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公園的植物配置與園林空間設計論文

綜合性公園的植物配置與園林空間設計論文

  摘要:綜合性公園等城市公共綠地空間已成為人們精神放鬆,調劑生活的重要區域,綜合性公園在設計規劃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是對其植物配置及園林空間加以科學合理佈置,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在植物景觀欣賞,休閒娛樂空間供給方面的功效。本文結合相關例項,對綜合性公園在植物配置及園林空間上的設計要點加以闡述。

  關鍵詞:綜合性公園;植物配置;園林空間設計;要點

  在綜合性公園規劃中,植物配置及園林空間設計是其中的重點和關鍵。在綜合性公園的設計上,應使其涵蓋植物、水體、建築及地形等多方面的要素,透過各要素間在數量及空間上的交叉錯落佈置,使綜合性公園充分展示出其在造景,用景方面的優勢[1]。

  1綜合性公園植物配置與園林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分析

  1.1園林樹木對環境的改善作用

  首先,園林樹木在空氣質量改善上效果極為明顯,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①透過園林樹木的光合作用,平衡公園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②藉助於多種型別的園林樹木品種,可以藉助其殺菌素的分泌,達到對公園空氣加以淨化的效果;③園林樹木可以透過對有害氣體進行吸收,對城市粉塵加以阻滯,調節改善區域性小氣候。另外,在空氣溫溼度調節、光照及城市降噪環節等方面,園林樹木也能發揮其作用。

  1.2植物造景豐富園林空間景觀

  在綜合性公園的規劃設計中,綠色植物既是調節最佳化區域性區域生態環境的主要途徑,也是豐富園林空間景觀的重要方式。而在綜合性公園園林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園林空間設計的藝術水準是否優秀、鮮明,主要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配置及其造景表現。豐富有序的植物景觀搭配,可以使園林空間的層次感及立體感更加豐富,在呈現植物景觀美的同時,也體現出園林空間或嚴謹、或委婉、或多彩的設計效果。

  2以植物為主構成的空間景觀型別

  2.1開敞空間

  開敞空間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將植物的高度及密度拉低,突出觀賞者及遊覽者的視線高度。藉助於草坪、草本花卉、地被植物、低矮灌木等,也可以透過高大喬木與低矮植物的間雜式佈局,營造植物園林的開敞空間。這種開敞空間形式的園林造景及空間設計手法,容易讓人心胸開闊,感到心情舒暢,產生輕鬆自由的滿足感。

  2.2半開敞空間

  半開敞空間是採用視線遮擋的方式,對植物景觀進行佈置,實現公園在開敞空間與封閉空間之間的流轉和過渡。在植物園林半開敞空間的構成方式上,可以採用的園林元素有山石、地貌、植物景觀小品等,透過對這些元素的交叉使用,勾起遊覽者的觀賞興趣,而恰到好處的“障景”手段,既可以豐富園林的審美層次,又能使遊覽者視線可以在變化及通透間轉換,增加觀賞樂趣及審美愉悅感受。2.3封閉空間植物配置及園林空間設計中的封閉空間指的是透過視線限制,採用植物景觀著重突出區域性空間範圍內的景觀魅力,使觀賞者在相對封閉的景觀空間內,集中感受園林近景所帶來的審美意蘊。植物園林封閉空間設計較常見於私密庭院中,在綜合性公園中可以作點綴式使用。

  2.4覆蓋空間

  在覆蓋空間的營造上,植物配置主要是透過植物濃密的樹冠及植物的樹幹分枝點高低來完成,將兩者的疏密度加以控制,可以發揮園林植物的庇廕功效,拓寬活動空間和遮陰休息的區域。在覆蓋空間的實現方式上,可以優選常綠喬木,輔之以攀緣類植物,一方面藉助喬木高大特性,形成遮陰避陽區,另一方面透過攀援植物,增加兩者的互動感。

  2.5垂直空間

  垂直空間指的透過植物、喬木及樹籬等,藉助其緊湊有序的陳列及佈局方式,透過封閉垂直面,開敞頂平面等方式分割出園林的垂直空間。垂直空間在景觀效果上能夠體現出一種侷促美,產生夾景,引導遊人遊覽路線,凸出軸線端景,並使景觀的空間層次得以拓展,遊覽者可以在視線的前瞻後仰中獲取更為別緻的審美感受。

  3結合例項,探究綜合性公園植物配置與空間景觀的營造設計

  3.1例項概述

  廣州流花湖公園是兼具水調節、休憩、遊覽、娛樂等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公園。在該公園的植物配置上,主要以南亞熱帶植物為主,其植物配置種類有榕屬植物、棕櫚植物、草坪、開花灌木等[2]。在園林空間佈局上,主要是以富有通透性和多樣性的嶺南建築加以貫穿,使植物、空間、建築有序協調。

  3.2公園植物配置及園林空間設計的理念

  綜合性公園在植物配置及園林空間設計上要將其設計思路及理念加以強調並突出,使之達到綠色植物與公園整體構造和諧統一的審美效果。在進行綜合性公園空間設計時,應對植物配置的品種及其配置方式加以規劃,避免形色各異的植物給園林空間帶來雜亂無序的破壞感。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在植物配置上著重打造亞熱帶植物景觀特色,優選棕櫚植物等標誌性亞熱帶植物,將其進行行列配置,並適當地點綴榕樹等喬木,構成了虛實結合、多重空間協調的景觀效果,彰顯出公園富有南國風情、植物輕靈多姿的綠化設計特點。

