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傢俱結構創新設計探討論文

黑竹傢俱結構創新設計探討論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傳統黑竹傢俱的骨架結構、板面結構及榫和竹釘,同時提出了傳統黑竹傢俱結構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新的結構設想。對黑竹傢俱可拆裝實現多功能化進行探索思考,使黑竹傢俱拆裝便捷,改善黑竹傢俱由於固定件連線造成體量大不易搬動的缺陷,並應用新型五金連線件,在滿足基本審美和功能的前提下,使黑竹傢俱經久耐用。探索黑竹傢俱的結構設計也是實現黑竹傢俱創新的一種途徑,歸納出黑竹傢俱創新的基本原則,為黑竹傢俱創新提供理論參考,改善黑竹傢俱的市場現狀,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需求。

  關鍵詞:黑竹傢俱;結構設計;連線件

  黑竹傢俱是指使用黑竹為傢俱主要基材,比如主體骨架、靠背面、坐面板等,結構處採用竹釘、木釘等釘銷輔助材一類傢俱。主要傢俱型別有:黑竹沙發、黑竹躺椅、黑竹床、黑竹桌、黑竹椅、黑竹書架等傢俱,另外還有黑竹燈、黑竹飾品一類。黑竹傢俱主要產地有:安徽、荊州、廣東、江浙等地區。由於黑竹傢俱的結構一直沿用傳統原竹傢俱的結構,主要透過傳統手工加工,生產裝置落後、造型陳舊、工藝粗糙,造成黑竹傢俱一直處於初級階段。竹材作為環保材,科研工作者們一直在研究怎麼合理利用竹材,而黑竹傢俱一直是一塊“處女地”,對其做深入研究的極少,對其結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要想實現黑竹傢俱的全面推廣,就必須解決黑竹傢俱的造型問題,要想解決黑竹傢俱的造型問題就必須解決黑竹傢俱的結構問題[1]。

  1.黑竹傢俱的傳統骨架結構

  1.1彎曲成形

  在熱源上把黑竹竿均勻地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使黑竹竿連續轉動,需要彎曲處來回在熱源上移動,使其逐步加溫。預熱到一定溫度後,黑竹竿開始變軟,便可彎曲。均勻施力穩準彎曲,一步到位。將經過粗加工的黑竹竿、竹片或竹條進行加熱軟化,再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成型模具內定型,黑竹經過乾燥後製成各種傢俱;黑竹相對其他原竹材較硬,需要蒸汽蒸煮,在高溫作用下使其溫度保持在100℃以上,持續時間40-60分鐘;黑竹乾燥需要放置在密閉的空間對其加熱,進行脫水烘烤,乾燥溫度在65-80℃,當黑竹的含水量在6%以下,黑竹乾燥成功[2]。傳統黑竹彎曲費時費力,加工成本高,相對普通原竹彎曲成型,黑竹的加工成本在前者的兩倍以上,且效果不明顯,做出來的黑竹傢俱和傳統的原竹傢俱區別不大,不管在外形上還是在結構上都沒什麼優勢。

  1.2相併加固

  先用蔑刀將相併黑竹竿的接觸面修削平整,使黑竹竿貼合緊密,然後用手鑽鑽透兩個竹竿的竹壁,取竹釘楔入孔內使之固定即可。黑竹竿相併的工藝程式是:先修再並後鋸頭。透過竹釘楔連線固定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承重和剪力結構。當對黑竹傢俱施加外力時,竹釘楔的強度不夠容易斷裂,並且黑竹材的密度不夠竹釘楔容易鬆動。

  1.3端頭連線

  將待連線的兩個黑竹竿端頭的斷面修削平整,另選一截直徑與端頭空腔內徑相等的黑竹竿端頭的空腔內,使之吻合後,再鑽兩個不同斜向的孔,然後楔入竹釘固定。端頭連線方式從美觀的角度看是不合適的,因為連線處存在錯層,所以在視覺上沒有統一感,嚴重影響美觀;另外,端頭連線在施工的過程中外包裹黑竹竿容易被鬥進去的黑竹竿撐裂。

  2.黑竹傢俱的傳統板面結構

  在黑竹傢俱生產中,用多根黑竹條並連起來組成一定寬度的面,稱黑竹條板面。黑竹條板面的寬度一般在7-20mm之間,過寬顯得粗糙,過窄不夠結實。竹條端頭的榫有兩種:一種是插榫頭;另一種是尖角頭。

