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以依法治國為背景的新型農村社群法治建設論文

略談以依法治國為背景的新型農村社群法治建設論文

  1新型農村社群法治建設的重要性

  新農村社群建設的根本目標是改變中國農民的生存現狀,把促進公平正義與增進人民福社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型農村社群要求居民在黨的領導下實行居民自治,社群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社群內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服務完善、人際關係和諧;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城鄉互動良好,人民生活富裕。

  對於法治的含義,在學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但法治的目標是有共識的:法治要以保護自由人權、維護公平正義為目標;法治是規則與程式治理的事業;法治的核心意義是限制權力。二者的目標不謀而合。在新型農村社群建設中應注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新農村社群建設實踐的對接,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轉化或體現為具體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方法。

  2從公平正義的角度審視新型農村社群法治建設中的問題

  2.1新型農村社群建設主體法治意識淡薄良好法律秩序的建構必須以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識為支撐,強調人民的主體地位與主體力量對法治的意義與功能。社會主體對法治的認識也符合“知、信、行”的普遍認知規律。當社會主體對法治的認識達到一定的深度就會從一種知識發展為內心的認同與自覺的接受,從而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與生活觀,依據法律進行獨立的思考、判斷,使法治演進為一種常態化的思維方式並將其運用到新農村社群建設的實踐,使法治成為新農村社群建設的最有效手段。

  現階段,農民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究其原因,是傳統法律文化和新農村社群建設中出現的一些違背法治主體構建理念的問題造成的:首先,中國傳統文化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重傳統禮俗而輕法律規範”思想觀念深深地滲透於中國農民的法律意識之中,缺少權利意識。老百姓認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冤死不告狀”,有冤情不尋求法律救濟,而去找領導,找“關係”。其次,幾千年以來我國的人治傳統的影響,再加上我國長期以來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行政命令幾乎主宰了一切社會生活,使“權力至上、權大於法”的思想觀念深深地影響和左右著廣大農民。另外,在新農村社群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導致了人們對政黨、政府、法院等的不信任,阻礙了法治主體意識的構建。

  2.2新型農村社群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設的重要部分,法治的理念只有透過法律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才能對新農村社群建設起到指導作用。

  近年來,我國農村法制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立法部門制定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但農業立法仍顯得十分滯後,完整的農業法律體系至今尚未形成,現已頒佈的涉及農村經濟的法律法規有許多缺陷。一部分涉農法律法規缺乏規範性和農村的可操作性,並且得不到切實執行。

  新農村社群建設在全國尚屬起步階段,沒有經驗可循,也沒有科學完整的法律體系。因而迫切需要從制度上為農村社群建設這一新事物提供科學的法律保障,使社群管理有法可依,以法律的方法解決新農村社群建設中出現的一些普遍問題,比如,農戶拆遷、土地流轉、農保醫保、拆遷小區管理、辦公經費落實等等。

  2.3新型農村社群建設存在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

  2.3.1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投入不足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對設施建設投資儘管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由於歷史上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欠賬太多,設施陳舊老化問題嚴重。相比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農村地區還相當落後。

  2.3.2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大大低於城市水平從2009年起,全國10%左右的縣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可謂是歷史性的突破,對我國農民的養老問題意義重大,但是保障水平仍然較低。

  2.3.3汙染企業向農村地區轉移近年來,我國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的環境正遭受較大程度的'破壞。主要體現在空氣、土地、水汙染。這些汙染企業正在快速的向農村地區轉移。

  3加強新農村社群法治建設的政策思路

  3.1推動社群民主法治建設,增強主體民主法治意識人民在法治建設中主體力量的發揮,要以主體的法治意識為基礎,因此,在新農村社群法治建設中,要加強民主意識的宣傳,使民主法治的意識深入人心,透過成立高效而專業的普法機構,加強廣大農村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教育,樹立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培養正確的民主政治觀念。

  3.2重構社會利益均衡機制,推動農民權益保護

  3.2.1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要讓新生代農民紮根農村新社群,以新型城鎮化程序中,國家用在基礎設施的投資要注意向農村傾斜。最終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在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讓農村人享受和城裡人同等的公共服務。

  3.2.2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從社會保障的角度來看,中國農民在千百年來都處於“並無所養,老無所依”的狀態。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無可否認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從公平正義的價值目標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還遠遠不夠。要實現真正的公平,就需要建立城鄉並軌的社會保障制度。

  3.2.3加強資源和環境的立法保護資源和環境是關係到子孫萬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因政府引進汙染專案而產生的抗議事件。這些事件促使我們反思,保護環境終究要靠法律而不是人民的抗議,如果有著良好的法律,如果法治政府能夠自覺遵守法律,人民對政府行為是滿意的,那麼,就能在法治建設中充分調動主體積極性。

  3.3健全權力制約法律機制,促進新農村社群和諧穩定發展首先,透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和充分的論證,有步驟、有計劃,適時制定有關社群建設方而的、能保持前後一致、充分考慮農民利益的法律法規,將政策、決策提升到立法層而上。其次,切實推動農村社群民主決策落實,健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保證社群建設重大事項都能由村民討論決定,使農村社群管理人員都能依法選舉或推選產生,提升廣大農民對社群領導的認可度,對違法違紀的社群領導能透過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懲戒甚至更換。要使社群領導依法接受廣大農民的監督,定期報告工作,接受群眾評議,健全社群公務公開制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