊戲說”,“語言遊戲說”成為他前期哲學觀和後期哲學思想的分水嶺,其影響已超出語言哲學領域,擴充套件到語言學及其他學科,對這一學科的研究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現實意義也不可低估。

  【關鍵詞】語言遊戲說;家族相似性;意義

  1語言遊戲說

  1.1“語言遊戲說”產生的背景

  對意義的追問一直是語言學、語言哲學和哲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包括維特根斯坦在內的許多學者一直致力於意義問題的探索。受傳統意義指稱理論的影響,大多數學者認為意義的背後存在著某種本質的東西,認為透過邏輯分析等手段可以把握意義的本質。“語言遊戲說”的目的之一就是批判意義指稱理論,進而提出新的意義理論。維特根斯坦用“五個蘋果”和“建築師和學徒之間對話”等說明意義指稱論的侷限性,在此基礎上,他引入語言遊戲概念以突出這樣一個事實:語言在說話者的實際生活中發揮作用。表明只有在具體語境中,語言的意義才得以實現。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說”否定了傳統的意義指稱論,代之以新的意義理論---意義即使用。

  1.2“語言遊戲說”的內涵

  維特根斯坦對語言遊戲的解釋是:“語言遊戲是使用符號的一種方式,是兒童剛開始使用語言的語言形式,研究語言遊戲就是研究語言的初始形式或初始語言”在他看來,任何定義都是對被定義者的普遍性和本質性的概括,而語言遊戲並不存在這樣的本質。因為離開遊戲的參與者,單獨的詞和句子就會失去意義,話語的意義與說出話語時的具體語境密切相關,話語因此是變化的,不存在話語的本質問題,所以,維特根斯坦並沒有對“語言遊戲”作出傳統上的定義和闡述,而是透過例項來描述和顯示“語言遊戲”,他為我們舉出這樣的例子:下命令,服從命令---、唱一段歌---、猜謎---、解應用題---。從這些例子中,我們發現遊戲並非像傳統觀點所理解的那樣存在“共享”的特徵,但他們彼此又確實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相互關聯,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就像一個家族的成員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相似性一樣,語言遊戲之間也存在著互相重疊交叉的相似性。“語言遊戲說”注重語言在日常中的應用,克服了他早期“影象論”的侷限性,不僅揭示語言間相似的用法,還表明語言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語言遊戲的多樣性說明“生活形式”的多樣性。維特根斯坦認為,透過一種語言遊戲,我們就可以知道一種生活形式,由於生活形式是複雜多樣的,語言遊戲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生活形式”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人類繼承下來的共同文化背景;二是作為“自然歷史”的一部分;三是人類的共同行為;四是作為習俗或習慣、制度。作為一人們行為的一部分,語言使用與人們的生活形式存在密切聯絡,語言植根於生活中,若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語言的'使用也隨之改變。在根本意義上,語言就是生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語言遊戲說”還具有另外一個特徵:遵守規則。遊戲規則不是人為的而是自然生成的,並被我們遵守。維特根斯坦把語言比作遊戲,遊戲都有一定規則,語言遊戲也不例外。在遵守規則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遵守規則的過程是“盲目的”,這裡的“盲目”指無須引導、自然而然的行為。第二,遵守規則是一種習慣,這裡的習慣指某種不斷重複、有規則的行為。他闡述語言遊戲與遵守規則間的關係,是為了說明語言的意義是在規則制約下語詞的使用。以往把規則看作語言的句法分析,掌握了句法規則就掌握了語言。但這屬於邏輯分析,與語境無關;而語言遊戲說遵循的是“語用規則”。只有在特定的語境,語言遊戲的參加者才談得上遵守規則。

  2“語言遊戲說”對當代語言學發展的影響

  “語言遊戲說”實現了一種轉變,這種轉變把語言看作人類的一種活動,語言的實際應用決定語言的意義。對當代語言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沒有“語言遊戲說”就沒有當代語言學如此蓬勃的發展。它對當代語言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對語用學的影響

  語用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20世紀70年代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在語用學理論方面最有成就的人是奧斯丁。奧斯丁的研究領域是日常語言哲學,他把語言行為分為三類:言內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後行為。言內行為就是通常所說的用語言來表達意義。言外行為就是諸如命令、警告等,體現了發話人的發話意圖,這與“語言遊戲說”中所涉及的下命令、祈禱等相似。而言後行為指話語的效果,具體來說,如果聽話人得到說話人的資訊,明白說話人的意圖,如說話人讓他關門,那麼說話人就成功地在現實世界中帶來了他所想的變化。他把語言比作遊戲是為了強調語言是一種活動,既然是活動,就會涉及多種用途。他在《文化與價值》中曾明確指出“詞語就是活動”,語言除了表達思想之外,還可用來做事。用語言做事正是言語行為理論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前提,以言語行為理論為核心的語用學才會有如此大的發展潛力。

  2.2對會話分析的影響

  會話分析也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語言學流派,主要研究交際中最常見的形式,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對話,話語分析學派的研究者將目光投向話語內部,從說話人的角度研究語言形式變化的意義。話語分析學派主要研究“說話人怎樣為聽話人創造一段言語,而聽話人又是怎樣理解它”。認為互動的話語就包含語境,話語本身既傳達資訊又表明話語所處的背景,語言的感知和理解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這些觀點維特根斯坦早在幾十年前就提過,他曾寫道:“正是發說話人本身在語言遊戲中起作用”,“任何的解釋及它所解釋的東西都是懸而未決的,因而不可能對被解釋的東西給予任何的支援。解釋本身並不能確定意義”。可見,話語分析學派的一些觀點也深受維特根斯坦“語言遊戲說”的影響,這可以在維特根斯坦的語言觀中找到理論依據。除了上述提到的深受“語言遊戲說”影響的兩個語言學流派之外,還對社會語言學、功能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等學派產生一定的影響。

  3結語

  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思想,不僅在哲學領域導致了從理想語言研究向日常語言研究的轉向,而且在語言學領域也促成了一批新興語言學流派的誕生,如語用學、話語分析、功能語言學,他們受到了後期維特根斯坦語言觀的啟發,並以此為理論依據,展開各自領域的研究,它們的研究是對“語言遊戲說”的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陳嘉映.語言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段惠瓊.論維特根斯坦“語言遊戲論”與語言的多樣性[J].作家雜誌,2009(14).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