  2.1孔固板面

  黑竹條端頭是竿榫頭或尖角頭,在固面黑竹竿內側相應地鑽間距相等的孔,將黑竹條端頭插入孔內即組成了孔洞板面。固面可做矩形、圓弧形等,根據不同的需求製作不同形狀的固面。孔固板面施工簡單,但是穩定性差,中間的竹條容易鬆動。

  2.2槽固板面

  黑竹條緊密排列時端頭不作特殊處理,固面竹竿內側開有一道條形榫槽,把黑竹竿均勻排列在條形榫槽中,要求竹竿與竹竿之間儘量挨緊不要留縫隙,這種方法一般只小面積的板面,存在板面不太穩定、不牢固等問題。

  2.3壓頭板面黑竹竿均勻排列形成一個合適大小的板面,在板面的兩端上下橫向各一個竹竿相併夾緊,固定採用彎竹襯壓條嵌於固面黑竹竿的內側,不開孔和槽。這種壓頭板面從表面上看是非常平整的,但板面兩端的壓頭會限制黑竹傢俱的造型。

  2.4鑽孔穿線板面

  把大小相近、長度相同的黑竹竿兩端開尖角頭,並在正中間鑽孔,均勻併攏排列用纖維線穿孔纏繞綁緊,再把兩端鬥進事先打好孔的黑竹方框,黑竹方框可牢牢抓緊竹排,形成一個整潔的板面。

  2.5裂縫穿線板面

  用竹篾刀把黑竹片成薄竹片,竹片要事先蒸煮,並在中部挖淺槽開縫,從縫中穿線固定排列的黑竹篾片,所用的線採用扁薄的纖維線,美觀又牢固。常用軟韌的竹蒸片,方便壓彎竹條端頭固定在固面竹竿條縫中。竹條必須疏排,便於串篾與纏固竹襯,使裂縫閉合。這種板面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板面平整牢固;缺點是線容易被磨斷。

  2.6壓藤板面

  取藤條置於版面上,與下面的竹襯相重合,再用藤皮穿過竹條的間隙,與竹襯纏紮在一起,使黑竹條固定。

  3.黑竹傢俱的榫和竹釘

  傳統的黑竹傢俱各組成部分大多透過榫接合,一般是指尖角榫;固面及黑竹骨架呈垂直彎曲時會在一側挖一個缺口,使黑竹竿包住另一個橫向的竹竿,這種榫稱之為包榫。在黑竹竿上根據需連線的竹竿大小開一個適中的圓孔,讓黑竹一端插入,並從側面插入竹銷固定,這稱之為插榫[3]。

  剜口作榫,挖有剜口的竹竿稱為圍子竹竿。三方圍子剜口包榫的長度,是被包竹竿圓周長度的5/8,這樣做成的.包榫,圍子竹竿折成的角度為90度。五方圍子上的剜口的長度,取被包裹竹竿周長的1/2,圍子竹竿折成的角度為108度。六方圍子竹竿上的剜口長度是被包竹竿周長的15/22,圍子竹竿折成的角度為120度。全包榫是一種特殊的圍子竹竿。它最多隻與兩根骨架竹竿作包榫結合,其剜口在竹竿端頭附近,因此無需作長尾端頭連線。它的剜口長度是被包竹竿周長的7/8。由於圍子竹竿較長,而且首尾兩端粗細不同,因此不可能全用竿梢接頭連線,而需作特殊的接頭處理(即圍子接頭)。

  4.黑竹傢俱結構創新設計

  4.1可拆裝設計

  傳統黑竹傢俱在消費者眼中“傻大笨粗”,結構基本是固定的狀態不可拆裝,黑竹材料中空且脆,易折損開裂,用合金材料做成包接件可加強黑竹傢俱的結構強度。同時,黑竹材容易在埠開裂,套接件可抱住埠解決此問題,即強化了結構又避免了裂痕外露影響美觀。黑竹傢俱的兩個零部件透過合金套件實現自由組裝,合金套件要求可根據不同口徑大小的黑竹零部件調節大小,使合金套件能靈活性使用;另外,合金連線件除了可調節外部口徑大小,還必須根據黑竹材的中空特性,實現“套中套”設計,合金套件不能中空,而是內空環,對中空的黑竹內外施力抱住,全面提高黑竹傢俱結構的穩定性[4]。

