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隱喻理論下溫度隱喻的研究論文
概念隱喻理論下溫度隱喻的研究論文
一、引言
隱喻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言語形式,是人們藉助具體的、有形的、簡單的始源域來表達和理解抽象的、無形的、複雜的目標域概念,從而實現抽象思維的一種言語現象。從新興認知科學- 具身認知興起以來,研究者更多的從認知機制對隱喻現象進行分析,並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
概念隱喻理論由 Layoff 和 Johnson 在 1980 年提出,是指當人們需要建構一些抽象概念時常常使用隱喻來理解和表達的理論。具體而言,是指在概念隱喻涉及的兩個概念域: 始源域和目標域上,透過概念結構“架構”而實現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的隱喻化,從而達到理解抽象、複雜概念的目的。這種概念之間的隱喻化既體現在語詞層面上,也存在於心理表徵層面上,如在“知識就是力量”這一概念隱喻中,人們使用“力量”概念來表徵“知識”概念,透過知覺系統將具體概念架構到抽象概念系統上,從而能夠深刻的理解抽象概念。總之,透過隱喻對映機制主體可以以身體的經驗對抽象概念進行表徵和理解。
溫度,人的一種最基本的感覺,是人體對外界環境在身體上的反應。溫度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它被用來構築人類生活中許多的抽象概念,由此衍生出眾多的概念隱喻。色彩、人的性格、情感概念都與溫度有很大的相關。紅色及其它鮮豔的顏色會經常出現在婚禮場合,這與色彩所給人提供的心理上的感受有關。溫度概念也反應人在性格上的差異性,“溫和”,“熱心”,“冷靜”等詞彙可以來描繪人的品性,另外,溫度所衍生的概念隱喻在構建人的不同的情感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有關熱的溫度總反映出熱情的、感情深厚的,如“熱情款待”、“熱戀”等,而冷範疇的詞彙則表現出感情不和或生疏不關心的,如,“冰冷”、“冷眼相看”、“冷戰”等。眾多研究者對溫度隱喻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對這些研究進行了總結和梳理,並對未來該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展望。
二、關於溫度隱喻的實證研究
在溫度隱喻的跨文化研究中,朱東華基於溫度圖示的英語概念隱喻的結果表明,基本隱喻存在跨語言的普遍性。彭傳微俄漢語溫度形容詞概念隱喻對比分析中,證實了溫度作為一個基本圖式的合理性,說明俄漢語中的抽象範疇透過隱喻而產生的過程,這一研究結果直接應用於俄漢語的教學中。李麗虹在2012 年的漢英溫覺詞彙的對比研究中發現漢語中的溫覺詞更傾向於直接由溫度域引申到態度、環境、心裡感覺等域,而英語中的溫覺詞則喜歡沿著通感隱喻的方向發展,更多的是聽、視、嗅域,顯示了與漢語的差異性。
在溫度概念與人際情感概念的聯結的研究上,早在 1958年 Harlow 證明了早期溫暖體驗在幼猴社會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將出生後的幼猴分為暖育組和冷育組,前者允許接近一個帶有發熱器的'人造猴,冷育組所接近的人造猴是沒有發熱功能的。研究發現,暖育組的幼猴成年後交往正常,但是冷育組的幼猴成年後出現了交往障礙,而暖育組的幼猴成年後沒有出現這種障礙。結果表明,成年後其社會交往能力的形成是以幼年期的所經歷的溫度體驗為基礎的。
Williams 和 Bargh 在體驗身體上的溫暖能促進人際溫暖的研究中,發現當被試觸控熱的刺激會引起“熱情”思維,而當被試接觸冷的刺激會引發被試的“冷淡”思維。
IJzerman 和 Semin 的溫度覺是社會接近性的出一文中,透過要求被試評估自己所在房間的溫度,結果發現在與其他被試坐的更近時會認為房間的溫度更高。
Kai 和 Claudia 的較冷溫度提升觀點採擇能力的研究中,發現較熱的環境有自我中心錨的存在,不願意將個人觀點分享他人,故觀點採擇能力低,反之,冷的環境觀點採擇能力高。
三、總結與展望
溫度隱喻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論是溫度詞彙的跨文化研究還是溫度與社會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資料。縱觀研究者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溫度 - 社會情感隱喻的研究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不論是溫度與社會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還是溫度 - 社會情感隱喻的形成機制與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為人們以後在工作生活中的溫度隱喻的實踐應用提供了保障。因此,溫度 - 社會情感隱喻的相關研究會是現在及未來隱喻研究熱點,關於左前腦在溫度隱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研究者們的關注,這也是從另一新角度,認知神經科學角度所做的研究,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新方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研究中也存在不足,未來關懷溫度隱喻的研究可以關注以下三點:
( 一) 完善研究方法
以往的研究正規化存在一些不足。在溫度隱喻的研究中更多采用了情景操縱正規化或心境誘發正規化,這些操縱處理都為了溫度隱喻的啟動效果,但是其中如人操縱咖啡杯的溫度,暖和涼,具體標準的把握至關重要。由於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性,所以,暖與冷的溫度操作實在無法達到精確的標準。在未來的研究中除了以上方法的完善外還需要引進新方法來研究溫度隱喻,如生理多導儀,功能性磁共振技術,事件相關電位技術等。
( 二) 拓展溫度隱喻研究領域
本世紀初期,眾多研究者們關注了溫度詞彙及溫度 - 社會情感隱喻的研究,但關於溫度與色彩、人的性格、人與事物活躍程度的相關研究少之更少,人的性格及活躍程度都是關於人的心理層面,物理溫度與人的心理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應該受到重視,得到的有價值的結果可以為人們提供幫助。
( 三) 注重溫度隱喻研究的應用
早期研究者已經得出,溫度影響社會人際互動和人際情感體驗,所以,對於有些企業內部散漫及人際不和諧的類似現象,可以透過適當的溫度干預進行調節。另外,冬季是一些心理疾病發生的高峰期,這種變化可能是因為冬季寒冷氣候造成的人的心理上的一種不適,如,抑鬱症。也有研究者發現利用溫度的調節可以促進一些心理疾病的康復,因此,我們應該在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在生活中使用溫度干預政策來實現所做研究的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