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視角下的中小學教師角色的發展研究論文
後現代主義視角下的中小學教師角色的發展研究論文
一、後現代主義概述
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左右產生於西方發達國家的一種社會文化思潮,首先在法國、美國興起,80年代風靡西方國家,並蔓延到全世界。它的產生源於對現代主義的批判,最早出現在建築學中,指那種以背離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別是現代設計風格為特徵的建築學傾向,後來被廣泛地運用於藝術、哲學、文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1]
後現代主義中的“後”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表示超越,對現代主義的超越;第二,表示反對,反權威、反絕對、反科學。後現代中的“現代”是指文藝復興和17世紀以產業科技革命為標誌的現代化運動以來,西方在思想和經濟上逐步建立的科學、理性的時代。後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和主要特徵是:多元化的思維,反對同一性、確定性,肯定世界的多樣性、不確定性,強調人的差異性;去中心與邊界鬆散,包括去除知識中心、權威中心、教育控制的中心;提倡新的教育方式,強調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習者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
自20世紀以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推廣,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重要社會文化思潮,已經廣泛地影響到西方社會乃至全世界,對我國教育的各個領域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教師觀方面,它批判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強調取消教師的權威,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理解的對話關係。
二、教師在後現代主義視野中扮演的角色
“角色”一詞源於戲劇,指演員在舞臺上扮演的特定人物,後來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米德於1934年運用角色的概念來說明個體在社會舞臺上的身份及其行為。我國古代學者韓愈在《師說》中對教師的角色進行了很好的概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認為,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教師的任務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解答疑問。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這導致了教師成為實施教育的工具、課堂的權威,在教學中處於主體地位。
當今世界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傳統教育理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網路技術的普及,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單向的傳遞——接受知識的關係,學生可以從其他更多的渠道獲取知識。後現代主義的教師觀強調要消解教師的權威性,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地對話交流的過程,教師的角色也由強制的、灌輸的轉變為理解的、發現的角色。[2]
(一)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平等中的首席”這一概念是由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美國課程理論家小威廉姆·E·多爾提出的,他認為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不是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而應該是平等的對話者。這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就要求教師在新課改的實施中,轉變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由過去的知識權威、知識的傳遞者變為知識顧問、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與學生要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在共同探究的過程中達成共識、獲取知識。但是,由於學生的知識、能力、經驗有限,仍處於不斷髮展的過程,因此教師與學生並不是絕對的完全平等,並不意味著放棄教師的作用,學生還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所以,教師還應該是一個領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即教師的外在權威被消解重構,轉入師生平等對話的內在情境中,是內在情境的領導者,在強調師生平等的同時,起著輔助、引導、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教學相長”是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學記》提出的觀點,即要求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共同合作,共同進步,互為學習的促進者,這與後現代主義的觀點有著相似之處。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教師教,學生學,是單向的知識傳遞方式,教師控制著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而後現代主義強調教學過程中師生對話的作用,對話不僅僅指雙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簡單交流,更是思想上的雙向溝通。教師要學會理解學生,傾聽學生的想法。教學不再是教師教給學生知識,更多的是師生合作,共同探討、相互影響,師生成為互動的主體;教師從知識的佔有者、傳授者變為文化的講解人、學生智慧的啟發者,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機會,成為學生的傾聽者、交流者;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應當跟學生共同合作,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3]透過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合作,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共同學習、反思,相互促進,建立起合作型師生關係,共同成長。
(三)教師是學生情感健康的維護者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本質上就是教師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在短時間內將規定掌握的知識以最簡便的.方法傳遞給學生的過程,這實質上是對學生人性的無視,將學生當成了沒有情感的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其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維護學生的精神健康,使學生在心理、精神、情意方面得以完滿和諧地發展。
教育必須關注人的生存目的,這是多爾對教育提出的要求。他認為,教育除了給學生提供知識、技能外,還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教師應成為學生情感健康的維護者,[4]在教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掌握適應社會以及生存的能力,為今後完滿的生活做準備。
三、如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
(一)消解權威,轉變角色
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在課堂上,教師要變知識的擁有者為知識的分享者,不能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是課堂的權威。應該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意見,傾聽學生的想法,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幫助學生自主地、積極地獲得知識。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學生的角色也應隨之發生轉變,學生不再是單純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學習活動積極的參與者和主動的探索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建立一種學習的共同體,在共同的對話、交流、探究中不斷地反思、總結、共同進步。[5]
(二)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一刀切”的形式,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內容的統一性、穩定性,在教學方法上,採用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獨立性,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而後現代主義尊重差異性,提倡多元化,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考慮每個學生不同的生活經驗、個性特徵及知識的掌握能力,因材施教,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尊重、關心處在邊緣地位的學生,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引導其積極創新、自我構建,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
(三)注重對話交流,增強平等意識
巴西的弗萊雷巴指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6]後現代主義認為,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和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進行語言和思想的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共同探討、相互傾聽,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起對話交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勵,透過開放性、啟發性的對話,使師生之間都能敞開心扉,真誠地交流。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心靈的夥伴,師生在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不斷地進行溝通、反思,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促進教學相長。
總之,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想在教育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後現代主義的視角來思考我國中小學教師的角色以及新型師生關係的構建,給我國傳統的教師地位、權威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後現代主義強調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對話交流的師生關係,打破了以往“天、地、君、親、師”的傳統思想,對我國不斷深入進行的基礎教育改革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寧海超,段芳.析後現代主義教師觀[J].繼續教育研究,2008(06):146-147.
[2][4]王國玲.後現代教師觀解析與教師角色重構[J].教育與職業,2012(09):79-81.
[3]王莉莉.從後現代主義視角重構師生關係[J].教育導刊,2003(05):44-45.
[5]姚玲.後現代主義哲學思想對重構師生關係的啟示[J].教書育人,2011(02):74-75.
[6]阿不力克木·木加帕爾.從“話語獨霸”到“平等對話”—後現代主義賦予師生關係新的論釋[J].烏春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03):74-77.