  4.2多功能設計

  傳統黑竹傢俱的結構單一,無法實現多功能設計,引用新型連線件實現黑竹傢俱多種功能。重新設計黑竹傢俱的結構,儘量使其輕便靈巧。在對黑竹傢俱進行造型設計的過程中切忌外形誇張,儘量突出材料美、結構美,設定兩種功能以下,功能過多,對結構的要求越高,相對成本也越高,耐久年限也不長,從而造成質量問題[5]。在滿足消費者的審美價值觀的前提下,實現藝術與技術統一。傳統的黑竹傢俱體積大、擺放不靈活等缺點,使黑竹傢俱往功能多樣性,綜合性方向發展。黑竹傢俱可以透過鉸鏈等五金件的融合實現可摺疊,極大加強了其功能性。透過摺疊,黑竹傢俱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功能,主要把結構設計得靈動一些,同時還可以結合可拆卸的手法,既有多功能,還可以方便運輸和收納。

  4.3新型五金連線件開發

  在黑竹傢俱竹壁中嵌入帶膨脹頭的魚嘴螺栓、活動閥螺釘和橡膠套塞等,實現兩個黑竹部件的連線,這就叫做圓頭魚嘴螺栓連線。操作方式是透過調節活動閥螺栓使橡膠螺栓在黑竹內壁膨脹抓緊,達到緊固的目的。主要在黑竹傢俱核心骨架中相互垂直的零部件間的連線。魚嘴螺栓有四種連線件:圓頭魚嘴螺栓連線件、凹型魚嘴螺栓連線件、橡膠膨脹頭螺栓連線件、螺旋式橡膠頭螺栓連線件。圓頭魚嘴螺栓連線件的主要結構有唇口、埠的橡膠螺栓,唇口在前,橡膠螺栓在後,埠在螺釘旋進作用下脹緊,在脹緊的過程中摩擦力迅速產生,使兩個黑竹零部件連線牢固;凹型魚嘴螺栓連線件和圓頭魚嘴螺栓連線件外形及功能接近,主要區別於橡膠端,前者埠是圓形,而後者埠略有凹進,凹型魚嘴螺栓連線件相比圓頭魚嘴螺栓連線件,其產生的摩擦力略大;螺旋式橡膠頭螺栓連線件的主要結構組成有:唇口、螺母或擋環膨脹螺栓,唇口在前,螺母在後,中間兩條塑膠膨脹頭呈平行條狀排布。當要連線兩個黑竹零部件時,旋進螺釘,會向左右兩側施力,兩條塑膠條向外膨脹,塑膠條緊抵黑竹壁的內側,從而達到連線兩個黑竹零部件的目的;螺旋式橡膠頭螺栓連線件主要結構組成有:前端唇口、末端螺母或橡膠螺栓、中部螺紋狀的膠條,運作模式和橡膠膨脹頭螺栓連線件接近,當螺釘向裡旋進的時候,螺紋膠條開始扭轉、膨脹,並牢牢抵住黑竹內側,達到連線兩零部件的目的[6-7]。

  5.結語

  探索黑竹傢俱的結構創新設計,要以黑竹傢俱本身的材料特性、人文特性、功能特性為出發點,並考慮現有的技術條件,去對黑竹傢俱結構進行創新設計。傳統黑竹傢俱的製造工藝水平有限,但也有很多可取之處。基於目前的黑竹傢俱設計製造基礎,對新型材料融入黑竹傢俱結構設計進行思考,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出黑竹的材料特性,倡導利用綠色環保材、速生材,緩解目前木材短缺的壓力,保護森林資源。

  作者:劉歡 單位:廣東白雲學院

  參考文獻:

  [1]趙潔.黑竹傢俱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09):47-49.

  [2]閆丹婷.竹藤傢俱的裝飾藝術與結合方法的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7.

  [3]張仲鳳.傢俱結構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陶振平,張仲鳳.淺析明清古典重組竹傢俱雕刻工藝[J].傢俱與室內裝飾,2014,(05):120-121.

  [5]謝子緣,劉岸.輕量化重組竹傢俱產品設計概念[J].傢俱與室內裝飾,2016,(05):66-67.

  [6]陳哲.傳統竹傢俱的改進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5.

  [7]李靜.現代竹傢俱情感化設計研究[J].傢俱與室內裝飾,2015,(01):38-3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