  3.3植物配置營造空間的常用方法

  3.3.1空間分割

  植物配置及空間設計的常見手法之一是空間分割。空間分割是指在公園及園林的景觀空間內設定花草,遊廊等景物,使空間得以被間隔切割成彼此獨立又互相呼應的景觀,帶給遊覽者一種豁然開朗,回味無窮的空間設計效果。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中的浮丘景觀,該景觀在空間設計及造景上,主要選用茂密蒼翠的熱帶植物,透過採用空間分割方法,將該區分隔成大小不同、各具形貌的若干空間,使空間層次深邃豐富,其趣無窮。

  3.3.2空間滲透

  空間滲透是我國在進行園林造景設計及空間設計時採用較為廣泛,藝術審美效果尤佳的手法。空間滲透是將園林的景物透過窗,廊等加以延展,形成一種景物連續不斷,層層遞進的審美效果,從而給遊覽者帶來無盡遐想。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中的葵堤景觀,該景觀主要透過使用高杆蒲葵,一方面使遊覽者的視線保持通透,另一方面又將湖景納入遊覽者的視線中,藉助湖堤和湖水半敞半合,半掩半映的空間關係,達到景觀相互滲透,加深景觀空間層次感及深度感的效果。

  3.3.3空間對比

  空間對比是透過園林空間大小、曲直、虛實、明暗等要素的對比,來調動遊覽者的審美情緒,使其在驚歎中感受園林的藝術魅力。空間對比從本質上看,體現出我國園林空間營造中倡導先抑後揚,含蓄委婉等藝術手法,獲取園林空間小中見大的設計效果。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中的凌波徑及南片花景景觀,凌波徑靠近臨湖棧道,其在設計上沿湖岸延伸出去,曲折蜿蜒,窄寬相間,藉助湖畔兩岸的'參天大樹、夾岸植物,可以使棧道空間時收時放,審美效果極佳。而南片花景由林蔭道和草地構成,在轉過蔥蔥郁郁的林蔭道後,遊覽者即進入廣闊的草地,在此過程中,景觀效果在空間開合、明暗、虛實對比中愈發凸顯出其濃烈的藝術魅力。

  3.3.4空間深度表現

  園林空間設計中的空間深度表現在幽深含蓄的設計理念引導下,透過對空間層次的增加,空間深度的提升,達到一種深遠無窮盡的審美韻味。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中的落羽松林景觀,其設計特點可用“景貴於深,不曲不深”加以概括,透過將園路彎彎曲曲穿行於落羽松林中,使園路空間顯得立體而又幽深。

  3.4結合公園綠地對空間規劃的需求來考慮植物種類的搭配

  在綜合性公園空間佈局規劃上,各空間的植物配置及空間設計上應突出差異性,使公園散發出突出的個性特徵。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在自然景觀區南片花景區域中,透過運用多品種的植物配置及色彩、群落、高低等佈置手法,將喬木、灌木、花卉、鄉土樹種加以融合,突出了公園自然景觀區的層次變化性和景觀豐富性。而在農趣園的設計上,主要凸顯農家建築及農家蔬果,在植物配置及空間設計上應讓位於農家蔬果及農家設施,透過將花灌木等主要樹種穿插配置在園區中,達到以景促情的效果。此外,在農趣園中,設計者還設計配搭了蟛蜞菊及假花生等鄉土地被,進一步凸顯出農趣園淳樸自然的獨特造景效果。3.5植物與其他造景元素的搭配綜合性公園在設計規劃中,植物配置是重要的造景要素之一,除此之外,要使公園的園林設計更趨合理豐富,還需使植物配置與其他景觀要素加以充分結合,營造出植物等自然景觀與建築等人文景觀互為映襯,互相促進的氛圍[3]。在公園建築物,公園地形的利用上,植物配置可以與之相結合,透過植物的掩映及突出等作用,使人們能夠拓寬審美層次,將自然審美與人文構造物審美充分融合,激發其遊覽慾望,增強公園的內在審美張力。例如,廣州流花湖公園中的芙蓉洲景觀,其透過合理的植物配置、起伏不斷的微地形設計,並借景人工湖景色,巧妙地將臨水休息廊、景牆、園路等園林建築結合在一起,使該景觀彰顯獨具匠心、巧奪天工之感。

  4結語

  基於綜合性公園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在進行公園植物配置及空間設計時,應注重把握相關原則和方法,科學處理植物與空間佈局的關係,透過植物配置與空間設計上的主題凸顯、有序搭配、要素融合等途徑,促進綜合性公園設計規劃質量的提升,為人們生活休閒開闢獨具魅力的公共空間。

  參考文獻:

  [1]徐歡,樸永吉.城市綜合性公園地域特色構成要素研究[J].中國園林,2010(12):81~84.

  [2]王倩雯.淺析廣州流花湖公園植物景觀特色[J].廣東園林,2010(3):19~21.

  [3]遲慧,姜昊夫.城市綜合性公園的規劃設計[J].吉林農業,2014(12):6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