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軟體技術系列化微課設計製作論文

高職軟體技術系列化微課設計製作論文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當前高職軟體技術專業對系列化微課需求的基礎上,研究了其設計與製作過程,最後討論了其應用效果。並提出在應用中要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對於課內外課時的合理調整。使得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向課外逐漸延展。

  【關鍵詞】軟體技術專業;實訓課程;建設;系列微課

  一、高職軟體技術專業系列化微課需求分析

  當前,隨著資訊與網路技術快速發展,微課作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資源迅猛崛起並迅速發展。但是,縱觀計算機軟體技術專業的資訊化情況是慕課多、資源多、質量參差不齊。當下在網路上可以獲得大量計算機軟體技術專業的慕課,時長多在30分鐘上下,且開發者多數為企業具有實踐經驗的程式設計師。這類影片,多為“課堂實錄片段”形式,其特點是知識含量大,技術難度大,講解枯燥,隨意性強,缺乏設計,語言不規範,部分程式設計師的操作本身就不具規範性。這類課程應用中的特點是對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者和工作中的程式設計師有很大幫助。但實踐中我們也發現對於高職高專軟體技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大多數學生在第一次看影片時就被長時間枯燥的影片打擊了繼續學習的興趣,能夠長期堅持觀看的寥寥無幾。經分析,當前我國高職高專計算機軟體技術專業缺乏的是能夠貫穿一門課程的系列化微課,以及能夠支撐整個專業課程體系的整套微課程及其配套資源。

  二、高職軟體技術專業系列化微課設計與製作過程分析

  1.基於專案的系列化微課的教學設計。在進行系列化微課開發之間,要針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抽出核心課程,並明確課程的先後順序,邏輯關係,明確將要開發系列微課的主幹課程。計算機軟體技術專業的微課資源往往是就知識點、技能點而單獨講解,缺乏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因而顯得實用性不強。而基於專案的影片資源往往時間較長,已經超出了微課的範圍,當然也超出了高職高專學生自主學習最大時長。因此,在高職軟體技術專業系列化微課設計過程中要取二者之長,避二者之短。首先明確要設計基於專案的系列化微課。即將企業真實專案根據教學所需將其改造為教學專案,再將專案分解為若干模組,模組分解為若干子任務,每一子任務對應一個或多個知識點與技能點,最終以一節微課的形式呈現。微課的前後順序即專案本身的開發過程。同時,還要注意微課的獨立應用性,即每一節微課即是對應專案中的一部分開發內容,同時單獨觀看此節微課,也可以獨立地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點與技能點。2.基於專案的系列化微課的開發規範制定。在各課程開始製作微課之前,專案團隊要首先製作微課樣本,並配有明確的標準要求。具體包括製作中使用的主要軟體、錄製中所運用的引數、片頭與片尾要求、時長、字幕運用幻燈片統一模板等。甚至是微課的整體結構要體現系列化、一致性。使得每一個開發團隊都按統一思路進行系列微課的開發。同時,還要對專案進行管理,按照時間節點,進行量與質的驗收。3.基於專案的系列化微課的開發。採用精細化影片製作技術進行系列化微課的製作。按以上原則進行微課設計並給出任務分解單及對於的微課單,然後按照要求開發每節微課教案,注重知識點與技能點的穿插,注重錄屏軟體、PPT、實拍影片的綜合應用,避免枯燥乏味。為主講教師撰寫講解稿,注重語言及操作習慣的規劃性,精選形象好、氣質佳、普通話標準、表達能力強的教師錄製高品質微課資源,即利用電教館裝置及人力資源將錄製、後期剪編各環節都進行精細化加工。使得每一節微課即能獨立應用,又能與本門課貫通,最重要的是與本專業其它課程保持連貫。4.配套教學資源庫的開發。為了使微課能夠在應用中不孤立,要在開發微課時同時開發好配套的資源。即與微課配套應用的課件、實踐教學資源、習題專案、任務工單等。5.平臺應用。系列化微課開發完成之後,還需要統一的'平臺進行管理與應用。一方面可以整理成電子書,出版發生。另一方面可以藉助網路工具平臺。實踐中運用藍墨雲班課平臺。藍墨雲班課包括電腦版與手機版。電腦版是一款免費的教學助手軟體,這款軟體可以讓教師輕鬆管理自己的班級、學生,並且還能批改作業。藍墨雲班課電腦版可以讓老師釋出的所有課程資訊、學習要求、課件、微影片等學習資源都可以即時傳遞到學生的移動裝置上,從而讓學生的移動裝置從此變成學習工具,不再只是社交、遊戲。手機版是使用APP軟體安裝藍墨雲班課平臺,教師使用平臺釋出資訊、管理學生,學生使用平臺進行學習、反饋等。對於教師來說,通常是電腦版與手機版同時使用,對於學生使用者來說,通常只使用手機版就可以完成學習需要。

  三、高職軟體技術專業系列化微課設計與製作應用效果分析

  高職軟體技術專業透過運用系列化微課,配合藍墨雲班課釋出學習任務與資源的實訓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由主動變被動,在觀看微課影片、閱讀電子書的過程當中,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最終達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系列化微課只是我們嘗試的一種新的教學資源,但是真正的課堂教學還是需要配合具體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因此,各院校在運用系列化微課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對於課內外課時的合理調整。使得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向課外逐漸延展。

  參考文獻:

  [1]許春豔.高職軟體技術專業實訓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7(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